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炎熱的夏天後,許多人擔心自己身上流汗會散發出汗臭味,便會使用止汗劑,或是在身上噴香水等,但這樣的「貼心舉動」不僅不會蓋掉臭味,甚至可能因香味太濃,混雜體味而更讓人反感,加上室內密閉空間中冷氣的加持,讓聞到的人備感壓力,聞久了可能頭痛、噁心想吐。
在進入炎熱的夏天後,許多人擔心自己身上流汗會散發出汗臭味,便會使用止汗劑,或是在身上噴香水等,但這樣的「貼心舉動」不僅不會蓋掉臭味,甚至可能因香味太濃,混雜體味而更讓人反感,加上室內密閉空間中冷氣的加持,讓聞到的人備感壓力,聞久了可能頭痛、噁心想吐。
天氣逐漸變熱,在外活動一下很容易就汗流浹背,流汗雖是身體重要的散熱機制,但有汗臭味就會感到十分難為情,尤其腋下汗腺豐富,不注意就會產生狐臭。《優活健康網》整理狐臭的相關問題,包括為什麼會狐臭?狐臭自己聞得到嗎?哪些人容易有狐臭?除毛有用嗎?若想要排除狐臭的問題,建議民眾可就醫諮詢。
40多歲陳先生長年飽受腋下異味困擾,每到夏天,白襯衫腋下總出現明顯黃漬,並伴隨刺鼻氣味,長期只能依賴止汗劑和體香膏勉強遮掩。皮膚科醫師指出,狐臭主要來自腋下頂漿腺的分泌物與皮膚菌叢作用所致,遺傳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此外,有濕耳垢體質者也屬於高風險族群。
台灣夏季高溫潮濕,不少民眾擔心腋下異味影響外在觀感,即使是啦啦隊人氣女神李多慧也無法倖免,在球場上揮汗應援,到底該如何保持腋下清新乾爽?皮膚科醫師揭露最新調查,指出高達7成民眾沒有發現自己有狐臭問題,或因害怕雷射手術疼痛而拖延治療,建議可尋求專業清新門診或皮膚科門診,不用開刀即可做好腋下管理,過程無痛且一勞永逸。
一名25歲男子因雙側腋下反覆發炎、化膿長達2年多,身體質量指數(BMI)達38.9,屬重度肥胖,2年多來雙側腋下大面積反覆發炎、化膿,不僅需長時間墊著多層衛生紙、頻繁更換衣物避免膿液滲透,更因異味與尷尬情境逐漸遠離社交生活,醫師診斷為化膿性汗腺炎,醫師呼籲汗腺較發達者,應特別注意早期診斷與治療。
一名35歲女業務時常有汗漬與異味的困擾,衣服常常因為汗漬需要更換,嚴重影響社交與工作,雖然用了止汗劑,但是卻因此產生紅腫和接觸性皮膚炎的狀況。後續,經過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皮膚科清新門診諮詢後,決定接受雙側腋下微波除汗治療,利用非侵入式微波除汗療程一次解決多汗與異味問題。
腋下散發狐臭異味,常讓大多數患者感到尷尬而難以啟齒,不但舉手投足受限,在社交活動或工作場合也變得比較沒有自信,擔心別人投以異樣眼光,甚至產生憂鬱或焦慮不安的現象;其中有半數以上狐臭患者,還合併腋下多汗的問題,常有腋下衣物變色的困擾。對此皮膚科醫師提醒,目前已有非手術方式可解決。
天氣逐漸變熱,在外面活動一下很容易就汗流浹背,流汗雖是身體重要的散熱機制,然而有汗臭味的民眾在此時就會感到十分難為情,甚至影響到社交。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人體的汗腺分為小汗腺與大汗腺,一般所講的汗水是由小汗腺所分泌,主要受到溫度影響。小汗腺幾乎分泌全身,其分泌出來的汗水成分99%為水分,其餘則是少量的鈉、鉀和尿素,因此正常的汗水是沒有什麼味道的。 之所以會產生狐臭,是因為有些人的大汗腺特別發達,在腋下分布的密度高,範圍廣。其分泌出比較濃稠的汗水,成分帶有蛋白質和脂肪等物質,若遇到高溫的情況,皮膚表面細菌容易孳生,而汗水和皮膚上的細菌作用過後,就會產生特定的味道,除了異味以外,衣服上也容易出現黃色的汗漬,耳道也會呈現較為濕黏的狀態。狐臭患者以女性多於男性,青春期最為明顯。此外,緊張壓力大、運動後流汗或悶熱的環境下也會使異味加劇。 康涵菁中醫師說明以中醫觀點而言,狐臭除了受到體質遺傳影響,更與「濕熱」鬱積在皮膚有關。「狐臭」雖然症狀表現在皮膚,卻與內在臟腑失衡息息相關。治「濕」是核心。平素飲食皆無節制,喜冰涼或嗜辛辣無度,脾胃日漸損傷,當脾胃運化功能轉差,體內濕氣累積,濕性重濁,纏綿難解,久而久之轉化成為濕熱之邪醞釀體內,身體形成容易產生皮膚病的「濕熱性體質」。現代人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又經常熬夜,過度消耗下,容易引起肝火或虛火堆積。在身體內熱旺盛的狀況下,汗液更容易透過毛孔宣洩而出,加重多汗與狐臭的症狀。 「狐臭」病患平日可多飲用以下茶飲、湯品: 【清熱解毒金銀花茶】 金銀花3錢、生甘草3錢,以1000c.c水煮15-20分鐘後放涼飲用,有清熱解毒抗菌的作用。 【健脾利濕薏仁湯】 薏仁半斤、荷葉3錢、茯苓3錢,先將中藥材加入1000c.c水煮15-20分鐘,去渣取汁,再將藥汁合薏仁同放入電鍋中煮熟即可。有健脾利溼,芳香理氣作用。 遠離狐臭,飲食忌口很重要! 康涵菁中醫師建議 1.濕熱體質飲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胃、清肝利膽為主。飲食要清淡,常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但應注意用量和搭配,不可太過,因為吃太多寒涼食物會損傷脾胃、凝滯氣血,反而不利於代謝體內的濕熱。濕熱體質的人夏秋季節或濕熱較重引起不適時,可以適當喝些涼茶。 2.應戒煙戒酒、少吃辛溫助熱的食物,如燒烤、油炸食物,和羊肉、韭菜、生薑、芫荽、辣椒、胡椒、花椒、荔枝、龍眼、榴槤等。許多濕熱體質的人有身體沉重、精神不濟、疲勞感強的感覺,但一定不可盲目進補,反而會加重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