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進補「惹火」上身 快按8穴位緩解

進補「惹火」上身 快按8穴位緩解#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黃帝內經》中說:「經絡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透過中醫按摩的方式,可以疏通經絡、調補陰陽;找準對症穴位,便可達到清熱去火的作用。1) 清除心熱/• 按摩神門/用右手大拇指掐按左手神門穴5 次,再用同樣的方法換左手按摩右手神門穴5 次。• 作用功效/安定心神、瀉心火。• 神門穴/位於腕掌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2) 清肝膽熱/• 推揉太衝穴/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每隻腳各3分鐘。• 作用功效/清熱除煩。• 太衝穴/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3) 清瀉肺熱/• 輕揉尺澤/用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尺澤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各1分鐘。• 作用功效/清宣肺氣,瀉火降逆。• 尺澤穴/位於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4) 清脾胃熱/• 按壓伏兔穴/手指指腹端按壓伏兔穴,力度適中,用雙手互按對側穴位,每次3分鐘。• 作用功效/清熱潤脾,調理腸胃。• 伏兔穴/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5) 鼻腔上火/• 點按魚際穴/經常點按對搓,至發熱,連續搓3~5分鐘,每日2~3次。• 作用功效/清熱利咽,調理肺氣。• 魚際穴/手掌的大拇指根部肌肉明顯突起,形狀似魚際,是去火穴位。6) 嘴角上火/• 點按厲兌穴/用食指點壓此穴,每次點壓50次,兩腳交替進行2~3次。• 作用功效/有清熱利濕、通調腸胃的作用。• 厲兌穴/位於第三趾甲根邊緣下方約0.1寸處,稍微靠第二趾處。7) 胃火牙痛• 掐按內庭穴/用大拇指指尖掐、壓,力度適中,每次1~ 2分鐘,然後再掐壓另一隻腳,如此反覆2次。• 作用功效/清胃泄火,去口臭、緩解牙痛。• 內庭穴/在足背第二、三趾的趾縫紋頭後凹陷中。8) 尿黃澀痛• 點按至陰穴/用大拇指點按至陰穴,並堅持1~2分鐘,然後再換另一隻腳,每日2次。• 作用功效/清熱散風、通利下焦。• 至陰穴/足太陽膀胱經。在足小趾外側,趾甲角外約1分處。(本文摘自/不上火身體就健康/人類智庫出版)

清晨狂咳 三九天敷貼可改善

清晨狂咳 三九天敷貼可改善#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冬季天氣寒冷,常感到身體能量不足,一直有打冷顫、發抖症狀,周遭許多人也逐漸出現咳嗽、鼻塞、打噴嚏以及流鼻水等症狀,清晨時症狀加劇,為了預防以及治療呼吸道疾病,中醫的觀點是依據四季24個節氣的特點來調理身體,在冬至過後,藉由「三九貼」溫灸貼敷穴位的療法,可防治呼吸道疾病,減輕過敏不適的症狀。1年有2次改善過敏的節令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表示,所謂「冷在三九,熱在三伏」,1年有2次改善氣喘、過敏性鼻炎以及慢性支氣管炎等過敏體質的節令,包括三伏天及三九天,傳統中醫依照節氣,從冬至次日算起,第一個九天稱為「一九」,依此類推,每隔九天為一個階段,第二段的九天稱為「二九」,第三段稱「三九」共27日稱之為三九天。冬季常感到皮膚乾燥、毛孔緊縮三九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顏素美主任表示,此時陽氣潛藏、陰氣盛極,人們常感到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活動力下降,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也是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好發的時候。灸貼具有通經、平喘的藥物在此時最適合施行溫灸貼敷穴位的治療方法來改善體質,灸貼用藥是以具有辛溫走竄、通經、平喘的藥物,貼在背部特定穴位,通過對特定穴位的溫熱刺激,補充身體陽氣、提高身體能量,以祛除肺中寒飲伏邪、平喘以達防治呼吸道疾病發作的目的,不同的人也可根據不同體質調整藥材的使用。   

