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素

久坐代謝症候群令人頭痛!營養師教你聰明調理

久坐代謝症候群令人頭痛!營養師教你聰明調理#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大部分上班族都有外食的狀況,且生活型態多屬於靜態方式,外食食物熱量高,又沒有喝足夠的水的狀況下,容易血液濃稠,大幅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久坐易造成內臟脂肪堆積,長久下來不僅代謝會變差,身材也會變形,除了容易腰痠背痛、便秘、成人壓力痘,更易增加骨質疏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讓營養師帶著你「動吃動」,瞭解最適合上班族的「吃動法則」!運動一定要333?營養師:累計式也可以!劉馨嬬營養師說明:國際運動營養期刊已經推翻過去333運動原則(每週運動三天、每次超過三十分鐘、每次心跳大於130),現在新觀念是即使活動量是分散的,加總在一起還是有用的,舉例來說,每次只動10分鐘,一天下來累計3次,共30分鐘,就算有效運動。不過營養師也提醒:若是要減重的人就需要增加運動(如公園快走)提高基礎代謝率,持之以恆至少利用8-12周時間培養運動習慣。吃三餐勞記5143 體脂跟著降!以進食的量來說,營養師建議想減重的朋友可遵照「5143均衡飲食原則」—每日5拳蔬果、飯前1碗清湯或水(300-500cc)、每餐4大口全榖、每餐3份蛋白質(1份=3手指)。再來透過改變進餐順序為菜→湯→飯→肉,並且細嚼慢嚥,讓飽食訊號有時間傳入大腦,多餘熱量的攝取也會減少!而在三餐的調配上,營養師則建議早餐一定要吃,選擇低脂的植物性來源蛋白質,如:無糖豆漿等富含胺基酸食物,不但營養還會醒腦;吃高纖的碳水化合物: 如糙米、全麥、地瓜、五穀雜糧類。下午茶建議可搭配抗壓飲食,如香蕉、堅果類或補充維生素B群紓解壓力。午餐和晚餐則可遵照「5143均衡飲食原則」即可。搭配營養素事半功倍?很多人都在詢問諸如代餐、營養素等對減重到底有沒有實質效益?劉馨嬬營養師建議,要使用營養素減重者,應該遵循四大階段:淨化、打底、代謝、美型,每一個階段如能適當搭配營養素,減重之路必能順利許多:第一步應先清腸、排除體內老化廢物;再補充優質蛋白質,為身體打好底子,增加肌肉量;再來就是搭配提升代謝的營養素,讓運動的朋友加速熱量消耗;最後一步美型也就是雕塑身體曲線,除了要持續維持肌肉量外,維生素C也能夠維持肌膚光澤與亮度,瘦也能很有「型」。

怎麼都瘦不下來 原來是缺少這幾類營養素!

