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告別大小病痛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

告別大小病痛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多數暫時性的腰痠背痛起因於腰背功能過度耗損,造成骨骼、肌肉與韌帶發炎而疼痛。熬夜、坐姿或睡姿錯誤、過度彎腰、取重物、扭腰、穿高跟鞋、運動傷害、或是肥胖、懷孕等,都可能造成腰痠背痛。通常經過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與復健運動,能顯著改善。倘若經常腰痠背痛,得就醫檢查是否有脊椎炎、骨質疏鬆症、椎間盤突出、骨性關節炎、或是肝膽腎方面等疾病問題。怎樣吃更健康1) 飲食原則身體筋肉過度耗損時,更需要廣泛攝取新鮮天然食材,獲得豐富營養素來幫助身體恢復。適時吃些紅棗、當歸、薑、肉桂等溫熱散寒的飲食來促進血液循環,也有效果。2) 多補充哪些營養素,可從哪些食材中獲得 預防與改善     關鍵營養素     推薦來源 鎮靜神經、 放鬆肌肉、 維持骨密度 鈣質 大豆及製品、莧菜、紅鳳菜、芥藍、油菜、甘藷葉、青江菜、小白菜、芝麻、青花菜、秋葵、無花果等 鎂 小麥胚芽、蕎麥、薏仁、小麥、大豆、葵瓜子、南瓜子、芝麻、腰果、杏仁、松子、黑棗等 有助於生成血清素,幫助紓壓,預防肌肉緊繃僵硬 色胺酸 糙米、燕麥、大麥、帶皮烤馬鈴薯、大豆及其製品、豌豆、海藻、番茄、棗子、奇異果、無花果、花生、葵瓜子、南瓜子等 協助新陳代謝、穩定神經平衡 維生素B群 營養酵母、小麥胚芽、蕎麥、豆類、生鮮水果與蔬菜等 促進鈣質吸收、 降低發炎現象 維生素C 芭樂、木瓜、柳丁、草莓、生鮮甜椒等 (3) 哪些食物要忌食    避免炸烤、煎或燻製料理,以及過於辛辣刺激性食品,容易加重發炎情形。另外,生冷食物可能影響體內血液循環與酵素反應,重鹹與醃漬食品可能造成水腫,也要忌食。【主菜】棗薑栗子燒豆乾(二人份)食材:小方豆乾160公克、乾栗子40公克、乾紅棗20公克、薑片20公克、九層塔15公克、醬油膏1大匙、糖1小匙、苦茶油1小匙、高湯少許。做法:1.    豆乾洗淨,對切兩刀成三角塊狀,先汆燙一下。2.    栗子洗淨,先泡水軟化。3.    紅棗洗淨,先汆燙一下。4.    起油鍋,放入薑片,薑味出現時即放入高湯、紅棗、栗子,煮至變軟。5.    再放入豆乾,加入醬油膏、糖調味,小火燜燒至湯汁微乾。6.    起鍋前加入九層塔,拌炒一下即可。功效解析:豆乾、栗子含有鈣、鎂、維生素B群與蛋白質,有助於安定神經、鬆弛肌肉及防止骨質流失。加上紅棗與薑片,能溫熱身體、促進血液循環,以及九層塔、苦茶油含有類黃酮,能發揮消炎作用與促進微血管循環,能幫助緩解腰痠背痛的問題。 特別提醒:紅棗常有農藥殘留的問題,選購時需注意。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大卡) 蛋白質(公克) 脂肪(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237 16 10 25 6 鈣、鎂、維生素B群 【配菜】酸甜雙椒拌干絲(二人份) 食材:紅甜椒50公克、黃甜椒50公克、干絲50公克、番茄醬1大匙、蘋果醋1小匙、醬油膏1小匙、高湯少許、亞麻籽油1小匙。 做法:1.    甜椒洗淨、去蒂、切開,去籽、去白膜,切成細長條狀。2.    干絲洗淨,先汆燙一下。3.    高湯煮沸,加入番茄醬、醬油膏與蘋果醋,攪拌均勻,放入干絲,煮至醬汁微乾。4.    熄火後再拌入紅椒、亞麻籽油,拌勻即可。功效解析:甜椒含有維生素C與類黃酮,具有抗氧化及消炎的效果,可以減輕疼痛不適感。蘋果醋能加強新陳代謝、促進乳酸代謝,可以舒緩肌肉痠痛的情形。加上亞麻籽油含有ω-3脂肪酸,可以抑制體內發炎前驅物質合成,因而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有益於緩解腰痠背痛的情形。特別提醒:甜椒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遇熱不穩定,生鮮甜椒可以保有較高量的維生素C。營養組成(一人份) 熱量(大卡) 蛋白質(公克) 脂肪(公克)    醣類(公克)   膳食纖維(公克) 重要植化素與微量營養素 88 5 4.5 7 2 鈣、鎂、維生素B群、維生素C、類黃酮  還想知道更多養生食譜嗎?快參考《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本文摘自/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繪虹企業)

