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醫訊/保鈣飲食知多少?

醫訊/保鈣飲食知多少?#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體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為鈣質,99%的鈣質是分布在骨骼與牙齒,如果鈣質攝取不足常見的併發症有骨質軟化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一般而言,骨密度會在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隨著年紀增加,骨鈣會慢慢流失。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會比同年齡的男性更快。此場團衛將由賴玉釧營養師提供相關資訊,包括如何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調整飲食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名稱: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技巧時間:106年2月21日 星期(二)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降血壓、改善骨鬆 吃這些就對了

降血壓、改善骨鬆 吃這些就對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菇」就是香菇等菇類食材。菇類的營養成分與蔬菜、水果類似,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D,維生素B、礦物質,尤其維生素D的含量特別高,屬於低卡路里的食品。香菇讓牙齒變得堅固、防止腦部老化維生素D能讓肌肉與骨骼變得強壯,香菇中有大量合成維生素D的原料麥角酯醇,能提升鈣質的吸收率,有效預防與改善骨質疏鬆症,另外還有大量的榖胺酸能讓牙齒變得堅固、防止腦部老化,β-葡聚糖則能抵抗病毒。香菇的麥角酯醇會在受到日晒後轉換成維生素D,所已請盡量攝取乾燥香菇,β-葡聚糖友回復免疫功能、易致癌細胞增生的效果,而且與膳食纖維一樣,能常保腸道乾淨。松茸可促進酵素分泌、有防癌效果金針菇與滑菇則富含γ胺基丁酸,可讓腎臟與肝臟發揮正常功能,也能問錠血壓、安定神經。「松茸」堪稱秋季美食的王牌食材,擁有松茸油與桂皮酸甲酯,會散發特殊香氣,松茸可促進消化酵素的分泌,也有預防癌症的效果。「芋」指的是「芋薯類」食材,也就是根莖類:馬鈴薯、地瓜、芋艿、山芋都是這類食材,芋薯類含有ㄥ附的維生素與膳食纖維,有各種有益健康的效果。紅酒、巧克力、可可都可防動脈硬化把皮剝掉等於丟掉了地瓜特有的營養,地瓜皮含有花青素、綠原酸,這些成分都是多酚的一種,近年來,紅酒以及巧克力含料的可可都因為含有多酚大受歡迎,多酚在每種食材中的效果雖然略有不同,但總括來說都有預防動脈硬化、消滅自由基、舒張血管、讓血壓下降的效果。地瓜皮的花青素與綠原酸一樣有防止細胞老化、超強抗氧化的效果,此外,芋薯類食材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蔬菜的維生素C蔬菜的維生素C不太耐熱,但是芋薯類的維生素C則具有耐熱的特性。芋艿、山芋、納豆 可提升肝臟功能馬鈴薯含有大量的鉀,鉀能將鹽分帶出體外,地瓜的特徵則是擁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E,據說能改善便秘與預防大腸癌,此外,芋艿與山芋同樣都有黏液,這黏液就是在介紹納豆時提到的納豆激脢與半乳聚糖,這些成分可保護強化胃腸的黏膜,也能提升肝臟功能。其他還有預防脂肪肝、提升記憶力以及預防失智的效果,可說是一種吃到賺到的食材。(本文摘自/打造不老體質,從肌耐力訓練做起/世茂出版)

過年到!送補鈣、關節保養禮品最夯

過年到!送補鈣、關節保養禮品最夯#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所以健康類型的禮品廣告打得正火熱。尤其年過35歲的族群,因鈣質流失速度較快,對此補鈣、照顧骨骼提高骨質密度、關節保養的相關商品,可以說是有相當多的選擇。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表示,人體鈣質吸收利用並非吃多少補多少,高達六成以上的鈣攝取不會進入吸收利用階段。因此,鈣的攝取應搭配鎂、鋅等礦物質的協同作用,提升吸收利用率。同時須補充優質蛋白質修補組織,全面鞏固骨骼、肌力、關鍵環節三大行動力要素。吳至行表示,以行動力提升需要的營養素來說,每日「2」杯含有完整骨骼營養群的高鈣牛奶,即可兼顧鈣、鎂、維生素D3、優質蛋白質等多重營養元素,啟動小腸、大腸、骨鈣沉積的三階段鈣吸收作用,提升補鈣效率,加乘運動效益。年節將近,除了吃的健康以外,到親朋好友家中拜年送禮,也是一大學問,除了一般的糖果餅乾禮盒,運動相關產品也漸漸成為年節送禮的一大亮點。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以及榮獲國家骨質保健健康食品認證的知名成人奶粉,共同推廣了「233行動方程式」的概念,正是結合了補鈣和運動的建議方案:2:每天2杯高鈣奶粉:攝取足夠的「鈣質」跟「維生素D3」。3:每天30分鐘運動時間。3:結合3種以上的運動模式,不要只做某些運動。專家提醒,想提高鈣質吸收,需要透過飲食和運動。若民眾想在2017樂活一整年,補鈣、照顧骨頭、關節保養類的健康禮品,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即可符合現代人的需求,也讓人開春就能充滿行動力。