怎麼都瘦不下來 原來是缺少這幾類營養素!#營養素

撰文/黃雅芬 諮詢/安麗紐崔萊 營養師劉馨嬬  圖/優活健康網 上班使用電腦、下班久坐看電視,加上三餐老是在外,肥肉一圈一圈頑強地巴在腰上,似乎怎麼甩都甩不掉?外食族、上班族最擔心體重難控制,或是怎樣都減不下來的窘境。營養師說明,上班族要聰明減重,除了可利用白天、晚上或是週末的閒暇時間做運動,配合飲食控制外,建議從淨化腸道、排除體內廢物開始,如果能再搭配營養素,提升身體機能運行,相信減重效率必能事半功倍!  你有「久坐代謝症候群」嗎? (外食熱量高,長期久坐會導致內臟脂肪升高、代謝變差/優活健康網) 劉馨嬬營養師解釋:由於大部分上班族都有外食的狀況,且生活型態多屬於靜態方式,外食食物熱量高,又沒有喝足夠的水的狀況下,容易血液濃稠,大幅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久坐易造成內臟脂肪堆積,長久下來不僅代謝會變差,身材也會變形,除了容易腰痠背痛、便秘、成人壓力痘,更易增加骨質疏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 運動一定要333?營養師:累計式也可以!   (333已不再是運動最高準則,若要增加基礎代謝率,肌力運動依舊不可少!/優活健康網) 劉馨嬬營養師說明:國際運動營養期刊已經推翻過去333運動原則(每週運動三天、每次超過三十分鐘、每次心跳大於130),現在新觀念是即使活動量是分散的,加總在一起還是有用的,舉例來說,每次只動10分鐘,一天下來累計3次,共30分鐘,就算有效運動。不過營養師也提醒:若是要減重的人就需要增加運動(如公園快走)提高基礎代謝率,持之以恆至少利用8-12周時間培養運動習慣。 三餐這樣吃 不瘦也難!   (遵守5143飲食原則,減少攝取多餘熱量!/優活健康網) 以進食的量來說,營養師建議想減重的朋友可遵照「5143均衡飲食原則」—每日5拳蔬果、飯前1碗清湯或水(300-500cc)、每餐4大口全榖、每餐3份蛋白質(1份=3手指)。再來透過改變進餐順序為菜→湯→飯→肉,並且細嚼慢嚥,讓飽食訊號有時間傳入大腦,多餘熱量的攝取也會減少! 至於一天之中的三餐,營養又該如何調配,才能確保不攝取到多餘熱量呢?營養師這樣建議: 早餐:三餐不能少一餐,早餐一定要吃,而且品質很重要,選擇低脂的植物性來源蛋白質,如:無糖豆漿等富含胺基酸食物,不但營養還會醒腦;吃高纖的碳水化合物: 如糙米、全麥、地瓜、五穀雜糧類。不過像奶茶、果汁單醣類飲品就不建議,它們除了熱量高外,因為會讓胰島素快速上升又快速掉下來,所以很容易快速產生飢餓感。 午餐和晚餐:可遵照「5143均衡飲食原則」。 下午茶:可搭配抗壓飲食,如香蕉、堅果類或補充維生素B群紓解壓力。   搭配營養素  減重事半功倍   (減重四大階段搭配正確營養素,打造不復胖體質!/優活健康網) 劉馨嬬營養師也建議想減重的人,可以適當搭配營養素,從內調理,往不復胖體質邁進。 營養減重四大階段: 1)淨化:預備期,營養減重的第一步重點為腸胃道功能修復。此階段不需控制熱量,建議可攝取乳酸菌、纖維素及優質蛋白質來增加腸道的好菌並預防腸道老化,另外,維生素B群亦可幫助肝臟機能!利用淨化期,排除身體累積已久的廢物,不只身體會感覺到輕盈,也讓你覺得很有成就感! 2)打底:想順利恢復身體機能,提升身體脂肪運用,就得要做好基礎打底的動作,來協助身體恢復機能、修復組織細胞,營養師建議此階段除了充足營養素外,控制熱量也非常重要,三餐中選擇兩餐使用政府核可的均衡營養低熱量代餐。另外,選擇優質蛋白質,維持健康與肌肉比例,建構代謝所需酵素與荷爾蒙。補充綜合營養素,讓身體機能順利運轉。加上魚油Omega-3脂肪酸可降低食欲,減少想吃高熱量食物的欲望。 3)代謝:促進體內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幫助熱量消耗提高代謝是減重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代謝期,搭配正確飲食、生活習慣與加強運動,達到加速熱量消耗的目的。營養師建議:代謝期可以加強的營養素有優質低脂蛋白質,可增加肌肉量、提升代謝;綠茶磷脂複合物,可減少飲食中油脂的吸收、助分解脂肪;維生素B群有助促進蛋白質代謝,加速體內循環;共軛亞麻油酸CLA助降低體脂,增加瘦肉組織;卵磷脂則能調節膽固醇,順利完成新陳代謝。 4)美型:重點在於利用營養素,維持體內肌肉量,也幫助減重後的身材提升緊實感,雕塑完美曲線。營養師建議:美型期加強營養素有優質蛋白質;共軛亞麻油酸CLA;維生素C促進膠原蛋白形成,讓減肥過程時,肌膚不會失去彈性與光澤,變得鬆鬆垮垮,也能預防難看的肥胖紋上身。 最後,營養師也叮嚀減重朋友,不要讓減肥成為你生活中最大壓力來源,放鬆心情,持續培養至少8-12周運動習慣加上飲食習慣微調,將健康體質調整好後,維持好的習慣就不怕復胖來找你! 減重用對方法,幫你纖體營養plus >>>http://goo.gl/mk6eGm