講座/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

講座/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老人家發現身高變矮時,總自嘲「吃老倒縮」不以為意,然而,身高縮水絕非老化的自然現象,若老年人逐漸出現身高倒縮、變矮現象,要當心骨質疏鬆症悄悄找上身,恐會導致日常生活中跌倒、骨折的機率增加。骨鬆患者該如何保養,減緩骨質流失速度呢?本堂課將由藥師林怡伶帶您認識常見的治療藥物,以及日常生活保健之道,讓您保骨防跌顧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名稱: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時間:106年6月14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 (02)89667000轉2123

光補鈣不夠 維生素D3增強吸收

光補鈣不夠 維生素D3增強吸收#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大多數日曬不足,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已是全球普遍現象!根據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D恐導致全身性疾病,包括骨鬆、氣喘、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甚至癌症。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師趙順榮建議,除了適當日曬外,建議每日補充800IU高劑量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和嬰兒氣喘、流產有關趙順榮藥師指出,缺乏維生素D的原因很多,例如冬天的陽光較弱、空氣汙染霾害(PM2.5)影響、防曬措施(防曬油、太陽傘、衣物)、老化、肥胖、肝腎功能不佳、疾病、使用藥物等,都會影響維生素D吸收。趙順榮藥師說明,維生素D是維持人體正常生長及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也是具有多重生理作用的荷爾蒙,除了維持鈣磷平衡及骨骼健康外,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與許多疾病相關,包括嬰兒氣喘、孕婦流產、心臟血管疾病、免疫力、失智症、男女生殖能力、糖尿病、洗腎患者死亡率及癌症等。上午10點前、下午3點後 曬10至15分鐘​ 藥師強調,所有維生素自身不可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應付生理所需,需藉由食物補充;而人體維生素D經紫外線照射可以合成,若缺乏維生素D可能導致全身性疾病。人體90%的維生素D是透過日曬產生,建議可於每日上午10點前、下午3點後,讓身體四肢於陽光下曝曬10至15分鐘,並適量攝取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木耳、深海魚類、香菇、牛奶等。若擔心日曬紫外線所產生的問題,又無法從食物補足維生素D,最簡單的方法是補充保健品。趙順榮藥師建議,成人每日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200-2000 IU;健康停經後女性每日攝取800-1000 IU;預防骨折每日攝取800 IU,同時搭配1000mg的鈣,也有助於降低血壓和預防癌症。均衡營養、適量運動 預防骨質疏鬆但市售保健產品琳瑯滿目,趙順榮藥師建議,選擇有「衛福部審查並取得正式文件」,且通過衛福部認證檢驗機構「定量檢測維生素D 800 IU及品質安全認證」的保健品,一天只要一粒,方便又安心,並由「專業藥師、醫師推薦使用」為佳,進而達到預防保健的實質意義。目前現有臨床數據顯示,每日持續補充維生素D 4000-10000 IU,不超過2個月未觀察到中毒現象。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呢?趙順榮藥師認為,第一,均衡營養,日常飲食可適度食用高鈣食物,包括乳酪類、小魚乾、沙丁魚、髮菜、豆類、深綠色蔬菜、芝麻、金針、海藻、海帶、香菇等;第二,適量運動,運動可以促進骨骼血流量及耐受力,進而提高骨密度,並能改善身體的協調能力,減少跌倒發生的機會或傷害。適當的「負重運動」,如散步、快走、騎腳踏車、球類運動、太極拳等;尤其是戶外運動,藉由陽光的照射可以活化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的吸收。停經婦女易骨鬆骨折 補鈣也要補維生素D3趙順榮藥師提醒,停經婦女為骨鬆骨折好發族群,不只補鈣,也要補充維生素D3可幫助鈣吸收,建議每日補充維生素D3 800-1000 IU,讓體內維生素D充足,有效預防骨質疏鬆與跌倒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腰酸背痛不是病?顧骨本防骨鬆!