腹脹不用胃藥 按壓5穴位消消氣

腹脹不用胃藥 按壓5穴位消消氣#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脹氣難耐,打嗝打不出,屁又放不了!「胃脹氣」是現代人常見的腸胃消化道問題,多數是因生活作息不當、飲食習慣不佳,加上缺乏運動所導致。長時間下來會造成腸胃負擔,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有鑑於此,醫師提供民眾平時即可自行操作的穴位按摩方式,亦即消除腸胃脹氣五穴位:脾俞、胃俞、足三里、天樞穴、中脘穴,平時可以多拍打或按揉,減少腸胃脹氣不適。南投醫院中醫科顏素美醫師說,背部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分佈於背腰部相應臟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處。與脹氣相關的背部俞穴,為脾俞和胃俞。脾俞位於背部,和肚臍對應位置的脊柱,上3個脊椎下,旁開2橫指處。胃俞位於背部,和肚臍對應位置的脊柱,上2個脊椎下,旁開2橫指處。在此處輕拍,即可排除脹氣。此外,按揉足三里、天樞穴和中脘穴亦可改善脹氣。足三里穴位於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可促進消化系統功能 ,消脹氣。天樞穴在肚臍左右兩邊3指處,可促進腸胃蠕動。中脘穴在前正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按揉中脘穴,可增強胃的蠕動,排除脹氣。按壓穴位以按3秒停3秒為原則。每一穴位拍打或按揉的時間以5~10分鐘為度。馬鈴薯、豆類製品易產氣 酵素水果助消化提醒腸胃容易不適的民眾,平時在飲食上也應避免常吃馬鈴薯、地瓜、糯米或甜食及豆類製品等易產氣的食物,餐後可多攝取富含酵素的水果,如奇異果、木瓜等幫助胃部食物消化,更重要的是養成多喝水、細嚼慢嚥及適量運動的規律生活習慣,才能減少胃脹氣的發生。

霾害傷肺、誘氣喘 4穴位按摩啟動身體防護

霾害傷肺、誘氣喘 4穴位按摩啟動身體防護#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的空氣品質不佳,不僅環境污染導致,近日還受到中國的霾害影響,經常發佈懸浮微粒(PM2.5)達到紫爆的等級,醫師表示,吸入的細懸浮微粒會影響肺部換氣、使肺功能下降,促發咳嗽、氣喘、誘發慢性發炎,使身體抵抗力變差,容易感染。迎香、合谷穴 增加抵抗、自癒力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顏素美醫師表示,PM2.5進入肺泡後,很難被人體清除,自我保護方法包括減少暴露在PM2.5之下,空氣品質不良時避免出門;戒菸、少燒金紙;PM2. 5紫暴時減少開窗;使用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減少PM2. 5對我們的健康危害。霧霾天該如何自我保健?顏素美醫師表示,平時在家可進行穴位按摩,每個穴位按壓5~10分鐘,啟動身體的防護機制。1) 「掐」列缺穴/兩手虎口交叉,手腕伸直,手腕側面,食指所到之處。列缺穴是手太陰肺經的絡穴,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刺激列缺穴,可宣肺利氣、疏風解毒,治療咳嗽、氣喘,也能治療喉嚨乾痛、癢、聲音嘶啞、慢性咽炎等症狀。2) 「揉」照海穴/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通陰蹻。能清咽利喉,緩解被空氣污染傷害的咽喉乾燥。3) 「搓」迎香/鼻翼兩側一釐米的皺紋中。迎香屬手陽明大腸經,能疏散風熱,通利鼻竅。搓迎香能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可以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4) 「按」合谷穴/將食指與拇指合攏,虎口處肌肉隆起最高點。合谷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回陽九針穴之一,能清肺疏衛,輕清走表,宣洩氣分之熱,治療頭、面、眼、口、鼻之症,是增強自然治癒力的要穴。顏素美醫師提醒,上述的穴位按摩是保健方法,不能替代醫療,如果症狀嚴重,仍要到醫院接受治療。

補充葉黃素一樣視茫茫?中醫師教你如何保養眼睛!

