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天氣變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而使得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大幅提升,因此如何照顧心臟與血管健康,成為民眾關注的重要課題。以下就有網友熱議的「10大護心食物」,快來看看有哪些是保健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食物吧!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天氣變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而使得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大幅提升,因此如何照顧心臟與血管健康,成為民眾關注的重要課題。以下就有網友熱議的「10大護心食物」,快來看看有哪些是保健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食物吧!
蛋白質是人體每天必須攝取的重要營養之一,說到補充蛋白質,通常就會想到蛋。營養師余朱青表示,蛋的營養成分很高,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她更提供常見「7種蛋類」所含的營養成分:熱量、蛋白質、膽固醇及鈉含量等營養素比較。
糖尿病在餐後容易高血糖的患者,常會選擇透過攝取低GI食物來控制血糖。不過營養師提醒,低GI飲食不是有吃就好,若吃進體內裡的總熱量太高,或是糖分、脂肪、蛋白質等食物沒有適量的分配,一樣無法穩定血糖上升速度,也會為身體造成額外負擔。
隨著養生風潮流行,越來越多民眾加入素食行列,各地隨處可見素食餐廳或餐點。不過醫師提醒,由於有些營養素很難從植物性成分攝取,一般素食者可能因食物選擇相對較少,容易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素食者與一般飲食最大的差別在於缺乏動物性蛋白質,若要健康吃素,應慎選食材,適當規劃飲食內容。
如何透過飲食,吃出健康肌膚?營養師提醒,均衡飲食最重要!想讓皮膚水噹噹、健康滿分,最佳的皮膚健康調節劑就是水,且要記得把握「8大重點營養素」,以及提供民眾參考各種營養素的飲食建議。
之前「微軟」曾有一份針對2,000名參與者所做的調查,受3C時代影響,現代人專注於一件事物的時間愈來愈短,由2000年的12秒,降至2015年的8秒。3C產品使用情況,正在影響孩童專注力的發展,家長該怎麼辦?
華人喜歡吃補,作者身為整形外科醫師,在門診調查病人,發現過去30天內有8成曾使用保健食品。保健食品過去沒有法規可管,經濟上是難以監控的龐然大物。台灣衛福部在2022年7月1日公布新制,除了取得小綠人健康食品標章以外,其他食品不得使用「健康」二字。因而坊間所謂「健康醋」、「健康餅乾」 等等都屬濫用。
學生難當,現在普遍到校時間為7點30分至7點50分,若住得稍遠一點,有些學生甚至比許多上班族還早起床!學生為求睡眠充足,成功向教育部爭取延後到校時間,按照8月實施的新制,每週至少4天,可以由學生自主規劃第一節上課前的時間,不再需要被強迫早自習考試或上課。但有些學生,為了衝刺課業,會犧牲睡眠時間熬夜唸書,除了加強睡眠品質與時間外,日常補充營養也成為提升學習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