腰酸背痛不是病?顧骨本防骨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腰酸背痛不是病?小心骨鬆在作祟!45歲的梁小姐停經逾10年,去年滑倒後背部劇痛到幾乎無法行走,經檢查發現,梁小姐摔倒後造成第二腰椎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原來是骨質疏鬆惹的禍。脊椎受到低能量的擠壓導致瞬間被壓垮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彭成桓表示,骨質疏鬆症除了好發70歲以上長者外,停經後的婦女也是質疏鬆症的大宗。停經的婦女容易罹骨鬆,主要是因為缺乏女性荷爾蒙的支撐,導致骨質含量會快速減少,一旦脊椎受到低能量的擠壓(自站立或坐著的高度跌落地板的能量),導致椎體瞬間被壓垮,患者通常會承受劇烈疼痛,活動受限,甚至駝背變形。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35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即逐漸減少,女性在停經後,骨質原本緻密的骨頭變成中空疏鬆。彭成桓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輕忽,有些婦女平時狀況穩定,一不小心跌到造成髖關節骨折、彎腰抱小孩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打個噴嚏造成脊椎骨折等,才知道自己骨質疏鬆。每天曬太陽10分鐘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常見骨折好發部位為脊椎、髖部、遠端橈骨以及近端肱骨,又以脊椎和髖部骨折傷害最大,以髖部骨折為例,一年之間女性死亡率高達15%,相當於晚期乳癌死亡率。彭成桓醫師建議,若確診為骨質密度T值介於-1至-2.5之前的患者,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接受治療並持續追蹤。預防骨質疏鬆,飲食習慣採取高鈣對骨骼的健康尤其重要。除了要少抽菸、喝酒外,還可以補充含有鈣、鎂、維他命D的鈣片來維持,也要多補充含鈣食物,例如:豆類、深綠色蔬、海帶等,並每天至少曬太陽10分鐘來增加維生素D合成,以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達到骨骼保健的效果。

