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想好好瘦身 先找出妳的肥胖體質!

想好好瘦身 先找出妳的肥胖體質!#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夏天來臨前想要好好瘦身,必須先找出自己的肥胖體質,才能根據相對應的經絡來拍打,讓姊姊妹妹們都能告別肥胖,讓身體更輕盈!氣球型胖妹妹煩躁.胸悶.口乾.口苦.暴躁.憂鬱-肝鬱型肥胖特徵:水桶腰、上半身肥厚、腹部大、虎背熊腰肝鬱型的肥胖者只要一遇到壓力就會感到煩躁、胸悶,就會靠大吃大喝做為紓解壓力的管道,因此體型主要會明顯是中廣肥胖,而且容易隨著情緒出現忽胖忽瘦的情形,像是氣球一樣伸縮自如,平時容易出現肝鬱的症狀,像是容易煩躁、胸悶、口乾、口苦等,脾氣較暴躁或憂鬱,很難控制情緒,夜間容易失眠。常見於繁忙、壓力大的上班族身上,或是大老闆、業務,或需要輪班的工程師等。-減重處方籤這類型的人若想瘦身,則必須同時調整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因為中醫認為這兩條經絡相互連結,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飲食上首要均衡且清淡,可多吃含B 群和高纖的蔬果,如糙米、燕麥、小麥、深綠色蔬菜等,感到情緒暴躁時可以補充一些鈣質含量高的牛奶、豆漿等以穩定情緒。青蛙型胖妹妹腹部鬆軟.四肢纖細.臀部贅肉多-氣血虛弱型肥胖特徵:疲倦、貧血、腹部突出、代謝異常這類型的人食慾大多正常,四肢也算纖細,但小腹卻鬆軟且突出、臀部贅肉也相當多,只要稍微穿上貼身一點的衣物,就容易被發現肥胖部位,看起來就像青蛙一樣,肥胖主因大多是因為年輕時過度節食、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身體代謝機能下降,因此氣血變得越來越虛,當血液運送出現紊亂情形時,所吸收的營養物質就無法運送到各個內臟與組織,體內多餘的物質也會在原處囤積,引起肥胖。減重處方籤建議這類型的肥胖者應該改善氣血循環,可以從拍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下手,提高腸胃消化功能,平時也可多補充補血食物,恢復體內元氣,使身體代謝機能恢復正常,將體內不必要的物質排出,才能順利減肥。要注意的是,千萬不可以依靠節食方式減肥,因為體內血液含量本來就少,若是再少吃,就容易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反而使身體更虛弱。西洋梨型胖妹妹皮膚白.水腫.懶洋洋-脾虛濕寒型肥胖特徵:虛胖、水腫、下半身肉肉的這類型的人屬於虛胖型,他們並非真的肥胖,但卻最需要接受體質調理,特徵包括肌肉摸起來鬆軟、皮膚白、水腫、糞便軟稀,早起眼睛容易浮腫,平時看起來懶洋洋、精神倦怠、沒有活力。辦公室久坐的人最容易是這類型,典型的肉肉族,尤其是下半身尤其容易水腫,看起來有點像是西洋梨的身形。-減重處方籤這類型的人通常嗜吃生冷食物,像是生魚片,因此腸胃功能不佳,脾臟也較虛弱。基本上脾與水分代謝功能有關,若是長期吃生冷食物、加上久坐少動,新陳代謝速度就會下降,導致水腫,若是想瘦身就必須從足太陰脾經下手。多多運動、吃少一點,尤其要戒吃甜食和生冷食物,才是這類型胖妹妹的瘦身之道。(本文摘自/拍拍瘦: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淋巴排毐.消除水腫.局部塑身.擊退橘皮/幸福文化)