過年甩肉 健走給你5大好處

過年甩肉 健走給你5大好處#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醫學界對於健走運動大力推崇,並針對健走對於各項慢性病的影響做了許多臨床實驗,顯示健走對增進健康的效果極為廣泛。關於健走的保健功效,歸納起來有下列幾項:1) 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2) 促進大腦活化,預防健忘症與失智症。3) 降低血糖值,預防糖尿病。4) 降低乳癌罹患率。5) 提升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世界上還有一些尚未開發的國家,國民的交通大部分靠走路,因而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就像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台灣鄉下,大家都是靠著兩條腿上山下田,平時村裡的老人家走路都尚稱便捷,從未看到有人坐著輪椅,也沒有人在吃鈣片、維骨力;而且那時代的人也比較健康,很少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見在生活中常走路的重要性。除了預防或改善上述病症之外,健走還能讓腦部分泌大量的β腦內啡,可以令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放鬆我們的心情,有助於消除生活所帶來的壓力,並減少得到憂鬱症的機會。醫學界樂意推薦健走運動還有一個最主要因素:健走產生運動傷害的可能性較低,而且對體能的消耗也比其他運動來得小。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很重視「動以養生」,他在《老老恒言》一書中載有散步專論,對走路的作用和要求做了較為全面的論述;現代坊間書店裡擺滿了許多醫師、運動專家及健走人士的著作,詳述健走運動的健身原理,也有專家針對個人不同的需要,研創了不同的健走方式,以期充分發揮健走的功效,提供喜愛健走人士參考。總之,健走是一種簡單易行、效果卓越的運動,值得人人做為養生之道。安全性高的北歐式健走/一九九七年芬蘭發展出「北歐式健走」(Nordic Walking),採用兩手拄著類似滑雪桿手杖的健走方式,藉著健走杖可以減輕下肢的負擔,適合關節痛的患者使用;老人家使用健走杖則可降低跌倒的危險,這項發明是基於健走運動安全方面的考量,而且可以鍛鍊全身的肌肉。(本文摘自/健走功/商周出版)

醫訊/如何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

醫訊/如何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對於退休的老年人而言,心理與生理如何得到滿足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老了以後,身體毛病逐漸浮現,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可能會出現走不動、骨質疏鬆情形,對於家屬而言,每日的照顧也會逐漸使之筋疲力盡。了解骨頭關結對老年生活的影響及後遺症,是協助得到良好生活品質的最重要議題,此次講座將會由中國附醫骨科醫師陳衍仁,主講「如何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如何讓自己擁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時間:106年1月11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1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洽詢:社工劉大任(02)2791-9696#1008

