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

AI軟體輔助1秒準確判讀骨齡,讓孩子不會輸在起跑點!

AI軟體輔助1秒準確判讀骨齡,讓孩子不會輸在起跑點!#性早熟

近幾年生育率減少,平均每個家庭的子女都變少,父母親十分重視孩子的生長發育,而骨齡是臨床醫師評估生長發育最重要的工具。大陸2013年研究指出每年有超過500,000份以上的骨齡判讀需求,而且需求有持續上升趨勢。台灣雖沒有類似統計數據,但依照各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病人近幾年的增加量,推測趨勢是相同的。 台灣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由2002-2007至2008-2013台灣兒童因為性早熟原因就醫人數上升了約4-6倍,女生性早熟發生率約為男生12-14倍。本院兒童醫學部新生兒科喻永生主任表示,本院2021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女生初經平均年齡為11歲4 個月,過去30年大約每10年提前4個月之趨勢。 性早熟的病人或因身高問題求診,治療前的診斷依據、治療中的效果評估,以及治療後的預後追蹤,都需要借助骨齡的幫忙 但以往沒有AI骨齡判讀軟體輔助的情形下,可能囿於經驗及某些限制,導致骨齡的判讀有不小的誤差。 喻永生主任說,醫學上兒童有兩種年齡計算方式;一種是生理年齡,一種是骨骼年齡(bone age, BA)。骨骼年齡是反映骨骼成熟度的人工評估年齡,用以推估最後的成人身高。評估骨骼年齡的基礎是根據身體在發育過程中,各個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會有一定的出現次序和成熟時間。相對於生理年齡、身高、體重,骨骼年齡是種反應身體發育成熟階段上較可靠的指標。評估骨齡方法有很多種,最被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左手X光照射的骨齡評估。以手掌X光片評估骨齡的方法有幾個好處,因為手掌的骨節很多,相對地骨化中心也多,較容易比較出不同階段的骨骼發育。在1900s年代早期的人類學會議就決定統一以左側身體做人體測量之標準。一般來講慣用右手的人多,相對的右手也較容易受傷,因此評估左手比右手來得穩定可靠。 喻永生主任提到,正確骨齡判讀需要長年累積之經驗,然而判讀需要時間且常偏於主觀判斷,因此不同人判讀之間常會有高達1年以上的差距,而臨床上如果骨齡被判定與實際生理年齡有一年以上差距,就達內在生理成熟度異常的標準。由於骨齡判讀的不精準,可能造成許多應被治療的性早熟個案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進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甚至導致醫病間的糾紛。 美國史丹佛大學2021年以北美放射科學會比賽最強之軟體於六家醫學中心測試,研究成果發現可以將誤差縮至0.45年。本院應用院內研究經費,經過兩位判讀骨齡超30年以上經驗的醫師及與兩位電腦工程師之合作,開發出一套輔助醫師判讀骨齡之AI軟體。軟體先由資深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及小兒影像醫學專科醫師共同定義輸入骨齡資料之黃金標準,以本院過去十年本土性骨齡圖檔之資料來訓練電腦,並應用最新影像處理軟體分析影像,這套軟體去年已獲得專利。這套軟體經證實藉由電腦判讀資訊的輔助,大大改進醫師骨齡判讀之準確性,平均標準誤差值由0.76年降低至0.46年,很接近美國史丹佛大學2021年研究的0.45年之成果。不只如此,該套軟體與本院資深內分泌醫師判斷骨齡的準確率相比,相近度高達0.995的吻合。 此軟體在應用上除了可以改善醫師判讀的準確性外,尚有以下幾項特色: (1)用一般圖檔如jpg即可判讀,不需用 DICOM檔;(2)可網路傳輸雲端判讀;(3)可短時間判讀大量圖檔;(4)只需性別資訊及影像圖檔,不需生理年齡資訊。喻主任進一步表示,此新軟體不需要進入大型醫院之影像處理系統,沒有資安的顧慮。除性別外不需要病人個資,不會侵犯個人隱私,只要將影像上傳APP,經由雲端軟體,短短1秒鐘就判讀完成,不需要花大錢去買軟體,希望有興趣的業者可以一起合作,造福更多臨床需要判讀骨齡的醫師,以及潛在性早熟需治療的孩子,能夠及早獲得治療,不會輸在起跑點上。

塑化劑就在孩子身邊!醫6招打造「減毒生活」:肥皂勤洗手簡單有效

塑化劑就在孩子身邊!醫6招打造「減毒生活」:肥皂勤洗手簡單有效#性早熟

小心「塑化劑」無所不在!市售家具、玩具⋯等生活用品五花八門,但多數來源、所含物質難以查明,而近年來孩子出現性早熟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除了盡量避免使用這些產品,到底還有哪些方法能減低這些環境荷爾蒙帶來的風險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提供「6大方法」給擔憂孩子發育受到影響的爸媽們參考。

