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骨鬆躺床1年 脊椎鋼釘助改善

骨鬆躺床1年 脊椎鋼釘助改善#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薛太太有嚴重骨質疏鬆,於一次摔倒後背部疼痛,臥床不起。經檢查發現是胸椎第十一節壓迫性骨折。進行骨頭灌漿手術後背部疼痛雖然緩解,但下肢依舊麻木,仍然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極不方便,薛太太想要靠手術治療,卻因骨質嚴重疏鬆作罷,醫師建議以脊椎固定鋼釘治療,患者術後已能坐起,復健過後也可利用步行器簡單行走。骨質疏鬆指數-4等級 骨水泥鬆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信彰表示,薛太太因為年紀較大且骨質疏鬆,骨折癒合的等待期太長,且經檢查後發現薛太太的骨質疏鬆指數來到了罕見的-4等級,且之前骨折所灌的骨水泥已鬆動,水泥塊在胸椎第十一節骨折內滾來滾去,也壓迫了脊髓神經,造成病患下半身幾近癱瘓,薛太太甚至已將近一年沒有坐起身。除了手術固定的方法外,實行骨水泥灌注到骨折處便是當時治療的首選,沒想到薛太太在骨頭灌漿完後,依然無法坐起。陳信彰表示,此類骨質疏鬆病患非常的多,健保署早已將骨質疏鬆脊椎鋼釘納入給付的特材供病患使用,透過有經驗的脊椎外科醫師治療,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成果。手術後3個月 可以用助行器獨自行走陳信彰醫師表示,骨質疏鬆脊椎鋼釘是利用鋼釘的特殊機構,於骨頭打鋼釘的同時灌注骨水泥,使鋼釘牢牢的固定在含水泥的骨頭中。薛太太術後已經可以坐起,雖然神經受損的恢復可能長達1年,但大小便控制困難的現象也明顯改善,於手術後3個月內,已經可以用助行器獨自行走20多步。 

動不動就累 快吃帶皮地瓜!

動不動就累 快吃帶皮地瓜!#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的母親是糖尿病患者,上了年紀後體力很衰弱,一直都需要服用降血糖的藥物,而且也不太敢吃甜食,受盡了糖尿病之苦。我可能有遺傳到母親的糖尿病,約從3年前起,每年接受健康檢查的時候,血糖值都偏高,每年醫生都會要我注意自己的飲食。連續3年下來,別說我聽醫生的勸告聽到煩,單是看到自己居高不下的血糖,我也有些擔心。地瓜對降低中性脂糖、血糖有幫助我開始調整飲食,不僅減少喝酒量(我很喜歡喝啤酒,常常一星期會喝個1~2罐),也限制每天所攝取的卡洛里量。想不到,這樣半年下來,情況不僅沒有絲毫改善,我的血糖值、中性脂肪、膽固醇竟都紛紛繼續攀升。我想到自己這半年來又是忌口、又是減少喝酒量的,辛苦努力了這麼些時日,卻是一點成效也沒有,不禁讓我感到很不值得。但同時我也開始感到恐慌,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深怕會步上母親的後塵。有一天,我跟朋友提起了這件事,她跟我說地瓜對降低中性脂肪與血糖很有幫助,建議我可以試試吃地瓜。聽了她的話後,我立刻去買回一堆地瓜。我的吃法是把地瓜洗淨後連皮切成小塊,放入果汁機裡打成泥狀,最後再加入一些冷開水與蜂蜜。我真的很希望能讓血糖值下降,所以早晚會各吃一次這種地瓜泥。臉色變紅潤、膽固醇下降許多吃地瓜泥後的一個月,我的血糖值依舊保持在原數值,沒有下降,我不禁有些感到灰心。可是朋友勸我要再繼續吃下去,拉長時間才能看出成效。於是我便持續每天早晚吃地瓜泥。一直到吃了約3個月後,我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再動不動就覺得累,連時常口渴的情況也有所改善,臉色更是變紅潤許多。我再次前往醫院抽血檢查,結果驚喜地得知,我的中性脂肪、膽固醇、血糖值都下降了許多。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吃這地瓜泥,我的血糖值、中性脂肪、膽固醇就會持續下降,終有一天能降到正常數值範圍內。地瓜能抑制糖類吸收任職護理師的表妹告訴我,若高血糖的狀況持續下去,血液中的葡萄糖會進入紅血球,與血紅素結合而產生糖化血素。血糖值會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但附在血色素上的葡萄糖不易脫落,若是檢查血中糖化血色素的濃度,就可以反映出人體內最近2~3個月血糖的控制情形(一般紅血球的平均壽命為120天),所以糖化血色素一直都被當成是否罹患有糖尿病的一個指標。比起血糖值,讓糖化血色素下降更能確實證明糖尿病有獲得了改善。此外,人體若吃了過多的糖,這些糖分會轉變成中性脂肪,但如果適量吃些能抑制醣類吸收的地瓜,就能減少膽固醇等血中脂肪。(本文摘自/地瓜粗食養生書/世茂出版)