空腹飲茶 恐降低消化功能

空腹飲茶 恐降低消化功能#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飲茶的確對身體有益,不過,飲茶方法如果不當,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必須小心。1)     空腹喝茶/茶葉中含有咖啡因,空腹喝茶,茶水直入脘腹,有如「引狼入室」,如果腸道吸收的咖啡因過多,容易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間久了,將影響人體對維生素B1的吸收。空腹飲茶還會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空腹飲茶還會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引起胃炎。空腹狀態,吸收率高,茶葉中某些不良成分就會被大量吸收到血液裡,因而引起頭暈、心慌、手腳無力,以及心神恍惚等症狀,這也就是人們所謂的「醉茶」。2)    隔夜茶/有句諺語說:「隔夜茶,毒如蛇。」這也許有些誇大其詞,但正好說明隔夜茶的特點。古人談到不宜飲用隔夜茶的原因時,曾經把它歸之於壁虎在裡面放了毒,雖然這不是事實,但由此可知前人對隔夜茶不利於健康已有很明確的認知。隔夜茶易變質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隔夜茶因時間過久,使維生素喪失,而且茶中的蛋白質、醣類等會成為細菌、黴菌繁殖的養分,十分容易變質,所以不宜飲用。3)    飯後茶/有人喜歡飯後立即飲茶,這也是不良習慣。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如果飯後馬上飲茶,食物中的蛋白質、鐵質與單寧酸容易發生凝結。特別是老年人,因腸胃功能下降,這些凝固物難以消化,勢必減少蛋白質、鐵質的吸收。一旦人體對鐵的吸收量降低,時間一久,不僅可能會營養不良,影響器官的多種生理功能,還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4)    濃茶/茶不能泡得太濃,濃茶同樣對人體有不利的影響。濃茶咖啡因含量很高,對大腦中樞神經刺激較大。因此,喝了濃茶會使神經活躍,尤其在睡前喝濃茶,容易影響睡眠,甚至造成失眠。使胃黏膜收縮 影響消化功能除此之外,濃茶會使血壓升高,也與咖啡因這種活性物質有關,有些人飲茶後感到頭暈、頭痛,可能就是血壓升高所引起的,濃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不但會與人體中的維生素B作用,導致維生素B缺乏症,還會使胃黏膜收縮,蛋白質凝集、沉澱,影響消化功能。無法解酒 反而會加重宿醉濃茶與食物結合,會減弱腸胃對鐵質的吸收,時間久了即引起貧血。濃茶也不能用來解酒—喝醉酒以後,有人常用濃茶來解酒,這種方法是不對的,因為茶葉中的咖啡因與酒精會產生相加作用,不但無法解酒,反而會加重宿醉,因此,解酒忌飲濃茶。(本文摘自/神奇的七代名醫湯瓶八診/柿子文化出版)。

醫訊/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

醫訊/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老人家當發現身高變矮時,總自嘲「吃老倒縮」不以為意,然而,身高縮水絕非老化的自然現象,當心骨質疏鬆症悄悄找上身。本堂課藥師將帶您認識常見的治療藥物,以及日常生活保健之道,讓您保骨防跌顧健康,歡迎您的參與,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若您有以上問題,歡迎參加這次由亞東醫院藥師簡美如分享的講座。 名稱: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時間:105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22-23號B2)洽詢:(02)89667000轉分機2123

逾60歲婦女 小心粉碎性骨折

逾60歲婦女 小心粉碎性骨折#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一位35歲女士日前騎腳踏車時不慎摔倒,右上肢直接撞擊地面,造成手肘嚴重疼痛及變形,經醫師診斷是右側遠端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骨折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即以兩塊鎖定式鋼板從手臂橈側及尺側夾擊固定,患者於術後第10天開始自主關節活動訓練,第8週時已全無疼痛感。每10萬人中有5.7人 常見於60歲以上婦女柳營奇美醫院骨科醫師余重毅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遠端肱骨骨折年發生率為每10萬人中有5.7人,其好犯族群呈現雙峰年齡分佈,最常見的為60歲以上的婦女,大多是從站立的高度中跌倒,另一族群是年輕成人,多因是交通事故、運動傷害或工傷事故等高能傷害所引起的。遠段肱骨骨折 常伴隨複雜損傷由於遠端肱骨骨折通常伴隨複雜損傷,可能的情況有骨折粉碎、關節面破裂、軟骨或軟組織損傷,老年人的骨質疏鬆更可能讓骨折的情形更嚴重,因此,絕大多數身體健康允許的患者都會建議手術處理,但對於極端骨質疏鬆,或原先已存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則可能須考慮全肘關節置換。術前影像檢查 可提供足夠視野余重毅醫師表示,目前的手術發展已十分成熟,術前的影像檢查,如X光攝影或是電腦斷層掃描來確定斷裂模式,以利提供手術方式的預想建立,考慮的重點除了骨折型態、關節影響程度以及相關軟組織損傷,最理想的方法應提供足夠的手術視野,以允許骨折處的解剖復位(Anatomical reduction)。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