還在節食?減重管理4步驟打造完美體型

還在節食?減重管理4步驟打造完美體型#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今年幾波超級寒流影響下,再加上年假時間長,身體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一圈圈贅肉,實在擔心在夏天無法一展好身材。但不只是即將面對的夏天,減重對於女生來說好像是一年四季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統整目前網路常見的錯誤減重方法,不外乎都是節食、只吃單一食品或是標榜低卡、低熱量的食物,卻越減越肥,甚至把身體搞壞,得不償失。靠蔬果維持三餐 當心只減掉水分及肌肉一名35歲的上班族米米(化名),因為工作性質需要長時間坐在辦公室,因為沒時間運動加上三餐不正常,有一陣子體重飆升,聽從朋友建議下,只靠水果維持身材,一開始體重下降的狀況非常明顯,但維持沒多久就因為營養不均衡導致精神不濟,身體也逐漸浮現出許多問題。營養師劉馨嬬提醒,單一食物攝取,減去的都是水分及肌肉,只要停止就很容易復胖!呼籲民眾,正確的減肥觀念應該是要靠足夠的營養代謝來燃燒脂肪,由內而外調理健康不復胖的體質。擺脫體脂肪有訣竅 體重管理4大階段不可少!營養師說明,首先,需要控制飲食熱量並將身體中的毒素排出再淨化;接著攝取足夠的營養素為身體打好基礎、強化身體各項機能狀態,以及提升體內新陳代謝;搭配運動增加身體肌耐力,依循淨化、打底、代謝、美型等4大階段分別補充適當的營養素,打造完美體型其實一點都不難。1)淨化期/生活週遭存在著各種看不見的毒素,如:不良的飲食習慣、日夜顛倒的生活方式,或是服用過量或來路不明的藥物等,一旦身體的排毒機制不夠健全,小則便秘、肥胖;嚴重則引起慢性病、癌症上門。淨化期就是從腸道環境改變開始做起,協助身體排出老舊廢物,建議可搭配乳酸菌、纖維或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調理。2)打底期/老舊廢物淨化排除後,想順利恢復身體機能、燃燒身體脂肪,就得要好好打底!透過適量的代餐控制熱量攝取,並補充優質蛋白質、綜合營養素以及魚油等,維持身體所需營養。3)代謝期/在減重過程中,最難熬的階段就是代謝期。事實上,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這也代表,管理體重時,「提高代謝」是減重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此時,需要補充的營養素包含:優質蛋白質、綠茶素、維生素B群、共軛亞麻油酸(CLA)及卵磷脂,透過刺激提升體內循環代謝。4)美型期/「提升體內肌肉量幫助減重後的身材提升緊實感,打造身體曲線。」此時期所需的營養素中,優質蛋白質是建造肌肉的重要成分;而根據2003年及2004年發表多篇人體試驗研究報告證實,共軛亞麻油酸(CLA)可減少脂肪囤積、增加肌肉比例、減低復胖發生率,進而幫助身體將脂肪轉化為燃料與代謝。營養師補充,攝取充足的水分也很重要!每天運動後至少喝足2000c.c的水分,有助於打造曼妙曲線。

不要再節食了!四大減重觀念你搞懂了嗎?