孩童矮小恐影響體能,生長激素如何打?醫:這「2」指標是評估關鍵

孩童矮小恐影響體能,生長激素如何打?醫:這「2」指標是評估關鍵#性早熟

孩童成長一直是家長在意的環節,不論是身高、體重或是性徵發展,都與健康息息相關。兒童醫師就曾碰到門診就醫的對象,本來是姊姊要看性早熟,結果卻發現妹妹比較小隻,透過檢查發現竟也有成長遲緩問題。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黃映樺醫師表示,觀察孩子的成長狀態,成長曲線是一個最主要依據,通常在3~97的百分位都是算正常範圍,如果發現曲線半年內突然掉下來或衝高都要特別注意。觀察的指標也不只身高、體重,像是頭圍、四肢比例以及在神經學上的正常發展也須留意,另外如果孩子個子較矮又有肥胖問題,更要注意代謝疾病問題。 成長遲緩有許多複雜因素,義大醫院一般醫學兒科 蔡宛穠醫師解釋,除了先天或後天的疾病因素,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營養不均衡、缺乏運動、性早熟也會造成。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性早熟影響成長,蔡宛穠醫師說明,現在的生活形態和環境和以前不同,確實可能女生在8歲、男生9歲前就開始有青春期發育徵兆,要了解是否有性早熟,仍要透過完整的評估及檢查才能確定。 黃映樺醫師說明,孩童成長遲緩有些是原生性問題或疾病,如基因染色體、甲狀腺亢進、生長激素分泌不足、代謝疾病、慢性病、過敏、氣喘等,也可能不少是後天偏食造成營養不良,或者是腸胃功能不佳等都會影響,當孩子有成長問題來門診就醫,會先觀察成長曲線所處百分位,若是學齡兒童會確認1年是否有達到4cm的身高成長速度,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問題後,進一步也會拍攝左手X光以評估骨齡,若發現半年長不到2cm加上骨齡落後1~2年,就要考慮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症。 以門診這一對姊妹的案例來說,姊姊因為性早熟來門診就醫,卻意外發現妹妹5歲多接近6歲,身高只有103cm。經過檢查發現為生長激素缺乏症,以施打生長激素治療,第一年就長了近10cm,目前已經到第二年的治療,身高持續在進步。 (圖/高雄長庚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黃映樺醫師) 生長板閉合前治療才有效果 黃映樺醫師表示,如果是生長激素補充,只要有遵照醫囑施打並配合飲食、睡眠、運動計畫,通常1年可長到7~8cm,最好甚至可到10cm,目前生長激素治療也有APP能紀錄與監控,更可以深入了解療程的效果與完整性。但如果是已經生長板閉合的狀態,就不建議做生長激素療程,生長板閉合的時間約在男生骨齡16歲前、女生骨齡14歲前,根據過去治療統計分析,越早進行生長激素治療效果越好。 蔡宛穠醫師也說明,有些孩童一開始生長曲線穩定,但當曲線突然往上或往下,就是一個明顯的警訊,父母若沒有特別留意的話,很可能一拖延沒有把握黃金時間治療,長大甚至可能連原來預估身高都達不到。因此,除了定期觀察成長曲線的變化,進入青春期之前,建議可每半年至兒童專科檢視成長狀況,若真的是疾病因素導致生長異常,便能及早診斷及治療。 她也提醒,現代孩子普遍喜歡甜食、炸物等,長期的高糖飲食及缺乏運動除了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會造成肥胖,進一步影響生長,父母除了觀察孩子的生長曲線,平時也要督促飲食等生活習慣,越早發現警訊,才能協助孩童解決身高問題。    

