#關節炎

愛滑手機疼痛患者增「增生療法」縮短復健時間

愛滑手機疼痛患者增「增生療法」縮短復健時間#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綜合報導)大多數上班族因為工作幾乎都要使用電腦,加上手機不離身,發生手部疼痛的狀況明顯變多,加上疫情期間還需要兼顧打掃、下廚、顧孩子,更誘發了身體各部位的疼痛。近來臨床上常見有肌腱炎、媽媽手、手部的關節炎、腕隧道症候群,尤其網球肘的病例也增多,另外,居家工作長時間坐姿不良,也導致不少肩頸痠痛或下背痛的現象發生。 好發女性指關節發炎、網球肘都很常見超越復健診所復健科醫師繆璇解釋手部疼痛成因,像是「腕隧道症候群」因為神經壓迫而導致手部麻木跟痠痛的疾病,好發於女性,針對某些過度使用手腕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譬如運動員、家庭主婦等。至於指關節炎的病例常見為大拇指的掌腕關節炎,因為常提重物、長時間拿手機以大拇指滑動,主要症狀會有僵硬無力、手指彎曲不順和疼痛感。另外,很多人可能聽過「網球肘」,網球肘事實上常找上一般的家庭主婦或電腦工作族群。超越復健診所復健科醫師許承嵐進一步提到,網球肘主要症狀在手肘的外側會有1個疼痛點,並往遠端手指的方向延伸,如果使力姿勢不對或用力過度、不斷重複性使用,如提重物、拖地等家事,都可能造成外側肌腱退化、撕裂、發炎。 透過血小板生長因子促進細胞活化許承嵐醫師表示,急性疼痛期會採取冰敷、服用消炎藥物或貼片來舒緩疼痛,也可以進行熱療、紅外線或超音波、雷射、電療等復健療程,可以舒緩肌肉緊繃、達到減少發炎、組織自行修復的效果,但是需要花上一段時間。對於較嚴重的受傷,或沒有時間長期復健的患者,建議使用血小板增生療法,醫學研究證實,透過血小板生長因子能促進細胞活化和增殖,藉由刺激人體的組織啟動修復機制,來達到組織癒合的效果,縮短復原期。血小板增生療法除可運用在骨科、復健科範疇,也常運用於運動醫學,像最近2020東京奧運中,舉重、體操、柔道、羽球等都是劇烈容易受傷的運動,選手們就能選擇PLT血小板療法。不過許承嵐醫師提醒,血小板增生療法取自於患者本身,若有嚴重的心血管問題、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罹患血液傳染疾病,空腹、生理期間的女性、體重過輕、懷孕中或是產後6個月內患者等,必須經過醫師審慎評估再決定是否適用此項療法。

