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

從誤解到理解,從孤單到同行!「豐腎食堂」陪伴腎友穩定守護腎健康

從誤解到理解,從孤單到同行!「豐腎食堂」陪伴腎友穩定守護腎健康#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場漫長的抗戰。為了幫助更多腎友走出對疾病的誤解與恐懼,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特別舉辦「一起聊腎事」腎友衛教講座,邀請醫師、營養師與衛教師共同分享,如何正確認識CKD,並在生活中落實自我管理。透過專業知識的傳遞與腎友彼此的交流互動,希望為患者帶來實質幫助,並建立支持網絡,讓腎友在面對CKD的路上不孤單,成為「豐腎食堂」服務計畫的最佳註腳。 慢性腎病不等於洗腎!錯誤認知反而加速病情惡化 許多人一聽到腎臟病,便立刻聯想到「透析」或「洗腎」。然而,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吳美儀醫師指出,慢性腎臟病其實分為五期,大多數患者並不一定會走到透析這一步,越早發現問題、就越容易治療,曾有一名50歲女性雖然腎功能正常,但卻出現大量的蛋白尿,後續檢查後發現是「膜性腎絲球病變」,即時治療後尿蛋白漸漸消失,順利阻擋了惡化,也免於進展成CKD。 當社會普遍將CKD與透析畫上等號時,這種錯誤認知往往讓患者產生過度恐懼,甚至逃避診斷與治療,反而加速病情惡化。因此,持續推廣正確的腎臟病衛教非常關鍵,幫助患者以平常心面對,理解CKD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般,是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當患者能用更理性的態度看待疾病,就能積極配合治療與生活管理,安心邁步前行。 事實上,許多患者在獲得充分衛教、落實健康與飲食管理後,成功延緩了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吳美儀醫師強調,腎臟病的照護絕非孤軍作戰,從醫師診療到營養師與衛教師的多方協助,缺一不可。舉例來說,即便數據如eGFR並未明顯改善,但只要能維持穩定,就已經是治療的好成果。因此,建立信心、持續努力,對於CKD患者來說格外重要。 圖/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 吳美儀醫師 腎病飲食禁忌多?營養師:其實大多天然食材皆可攝取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基金會推出「豐腎食堂」服務計畫,期待成為醫院與腎友之間的溫暖橋樑。透過多元化的教育資源,豐腎食堂幫助腎友掌握個人化的飲食調整策略。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養師李承翰指出,腎臟病飲食絕非簡單遵循一般健康飲食即可。 由於CKD患者需要在不同病程階段調整蛋白質、磷、鉀的攝取量,若不依循專業建議,輕則營養失衡,重則加重腎臟負擔。不過,許多腎友誤以為「吃得越少越安全」,結果導致熱量攝取不足,體重急速下降,肌肉跟著分解並產生更多含氮廢物,使腎功能惡化速度更快。營養師李承翰也提醒,只要避開加工食品,天然食物中只有楊桃是不能吃之外,其他食物仍可適量攝取,飲食限制應配合個人體質與檢驗結果調整,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與誤區。 圖/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 營養師李承翰 建立腎友支持網絡 在對抗CKD路上「不孤單」 除了營養指導,「豐腎食堂」也用心打造腎友間的交流空間。講座活動中,腎友們用便利貼寫下自己面對疾病的心情寫照,「為什麼是我?」「緊張與無助」是多數人的共同情緒。然而,當彼此坦誠分享經驗時,不僅釋放了壓力,也讓參與者感受到:「原來,我並不孤單。」有腎友分享,雖然生活中的飲食少了美味的大塊排骨、大雞腿,但這樣的選擇背後,是為了守護健康的努力。只有同樣經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這份堅持。 基金會也深知,正因社會上對腎臟病的誤解與恐懼,腎友們才需要一個穩固且安心的支持網絡。透過FB臉書社團與實體講座交流,基金會串連起彼此關心的力量。當腎友遇到假資訊或詐騙陷阱時,社群裡的夥伴也能相互提醒、共同守護正確知識。 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衛教師吳苡璉表示,「慢性腎臟病的照護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會有反覆、會有掙扎,但請記得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訴自己:『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基金會也在課程中導入正念呼吸練習,協助腎友正向面對疾病與情緒波動,建立堅強的內心力量。 「豐腎食堂」的核心,不只是提供專業的飲食與衛教資源,更是陪伴每一位腎友走過茫然無助時刻的溫暖港灣。未來,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也將持續推動更多講座與交流活動,讓每位腎友都能擁有知識的力量、同伴的支持,以及面對疾病的勇氣與希望。 圖/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 衛教師吳苡璉