中醫指壓防病 揭密10大黃金穴位

中醫指壓防病 揭密10大黃金穴位#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指壓是古老的療癒技藝,透過手指施壓,掌握關鍵穴位,藉此來刺激身體天生的自我療癒力。有時人們亦把指壓稱為「穴位按摩」,源自中醫。氣透過名為「經絡」的能量通道循環全身。每一條經絡對應不同的體內器官。指壓點沿著經絡分布,這些都是針灸與指壓的重點。只不過,針灸使用的是針,指壓用的是手指施壓,力道從輕柔到用力都有。一旦刺激這些穴位,就會讓緊張的肌肉鬆弛下來,促進氣、血與淋巴液的循環,加強身體的生命力整體的平衡,幫助療癒。透過指壓,可以達到兩大主要目標。你用小小的畫圈動作來按摩穴位點時,就可以釋放堵塞在經絡中的氣,並釋放相關器官內的壓力。當你在固定的穴位施壓,就會將大量的氣引入經絡中,讓器官系統充滿活力。十大黃金穴位人體內有將近500個穴位,其中10個穴位被視為黃金穴位,亦即最重要的穴位,可以用來預防、治療疾病及各種失衡狀態。在針灸、指壓按摩、日式指壓與其他以經絡為基礎的療法中,以下是關鍵穴位:1)胃經的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可修復並建立脾胃中的消化能量,這個穴道最有名的功能是緩解消化問題,包括便秘、脹氣、腫脹、噁心、腹瀉、腹痛和腹脹,也可以用來治療關節炎與老化衰弱造成的問題。2)大腸經的曲池穴/這個穴道可以提高免疫力,是治療持續感染最有效的穴道之一。曲池穴可以解熱,如高燒、潮熱、有灼熱感的腹瀉引起的發熱;還可以緩解溼熱皮疹,例如粉刺、蕁麻疹和帶狀皰疹;對血液循環問題也很有用,例如貧血。最後,曲池穴可以用來治療顫抖症和網球肘。3)大腸經的合谷穴/這是最好的止痛穴道之一,可以緩解任何類型疼痛,包括頭痛和肩膀與手臂的疼痛。合谷穴是最有名的穴道之一,對於消除體內多餘熱氣很有幫助,否則體內熱氣一旦過多,就會導致流鼻血、發燒。合谷穴還可加強身體的防衛之氣,用來緩解過敏、鼻竇充血、感冒、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眼睛痛和牙痛。懷孕期間禁用此穴。4)膀胱經的委中穴/這個穴道對於緩解背部疼痛(包括急性腰痛)、肌肉痙攣、扭傷、膝蓋僵硬和腿痛很有效,也可以用來治療關節炎、皮膚病(發癢、炎症),以及發熱症狀,例如熱衰竭和中暑。5)肝經的太衝穴/這個穴道主掌氣的疏泄,釋放受到抑制的能量。否則,一旦能量受到抑制,就會讓人易怒、挑釁、焦慮、憂鬱,引發緊張型頭痛和經前症候群(包括乳房脹痛)。太衝穴可以緩解整體緊繃與緊張,藉此滋養肌腱和韌帶。這個穴道對緩解高血壓、治療失眠、甚至糖尿病的療效也十分出名。6)膽經的陽陵泉穴/這個穴道可以降氣逆,否則一旦氣往上逆流到頭部,就會引發失眠、偏頭痛和焦慮發作。陽陵泉穴可以用來治療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口苦,預防膽結石。在治療抽筋、痙攣與腰、臀部、膝蓋、大腿肌肉等其他病症,緩解疼痛與坐骨神經痛時,陽陵泉穴也很有療效。7)肺經的列缺穴/列缺穴是很好的穴道,可以緩解氣喘與呼吸急促。在治療任何跟頭部與後頸有關的病症時,例如偏頭痛,這也是關鍵的穴道。列缺穴主掌疏風,可避免痙攣、抽搐和貝爾氏麻痹症。此外,在治療忽冷忽熱、流鼻水、喉嚨癢與喉嚨痛、打噴嚏和身體疼痛等風邪入侵的疾病時,這個穴道也很有療效。8)心經的神門穴/這個穴道可以在過度思考引發焦慮時寧心安神,讓人放鬆,還可以緩解因為過度興奮導致的失眠。神門穴也可以調和身體機能,平衡情緒,強化靈性(或稱「安神」),藉此減少心悸,調節心律。9)脾經的三陰交穴/這個穴道可以補脾土,促進脾造血。在治療婦科疾病、性失衡、泌尿系統失衡、消化系統失衡和情緒失衡時,這是關鍵穴道。三陰交通常用來治療焦慮、失眠、頭痛和經痛,也是緩解沉重感與倦怠感的重要穴道。懷孕期間禁用此穴。10)腎經的湧泉穴/這個穴道對於接地氣和連結大地能量有很大的幫助。透過這種方式,湧泉穴可以讓人寧心,撫慰受到驚嚇或高度焦慮的人。這個穴道可以用來治療頭痛、高血壓、腹瀉和失眠,也是滋生內在陽氣的關鍵穴道,對老年人尤其重要。(本文摘自/精微體療癒指南/心靈工坊)