嬤腰椎退化腳麻無力 中醫調理終能走

嬤腰椎退化腳麻無力 中醫調理終能走#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老奶奶由家人攙扶進診間,表示腰痛很久,被診斷是骨刺,她的兒子在旁補充,骨科醫師說是腰椎退化性關節炎,由於媽媽年紀大,又有很多慢性病,醫師說不要手術,但復健已經做很久,沒有明顯的改善。大家都聽過膝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腰椎也會退化性關節炎!脊椎退化症狀從僵硬 進展為下肢痛或坐骨神經痛在醫學上,將脊椎退化稱為Spondylosis,常見的變化包括:椎間盤高度減低、椎間盤突出、骨刺增生、神經孔狹窄、脊椎狹窄、韌帶鈣化、與脊椎排列改變等,而容易出現的問題包括:椎間盤退化、小關節退化、脊椎狹窄症、脊椎滑脫症。上述的這些變化,會對脊髓和神經構成壓力及刺激,造成導致各種症狀,從輕微的僵硬、活動後的下背痛,逐漸進展為伸延性的下肢痛或坐骨神經痛、腳或足部無力或麻痺,甚至間歇性的跛行。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脊椎的退化性關節炎,在中醫是屬於「痺症」、「腰腿痛」的範疇,主要是歸納為勞力不當、跌撲閃挫、筋脈損傷、腎虧體虛、氣滯血瘀,致使腰部氣血運行不暢或不能濡養經脈所致。中醫的痺症,又會依照症狀及病機來區分,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痺論》提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也。」到了清朝的《類證治裁‧痹癥》進一步說明「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非偏受一氣。其風勝者為行痹,風行而不定,如走注之類。寒勝者為痛痹,寒凝則陽氣不行,痛有定處,即痛風。濕勝者為著痹,重著不移,或腫痛,或不仁,濕從土化,痛發肌肉,即麻木也。」把各種風寒濕痺的病因病機做了系統性的論述。在治療上,除了從痺症的觀點來區分外,也會參酌勞損的觀念,隋代太醫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腰背痛諸候》提到:「勞損於腎,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擊搏,故腰痛也。」明朝名醫王肯堂所著的《證治準繩•腰痛》提到:「有風、有濕、有寒、有熱、有挫閃、有瘀血、有滯氣、有痰積,皆標也,腎虛其本也。」,是一個很好的辯證治療方針。減低脊隨及神經根壓力 緩解局部疼痛所以,針對腰椎退化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會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分型、臨床症狀分類,利用針灸、中藥加以不同調理,另外也會加上補腎強腰類的中藥,可以減低脊隨及神經根的壓力,緩解局部疼痛,改善神經症狀,對腰椎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腰部痠軟、疼痛、下肢麻痛,有良好治療效果。在搭配針灸及內服中藥治療一段時間之後,老奶奶回診時已經從舉步維艱變成行走如常了,她高興的說:「現在舒服多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免疫亮紅燈 櫃姐關節腫痛險失業

免疫亮紅燈 櫃姐關節腫痛險失業#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現年20歲的鞋子名店櫃姐,日前忙於百貨周年慶,卻逐漸發現自己的手指關節、腕關節與膝關節常腫脹疼痛到不聽使喚,尤其清晨時分常會僵硬疼痛,症狀需持續至中午才會略為改善。令人困擾的是,其工作須常幫客戶試鞋或到倉庫取貨,但因關節活動受限,往往搞得倉庫一團亂,或蹲下後卻爬不起來,嚴重時甚至需旁人攙扶才能勉強站穩。收治該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洪偉哲醫師表示,這名櫃姐初次就診時,精神狀況並不好,她自訴雖已使用一般止痛消炎藥物近三個月,但效果不如預期,手腳關節帶來的疼痛幾乎令工作停擺,甚至樓管還要求撤櫃;種種打擊讓她苦不堪言,體重短短三個月驟降5公斤。圖一、患者之手指關節常腫脹疼痛與晨間僵硬,長久下來,導致皮膚粗糙、失去光澤與彈性。不可輕忽的三大自體免疫關節炎 千萬要當心!類似的故事在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患者身上並不少見,尤其以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與乾癬性關節炎等發炎性關節炎佔多數。以上三種關節炎屬於全身系統性發炎疾病,起因包含先天基因影響,但多數患者屬於後天免疫失調所致,導致自身免疫系統產生異常抗體及細胞激素侵犯相關組織與器官,常見症狀多為關節紅、腫、熱、痛以及關節晨間僵硬。不同於一般關節退化或肌肉痠痛,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的病因源自免疫系統出問題,許多患者初期並未意識到,僅以為是一般老化關節疼痛而未積極就診,導致關節因持續發炎而導致結構破壞失能,甚至會併發關節外共病,恐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國外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癬性關節炎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不亞於糖尿病患者;而僵直性脊椎炎併發虹彩炎、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比例也比遠高於一般人。以上三種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合併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增加。除此之外,這三種關節炎可能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失能、關節結構性的破壞,造成不可逆的關節變形,最終導致社交畏懼,因此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患者罹患憂鬱症比例也很高。洪偉哲醫師指出,據國外研究發現,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若未積極處理,半年內關節即會出現受損,因此千萬要把握前半年的黃金治療期。圖二、一名 16 歲男性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因未前往風濕免疫科掌握黃金治療期,長期慢性下背部疼痛發炎,導致上背不適和胸廓活動受限,因而接受相關外科手術治療。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降低共病提升生活品質洪偉哲醫師說,目前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多元,包含初期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低劑量類固醇及主要的免疫調節劑與後線的生物製劑等。臨床醫師會依據患者的體質及病情狀況,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除此之外,亦會視情況搭配跨科整合團隊治療。洪偉哲醫師表示,目前針對自體免疫發炎性關節炎的醫療處置,只要患者及早就醫,定期回診以及規則接受治療,絕大多數都可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且有效降低罹患共病的機率,甚至達到完治的目標,回歸正常的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圖三、一名 33 歲男性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過去尚未就醫治療前,手指與腳趾關節慢性發炎,長期腫痛變形。個案中的櫃姐目前持續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及合併生物製劑使用,現今關節腫脹疼痛與活動度即明顯改善,已順利成功返回原工作崗位,恢復原有的生活品質,重拾歡樂人生。洪偉哲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系統疾病雖然有部分遺傳因素,但環境壓力與相關誘發因子仍是導致發作的主因。建議這些患者平日飲食宜均衡營養、補充足夠水分,避免沾染菸酒,並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培養運動習慣,最重要的是定期回診配合醫師治療,才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頭皮癢狂掉屑 竟然是關節炎徵兆!

