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不要等!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易產生高度壓力,繁忙的工作模式更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生活與飲食習慣改變,心肌梗塞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不再是只有高齡族才會發生的疾病。醫師警告,民眾可透過「1表」自我檢測心肌梗塞症狀,若是持續5分鐘以上或休息20分鐘後仍沒有好轉,應儘快就醫。
心痛不要等!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易產生高度壓力,繁忙的工作模式更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生活與飲食習慣改變,心肌梗塞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不再是只有高齡族才會發生的疾病。醫師警告,民眾可透過「1表」自我檢測心肌梗塞症狀,若是持續5分鐘以上或休息20分鐘後仍沒有好轉,應儘快就醫。
70多歲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幾個月她常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個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最近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嚴重了,後續至醫院心臟內科就醫,醫師安排了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
民眾在醫院領藥時常會看見藥袋上,標註了可能會出現的藥物副作用,如嗜睡、暈眩⋯等,其中以肌肉痠痛最為常見;然而不少人會因此而害怕藥物造成的副作用,或分不清症狀的出現究竟是不是藥物所造成。對此,醫師以常見用於治療心臟病的膽固醇藥物來舉例,指出病患若服用此藥後,出現肌肉痠痛症狀,其實可能只是「心理暗示」所造成的。
王先生是多年糖尿病的患者,長期都在醫院拿藥控制。但近1年來,他時常感覺到疲倦、呼吸費力、頭昏,尤其在活動時特別容易出現,休息則會減緩,醫師也沒查到什麼問題。2個月前,王先生突然昏倒了,被送到醫院時發現是心臟衰竭,還好有搶救回來。醫師指出,他的心臟衰竭應該是和糖尿病有關。
一名70歲老翁本身有硬皮症,長期在風濕免疫科追蹤治療,近日因活動時會喘,在外院就醫發現右心擴大,並懷疑有肺高壓。後續轉到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門診進一步檢查,懷疑為心房中膈缺損所造成的肺高壓,因此安排心導管檢查,確認為輕度肺高壓及大型「心房中膈缺損」。
「昏厥」是指突然短暫失去意識並在短時間內自行恢復,在這數秒至數分鐘失去意識的時候病人可能會因此跌倒或昏倒。然而,昏厥的背後似乎指向嚴重的心臟問題,如心臟病發作、心悸、呼吸急促等等。英國心臟科名醫林文醫師(Dr. Boon Lim)於《讓你的心臟保持健康》一書中,分享簡單易懂的心血管知識,幫助讀者保持心臟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日前,一位70餘歲的老先生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而被送到了急診室,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若不治療有高達3成以上的死亡率,非常危險。所幸經由心血管中心團隊,快速的啟動緊急心導管手術,老先生阻塞的心臟血管順利被打通並放置了血管內支架,經過2個星期的密集治療後,順利出院。
廖爸爸長期有心律不整問題,一直有在心臟科拿藥吃。大約2年前曾因心房顫動,做過心導管電燒手術,狀況穩定維持了一陣子,但卻在最近1年內,因血栓導致中風2次,現在都還在復健中。雖已很努力配合治療了,但還是發生中風,所以才想要再加上中醫治療,避免再發生其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