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

大便顏色像葡萄酒?醫揭「大腸出血4原因」血便顏色不同關鍵在它

大便顏色像葡萄酒?醫揭「大腸出血4原因」血便顏色不同關鍵在它#慢性腎臟病

大便顏色竟然像葡萄酒色?60多歲許小姐,有高血壓及糖尿病,也因慢性腎病定期洗腎多年。近1個月來發現有間歇性的血便,大便顏色呈深紅色,門診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在結腸處有「血管異常增生」情形,造成約0.3公分的傷口出血點,時間一長失血不少,抽血檢驗血紅素只剩下正常值的一半、嚴重貧血。

34歲女身體不適就醫竟「面臨洗腎」!醫提醒:疏忽健檢「這紅字」是關鍵

34歲女身體不適就醫竟「面臨洗腎」!醫提醒:疏忽健檢「這紅字」是關鍵#慢性腎臟病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資料顯示,洗腎人口有3成以上是慢性病造成,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年輕人因疏忽蛋白尿問題,到了中年罹患腎絲球炎讓腎功能快速衰退,等到就醫時腎功能已經嚴重惡化。醫師提醒,民眾平時應該多注意「泡、水、高、貧、倦」5大症狀來及早發現積極預防慢性腎臟病發生。 大業診所內科專科暨腎臟專科醫師鐘仁佑表示,台灣的慢性腎臟病患約200萬人,當中卻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最主要原因就是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導致民眾缺乏警覺。 「蛋白尿」沒追蹤,中老年恐急速腎惡化 鐘醫師的門診就有年輕的34歲女性上班族,因為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已有尿毒症狀,且是慢性腎臟病第五期(eGFR ≦15),幾乎是要馬上洗腎的狀態。後來透過低蛋白飲食加上酮酸胺基酸的治療,讓病情有所控制,延了9個月才進入洗腎;但這個案例若能提早治療,效果會改善相當多。 鐘醫師指出,年紀輕發病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早期有蛋白尿卻忽略,加上沒有追蹤,所以才會快速惡化。 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主要為3大原因,如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其次則是免疫問題致腎絲球提早退化,第三則是早年老年人自行亂服用草藥影響腎功能,另外則是尿路結構的問題等。 慢性腎臟病危害最嚴重的是可能帶來全身併發症,鐘醫師解釋,如果尿毒素隨著血液跑到全身,對於器官都會有影響,容易腸胃道出血,引起腦部病變、骨病變及皮膚病變等,特別是對於心血管的問題更嚴重,腎臟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升高2倍,死亡率更會提高到1.8倍。 「泡水高貧倦」5字訣,護腎免惡化 鐘醫師提醒,民眾平時可透過5大要點「泡、水、高、貧、倦」自我觀察腎臟是否有異常,即尿尿是否有泡泡持續不散、四肢眼眶是否有水腫現象、血壓是否異常、是否有貧血及是否異常疲勞來檢視;符合指標越多,腎病變的可能性越高。 最新醫學研究: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可有效延緩洗腎達數年 提早治療是防止腎功能惡化最佳方法,目前腎臟病患以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的治療,在各項臨床實證與研究當中顯示可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並延後洗腎時間。鐘醫師說明,最主要原因是低蛋白飲食能夠讓腎臟負擔減少,而酮酸胺基酸藥物則是幫助將蛋白質代謝廢物清除,還能轉化為腎臟病患所需的營養必須胺基酸。 透過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不僅有較低死亡率及較低洗腎比例,國內許多門診案例都已證實能有效延緩洗腎最多長達5年。鐘醫師門診就有一位77歲的伯伯,同樣也是第五期才就醫,透過這樣的治療至今2年病情都控制得相當好,生活也不受影響。 鐘醫師強調,腎臟病患除了遵守醫囑,自身的慢性病如血壓、血糖更要控制好,最重要的就是配合醫療團隊的低蛋白飲食。他也鼓勵腎友確診後不要灰心,透過藥物控制與生活作息調整,只要是用藥或者是任何飲食問題,找一家信任的地方診所隨時有問題打電話或直接就診詢問,看病也能成為一種量身定做的健康生活型態。 圖/大業診所內科專科暨腎臟專科 鐘仁佑醫師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會導致骨質疏鬆?全因「3關鍵」讓骨頭越來越脆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會導致骨質疏鬆?全因「3關鍵」讓骨頭越來越脆#慢性腎臟病

骨質疏鬆(Osteoporosis)與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這兩個看起來似乎毫不相干的疾病,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原因是腎功能降低後,會導致礦物質與骨骼代謝異常使得骨骼代謝轉換與礦物化發生異常,造成骨頭變得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常見的髖骨骨折,往往就是因為骨質疏鬆所造成,臨床上把慢性腎臟病所導致的骨質疏鬆稱為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骼疾病(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s,CKD-MBD)。