補充葉黃素一樣視茫茫?中醫師教你如何保養眼睛!#穴位

(採訪撰文/Megan Chen) (專業諮詢/育揚中醫院長楊玉台醫師)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宇生生物科技) 你的眼睛是不是也開始茫茫茫?事實上,藍光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因此,在保健意識爆炸的現在,很多人會開始攝取葉黃素、胡蘿蔔素、魚油等來保健眼睛;但中醫師提醒,民眾往往只補充葉黃素而忽略身體是一個整體,必須透過經絡、五臟六腑等的調整,多管齊下才行。從中醫漢方的角度調理,需從眼睛自我修復開始做起。 藍光造成乾眼、近視、青光眼、疲勞等問題 楊玉台醫師說明,近幾年在診間,經常可見民眾因為眼睛過度使用,而造成疲勞、視力變差,甚至模糊的問題提早出現!究其因都是3C產品的「藍光」所造成。 為什麼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楊玉台醫師解釋,光線可分為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屬於可見光,而紫外線、紅外線則是肉眼看不見的不可見光,其中,藍光是可見光中最靠近紫外光波、能量最強的;也正因為亮度最強,若眼睛長時間處於藍光的環境下,眼睛需要用力聚焦難以放鬆,久而久之,乾眼症、老花眼、青光眼、白內障、近視眼、黃斑部病變等眼睛慢性病便一一找上門。 古今環境大不同!葉黃素仍無法完全改善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楊玉台醫師補充,葉黃素之所以能夠達到保護眼睛的功效,原因在於它是組成視網膜和黃斑部的重要物質,能夠吸收進入的有害藍光,進而減少黃斑部病變及視網膜的傷害。 「然而,過去因為沒有這麼強的藍光處在生活中,加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充足的休息時間讓眼睛得以自我修復;但是古今環境已經不同,在3C沉癮的現在,光是補充葉黃素來保健眼睛,其實是遠遠不足。」楊玉台醫師語重心長地說。同時分享,自己的診間就遇過不少民眾,勤奮地補充魚油、葉黃素等各類保健品,但眼睛問題還是越來越嚴重。 中醫師:幫助身體自我修復才是保養眼睛之道! 「想要眼睛健康,除了降低使用3C產品的次數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幫助眼睛自我修復的能力。」楊玉台醫師解釋,身體本來就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但絕大多數人在用眼一天後,隔天繼續過度使用,這就好比橡皮筋一直被扯得很緊,當然會彈性疲乏,身體也是一樣的道理。中醫原理講求陰陽平衡,指的就是凡事都走中庸、達到平衡,才能達到身體自我修復的能力。 事實上,中醫所談的經絡、臟腑也是一種陰陽調和的概念。而楊玉台醫師表示,肝膽經走晚上11點到3點,這個時段跟身體自我修復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生理時鐘的平衡很重要,想要眼睛健康,這個時間一定要就寢,假使真的沒有辦法提早睡覺,至少一星期內要有一天提早上床。 楊玉台醫師解釋:「在中醫的理論裡,跟眼睛有關的兩個臟腑為肝臟與腎臟,腎臟屬水、肝臟在五行屬木、開竅於目,就像植物受光照的影響一樣,透過「滋水涵木」的方法來強化眼睛的修復能力;再依據經絡臟腑的升降出入以達到協同作用,調理經絡整體的平衡,讓眼睛和各臟腑經絡間的生理時鐘週期,達到協調同步的效果,使12經絡的連結協調作用充分滋養灌溉受強光損傷的眼睛,得到充分修養。」 他更強調,中醫不是像西醫「哪裡有病治哪邊」的局部症狀的治療模式,中醫講求的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只要五臟六腑、經絡氣血都處於平衡的狀態下,身體的病痛自然就會消失。這就回到了為什麼有些民眾吃了大把葉黃素後,眼睛還是不舒服的問題。 所謂中醫不傳之祕在於劑量,整體的比例搭配牽涉到升降出入去邪扶正的方向和效果,唯有最佳比例,才可讓身體常保安康。不過,楊玉台醫師提醒民眾,中藥材的用量只要差一點,發揮的效果就會差很多,不建議民眾自行抓藥,仍需依循專業搭配,才不會引起額外的問題產生。 針對現代人過度用眼而感到痠軟不適的狀況,楊醫師也分享兩種護眼運動,只要每日早晚5分鐘,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有效舒緩眼睛!現在就來開始護眼運動的簡易步驟教學。 撇步一、眼睛自我修復DIY! 1)    單眼閉上,眼球順時針往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左、左上、上等8個方向轉一圈,每次停留3~5秒,要有拉扯的感覺,再換逆時針方向轉。 2)    順時針方向快速轉眼珠,約轉5到10圈後換逆時針方向,同樣轉5至10圈即可。 3)    眼球動作做完後脖子後方會有痠痛的感覺,此時,將兩手手心搓熱30秒~1分鐘,熱敷頸椎痠痠的點助其血液循環,再輕輕揉開,眼睛就會感到比較放鬆及明亮。 撇步二、護眼九式   源自中醫穴位智慧所延伸的護眼九式,照顧眼睛隨時都可以! 1)    第一式/按摩眼睛內側的睛明穴。 2)    第二式/眉頭上方的攢竹穴。 3)    第三式/眉毛中間的魚腰穴。 4)    第四式/眉尾處的絲竹空穴。 5)    第五式/眼睛外側為瞳子髎。 6)    第六式/按摩眼睛下方、中間的四白穴。 7)    第七式/搓揉眼尾外面的太陽穴。 8)    第八式/按摩耳垂中央的視眼點。 9)    第九式/眼睛外側的承泣穴,多按兩下眼睛輕鬆。