天氣忽冷忽熱易頭痛 點按3穴位緩解

天氣忽冷忽熱易頭痛 點按3穴位緩解#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我想很多女性都有這種經驗,頭痛起來真的很想拿頭撞牆,這種痛苦只有親身體會過才知道。特別是春、秋天的天氣總是忽冷忽熱,溫差有時候高達10度以上,或是人體長期處於疲勞、肩頸僵硬的緊繃狀況時,都更容易感到偏頭痛。我通常建議按壓百會穴、太陽穴、合谷穴3個穴位,幫助促進氣血循環、預防頭痛發生。適用對象/壓力大頭痛者或有偏頭痛體質者。方向/從3個穴位按壓。位置/頭頂及左右兩側。穴道/百會、太陽、合谷。刮痧板點按3穴位1)以刮痧板的魚尾圓角在谷合穴點按1分鐘或以拇指按摩1分鐘。2)以刮痧板的魚尾圓角在太陽穴點按1分鐘或以食指按摩1分鐘。3)使用刮痧板魚形腹部,傾斜45度從頭頂由前往後,輕刮百會穴四周1分鐘。可搭配薰衣草或薄荷精油,因為薰衣草、薄荷最大的功效是可以安撫鎮靜、消炎止痛,也能舒緩抽筋和生理痛、抗憂鬱和幫助睡眠,而且所有膚質都適用。(本文摘自/1分鐘,刮刮瘦/出色文化出版)

青壯年月經亂、不孕 保健2穴位調養

青壯年月經亂、不孕 保健2穴位調養#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青壯年時期正是氣血旺盛、精力充沛時期,但也有不少由於先天不足、後天不注意調養,而出現女性月經不調、男子陽痿、不孕等症狀。凡此種種病症都可灸腎俞穴、關元穴,進行保健調治,常灸可促進生殖系統功能旺盛。灸法:用艾粒直接灸或艾條懸灸,每2至3天施灸1次,10次為1療程。1)腎俞穴-強腰利水/定位: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取穴:肚臍水平線與脊柱相交椎體處,位於其下緣旁開2 橫指處。多學一點:本穴與腎臟相應,而為之俞,故名腎俞。2)關元穴-溫補下元、補益腎氣/定位:在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上。取穴:在下腹部,正中線上,肚臍中央向下4橫指處。多學一點:本穴別名丹田、大中極,有強壯作用。首次灸注意:可以先選擇灸盒溫灸,先灸腎俞穴區域30分鐘,後灸關元穴20分鐘。如果用艾粒做直接灸,先灸腎俞穴,後灸關元穴,以5或7壯為宜。平時節制房事、不要熬夜、不要酗酒,日常生活應以減少「消耗」為要。中老年保健增強體質 搭配體育、飲食女性到了40歲、男性到了50歲,臟腑功能逐漸減弱,趨向衰退。所以長期堅持艾灸足三里穴,可增強體質、祛病延年。同時還要配合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飲食療法,才能維持身體健康。灸法:用艾粒直接灸或艾條懸灸,每2至3天施灸1次,10次為1療程。1)足三里穴-健脾和胃、通經活絡/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犢鼻穴與解溪穴連線上。取穴:膝關節彎曲成直角,足三里穴在外側膝蓋骨下方的凹陷,往下4橫指處。多學一點:此穴補虛弱、調氣血。2)曲池穴-疏風解表、祛風止癢/定位:在肘部,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正坐,輕抬手臂,當肱骨外上髁與肘橫紋終點連線的中點處,即是曲池穴。多學一點:穴在肘臂屈曲時肘橫紋端。首次灸注意:老年人的身體一般較弱,艾灸重在堅持,還可以經常艾灸神闕穴、百會穴、氣海穴、腎俞穴、關元穴、三陰交穴、湧泉穴等,能強壯身心。(本文摘自/零基礎學艾灸/大是文化)