頭皮癢狂掉屑 竟然是關節炎徵兆!#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2歲男子,每逢季節交替就頭皮發癢、狂掉頭皮屑,男子一直以為是頭皮敏感,但頻繁更換洗髮精也無濟於事,直到皮屑問題已嚴重影響到人際互動才不得不就醫,經奇美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暨柳營奇美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旻憲醫師診治確診後才知道是「乾癬」惹的禍。也因為該男子一開始誤以為僅是頭皮屑的小問題,一時輕忽而沒有積極治療,因此被確診罹患乾癬時,患者甚至已出現手指頭發炎及阿基里斯腱發炎等症狀。乾癬合併關節紅腫熱痛 當心為乾癬性關節炎上身收治該患者的林旻憲醫師表示,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除受到皮膚乾癬困擾之外,也常感到關節僵硬、腫脹或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關節變形,進而影響關節活動與功能。據臨床統計,約有三成的乾癬患者會出現乾癬性關節炎,關節症狀大多發生在手指頭、腳指頭等末梢關節,部分患者會出現類似僵直性脊椎炎的下背部疼痛,少數患者行走會出現腳跟不適的肌腱著骨點發炎。林旻憲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調造成的慢性皮膚疾病,關節炎可以說是皮膚乾癬最重要的併發症。皮膚乾癬和關節發炎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不太一致,大多數患者會先出現皮膚乾癬, 數年後才出現關節發炎的症狀;但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先出現關節紅腫、僵硬、疼痛等問題,多年後皮膚才出現乾癬症狀,所以當皮膚尚未出現乾癬的外觀時,乾癬性關節炎可能會被誤以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是僵直性脊椎炎等其他關節問題。林旻憲醫師解釋,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常伴隨有乾癬指甲病症,因此指甲是醫師診斷乾癬性關節炎的重要指標之一,有乾癬指甲症狀者,後續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的風險會提高三倍,若未積極治療,兩年內近五成患者恐導致不可逆的關節病變。林旻憲醫師提醒病友,如果指甲有細小凹洞、甲面增厚、顏色泛黃、甲板剝離等疑似指甲乾癬徵兆,就要特別留意。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標準治療方式,一開始會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來緩解症狀,並搭配抗風濕藥物等調節免疫系統,多數輕度關節炎的患者在治療後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但中、重度關節炎病友可能會因為長期服藥而影響肝、腎功能,或導致血液中白血球數目下降。生物製劑成效較佳 治療乾癬同步保護關節避免變形林旻憲醫師說,若是重度皮膚乾癬或是乾癬性關節炎病友,醫師會建議以生物製劑來治療,目前生物製劑可以明顯改善皮膚乾癬,並且可以改善關節發炎並避免不可逆的關節病變。此外,患者在使用生物製劑時也會同步減少使用傳統藥物,不僅簡化治療過程,也可降低肝臟、腎臟的負擔。林旻憲醫師提醒,乾癬患者可透過乾癬流行病學篩選工具「PEST」自我檢測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若指甲出現異常或有晨間僵硬等乾癬性關節炎初期症狀時,患者千萬不可大意並建議及早就醫,目前已有新一代治療乾癬性關節炎的藥物可使用,國內健保也有給付治療重度關節炎,可說是乾癬性病友的一大福音,林旻憲醫師呼籲,患者應早期接受治療,才能保護關節並重拾關節健康。