出現5大症狀 原來「這裡」鬆了

出現5大症狀 原來「這裡」鬆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多歲的陳姓婦人長期腰酸背痛,誤以為是家事過度操勞,進行脊椎健檢後發現,患者的骨質密度T值為-3.0、屬骨質疏鬆症(T值 ≦ -2.5為骨鬆症),稍稍不注意都可能會發生壓迫性骨折,因此馬上給予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及時預防骨鬆的惡化。骨鬆讓脊椎關節變狹窄 影響脊椎周邊肌肉健檢中心主任林禮立指出,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無聲無息的疾病」,在沒有發生骨折之前,骨質疏鬆症其實並沒有任何症狀。以這位婦人的情況而言,是因為骨質疏鬆讓她的脊椎關節空間變得狹窄,影響脊椎周邊神經的肌肉支配,因此長期感到腰酸背痛。骨質疏鬆是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未即時挽救,長期下來骨質疏鬆的程度使得脊椎骨無法再負擔全身的重量,脊椎骨會變為「壓迫性骨折」。通常會有身高變矮,也就是俗語所說的「老倒縮」。若發生在髖骨頸及手腕部,則極易跌倒即發生骨折。而胸腰椎、髖骨頸及手腕部即是最容易因骨質疏鬆發生脆性骨折之處。林禮立主任提醒,出現以下5大症狀就要小心是骨質疏鬆症:1) 腰部、背部長期隱隱作痛。2) 腰酸背痛,早期局限某部位,後來可能遍佈全身。3) 行動能力受限,甚至無法行動,尤其是發生急性脊椎骨折或髖部骨折時更是如此。4) 駝背,在長期的脊椎骨折壓迫後,脊椎會壓扁形成駝背現象,且身高會明顯變矮,嚴重時會矮上10公分之多。5) 脊椎或關節變形。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對於檢測結果出現異常者,林禮立主任表示,除了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之外,目前骨質疏鬆症已有藥物可以治療,最重要的是透過早期篩檢,加以預防及治療,以防止骨質的繼續流失。

呷老倒縮?吃對7大食物防骨鬆

呷老倒縮?吃對7大食物防骨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接下來介紹能預防、改善骨質疏鬆症的飲食:1) 充分攝取鈣質/為提升骨密度,每天要攝取骨骼主要成分鈣質800毫克。尤其乳製品的鈣質吸收率特別好,首先請養成喝牛奶與優酪300毫升的習慣。此外,起司、連魚骨都可以一起吃的小魚乾、吻仔魚、沙丁魚乾、蝦米、蘿蔔乾絲、海藻、蕪菁、蘿蔔葉等所含的鈣質也很豐富。2) 維生素D、K對吸收鈣質有幫助/維生素D能幫助腸道吸收鈣等礦物質、運送到全身骨骼,維生素K能讓鈣質穩定附著於骨骼。在納豆菌產成的黏絲中,就含有豐富維生素K。另外像香芹、長蒴黃麻、紫蘇、明日葉等都含有維生素K。3) 攝取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的分子結構跟雌激素很相似,可活化成骨細胞。每天約攝取50毫克,等於納豆一小盒、豆腐2/3塊。毛豆或黃豆粉也不錯,大豆製品都含有鈣質。4) 適度攝取優質蛋白質/構成骨小樑的膠原蛋白原料是蛋白質。請攝取含必需胺基酸的牛肉、豬肉、雞肉、蛋、魚貝類,一天約55公克。不過,如果攝取過多,體質會偏酸性,身體為了中和會消耗鈣質,必須留意。5) 檸檬酸能幫助鈣質吸收/鈣等礦物質不容易溶於水,所以無法從腸道順利吸收。為幫助吸收鈣質,可攝取檸檬及梅乾中含有的檸檬酸。檸檬酸有美容作用,鈣質與檸檬酸結合後會轉化為水溶性物質,變得容易吸收。6) 維生素C可幫助膠原蛋白生成/維生素C是胺基酸合成膠原蛋白時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多吃西印度櫻桃、奇異果、檸檬、草莓、番茄等,可讓骨小樑更結實。由於維生素C很快就會透過尿液排洩,一天分數次攝取效果比較好。7) 攝取鎂增加骨鹽/鎂也是維持骨密度重要的營養素。納豆、糙米、胚芽米、芝麻、堅果類都含鎂。另外,請小心控制食物中的成分像「鈉」(鹽分)、食品添加物「磷」。它們都會使鈣質排出體外。讓食物的調味淡一些,少吃魚漿製的食物或泡麵等含鹽量多的加工食品。飲酒過多也會防礙鈣質的攝取與維生素D活化。(本文摘自/要美也要長壽/天下雜誌出版)