長高期望迷思多!醫:不明轉骨湯恐抑制生長、第二性徵太早出現竟長不高

長高期望迷思多!醫:不明轉骨湯恐抑制生長、第二性徵太早出現竟長不高#性早熟

一名身高125cm、體重29 kg的6歲小女生,父母發現已經開始有第二性徵的提早發育現象,帶到小兒科門診就診,檢查後發現骨齡竟已經達到11歲,足足超前實際年齡4歲多。醫師表示,性早熟與肥胖導致的骨齡超前都會抑制日後身高的發展,小女生經過檢查後預估成年身高可能不足150cm。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王亭皓表示,青春期前成長速度1年約4~6公分,父母平時就要觀察孩童是否有快速抽高現象;女孩要注意胸部是否脹痛或觸摸有硬塊,男孩要看變聲是否過早,或者有體味、長青春痘等。 造成孩童身材矮小的原因相當多,像挑食或疾病造成營養不足,以及甲狀腺、生長激素造成的內分泌問題,另外遺傳、罕病、藥物使用不當如吃到類固醇、不明轉骨秘方,以及青春期發育過度飲食造成肥胖,加上環境荷爾蒙、化學添加物、3C產品過度使用皆有影響。 性早熟影響身高問題佔門診三分之二 張益豪診所副院長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特約兒科主治醫師朱子宏也表示,成長遲緩大致有幾個原因,如腦下垂體的生長分泌問題、先天染色體異常因素或本身有其他疾病如甲狀腺低下等因素造成;這幾年不少孩子是因為性早熟而影響成長,性早熟與身高成長一體兩面,先找出主因才能改善。 這幾年性早熟問題造成的成長障礙在門診佔三分之二,性早熟會造成骨齡超前而抑制身高發展,這類問題會使用荷爾蒙抑制藥物先進行約3個月~半年的治療,接著再以生長激素治療搭配生活作息改善。朱子宏醫師門診就有一名8歲男孩因診斷出來內分泌異常,預期身高只有153公分,後來以性荷爾蒙抑制劑搭配生長激素治療3年,18歲身高已長至178公分。 (圖/張益豪診所副院長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特約兒科主治醫師 朱子宏) 轉骨最佳時期:女生11歲、男生13歲第二性徵出現前 以先前提及第二性徵提早發育的6歲小女生,原先預估身高可能不足150cm,王亭皓醫師說明,該個案以性荷爾蒙抑制製劑搭配生長激素治療;一方面延緩生長板閉合的時間,另一方面輔以生活型態調整及適量生長激素的補充,在孩童、家長雙方積極配合治療2~3年後,大部分患者皆能有效改善性早熟狀況及預估的成年身高。他也強調,排除疾病因素,父母也要同步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像是睡眠充足、10點前上床睡覺,也要多做像跳繩的垂直運動,少攝取含糖食物以及油脂類食物。 朱子宏醫師強調,成長問題治療的最佳時機是生長板尚未閉合前,女生11歲、男生13歲左右要進入轉骨時介入最佳;也提醒家長,從幼兒期到入學前的身高、體重、頭圍的成長都要密切關注,當第二性徵出現之後,每半年請兒科醫師做檢查評估,有問題就能提早介入治療。 (圖/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王亭皓)

每天11點前熟睡、營養充足……為何孩子越長越小隻?醫:這因素是關鍵

每天11點前熟睡、營養充足……為何孩子越長越小隻?醫:這因素是關鍵#性早熟

大林慈濟醫院小兒部遺傳暨新陳代謝科歐宗穎醫師表示, 一般出生時孩童的生理條件都差不多,也看不出來有身高問題,如果有發現內分泌異常導致的發育遲緩問題,第一個就是表現在成長曲線上。如何觀察成長是否有異樣?家長除了可透過國小健檢、打預防針時來做日常檢視,最重要的也要觀察成長曲線是否有退步。如果發現孩子一直在3的百分位以下,或者本來是在正常值,但後來卻漸漸落後,就要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生長激素治療要把握黃金期 通常青春期之前孩童一年長4~6cm為均值,青春期之後快速飆高,一年甚至還可以長到10~12cm,但這些前提都是在生活作息正常的狀態,如11點之前就已熟睡保持分泌生長激素的正常,以及營養也都充足,才能達到所謂的預估身高。 先前這個案例爸媽就是發現孩子都有早睡、營養也有顧,但是怎麼越長越小,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孩子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也造成骨齡成長的落後。幸好提早發現進行治療,經過3年療程,孩子10歲時已經從110cm長到140cm,漸漸補回落後的成長進度。 除了生長激素缺乏,肥胖、性早熟、飲食錯誤都可能是孩子長不高的原因,「小時候胖真的是胖」,而且肥胖不見得會「抽高」還可能更矮。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陳冠容醫師表示,遺傳佔身高7成因素,有的孩子可能是天生比較晚熟,如果各方面條件如營養、生活作息都正常,前面長得慢、後來有追上成長曲線,原則上是沒問題的。 值得注意的是,身高問題不少是合併性早熟的狀況,有小學三年級的女生來門診發現有性早熟、第二性徵出現的情形,經過檢查發現骨齡已超前2年,預估成人身高不到150cm;後來以荷爾蒙抑制藥物搭配生長激素治療,經2年治療後,預估成人身高已進步至157cm,日後也仍有長高空間。 (圖一/大林慈濟醫院小兒部遺傳暨新陳代謝科 歐宗穎醫師) 歐宗穎醫師說明,生長激素的治療也必須經過完整評估,不是打越多越好。如果長太快,孩子也可能會有大腿股骨及髖關節發育甚至脊椎側彎等問題,因此療程期間每3個月~半年都要追蹤生理狀態,另外也建議要提早治療,若等到青春期骨齡男生超過15歲、女生超過13歲生長板都快閉合,治療效果就有限,如果家長對身高有疑慮,最好在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前進行生長及青春期評估,避免錯過黃金成長期。 生活作息仍舊是長高的基本根基,只要超過11點睡覺就錯過一次生長激素分泌的機會,飲食上除了均衡外,更要注意避免過多甜食。另外運動也是分泌生長激素的關鍵,要多做垂直型的跳躍運動如打籃球、跳繩,每天若能有半小時的執行達到中強度會喘、流汗才會有效。 陳冠容醫師也強調,以孩童來說特別是蛋白質一定要攝取充足,如果早餐都常吃麵包、晚餐吃炒飯,幾乎是營養不足的狀態,也會影響發展。另外也特別要提醒青春期的男生,如果長期睡眠不足加上運動量不夠,也會抑制日後的身高發展,甚至可能達不到最終預估身高,想要長高,少熬夜絕對是關鍵。 (圖二/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 陳冠容醫師)