不要再節食了!四大減重觀念你搞懂了嗎?#營養素

(撰文整理/優活健康網)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安麗紐崔萊) 每當冬天到來,各種高熱量食物狂補上身,就怕缺了一點脂肪就無法度過寒冬,特別是在今年幾波超級寒流影響下,再加上年假時間較長,身體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一圈圈贅肉,實在擔心在夏天無法一展好身材。但不只是即將面對的夏天,減重對於女生來說好像是一年四季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統整目前網路常見的錯誤減重方法,不外乎都是節食、只吃單一食品或是標榜低卡、低熱量的食物,卻越減越肥,甚至把身體搞壞,得不償失。 當心越減越肥 破除減重3大迷思! 「明明少吃了、也戒掉甜點飲料,但怎麼還是瘦不下來?」許多人常會以食用生菜沙拉的減肥方法,以生菜當主食,認為生菜還可以促進消化、熱量又低,但這是極度營養不良的減肥方法,嚴重會因缺乏蛋白質使肌肉耗損嚴重,不僅容易復胖,甚至導致脂肪囤積更多。事實上,減重時平均每週約減少0.5~1公斤,若是一下子減掉太多體重,容易產生代謝異常,對身體反而有害無益。以下就盤點3大減重常見的錯誤迷思: 1)迷思一/每天只吃一頓卻狂吃不忌口? 談到減肥,最常聽到「節食」、「少吃」逼迫自己胃口縮小,以為每天只吃一餐,身體就可以少一點熱量吸收,藉此達到減重的目的。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像這樣一天只吃一餐的情況,容易破壞熱量消耗的正常代謝,反而容易增加食慾而造成暴飲暴食的現象,使得體重增加更快。安麗紐崔萊營養師劉馨嬬建議,在減重的過程中,最好一天三餐都吃,如果真的擔心熱量攝取的問題,也可以營養均衡的代餐來代替其中的兩餐,免得因為飢餓難耐而演變成暴飲暴食的情況。 2)迷思二/想減肥卻連動都不想動? 「堅持運動才是最有效的減肥方法!」根據紐崔萊體重管理中心資訊指出,人體的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每10年會下降約5%;25歲之後,平均每年減少0.25公斤的肌肉。固定的運動習慣除了能讓肌肉更加勻稱健美,還可以加強心肺功能和提高肌力來提升代謝,自然提高身體的熱量消耗能力,即使在休息時,肌肉也會繼續燃燒熱量。但營養師提醒,千萬不要空腹運動,一方面是沒有體力可能使身體增加負擔,一方面是運動完後更餓,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得更多。 3)迷思三/長期只吃單一食物營養難均衡? 很多人為了減肥,可能只會以一杯牛奶、麵包當作一餐,像這樣飲食單一化容易造成營養缺乏,加上身體水分大量流失、肌肉蛋白質分解,造成暫時性的肝、腎功能失調,甚至因反覆減重、代謝率下降而影響腸胃功能,產生消化不良或腸胃疾病等不良後果。營養師建議,應該是改變飲食習慣來控制體重,如:利用少油的烹調方式做菜、每天1~2餐以代餐補充營養,或是參考衛福部訂定每日飲食指南(包含六大類食物),保持減重不減健康。 一名35歲的上班族米米(化名),因為工作性質需要長時間坐在辦公室,因為沒時間運動加上三餐不正常,有一陣子體重飆升,聽從朋友建議下,只靠水果維持身材,一開始體重下降的狀況非常明顯,但維持沒多久就因為營養不均衡導致精神不濟,身體也逐漸浮現出許多問題。營養師劉馨嬬提醒,單一食物攝取,減去的都是水分及肌肉,只要停止就很容易復胖!呼籲民眾,正確的減肥觀念應該是要靠足夠的營養代謝來燃燒脂肪,由內而外調理健康不復胖的體質。 擺脫體脂肪有訣竅 體重管理4大階段不可少! 營養師說明,首先,需要控制飲食熱量並將身體中的毒素排出再淨化;接著攝取足夠的營養素為身體打好基礎、強化身體各項機能狀態,以及提升體內新陳代謝;搭配運動增加身體肌耐力,依循淨化、打底、代謝、美型等4大階段分別補充適當的營養素,打造完美體型其實一點都不難。 1)淨化期/生活週遭存在著各種看不見的毒素,如:不良的飲食習慣、日夜顛倒的生活方式,或是服用過量或來路不明的藥物等,一旦身體的排毒機制不夠健全,小則便秘、肥胖;嚴重則引起慢性病、癌症上門。淨化期就是從腸道環境改變開始做起,協助身體排出老舊廢物毒素,建議可搭配乳酸菌、纖維或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調理。 2)打底期/老舊廢物淨化排除後,想順利恢復身體機能、燃燒身體脂肪,就得要好好打底!透過適量的代餐控制熱量攝取,並補充優質蛋白質、綜合營養素以及魚油等,維持身體所需營養。 3)代謝期/在減重過程中,最難熬的階段就是代謝期。事實上,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這也代表,管理體重時,「提高代謝」是減重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此時,需要補充的營養素包含:優質蛋白質、綠茶素、維生素B群、共軛亞麻油酸(CLA)及卵磷脂,透過刺激提升體內循環代謝。 4)美型期/「提升體內肌肉量幫助減重後的身材提升緊實感,打造身體曲線。」此時期所需的營養素中,優質蛋白質是建造肌肉的重要成分;而根據2003年及2004年發表多篇人體試驗研究報告證實,共軛亞麻油酸(CLA)可減少脂肪囤積、增加肌肉比例、減低復胖發生率;維生素C則是可以協助體內合成肉鹼(carnitine)及製造代謝脂肪的胺基酸,進而幫助身體將脂肪轉化為燃料與代謝。營養師補充,攝取充足的水分也很重要!每天運動後至少喝足2000c.c的水分,幫助打造曼妙曲線。 減重用對方法,幫你纖體營養plus http://goo.gl/TpXU9H

