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來了!每年12月至隔年2月份為流感的高峰期,加上農曆過年期間不少民眾團聚、出遊,這些都加劇病毒傳播力。醫師指出,若感冒變得特別嚴重,別懷疑,很有可能就是A流;而其他呼吸道疾病中,有的症狀可能會發燒,建議若有相關症狀快就醫,並早日接種疫苗。
流感高峰期來了!每年12月至隔年2月份為流感的高峰期,加上農曆過年期間不少民眾團聚、出遊,這些都加劇病毒傳播力。醫師指出,若感冒變得特別嚴重,別懷疑,很有可能就是A流;而其他呼吸道疾病中,有的症狀可能會發燒,建議若有相關症狀快就醫,並早日接種疫苗。
最近各醫療院所大排長龍,不少民眾都有咳嗽、發燒、流鼻涕等症狀。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預估呼吸道疫情在2月底、3月初將再有高峰,且恐比春節前更嚴峻,流感單週就診人次預估可達11萬至13萬,新冠肺炎(COVID-19)估單日1.2萬人次就診。
農曆年節過完了,各行各業紛紛開工,學校也開學了。醫師提醒,從農曆年前因呼吸道症狀就醫患者增加至少3成,這一波交叉感染多,且喉嚨痛、咳等症狀都很嚴重,仍需要持續觀察未來幾天疫情變化,若發燒超過3天應快篩檢並趕緊就醫,籲戴好口罩、勤洗手,保護彼此。
7歲李姓男童反覆高燒1週,並造成扁桃腺炎、喉嚨痛及眼睛結膜炎,也併發支氣管炎,住院治療,確診為腺病毒感染,和他一起參加補習班冬令營的多位同學也接連感染。收治李童的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指出,腺病毒正在大流行,春節假期不只將面臨腺病毒,還有流感、新冠及諾羅、輪狀等病毒的「上下夾擊」。
疾管署日前公布新冠肺炎併發症個案創下5個月以來新高,同時預測過年前恐怕又會達一個高峰。醫師提醒,除了高危險群以外,小兒多重感染的情形也要注意;之前的疫苗已經無法對抗在現行病毒變異株,呼籲民眾應盡快施打XBB疫苗,即便自己不是高危險群,家中有長輩或孩童者仍建議打好疫苗來保護家人。 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專員邱南昌醫師表示,以一月中來看,新冠肺炎的確認者有明顯增加趨勢,施打疫苗的詢問度也有提升,但一般人仍有錯誤的迷思,比方之前已經感染過或者是打過疫苗,應該可以不用再打?邱南昌醫師強調,隨著病毒變異,施打疫苗後3~6個月保護力就會逐漸下降,加上近期民眾聚會聚餐越多,如果離上次施打疫苗超過半年都建議要補打。目前的流行變異株像是XBB、JN.1、 EG.5等,由於都是Omicron的變異株,現階段施打XBB疫苗是足以防護的。 XBB疫苗施打後發生副作用比例已相當低 邱南昌醫師也說明,雖然小兒科較少重症個案,但有不少是多重感染導致病情變得更嚴重。近期門診就有一名九歲男童,原來感染流感已接受治療,但後來仍一直高燒不退持續一週,家長趕緊帶來門診,結果發現又感染新冠肺炎。邱南昌醫師強調,若感染多種病毒會讓病情更嚴重,前陣子大家都比較注意流感疫苗施打而忽略新冠肺炎的防護,要透過施打新冠肺炎的疫苗才能夠杜絕多重病毒帶來更大的影響。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新冠肺炎疫苗可施打,mRNA疫苗是六個月以上都可施打,蛋白疫苗則是12歲以上才可施打。邱南昌醫師說明,兩種疫苗有相同的保護作用,且從數據來看,現在施打mRNA疫苗後出現之前民眾擔憂之嚴重副作用,或局部注射部位疼痛的比例都已相當低。特別提醒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免疫力低下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可輕忽,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肺疾病者,一旦感疫,變嚴重機率大幅增加,一定要施打疫苗來做好防護。 有身體不適先快篩再就醫幫助診斷與治療 邱南昌醫師也強調,隨著年節即將來臨出國的人也越來越多,由於施打疫苗需要二週來產生較高抗體,建議有規劃出國者要提早做好防疫計畫。此外,民眾也不能對新冠肺炎放鬆警戒,按照目前情勢來看恐怕春節染疫個案仍會增加,民眾若有身體不適可先自行快篩再就醫,幫助醫師對病情做最好的診斷與治療。 (圖/馬偕兒童醫院 邱南昌醫師)
近期新冠、流感疫情都處流行期,疾管署更預估流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雙雙會在本週達到高峰。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若同時染COVID-19和流感,嚴重程度約會增加2~3成,提醒民眾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預防。
疫情高峰拉警報!新冠肺炎及類流感疫情明顯升溫,預估在農曆年前達到高峰。9日起衛福部疾管署開放12歲以上民眾接種Novavax XBB疫苗,並呼籲高風險族群盡快施打,共同防範下月春節人潮病毒群聚。而在最新出爐的2023疫苗十大新聞議題票選結果中,也能發現一般民眾最關心「流感」疫苗相關新聞。
近期類流感、新冠疫情雙重夾擊,日前更新增3例流感死亡。疾管署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12萬3614人次,呈持續上升趨勢,且為近10年同期新高,並預估在春節前1週達疫情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人次將上看15萬。呼籲還沒接種疫苗的民眾,盡快加緊腳步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