關節不卡卡 肩頸治療「針」有效

關節不卡卡 肩頸治療「針」有效#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4歲羅姓女患者去年2月車禍導致頭頸部外傷,多節頸椎椎間盤突出,持續復健9個多月後雖然疼痛有所減輕,但關節活動度受限,頸部無法自由轉動,連帶也常發生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及記憶力退化情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睡眠。去年接受針灸治療後歷經約半年時間,疼痛已改善,睡眠品質也穩定。女性長時間使用肩頸肌群 身體會自然感到無力除了外傷導致的肩頸問題外,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因為生活步調緊湊、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因素所引起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蘇永玄表示,女性烹煮、洗衣、打掃等動作無一不使用到肩頸的肌群,長時間下來,乳酸及發炎物質會堆積,身體自然會覺得酸、痛、脹、麻,時而感到無力。從經絡的角度來看,肩頸與頭面部的經絡是有相關的,當肩頸痠痛阻礙了經絡的正常運行,也可能出現頭痛頭暈、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出現耳鳴耳塞、顏面抽痛等症狀,進而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手臂麻痛不一定是單純頸椎問題引起蘇永玄醫師指出,手臂麻痛不一定是單純頸椎問題引起,還有肩胛骨周圍的肌群也可能造成手麻痛,甚至胸部肌群等部位因各種原因導致氣血瘀滯,進而影響經絡的運行也一樣會造成手痠麻痛的症狀。長時間肩頸肌肉緊繃痠痛的民眾可在其患處觸摸到筋結,這是一種肌肉缺乏彈性、不正常收縮的現象,可視為氣滯血瘀的一種。治療方面,活血化瘀藥物的調理可利用乳香、沒藥、紅花、丹參,薑黃等藥材;酌加伸筋草、絲瓜絡、威靈仙、木瓜、 桑枝等可幫助舒經活絡。除此之外配合物理性治療如熱敷、電療、刮痧、拔罐或針灸,整體治療效果會更好。

簡易按摩 3分鐘就通體舒暢

簡易按摩 3分鐘就通體舒暢#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懶得記穴位,中醫有所謂「離穴不離經」,也就是就即使沒有按摩在正確的穴位上,只要距離不遠,仍在同一條經絡上,也會有一些效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兒科主任申一中比喻,經絡就像高速公路,穴位就像收費站,「只要記得路怎麼走,不一定要背每個收費站的名字。」提供3 招簡易按摩法,每招按摩3~5分鐘就能養生保健:1) 早上起床刺激頭臉部/頭部有許多經絡匯聚,每天早上起身前,可以躺在床上大範圍地用指間輕敲頭部,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有醒腦作用,讓思慮清晰。然後按摩臉部,中醫認為「心藏神,其華在面」,而且身上很多經絡會走到臉部,經常刺激五官,可以保養經絡氣血。先從眼周開始。用大拇指指腹按壓眼眶周圍,由雙眼內上眼角往外,範圍包含了眼睛內側的睛明穴、眉毛內側的攢竹穴、額頭兩側的太陽穴等。往下走,將手搓熱後摀著鼻子,能避免鼻子遇到冷空氣而鼻塞導致頭腦昏沉。接下來,有意識的咬牙切齒,先用力咬緊、再慢慢鬆開,鬆緊間活絡了使頭部、頸部的血管。再來是按壓耳穴:耳朵可說是全身穴道的縮小版,布滿密密麻麻的穴位,拉拉耳垂就能達到養生效果。2) 上班時多活動手部/手部有許多穴道,上班族不論在開會時、坐在電腦桌前、甚至搭電梯,只要兩手虎口交叉、十指緊握或拍手都能刺激到合谷、勞宮等跟情緒有關的穴位。3) 晚上敲打全身/睡前可進行全身按摩,右手握拳從左腹開始,握拳慢慢往上敲打,經過胸部、手臂內側、手臂外側,再經由左肩往下到左腰、左腳外側,按到腳背延著內側上來,回到腹部。再換左手進行右側的按摩。特別提醒,關節的部位氣血循環比較不好的人,可多敲打幾下。•  按摩頭部/頭部有許多經絡匯聚,大範圍地用指腹按壓或指尖敲打,就能達到效果。•  按壓耳穴/耳朵可說是全身穴道的縮小版,布滿密密麻麻的穴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針灸科主任吳建隆建議,每天輕拉全耳各處共36下,就有保健效果。也可用米粒輕壓全耳各處,按到會痠痛的位置就多按壓幾下,直到感覺不痛為止。•  背部輕輕碰撞牆或樹/背部脊柱兩側有一條膀胱經,起於眼內角,往上直達頭之頂部,再沿後腦,循著脊柱兩側下行,走至大腿後部小腿肚,經由外踝下方到達足尾趾尖側端,總共67個穴位,輕輕刺激可疏通全身。但切記碰撞時要吐氣(不可憋氣),以免積氣、氣不順而傷身。(本文摘自/經絡養生除病痛/天下雜誌出版)

4問題 快按這些穴位緩解!