乳清蛋白分3種!哪類人要小心喝?營養師教你「這樣選」2時機喝最好

乳清蛋白分3種!哪類人要小心喝?營養師教你「這樣選」2時機喝最好#慢性腎臟病

許多人在運動後會喝「乳清蛋白」來補充身體流失的蛋白質,但要小心不是人人都適合!營養師陳筠涵表示:「選擇乳清蛋白的種類,與喝的時機很重要。」他提醒,若是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飲用前應先詢問醫療團隊比較安全。先了解自身狀況與運動強度,再選擇合適的乳清蛋白並要喝對時間,才能真正吸收到乳清蛋白的營養價值。

糖尿病為百病之首!醫:3成病患腎病變不知,及早檢驗遠離腎臟惡化

糖尿病為百病之首!醫:3成病患腎病變不知,及早檢驗遠離腎臟惡化#慢性腎臟病

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變最常見的首要徵兆,但糖尿病患者卻有3成不知自己有蛋白尿。醫師提醒,有蛋白尿代表腎臟已有初步損傷,若沒有妥善治療,就會讓症狀越來越嚴重。 開蘭安心診所院長陳柏瑞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如果面臨腎損傷沒有及時介入,很容易加速腎臟惡化、提高洗腎風險。由於早期腎病變沒有明顯徵兆,有些病患可能尿液只有一點點泡泡情形,若無進行尿液檢驗,也可能忽略自己有蛋白尿。如果本身具有三高,慢性病又有控制不佳的情形,更可能提高腦中風、心臟病發生等風險,「這些疾病都是不可逆的,只能透過提早發現來預防與控制。」 糖尿病腎病變,低蛋白飲食更要控制 陳柏瑞醫師說明,糖尿病患或者是腎病患者飲食的控制很重要,通常都會建議要採取低蛋白飲食,糖尿病患者會建議每公斤攝取1~1.2克蛋白質,如果已經有初期腎病變跡象,更要限制在每公斤0.8克。 蛋白質來源更要以優良蛋白質為主,像是新鮮的豆魚蛋肉類就要佔三分之二,如果是內臟或者是加工食品,因含磷量較高,對腎臟負擔大,容易造成心血管危害要盡量少吃。 另外,根據數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有7成合併高血壓,超過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更有超過8成有高血脂,三高族群飲食可參照「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及多纖維的飲食原則,透過飲食調整及控制,來延緩糖尿病惡化相當重要。 糖尿病用藥進步,直接排糖減少腎壓力 陳柏瑞醫師強調,現在糖尿病用藥已相當進步,從過往是單純降血糖,因刺激胰島素作用容易造成肥胖等副作用,至現今的藥物已經能夠排糖,並直接作用於腎臟,降低腎臟血流之壓力,也減緩洗腎機率,進而延長腎臟使用的壽命,對保護心臟、胰臟、腎臟都有明顯效果。 醫師門診中有一名60幾歲女性病患,罹患糖尿病至今已有8年時間,於某次回診時,發現有白蛋白尿現象(UACR數值 為36 mg/g,一般標準為30 mg/g),由於該名病患非常遵從醫囑且飲食控制、生活作息都做得很好,並定期回診,因此很快發現有異且立即調整藥物,至今不僅數值都控制非常好,有時也能品嚐甜點與紅酒來維持生活品質與樂趣。 透過基層醫療診所,做好疾病控制 陳柏瑞醫師強調,台灣人口慢慢邁向老化,獨居者也不在少數,當生理功能慢慢退化就容易產生肌少情形,若加上衰弱以及本身三高未獲得良好控制,很容易開始發展為多重用藥,加重病情。「透過基層醫療診所提早介入,醫護團隊也能提供正確醫療觀念,時時叮嚀病患,對預防重病發生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來說,推出的「及時篩、腎心安」計畫讓病患透過風險評估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並提升自我照護意識,再經醫護人員促進醫病的溝通與衛教,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更有助於延緩糖尿病腎心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若沒有做好控制,各種併發症就容易發生。陳柏瑞醫師表示,這是台灣未來醫療環境的挑戰,但如果能在身體還及格的狀態提早預防與介入,透過基層診所監測血糖,提早發現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等疾病指標,控制好三高,也能夠穩定控制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民眾若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糖尿病相關風險預防知識,也可以透過搜尋「保腎護心卓越機構」線上衛教網站,或是直接輸入網址https://actonmrf.com/了解住家附近有哪些優質的基層診所,進行專業的慢性病風險評估與諮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