身高天註定?醫師提醒:把握●●歲前黃金時期有機會突破預期身高

身高天註定?醫師提醒:把握●●歲前黃金時期有機會突破預期身高#性早熟

孩子的最終身高基因早注定?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表示,遺傳確實佔了身高的7、8成影響,但只要把握孩童的黃金生長期,有疾病或特殊狀況及早介入,同時遵守良好的睡眠與營養攝取原則,透過調整與後天努力,長更高的機率仍舊很大。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比同年齡族群矮小的問題,成長遲緩有很多原因,必須要了解是病理性還是缺乏營養等因素導致才能解決。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黃世綱說明,在兒童內分泌科的門診中,有8成以上的孩子因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存有疑慮,而被帶來求診。無論是孩子身材矮小,或是孩子發育過快影響身高成長潛力,都是家長最在意的狀況。 要了解孩童是否健康發展,目前小學、國中都有基礎的健康檢查能夠初步檢視是否在正常成長曲線內,要注意的是在百分位不要低於3個百分位以下,或者超過97的百分位;另外同儕之間的排序,以及一年是否有長高4公分,都是可以參考的指標。 性早熟為影響身高重要因素 以父母最在意的身高來說,若本身有先天性疾病或缺乏生長激素、內分泌出問題,以及營養、睡眠不足等,都會影響身高發展。近年更要注意的就是太早發育也會影響長高潛力,黃世綱醫師表示,性早熟有幾個檢視指標,就是男生9歲之前就已經出現睪丸變大,或者女生8歲之前就有第二性徵都要特別注意,建議提早就診。 男生17歲前、女生15歲前是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治療也要把握這段時間。黃世綱說明,以生長激素不足所造成的身材矮小來說,在目前治療方式當中,施打生長激素是一種方式,生長激素的主要作用在生長板,透過刺激軟骨細胞生長,可讓長骨延長;另一方面也會促進蛋白質合成,因此能強化營養吸收。門診案例上可看到施打生長激素,第一年平均能幫助孩童成長8~10公分。 完整評估身體狀態才能施打生長激素 不過,進行生長激素治療前必須做完整評估,除了解孩童以往的健康檢查報告,也要透過骨齡X光和抽血檢驗等來檢視。黃世綱提醒,一定要透過兒童內分泌科或兒童遺傳內分泌科醫師的專業評估後才能施打,如果孩子本身沒有疾病,任意施打可能會有血糖調節問題,或者本身若有癌細胞的話,甚至可能促成新癌症生成。 黃世綱強調,生活作息調整才是幫助孩童長高的根本原則,除了營養充足、培養運動習慣,定期檢視肌肉量、體脂率、與骨骼發展外,最重要的是睡眠習慣,一定要養成11點前進入熟睡狀態,才能透過熟睡狀態分泌的生長激素,這樣成長潛力激發也才是最有效益。

家中孩童是「小矮人」?醫警告出現「2狀況」應至醫院就診防後患

家中孩童是「小矮人」?醫警告出現「2狀況」應至醫院就診防後患#性早熟

你家孩童有健康成長嗎?孩童的生長問題一直都是父母所關心的事,若孩子生長過程中,出現身高低於一般人、體重過輕;或比一般人高很多、提早發育等等狀況,就要小心是否有「生長障礙」或「性早熟」的問題。內分泌科醫師建議,若出現上述狀況,父母應提早帶孩童至醫院評估,才能避免後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