關節炎為銀髮殺手 客製足墊可緩症狀

關節炎為銀髮殺手 客製足墊可緩症狀#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飲食西化、工作形態及需求所致,退化性關節炎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如空姐、櫃姐、作業員、護理師等需要久站久走的族群,因膝蓋內外側受力不平均,造成膝蓋軟骨磨損,內側膝關節空間狹窄,膝內側軟組織受力增加,進而導致內側膝蓋疼痛。一位退休在家的65歲王伯伯,過去從事倉儲工作,一整天下來站立時數超過10小時更是家常便飯,加上熱愛運動,偶爾放假時還會參加不少路跑活動,長期累積後感到膝蓋內側反覆疼痛,就醫發現已是退化性關節炎,醫師建議透過客製化鞋墊治療,分散足底壓力及改變膝蓋內側受力,大幅減少足底及膝蓋的不適感,久站也不會怕。穿著客製化鞋墊 有效改善退化性關節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患者工作時需長期站立工作,也經常反覆蹲下、起立清點貨物,假日還參與跑步活動,加上沒有適當的肌力訓練,下肢肌力不足,透過X光檢查發現,患者膝蓋內側關節空間有狹窄現象,長期下來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找上身。除了建議定期進行復健,建議穿著客製化鞋墊,有機會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王伯伯一穿上足墊後,雙膝不適感逐漸消除,使用2個月後,有效延緩退化性關節炎惡化情形,也減少足部及小腿抽筋和痠痛的狀況。依個人體型及足底受力狀況 客製足墊減緩症狀退化性關節炎可分為老化造成的「原發性」和因受傷、代謝性疾病等原因使關節軟骨遭破壞的「次發性」。施益湋職能治療師解釋,透過復健科醫師的診斷以及治療師量測足底壓力及矯正足型,將最佳的足弓支撐曲面製作成客製化足墊,不但可輔助足底筋膜與肌肉拉力,提供足跟與足弓吸收足部承重的衝擊力。再加上外側楔型設計,還能減緩關節內側受力。此外,受O型腿、扁平足、足底筋膜炎、脊椎側彎、骨盆歪斜等所擾的民眾,亦可依個人體型及足底受力狀況不同,透過客製化足墊來減緩症狀,鞋墊製作過程約30-60分鐘,屬於自費項目。周立偉提醒,膝蓋卡卡、無法久站、蹲跪等,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為預防膝關節提前老化,建議民眾應控制體重、適當的運動及下肢肌力訓練,並選擇合適的鞋子及鞋墊,才能正確護膝。