醫訊/保鈣飲食知多少?

醫訊/保鈣飲食知多少?#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體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為鈣質,99%的鈣質是分布在骨骼與牙齒,如果鈣質攝取不足常見的併發症有骨質軟化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一般而言,骨密度會在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隨著年紀增加,骨鈣會慢慢流失。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會比同年齡的男性更快。此場團衛將由賴玉釧營養師提供相關資訊,包括如何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調整飲食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名稱: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時間:106年2月21日 星期(二)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降血壓、改善骨鬆 吃這些就對了

降血壓、改善骨鬆 吃這些就對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菇」就是香菇等菇類食材。菇類的營養成分與蔬菜、水果類似,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D,維生素B、礦物質,尤其維生素D的含量特別高,屬於低卡路里的食品。香菇讓牙齒變得堅固、防止腦部老化維生素D能讓肌肉與骨骼變得強壯,香菇中有大量合成維生素D的原料麥角酯醇,能提升鈣質的吸收率,有效預防與改善骨質疏鬆症,另外還有大量的榖胺酸能讓牙齒變得堅固、防止腦部老化,β-葡聚糖則能抵抗病毒。香菇的麥角酯醇會在受到日晒後轉換成維生素D,所已請盡量攝取乾燥香菇,β-葡聚糖友回復免疫功能、易致癌細胞增生的效果,而且與膳食纖維一樣,能常保腸道乾淨。松茸可促進酵素分泌、有防癌效果金針菇與滑菇則富含γ胺基丁酸,可讓腎臟與肝臟發揮正常功能,也能問錠血壓、安定神經。「松茸」堪稱秋季美食的王牌食材,擁有松茸油與桂皮酸甲酯,會散發特殊香氣,松茸可促進消化酵素的分泌,也有預防癌症的效果。「芋」指的是「芋薯類」食材,也就是根莖類:馬鈴薯、地瓜、芋艿、山芋都是這類食材,芋薯類含有ㄥ附的維生素與膳食纖維,有各種有益健康的效果。紅酒、巧克力、可可都可防動脈硬化把皮剝掉等於丟掉了地瓜特有的營養,地瓜皮含有花青素、綠原酸,這些成分都是多酚的一種,近年來,紅酒以及巧克力含料的可可都因為含有多酚大受歡迎,多酚在每種食材中的效果雖然略有不同,但總括來說都有預防動脈硬化、消滅自由基、舒張血管、讓血壓下降的效果。地瓜皮的花青素與綠原酸一樣有防止細胞老化、超強抗氧化的效果,此外,芋薯類食材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蔬菜的維生素C蔬菜的維生素C不太耐熱,但是芋薯類的維生素C則具有耐熱的特性。芋艿、山芋、納豆 可提升肝臟功能馬鈴薯含有大量的鉀,鉀能將鹽分帶出體外,地瓜的特徵則是擁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E,據說能改善便秘與預防大腸癌,此外,芋艿與山芋同樣都有黏液,這黏液就是在介紹納豆時提到的納豆激脢與半乳聚糖,這些成分可保護強化胃腸的黏膜,也能提升肝臟功能。其他還有預防脂肪肝、提升記憶力以及預防失智的效果,可說是一種吃到賺到的食材。(本文摘自/打造不老體質,從肌耐力訓練做起/世茂出版)

