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兩位20餘歲的年輕人出現發燒、肌肉酸痛等感冒等症狀,之後因胸悶和氣喘到急診。後續,抽血報告顯示心肌酵素異常升高,X光片出現心臟擴大且肋膜積水,心電圖顯示大範圍異常,疑似「急性心肌炎」,經使用包括利尿劑、抗發炎藥物3天,心臟功能才逐漸改善⋯
日前,有兩位20餘歲的年輕人出現發燒、肌肉酸痛等感冒等症狀,之後因胸悶和氣喘到急診。後續,抽血報告顯示心肌酵素異常升高,X光片出現心臟擴大且肋膜積水,心電圖顯示大範圍異常,疑似「急性心肌炎」,經使用包括利尿劑、抗發炎藥物3天,心臟功能才逐漸改善⋯
日前,一名38歲女性因劇烈的胸痛和不適感就醫,患者描述胸部有明顯的刺痛感,尤其在咳嗽、躺下或深呼吸時會更嚴重,必須要坐起或向前傾時,疼痛才會有所緩解。病患還提到了一些其他的症狀,包括疲勞、輕微發燒和呼吸急促,尤其嘗試躺下時會感到明顯呼吸急促。後續,在急診抽血檢查沒有明顯的心肌酵素異常,不像典型的心肌梗塞,經過初步診斷為「心包膜炎」。
「醫師,我已經吃阿斯匹靈好幾個月,最近常會胃痛,還要繼續吃嗎?」50多歲的陳先生問。他因為曾經發生心肌梗塞,所以持續服用阿斯匹靈。「如果吃阿斯匹靈後,有腸胃不適的狀況,我們可以幫你調整藥物。」醫師說,「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是為了降低再次心肌梗塞的機會,建議要持續使用喔!」
83歲的張女士,因肺炎引發呼吸困難、心悸及肺水腫等症狀,臥床已快3個月,就醫檢查後才知,張女士14年前因心臟衰竭動過一次心臟瓣膜手術,當時置入的人工瓣膜已經退化失去功能,形成二尖瓣瓣中瓣問題,需再次置換。後經振興醫院透過經導管微創新技術,大幅縮短置換手術時間,開啟生命第二春。
「學校健康檢查發現孩子有心雜音怎麼辦?難道是有心臟病嗎?」這是許多家長收到學校發的健康通知書後很常見的反應。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醫師黃斯煒表示,大部分的心雜音是屬於良性的,通常成年後症狀就會消失,原則上家長無需太擔心。他也教民眾可透過2關鍵來判斷,可能是心臟病的徵兆。
冬天氣溫落差大,也是心肌梗塞最好發的季節,哪些情況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心臟內科醫師指出,若本身有心臟病者或三高病患,此時不可激烈運動、提重物,心肌梗塞並非毫無徵兆,大多時候也不會心臟痛,反倒是若感受有持續胸悶,甚至疼痛持續延伸到手臂、脖子、肩膀等部位,就要當心是心肌梗塞發作。
泡澡好處多多,秋冬泡澡暖身更是一大享受,但高齡者要健康快樂泡澡,就需要特別注意安全。從11月到4月氣溫較低,老年人泡澡時發生事故導致死亡的情況,發生率高出2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提醒老年人洗澡前、中、後可能的危險因素,以及避免在浴室裡跌倒、中暑不適的預防方法。
呼吸不僅是為大腦和身體提供氧氣,正確呼吸還能改變心率、並能降血壓、減壓、抗焦慮,甚至還能讓心臟保持健康?英國心臟科名醫林文醫師(Dr. Boon Lim)於《讓你的心臟保持健康》一書中,分享簡單易懂的心血管知識,幫助讀者保持心臟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