血糖控制不好,我該打胰島素嗎?醫揭糖尿病惡化「這關鍵」才是主因

血糖控制不好,我該打胰島素嗎?醫揭糖尿病惡化「這關鍵」才是主因#慢性腎臟病

52歲王先生患有高血壓及高血脂,平日規則服藥控制,日前因口乾、全身無力、體重驟減10公斤至急診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值高達765、是正常人的7倍,糖化血色素10.2%亦高於正常值5.7%,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醫師讓王先生每日施打1次長效胰島素合併2種口服降血糖藥,持續觀察半年血糖值逐漸下降且陸續減藥,最後停掉胰島素注射並維持1種口服藥。

健康臺灣888 政府與醫界部署腎力防線 領先國際推動早篩早治、實現健康長壽!

健康臺灣888 政府與醫界部署腎力防線 領先國際推動早篩早治、實現健康長壽!#慢性腎臟病

高齡化浪潮襲捲,慢性病防治成為國際公衛熱議題,英國腎臟研究中心警示慢性腎臟病是全球應首要重視的公衛危機,而早篩早治是慢性腎臟病防治最有效益的策略!1。美國CDC推估全美有超過350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且約莫9成不自知,導致延誤就醫衍生治療負擔與共病危機,故也積極呼籲推動強化衛教、早篩早治2。 「你的腎臟健康嗎?」呼應2025年世界腎臟日行動主題,台灣政府與醫界早已領先國際、長期投入慢性腎臟病衛教與推動早篩早治。慢性腎臟病不僅為國人前十大因之一3,更於全球每年奪走140萬生命4,除了慢性腎臟病本身的危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共病風險更不容輕忽5。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自114年起,更加碼將30歲民眾納入,提供5年一次免費的腎功能篩檢,預計受惠人次達320萬!此外,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為降低腎友負擔、鼓勵安心治療,今年3月起擴大SGLT2抑制劑用於給付糖尿病的健保給付範圍,適用於慢性腎臟病和心衰竭,期望能藉新治療延緩病程、降低心血管共病風險等優勢,讓慢性腎臟病患病況及早獲得良好控制。給付並搭配「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與「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建立完善「全人全程全照護」系統,提升治療效益。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腎臟病前期症狀易被忽略,常讓大眾有誤解而對篩檢與就診卻步,然而慢性腎臟病若能及早搭配適當治療與系統性照護將有機會獲得有效控制,甚至逆轉病情,重返人生腎力組,因此民眾應定期篩檢、有症狀也不要畏懼與醫師進一步諮詢。慢性腎臟病友除了疾病威脅外,更擔心走入晚期的沉重醫療費用壓力,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醫師分享,許多病友聽到罹患腎臟病常像被宣判重刑一般,擔心共病與後續生活受限、惡化問題與長期治療負擔等等,甚至會在診間大哭失聲,在治療日新月異、加上政策大力支持下,建議定期篩檢外,若自我觀察有「泡水高貧倦」症狀,及早與醫師諮詢。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陳宏麟醫師也說明,目前臺灣在台約一萬多家基層診所,但有加入「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的診所僅不到兩千家,實屬可惜,因基層診所覆蓋範圍包含山區及都會,不僅是民眾健康的守門員,更能在第一步就幫民眾篩檢,針對不同風險程度做積極介入。因應大家醫計畫與政府的888計畫,陳宏麟醫師呼籲基層診所加入腎力第一站、共同轉型、佈局縝密的照護網,落實全人全程照護。特別是腎臟病的「無感」特性,基層診所更是扮演重要角色,發揮第一線力量,與民眾共同攜手面對這項重要健康議題。 為響應健康臺灣888腎病防治計畫,臺灣腎臟醫學會推出一站式網頁號召基層加入照護,利用腎臟病整合照護平台、照護管理使用說明手冊推動腎病防治數位化。期望在政府與各界持續溝通下,維持慢性腎病照護率攀升趨勢,領先國際逆轉腎病危脅。也期望在健保擴大照護網絡與各專業單位與團體的合力支持下,持續擴大早篩早治意識建立,帶動全民正視「三高護腎」,期望全人全程照護能讓病友安心治療,不再因對疾病迷思而對篩檢與治療裹足不前,共創台灣健康腎力。 圖/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分享健康臺灣腎病防治計畫 圖/台灣腎臟醫學會吳麥斯理事長分享台灣慢性腎臟病的治療現況與突破

