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運動好手中風後積極復健 重拾健康生活

運動好手中風後積極復健 重拾健康生活#心臟病

「從沒想過自己會中風,人生第一次遇到要復健」。一般認為勤運動有助預防疾病,但曾是馬拉松國手、現任中華民國馬拉松協會秘書長盧瑞山先生,卻在今年中風後一度無法吞嚥、大小便無法自理,只能臥床,但他憑著一股「想要過正常生活」的信念及運動家精神積極復健,在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醫療團隊的協助下,終於拔除鼻胃管正常飲食,現也能獨立行走,恢復生活自理能力,重拾健康。 全馬42公里又195公尺跑2.5小時、創辦中華民國馬拉松協會、操辦逾600場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事,被譽為馬拉松之父、今年68歲的盧瑞山秘書長,從高中開始跑步,常年有運動習慣,雖有心臟病家族史,也裝過心臟支架,但一直自豪體力不錯,不料卻在今年四月一次運動過後出現無力、意識改變緊急送醫,經手術後仍影響語言、吞嚥及行動能力。 由於與任職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也是現任內湖國泰診所院長的塗雅雯醫師是多年路跑好友,經轉院至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繼續接受復健,在團隊的幫助下,病人得到很大的支持,調整心態後反而更能以運動家堅毅的精神,積極配合醫療團隊的治療與復健計劃,復健成果超乎預期,最終在醫護團隊與病人共同努力下拔除身上所有管路,順利出院,恢復健康生活。   「我想要過正常生活」,盧瑞山秘書長分享,轉院前復健進度不如預期,剛開始每天都要抽痰「很痛苦」,戴著鼻胃管、插著尿管、坐輪椅行動不便的日子,讓他一度陷入焦慮、憂鬱,所幸轉院後,在團隊正向鼓勵下得到很大的信心,憑著一股想回到正常生活的信念,帶著以往路跑辛苦拚搏成績的毅力與幹勁,每天堅持數小時復健訓練,總算讓他克服困難,重拾健康。也盼將自己復健經驗分享給其他中風病友讓他們相信「只要不放棄,就有重拾健康的機會」。 「我們還要一起馬拉松!我用跑的,你用走的」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塗雅雯醫師指出,由於盧秘書長中風後語言、吞嚥功能及肢體協調性受到影響,經復健團隊啟動全人醫療照護,從生理、心理等各層面給予病人支持,輔以任務性導向的訓練方式提供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及吞嚥訓練,協助病人及家屬正向思考與復健,幫助病人重建生活。復健期間她以「我用跑的,你用走的」鼓勵秘書長,希望有一天能與他一起回到馬拉松賽場上一起運動!很開心他因為有運動員的好底子,加上運動家永不放棄的精神,他恢復的每一步都展現出驚人的毅力與決心,而且康復神速,讓醫療團隊也嘖嘖稱奇。

血壓降不了竟是內分泌出問題!醫揪「高醛固酮血症」有1特徵快就醫

血壓降不了竟是內分泌出問題!醫揪「高醛固酮血症」有1特徵快就醫#心臟病

高血壓降不了?小心高醛固酮血症作祟!「高醛固酮血症」是一種由於腎上腺產生的醛固酮過多導致的疾病,患者常出現高血壓、低血鉀、肌無力、頻尿、疲倦、口渴等症狀,其中高血壓為該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並且常併發中風或心房顫動。本文解析高醛固酮症的症狀、診斷、治療與預防,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

睡前不刷牙,竟增3倍心臟病風險!哈佛研究:每天刷牙可以挽救你生命

睡前不刷牙,竟增3倍心臟病風險!哈佛研究:每天刷牙可以挽救你生命#心臟病

你有每天刷牙嗎?小心身體疾病和牙齒健康狀況息息相關!《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哈佛大學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好好刷牙的重要性。研究人員表示,當不幸住院,刷牙與挽救生命有關!越來越多的研究也指出,刷牙次數不夠或使用牙線不正確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看似無關的急性和慢性疾病。

「伏地挺身」可預測心臟病病風險?研究揭做到「這次數」風險降96%

「伏地挺身」可預測心臟病病風險?研究揭做到「這次數」風險降96%#心臟病

伏地挺身對於許多成年男性來說,是在熟習不過的體能訓練動作,然而,這項訓練除了可以訓練我們的上半身肌肉之外,還可以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表示,當一個人可以正確完成伏地挺身的次數越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低,這些發現將可能會建立出一套新的簡單基礎風險評估模式,至於這樣的研究是否真的可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研究結果。

血壓失控小心「爆血管」!醫揭「高血壓1治療」可幫助血壓達標

血壓失控小心「爆血管」!醫揭「高血壓1治療」可幫助血壓達標#心臟病

40歲的王女士是位上班族,有次量血壓時意外發現血壓很高,收縮壓超過190毫米汞柱,才趕緊到心臟科檢查。因為患者相對年輕,於是先安排檢查看看是否有導致次發性高血壓的原因。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心導管室主任陳業鵬指出,初步排除次發性高血壓後,她的血壓控制還是不理想,所以逐漸增加藥物,總共使用6種降血壓藥物。

血脂過高怎麼辦?如何降低膽固醇?醫建議吃「3種好油」保護心血管

血脂過高怎麼辦?如何降低膽固醇?醫建議吃「3種好油」保護心血管#心臟病

飲食不忌口,小心高血脂上身恐致命!33歲朱先生是一名工程師,高壓工作讓他常大吃大喝,最近一次健檢報告卻發現血脂異常,至醫院新陳代謝科求診後,醫師建議他嘗試增加運動時間以及飲食調整,血脂數值逐漸改善,但仍未達到標準;後續配合藥物治療後,其血脂異常值才得以緩解。

年過40歲後別再粗茶淡飯!5大徵兆檢測「肌少症」:肌肉不足恐失智症

年過40歲後別再粗茶淡飯!5大徵兆檢測「肌少症」:肌肉不足恐失智症#心臟病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肌少症是中年過後就要開始重視的問題。肌少症不是只有肌肉減少,還包含肌肉力氣減退和活動表現變差,該如何判斷自己或家中長輩是否罹患肌少症?《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肌少症5特徵」自我檢測方法,預防肌肉流失可避免心臟病、失智症找上身。

金鐘視帝庹宗華一度「牙鬆到咬不動」!醫警告「4症狀」恐是牙周病前兆

金鐘視帝庹宗華一度「牙鬆到咬不動」!醫警告「4症狀」恐是牙周病前兆#心臟病

口腔清潔不當,當心牙周病上身!台灣曾獲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的實力派演員庹宗華,因多年來拍戲時間不穩定,無固定刷牙習慣加上抽菸,長期導致牙齒周邊的齦肉發炎、牙結石堆積,造成口腔異味有口臭;原本以為只是火氣大不以為意,直到牙齒嚴重搖晃,甚至已無法咬合、影響正常進食,才趕緊尋求專業牙周病治療,最後更引此為鑑,成功戒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