打造自然美肌 吃這5大營養素就對了

打造自然美肌 吃這5大營養素就對了#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為在拍照的同時留下完美狀態的自己,許多人都會利用手機、相機裡的美肌模式,讓膚色亮麗、呈現好氣色,但其實營養師說,不必這麼麻煩,只要攝取充足水分,多補充維生素C、E、鐵、茄紅素等,輕鬆吃出自然美肌。多吃茄紅素 竟有助於阻隔紫外線國泰診所張斯蘭營養師表示,利用食物天然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以及充分的維生素、礦物質來增加膠原蛋白的生成、幫助肌膚抵抗紫外線的傷害,想要打造出粉嫩Q彈的肌膚不再是難事:1)充足的水分/由於體內組織有將近7成是水,所以,要有水嫩的肌膚就必須提供充足的水分,水不僅可以幫助身體排除體內的廢物、增加身體的代謝、協助養分的運送,還能避免皮膚乾燥,保持皮膚彈性。至於每個人一天的到底多少才足夠,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30c.c.的水,但要特別注意,喝水時要分批緩慢飲用,切勿不要一次飲用太多,不然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引發水中毒等情形。2)維生素C/是人體每天都需要補充的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可預防壞血病、協助身體膠原蛋白的生成、幫助鐵質吸收、加速傷口癒合以及減少自由基的傷害避免老化,幫助肌膚維持彈性、預防黑斑的產生。像是奇異果、柑橘類、番石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維他命C會隨著時間、溫度而減少,所以,若想保留較多維生素C,建議在切開後盡速的食用完畢。3)維生素E/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因為維生素E可消除自由基、抗老化,且當維生素E缺乏時,皮膚會出現乾燥、老化的現象。一般來說,維生素E存在於多種植物性食品中,只要攝取均衡飲食,一般人很少發生缺乏問題,而維生素E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會儲存在身體組織中,注意不要補充過量。4)鐵/攝取不足時容易有缺鐵性貧血的現象,因此,適當的攝取高鐵食物有助於保有紅潤好氣色,也可強化免疫力,例如:牛肉、羊肉、深綠色蔬菜、黑糖等。而維生素C是可幫助鐵質的吸收,所以,在攝取高鐵食材的同時,也可增加維生素C的攝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注意咖啡、茶、高鈣食物都會影響鐵質吸收。5)茄紅素/提及茄紅素普遍民眾應該馬上會想到抗癌這項優點,的確,在相當多的研究顯示茄紅素能夠阻止自由基對身體細胞的破壞,還能保護心臟血管,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除此之外,茄紅素其實還可抵抗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減少黑色素細胞的產生,所以,可適當的多補充富含茄紅素的食材,如蕃茄、西瓜、木瓜、紅芭樂及紅蘿蔔等,而茄紅素因屬於脂溶性,所以,加入油脂烹調後能更有利身體的吸收。想要擁有Q彈美肌 油炸、糖類是禁忌雖然有很多食材都可創造出美肌,但若是吃錯食物、飲食不當時,當然也會使肌膚受到破壞,例如:油炸物容易在體內形成過多的自由基、精製糖會加速皮膚老化,使肌膚暗沉缺乏彈性,所以,張斯蘭營養師提醒民眾,只要持之以恆的透過飲食習慣改變,提供身體充足的營養,抵抗自由基的傷害,就能輕輕鬆鬆變漂亮。