不用困在病床上!醫揭「居家洗腎」好處那麼多:可延緩腎功能退化

不用困在病床上!醫揭「居家洗腎」好處那麼多:可延緩腎功能退化#慢性腎臟病

65歲的修車廠老闆蔡先生2年前因食慾不振、身體疲憊、痛風反覆發作等原因,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住院觀察後發現其腎功能僅剩正常人的5%,尿毒素增加10~20倍,連器官都被毒素影響,他最後選擇居家腹膜透析治療,持續2年下來不只提升體力和精神,就連親朋好友都看不出他是洗腎病友。

1藥救3病!健保擴大「糖尿病用藥」給付3月上路:近20萬名病友受惠

1藥救3病!健保擴大「糖尿病用藥」給付3月上路:近20萬名病友受惠#慢性腎臟病

糖尿病人常合併高血壓、腎臟病等多重慢性病,若同時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也會加速慢性腎臟病的惡化,最後有可能走向洗腎之路。為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希望將這些疾病共病同加入照護計畫,自2025年3月起,原本用於治療糖尿病的SGLT2抑制劑,將提供慢性腎臟病健保給付,預計造福15萬人以上。

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  國人十大死因有五項是心腎併發症

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 國人十大死因有五項是心腎併發症#慢性腎臟病

秉持著「醫心守護、健康如願」的理念,一站式精品醫療服務診所「醫願診所iHope Clinic」於今(4日)正式開幕。醫願診所集結堅強的醫師陣容,並設立四大專業中心,除斥資上億打造精品級新型態高端診所環境與服務,還邀請到國際名廚江振誠合作設計健康與美味兼具的五星級健檢餐,希望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時刻感受到如家般的舒適與溫馨。 心腎併發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其中五項 醫願宣導《心腎合一》重要性 根據衛福部調查顯示,民國111年國人的十大死因中,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皆是心腎症候群。心臟科專家徐千彝主任表示,全台逾200萬慢性腎臟病人口,且台灣每年新增洗腎人數高達一萬兩千人,足以坐滿一座小巨蛋,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更是高居全球第一。臨床上常見慢性腎臟病患者隨著腎功能惡化,洗腎、住院次數大幅增加,因腎功能下降,併發心血管疾病進而導致死亡率隨之上升。 徐千彝主任表示,心血管疾病為病人首要住院原因,其中又以動脈粥狀硬化、心肌梗塞、高血壓、心衰竭尤甚,一但疾病進展到第五期晚期腎臟病,將可能導致每年約平均2次急診、每次住院長達10天且住院一個月後恐面臨再住院,嚴重者甚至面臨死亡威脅。因此,定時健檢並透過健檢報告,了解「雞、生、蛋」即肌酸酐、腎絲球過濾率、蛋白尿三項指標,藉此評估自身腎臟功能和心血管風險,再遵循醫生與營養師的建議和飲食設計,避免吃過鹹、高糖高油、保持血壓正常(130/80以下)、有限制的水分攝取、謹慎用藥,即可針對慢性腎臟病進行預防治療,並及時阻斷心腎症候群的惡性循環,方可防患未然、常保健康。 《心腎合一》實為心腎共照的治療策略與目標,從前期的即早診斷、定期追蹤到積極治療、危險因子管控,延緩腎功能下降,徐千彝主任認為,唯有針對洗腎的源頭-慢性腎臟病進行防治,一旦腎功能若入紅燈區,即白蛋白尿分級(尿中白蛋白尿/肌酸酐比值UACR)>300mg/g、腎 絲球過濾率(eGFR)達到第三b期的30-44之間,恐加速面臨住院、洗腎、死亡等問題,如何避免住院維持生活品質並減少未來洗腎及死亡風險,是改善台灣人腎臟健康的重要課題。 