消化差易累積毒素 3穴位+2茶飲顧腸胃

消化差易累積毒素 3穴位+2茶飲顧腸胃#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長期消化不良,恐造成食物積滯在腸胃中,造成廢物及毒素堆積,久了恐引起胸悶、胃脹、胃酸過多,嚴重更會造成胃痛、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中醫師表示,老年人、幼童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壓力大的上班族也可能因為吃飯不定時定量,營養失衡,也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游志勤醫師表示,對於消化不良者來說,改變飲食習慣相當重要,少量多餐,吃飯從蛋白質和脂肪開始吃,可助提高消化能力;此外,游醫師,民眾可透過穴位按摩和茶飲達到自我保健。穴位按摩建議每次5分鐘,在飯前一小時進行較佳,其他時間亦可按摩。●穴位按摩1)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正中線上,腕橫紋中央直上2寸(三指幅寬),兩條肌腱中間。按壓內關穴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失眠。2) 合谷穴/將食指與拇指合攏,虎口處肌肉最高處。有噁心感時,按壓合谷穴可緩解,且有助腸胃消化。3) 足三里/小腿的正面,脛骨外側一橫指寬。膝眼下方3寸(四指幅寬)。將食指放在膝眼上,其餘三指自然貼近小腿,無名指下緣所到之處即是。足三里是顧胃的重要穴位,可消脹氣、助消化。●茶飲1) 山楂消脹飲材料/山楂3錢、砂仁2錢、炒麥芽3錢、炒穀芽3錢、萊服子3錢作法/放入8碗水(約1600㏄)煮沸後,轉小火熬煮1小時,撈去藥渣後再加入適量冰糖。禁忌/餵母奶之產婦不適宜(麥芽會退奶)。2) 玫瑰解脂茶材料/玫瑰花3錢、山楂2錢、陳皮2錢作法/放入8碗水(約1600㏄)煮沸後,轉小火熬煮15分鐘,再悶泡15分鐘,撈去藥渣後即可飲用。