腳「翻船」扭傷靠自癒?長期恐關節炎

腳「翻船」扭傷靠自癒?長期恐關節炎#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相信不少人都曾發生腳踝「翻船」,當下處理切記把握「RICE」的原則: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壓迫)、Elevation(抬高患肢),大多數都有不錯的恢復狀況。安南醫院骨科醫師姜典佑表示,門診常見腳踝扭傷若處理不當導致關節慢性不穩定甚至疼痛,呼籲傷者應及早就醫檢查與治療。外側韌帶較易受傷 踝關節因此不穩定而疼痛發炎姜典佑醫師表示,腳踝周遭的韌帶結構簡單可分成內側和外側2部分,內側叫做三角韌帶,外側可分成距腓韌帶和跟腓韌帶,通常內側韌帶比外側強壯,也因此外側韌帶比較容易受傷。一旦外側韌帶受傷治療不當,踝關節就有可能慢性不穩定造成疼痛,長期下來負重受力不平均,更可能造成關節炎。至於慢性不穩定的診斷方式,一般來說可用前拉測試和內翻測試來檢查,再輔以關節攝影或核磁共振檢查來確認。姜典佑醫師說明,一旦診斷出韌帶損傷造成慢性不穩定,這時因為韌帶品質不佳已無法做直接修補,因此就必須依靠周邊的支持帶或關節囊縫到腓骨做重建手術或是自體韌帶重建。別一味尋求推拿治療 延誤病情造成不可逆遺憾最後姜醫師強調,慢性踝外側不穩定其實在骨科門診是很常見的踝運動傷害後遺症,該如何治療只是一個大原則,患者若有類似情形應請教醫師或循正常管道求診,切勿一味尋求跌打損傷接骨師的推拿治療而延誤病情,造成不可逆的遺憾。

講座/關節炎用藥

講座/關節炎用藥#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民眾將葡萄糖胺視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聖品」。但根據衛福部食藥署規定,僅有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GS)通過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適應症,可幫助減緩關節疼痛。民眾出現關節疼痛問題時,應遵從治療3步驟對抗退化性關節炎,讓關節不卡卡。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1(二)舉行用藥安全講座,由陳蕙琦藥 師主講「關節炎」,教導關節炎正確的用藥及保健知識。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關節炎時間:107年12月11日(二)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服用葡萄糖胺有效顧關節?醫師說分明

服用葡萄糖胺有效顧關節?醫師說分明#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生,吃這個可以顧關節嗎?」門診中常見病患或家屬,拿營養品詢問醫師。根據統計,60歲以上族群,每100人中約50人會出現退化性膝關節症狀。坊間各種保健品多到令人眼花撩亂,不知該吃什麼才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臺北慈濟醫院外科部骨科醫師周博智解說。阻止關節不會退化或軟骨再生 恐怕要失望周博智醫師表示,在骨科門診中,常見患者向醫師諮詢各式各樣保健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葡萄糖胺,包括各種廠牌,吃、喝、擦琳瑯滿目,國產與進口的價格差異很大。葡萄糖胺本身是關節軟骨的成分之一,讓軟骨結構保有軟Q彈性,但隨著退化磨損也會逐漸消耗。此類產品到底該怎樣使用才有效顧關節?民眾應先問問自己對「有效」的認知為何。如果膝關節退化程度為輕度或中度,這類產品具有舒緩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的效果。然而每個人的改善度和持久度都有個別差異。若磨損變形軟腳程度很嚴重,這類產品效果就不明顯了。若期望透過這類產品讓關節不會退化或是軟骨再生,恐怕會失望了。市售葡萄糖胺製劑多由貝殼類萃取純化 對蝦蟹貝過敏者須留意周博智醫師表示,還有許多病人問到葡萄糖胺的副作用,因為名稱,讓人擔心吃多了恐造成糖尿病或難以控制血糖,以標準劑量每日1500mg,對血糖的影響有限,對血壓、凝血功能等影響也很輕微。但市售葡萄糖胺製劑多由貝殼類萃取純化而成,雖少有嚴重過敏狀況,但對蝦蟹貝過敏者仍須留意。關節尚未嚴重磨損變形前,改善膝關節疼痛與功能的方式,就是好好控制體重、規律運動鍛鍊核心肌群。與其追求速效、永效,煩惱有效、沒效,不如養成務實的心態,當您嘗試過許多初階無害的保健方法後,仍未改善的話,最好盡快諮詢骨科醫師,維護健全的行走功能和生活品質。(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68期資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