近期新冠病毒(COVID-19)捲土重來,有逐漸升溫的趨勢,徐醫師也提醒不可輕忽,新冠病毒雖主要影響呼吸系統,但過去曾有一起案例為一位42歲患者,病患本身健康狀況良好,但在疫情期間感染新冠病毒,導致心肌炎及腎損傷,所幸透過醫療協助及時診斷,經由生活飲食調整及藥物治療,才改善症狀及心腎功能,後續穩定追蹤心腎狀況,才成功守護「腎利人生」。 一站式精品醫療服務 深受重量級明星的信賴 為了提供台灣民眾更好的醫療服務品質,「醫願診所iHope Clinic」斥資上億打造精品級新型態高端診所,透過各專科醫療資源整合,提供醫院級別的全方位精準診斷,設有四大專業中心:專科門診中心、抗老醫美中心、精準健檢中心、淨化透析中心,搭配最新穎的醫療設備,為不同需求的求診者提供舒適且理想的看診服務。 診所外觀採用挑高七層樓的玻璃帷幕設計,營造出如同小型羅浮宮的地標式建築氛圍,透過玻璃帷幕所灑下的陽光,落在充滿現代感與暖色調木質裝潢,明亮溫暖的視覺風格,讓診所內部環境增添一份溫馨感;除了優質的看診環境,為確保病患的隱私,醫願診所採用「一人一室」的診療環境,可享有隱密獨立看診空間,針對VIP級病患還提供 VIP專屬通道以及診間互通的暗門,最大限度地保護病患的隱私,深受兩岸三地許多重量級明星的信賴。 「醫願診所iHope Clinic」開幕,標誌著新型態高端醫療服務的開端,為每一位求診者提供最高品質的醫療照護。未來,醫願診所將成為實現健康生活願景的地方,協助人們邁向全方位健康的新里程。 醫願診所攜手名廚江振誠  推出五星級健檢餐「旬 骨湯」 此次,醫願診所特別攜手名廚江振誠推出五星級健檢餐「旬 骨湯」,在健檢完能迅速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填滿肚子的同時也能滿足味蕾,江振誠表示,「旬 骨湯」是與醫願診所葉曙慶院長、趙函穎營養師,針對健檢完的民眾所設計的精緻餐點,因為健檢後的第一餐要注重蛋白質與好脂肪的搭配,才能兼顧健康與美味。 「旬 骨湯」以大骨熬成的高湯為主軸,因大骨頭湯是均衡飲⻝中有營養的補充品,豐富的健康益處而備受推崇,搭配各式各樣的超級食物和純天然莓果製成的“100分甜點”,希望能透過這道營養滿分的健檢餐,讓更多人在關懷健康的同時,也能享受美食所帶來的心靈療癒。  

終於贏韓國?台灣可望明年領先日韓「C肝清零」:醫籲3類人快篩檢

終於贏韓國?台灣可望明年領先日韓「C肝清零」:醫籲3類人快篩檢#慢性腎臟病

肝病是國病,C型肝炎更是肝病三部曲與肝外病變的重要殺手,然而,全台仍有約4萬名C肝感染者,其中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也是C肝感染中度風險的族群,不治療將惡化。對此,肝膽胃腸科醫師提醒,「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若能良好治癒C肝,對於糖尿病控制及延緩慢性腎病進展大有助益。

腰痛一定是腎臟出問題?醫解答3大「腰痛原因」:肌肉拉傷更常見

腰痛一定是腎臟出問題?醫解答3大「腰痛原因」:肌肉拉傷更常見#慢性腎臟病

65歲張女士發燒近兩週,日前因腎臟結石卡在輸尿管,出現腰痛、噁心、嘔吐與發燒,檢查發現腎水腫與膿瘍,且發炎指數高,恐引發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所幸即時檢查與治療,現在腎功能與發炎指數都已恢復正常。衛福部台北醫院腎臟科醫師蔡亨政示警,腰痛最常見3大原因造成,「但如果是腎臟出問題所造成,通常都較嚴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