外傷怕痛不敢呼吸 痰液累積恐肺炎

外傷怕痛不敢呼吸 痰液累積恐肺炎#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南投一位年約70歲的吳姓婦女在月初時與家人北上旅遊,結果不慎跌倒左胸口撞到鐵欄杆,一陣劇痛喘不過氣,之後稍有舒緩便不以為意。家人發現吳婦晚上無法平躺在床上,只要平躺就覺得胸口非常疼痛,講話、呼吸都無法進行,咳嗽時更加劇痛,家人擔心吳婦罹患心肺疾病,安排X光檢查後確診左側第三根至第七根肋骨斷裂。胸部前側皮下組織較薄 受到撞擊就有可能骨折衛福部南投醫院急診醫學科洪世昌主任指出,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跌倒、車禍、意外等導致胸部撞傷的情形發生,由於胸部前側部位的肌肉與皮下組織較薄,受到撞擊後就有可能骨折,骨折後相當疼痛,但如無其他併發症,可不開刀治療,唯需注意是否有合併肺部損傷、肺挫傷、肋膜腔積血等,若出現併發症應就醫積極治療。長者怕痛不敢呼吸 痰液累積恐致肺炎 肋骨斷裂的患者在受傷的前2週疼痛感最強烈,患者盡量避免咳嗽、彎腰、大笑等行為。若無法承受疼痛可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疼痛控制。南投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謝志明表示,疼痛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外也可能引起併發症,病人可與醫師討論,評估選擇新的治療方法。醫師也提醒患者若是老年人時,需多加留意長者若因怕痛而不敢深呼吸或咳嗽,因痰液累積可能導致肺炎等併發症,不可不慎。

多鈣多陽光 有效增強骨密度

多鈣多陽光 有效增強骨密度#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骨質疏鬆跟高血壓一樣,都是「沉默的殺手」,大多數人平常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骨鬆,通常都是做了骨骼密度檢查,發現低於-2.5,或者是從低於一公尺的高度跌倒、滑下來,有人甚至一坐下來就骨折,然後才知道自己已經骨鬆了。40歲之後 男女都會開始流失骨質骨鬆和退化性關節炎不一樣,骨鬆是骨質流失的現象。「存骨本」是愈年輕開始愈好,一般來說,25~30歲是骨質密度的高峰期,到40歲之後,無論男女都會開始流失骨質,尤其女性更年期荷爾蒙改變,骨質流失得更快。保持骨密度是很重要的,但鈣片也不要吃過多,最好能透過均衡飲食來自然地攝取鈣質,若擔心不足再額外補充鈣片即可;至於葡萄糖胺是用來補軟骨的,對骨鬆沒有幫助。我一直強調要「強化健康」,因為就算吃了鈣片,也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好好吸收。力行「多鈣多陽光」促進健康維生素D也很重要,它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維生素D藉由曬太陽就能產生,所以要預防骨質疏鬆,每天就要力行「多鈣多陽光」的生活方式。另外,骨鬆的人不要怕運動,你反而更該運動。平時可多做承重、負重運動。不過,運動也要選對種類才能促進健康,例如骨鬆的人應避免衝擊性的運動,例如籃球、足球、拳擊等。至於游泳對於加強骨密度的成效也不好,因為在水中有浮力,重力反而減輕了,無法達到負重效果。研究發現,太空人長時間處在無重力的環境中,骨密度會降低,而臥床病人幾乎沒運動,骨質流失速度也很快。多走路、健走 增加骨密度並預防骨鬆在上了年紀以後,就應該要去做骨密度檢查,骨密度低就代表你的骨折風險高,因此,第一要務就是要「避免跌倒」。要能站得穩、避免跌倒,你就該做肌力訓練,而且鍛鍊肌力也對強壯骨骼有幫助。肌肉連在骨骼上,肌肉收縮會拉扯骨膜,刺激骨骼的增生,幫助骨骼變強壯,可以達到預防骨鬆的功效。因此,我很鼓勵大家經常到戶外曬曬太陽,讓身體合成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吸收,並多走路、健走,讓骨骼與肌肉更強健,增加骨密度並預防骨鬆。(本文(摘自/就一招,痠痛立消:簡文仁自療法/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