過年到!送補鈣、關節保養禮品最夯

過年到!送補鈣、關節保養禮品最夯#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所以健康類型的禮品廣告打得正火熱。尤其年過35歲的族群,因鈣質流失速度較快,對此補鈣、照顧骨骼提高骨質密度、關節保養的相關商品,可以說是有相當多的選擇。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表示,人體鈣質吸收利用並非吃多少補多少,高達六成以上的鈣攝取不會進入吸收利用階段。因此,鈣的攝取應搭配鎂、鋅等礦物質的協同作用,提升吸收利用率。同時須補充優質蛋白質修補組織,全面鞏固骨骼、肌力、關鍵環節三大行動力要素。吳至行表示,以行動力提升需要的營養素來說,每日「2」杯含有完整骨骼營養群的高鈣牛奶,即可兼顧鈣、鎂、維生素D3、優質蛋白質等多重營養元素,啟動小腸、大腸、骨鈣沉積的三階段鈣吸收作用,提升補鈣效率,加乘運動效益。年節將近,除了吃的健康以外,到親朋好友家中拜年送禮,也是一大學問,除了一般的糖果餅乾禮盒,運動相關產品也漸漸成為年節送禮的一大亮點。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以及榮獲國家骨質保健健康食品認證的知名成人奶粉,共同推廣了「233行動方程式」的概念,正是結合了補鈣和運動的建議方案:2:每天2杯高鈣奶粉:攝取足夠的「鈣質」跟「維生素D3」。3:每天30分鐘運動時間。3:結合3種以上的運動模式,不要只做某些運動。專家提醒,想提高鈣質吸收,需要透過飲食和運動。若民眾想在2017樂活一整年,補鈣、照顧骨頭、關節保養類的健康禮品,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即可符合現代人的需求,也讓人開春就能充滿行動力。

過年甩肉 健走給你5大好處

過年甩肉 健走給你5大好處#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醫學界對於健走運動大力推崇,並針對健走對於各項慢性病的影響做了許多臨床實驗,顯示健走對增進健康的效果極為廣泛。關於健走的保健功效,歸納起來有下列幾項:1) 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2) 促進大腦活化,預防健忘症與失智症。3) 降低血糖值,預防糖尿病。4) 降低乳癌罹患率。5) 提升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世界上還有一些尚未開發的國家,國民的交通大部分靠走路,因而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就像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台灣鄉下,大家都是靠著兩條腿上山下田,平時村裡的老人家走路都尚稱便捷,從未看到有人坐著輪椅,也沒有人在吃鈣片、維骨力;而且那時代的人也比較健康,很少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見在生活中常走路的重要性。除了預防或改善上述病症之外,健走還能讓腦部分泌大量的β腦內啡,可以令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放鬆我們的心情,有助於消除生活所帶來的壓力,並減少得到憂鬱症的機會。醫學界樂意推薦健走運動還有一個最主要因素:健走產生運動傷害的可能性較低,而且對體能的消耗也比其他運動來得小。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很重視「動以養生」,他在《老老恒言》一書中載有散步專論,對走路的作用和要求做了較為全面的論述;現代坊間書店裡擺滿了許多醫師、運動專家及健走人士的著作,詳述健走運動的健身原理,也有專家針對個人不同的需要,研創了不同的健走方式,以期充分發揮健走的功效,提供喜愛健走人士參考。總之,健走是一種簡單易行、效果卓越的運動,值得人人做為養生之道。安全性高的北歐式健走/一九九七年芬蘭發展出「北歐式健走」(Nordic Walking),採用兩手拄著類似滑雪桿手杖的健走方式,藉著健走杖可以減輕下肢的負擔,適合關節痛的患者使用;老人家使用健走杖則可降低跌倒的危險,這項發明是基於健走運動安全方面的考量,而且可以鍛鍊全身的肌肉。(本文摘自/健走功/商周出版)

醫訊/如何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

醫訊/如何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對於退休的老年人而言,心理與生理如何得到滿足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老了以後,身體毛病逐漸浮現,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可能會出現走不動、骨質疏鬆情形,對於家屬而言,每日的照顧也會逐漸使之筋疲力盡。了解骨頭關結對老年生活的影響及後遺症,是協助得到良好生活品質的最重要議題,此次講座將會由中國附醫骨科醫師陳衍仁,主講「如何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如何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時間:106年1月11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1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洽詢:社工劉大任(02)2791-9696#100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