溫鹽水、按壓穴位 中醫治鼻塞5妙方

溫鹽水、按壓穴位 中醫治鼻塞5妙方#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76歲的陳婆婆,這幾年常覺得喉嚨癢、卡卡的想咳嗽,但是痰不多,晚上睡覺時想咳嗽的感覺更明顯;中醫師表示,鼻為肺之孔竅、咽為肺之門戶,風、寒、燥、熱等外邪(如細菌、病毒或致敏物質)入侵,鼻咽首當其衝,導致出現咳嗽等症狀,若治療不當或遷延不癒,則久病必虛,除了肺之外,甚至累及肝、脾、腎,反加重治療的困難度。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王瑜婷醫師指出,中醫將鼻塞、鼻涕倒流依以下5種症狀分別有不同治療方式:1) 風寒外襲/鼻塞、多清稀或白濁涕,噴嚏、咳嗽頻作,痰稀白,咽癢聲重,並有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等症狀,治療以宣肺散寒、縮涕止咳為主。如小青龍湯,或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杏蘇散加減。2) 風熱外襲/鼻塞、涕多白濁或略黃,部分患病兒童可見鼻唇溝兩旁被涕液長期浸潤的粉紅色糜爛的痕跡,鼻腔黏膜潮紅,咳嗽有痰,痰稠或黃稠,咳痰不爽,口乾、咽痛,惡風、頭痛,治療以疏風清熱、宣肺化痰為主。方如桑菊飲加減。3) 痰濕上泛/鼻塞、涕白濁或略黃,咳嗽多痰,痰白而黏,胸脘易悶,夜晚痰聲漉漉,納差、體乏、便溏,治療宜健脾燥濕、理氣化痰。方如二陳湯加減。4) 痰熱上泛/鼻涕多且黃稠,咳嗽痰黃稠且難出,甚至痰中帶血,胸悶,口渴發熱,口乾苦,咽痛,小便黃、大便乾燥,治療宜清熱肅肺、豁痰止涕。方如清金化痰湯加減。5) 肺腎虧虛/鼻涕多,質清稀白稠且綿綿不斷,咳嗽反覆發作且痰質清稀,氣喘胸悶,若天寒則加重頭眩、心悸、畏寒、肢體沉重,咳嗽嚴重時甚至二便失禁或兼小便不利,治療宜補腎納氣、溫肺縮涕。方如真武湯合縮泉丸加減。王瑜婷醫師表示,除了中藥治療外,平時亦可用溫鹽水洗鼻,除了可以清除鼻腔內黏稠的分泌物以及所沾附的細菌、病毒及過敏原外,還可幫助潤濕鼻腔;睡眠充足、適當紓解壓力、補充水分、外出時戴口罩,此外,平時也可以按壓穴位來預防或紓緩,如印堂通竅,迎香穴通鼻竅、散風邪,合谷穴疏散風邪、清瀉肺氣,足三里可扶正培元,加強人體抗邪能力。

對「症」下藥!經期腰痠、腹痛 不同穴位按摩

對「症」下藥!經期腰痠、腹痛 不同穴位按摩#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每個月生理期的到來,對部分女性來說簡直是夢魘,除了情緒起伏嚴重,還經常伴隨討人厭的經痛,一整天下來不只做事情沒效率,還會影響到其他人;許多人會透過穴位按摩來改善不適症狀,然而作用卻不大,中醫師表示,經痛原因有很多,每個人不適的症狀也不同,找對方法才是緩解經期不適之道。經期不喝冰 平時也少吃寒涼性食物中醫師林沛賢表示,經痛有許多原因,例如:每次經痛必定會拉肚子,屬於脾虛型,平時飲食需要多注意,少吃冰冷食物並且多運動;若生理期比較容易腰痠者,則是腎虛型,就必須透過藥物治療,或是中醫針灸的方式才能改善;另一是肝氣鬱滯型,此類型女性經前症候群特別嚴重,若肝氣嚴重鬱滯的人,經常會出現小腹(肚臍下方)兩側疼痛的情形,平時應少吃冰冷、刺激性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愉快。中醫師廖婉絨也指出,不只經期間要忌吃冰品、涼飲等生冷食物,日常生活也應避免食用寒涼性食物,包括西瓜、水梨、柚子、椰子水、橘子、香蕉、奇異果等寒性食物;及蕃茄、香瓜、白蘿蔔、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空心菜、芹菜、萵苣、芥菜等涼性食物,如欲食用建議涼性蔬菜需加熱,或添加薑絲、蔥、蒜等辛香料,去除食物的涼性後再食用。平時充足睡眠 經期熱敷、穴位按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楊紓怡則建議,女性平時若有經痛困擾,除了應多喝水、多休息,保持睡眠充足外,還可利用毛巾熱敷,另穴位按摩,除民眾熟知的關元、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能舒緩期不適外,針對不同症狀,也有其相對應的穴位來幫助改善:1) 腰痠/可按摩位於脊椎旁兩指寬度,與肋骨下緣相平行的腎俞穴,能補益腎氣,治療腰痠。2) 腹痛/可按壓氣海穴、關元穴等,分別在肚臍正下方兩根手指和四根手指的位置,可減緩經期帶來的腹痛,平時多加按摩,對腸胃不通的人,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醫師提醒,雖然紓緩經痛的方法很多,但如果都無法舒緩經痛情形的話,還是應找醫師診斷治療,才能對症下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