4問題 快按這些穴位緩解!#穴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人越來越長壽!但是,要長壽也要活得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有很多銀髮族因為身體機能退化,以致常會這裡痠、那裡痛,而且都不想動,整天待在家裡,好不快樂。中醫師建議,可以多按摩經絡穴位來保健,氣血通暢,就能改善痠痛。 太飽、太餓、太累及喝酒後不宜按摩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科系主治醫師吳思穎表示,老人家常會有視力退化、膝關節退化以及腸胃功能退化導致消化不好等問題,甚至會經常失眠;而在進行穴位按摩之前,按摩者應將指甲剪短,手上不要有戴首飾,被按摩者不要在太飽、太餓、太累時按摩,喝酒後也不宜按摩,以免因為血液循環不佳而出現頭暈症狀。常見健康問題 按這些穴位可改善對於老人家常會有視力退化、關節退化、腸胃功能退化以及失眠,吳思穎醫師建議按摩的穴位如下:1) 視力退化/眼睛模糊可以經常按摩眼周穴位如攢竹穴(眉毛内側邊緣凹陷處)與四白穴(眼眶下緣正中直下一橫指處),並且可在眼眶周圍由內到外用指頭關節按摩。2) 膝關節退化/膝關節痛可請家人幫忙按摩委中穴(膕窩正中),幫助下肢循環,也可按摩下肢穴位陽陵泉(小腿外側腓骨小頭稍凹陷處),以及用薑片泡熱水來泡腳15分鐘,增加血液循環,也可改善。3) 腸胃功能退化/消化不好常會出現脹氣和腹痛,可以延著肚子中腕穴(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順時鐘方向,用摩擦法按摩肚子,也可以消脹氣。4) 失眠/年紀大的老人家常會有失眠問題,平常可以按摩合谷穴(手背拇指、食指兩骨相合之處)與太衝穴(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兩根骨頭交會凹陷處),可以幫助降血壓、降低焦慮以及幫助睡眠。

進補「惹火」上身 快按8穴位緩解

進補「惹火」上身 快按8穴位緩解#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黃帝內經》中說:「經絡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透過中醫按摩的方式,可以疏通經絡、調補陰陽;找準對症穴位,便可達到清熱去火的作用。1) 清除心熱/• 按摩神門/用右手大拇指掐按左手神門穴5 次,再用同樣的方法換左手按摩右手神門穴5 次。• 作用功效/安定心神、瀉心火。• 神門穴/位於腕掌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2) 清肝膽熱/• 推揉太衝穴/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每隻腳各3分鐘。• 作用功效/清熱除煩。• 太衝穴/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3) 清瀉肺熱/• 輕揉尺澤/用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尺澤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各1分鐘。• 作用功效/清宣肺氣,瀉火降逆。• 尺澤穴/位於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4) 清脾胃熱/• 按壓伏兔穴/手指指腹端按壓伏兔穴,力度適中,用雙手互按對側穴位,每次3分鐘。• 作用功效/清熱潤脾,調理腸胃。• 伏兔穴/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5) 鼻腔上火/• 點按魚際穴/經常點按對搓,至發熱,連續搓3~5分鐘,每日2~3次。• 作用功效/清熱利咽,調理肺氣。• 魚際穴/手掌的大拇指根部肌肉明顯突起,形狀似魚際,是去火穴位。6) 嘴角上火/• 點按厲兌穴/用食指點壓此穴,每次點壓50次,兩腳交替進行2~3次。• 作用功效/有清熱利濕、通調腸胃的作用。• 厲兌穴/位於第三趾甲根邊緣下方約0.1寸處,稍微靠第二趾處。7) 胃火牙痛• 掐按內庭穴/用大拇指指尖掐、壓,力度適中,每次1~ 2分鐘,然後再掐壓另一隻腳,如此反覆2次。• 作用功效/清胃泄火,去口臭、緩解牙痛。• 內庭穴/在足背第二、三趾的趾縫紋頭後凹陷中。8) 尿黃澀痛• 點按至陰穴/用大拇指點按至陰穴,並堅持1~2分鐘,然後再換另一隻腳,每日2次。• 作用功效/清熱散風、通利下焦。• 至陰穴/足太陽膀胱經。在足小趾外側,趾甲角外約1分處。(本文摘自/不上火身體就健康/人類智庫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