糖尿病患營養素吃不夠?DIY罐沙拉搞定

糖尿病患營養素吃不夠?DIY罐沙拉搞定#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友應該怎麼吃才能控制血糖?衛福部豐原醫院糖尿病友會,利用近來流行的玻璃罐沙拉概念,教導病友在玻璃罐當中,放入自己喜歡吃的食材DIY沙拉罐,不僅能精確掌握是否均衡攝取所需,看了玻璃罐中五顏六色的蔬果,食慾也跟著好了起來。衛福部豐原醫院江佳容營養師表示,玻璃罐沙拉的概念,是把食材裝進玻璃罐加調味料,透過簡單製作且易於攜帶的特性,搭配彩虹蔬果原理,補足一日所需的蔬果份量,除了膳食纖維外,更補充到各種植物化學物質與抗氧化物質,增加身體代謝的同時,更達到預防癌症與健康飲食的目的。9成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豐原醫院替病友準備健康食材,包含各色新鮮蔬菜、雞胸肉、毛豆仁以及各種辛香料,搭配油醋取代傳統的高油脂沙拉醬,讓病友在選擇自己愛吃的食材,裝到玻璃罐中自製沙拉,罐子裡裝了膳食纖維、優質蛋白質、適量油脂及多種具抗氧特性的食材,不但充滿繽紛色彩也有多種營養素。因衛福部建議,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為25~35公克,但9成以上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到建議量的一半,原因為現在年輕人多為外食族,加上家中老人更因孩子不在家,吃的相對簡單,導致從小孩、成人至老人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皆嚴重不足。因此想藉由此次病友會的機會推廣,攝取多色多種類的食物,補充纖維營養均衡。

9成國人陷「隱性飢餓」泥沼不自知 男恐不孕、女骨鬆

9成國人陷「隱性飢餓」泥沼不自知 男恐不孕、女骨鬆#營養素

(撰文/吳美瑤) (採訪諮詢/新北市衛生局長期照護兼任營養師宋明樺) 在台灣,除了可品嘗到各式各樣的中華料理外,更有匯集來自全球各地的精緻飲食,加上台灣獨有的夜市小吃、吃到飽餐廳、手搖飲料店等充斥著大街小巷,如此快速便利的飲食環境,包辦了上班族從早到晚的用餐需求,若偶爾想來點下午茶或宵夜,也都能隨時滿足口腹之慾。但你知道嗎?這樣餐餐都能吃到撐破肚皮的情況下,竟仍有高達9成台灣成人深陷「隱性飢餓」而不自知! (高達9成台灣成人深陷「隱性飢餓」而不自知!) 熱量超標營養卻不均衡 你我都是隱性飢餓高危險群! 「究竟什麼是隱性飢餓?」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日常飲食中缺乏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狀況。新北市衛生局長期照護兼任營養師宋明樺表示,現代人三餐外食多,不論是選擇便當或麵食,最常出現「重量不重質」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食物的份量與熱量常常足夠甚至超標,但飲食內容的品質與營養卻相對不足。根據調查指出,台灣高達99%成人每日飲食未達衛生福利部六大類食物建議標準,而國人不愛吃蔬菜、水果,更是加重隱性飢餓發生的主要關鍵。 隱性飢餓男女徵兆大不同 男恐不孕、女骨鬆 「隱性飢餓都是有跡可循!」宋明樺營養師表示,當身體缺乏各種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鈣、鉀、鋅、鎂等,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代謝異常,可能變得容易感冒或久病不癒,以及出現過敏症狀,甚至引起諸多身體疾病;此外,男女在隱性飢餓的表現上也會有所差異。她進一步解釋,以男性來說,若身體長期缺乏鋅,就會造成生殖能力變差、精蟲品質不佳,甚至造成不孕的可能;另一方面,女性若長期缺乏鐵質、鈣質、維生素C,則易有貧血、骨鬆、皮膚老化等問題。 (女性長期缺乏鈣質、維生素C,易有骨鬆、皮膚老化等問題。) 事實上,由於男女身體構造不同,所需的營養素也相差甚多,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常有壓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這都是影響營養素的吸收效果或加速流失的原因,宋明樺營養師也點出男、女最常出現的不良習慣及影響。 男性易缺鎂、鋅、維生素B群 1)活動量大、流汗較多易流失鋅/鋅是維持生長發育與生殖機能的重要元素。長期缺乏,就會造成生殖能力變差、精蟲品質不佳,甚至造成不孕的可能。 2)肉類攝取過多易缺乏鎂/鎂是人體重要元素之一,有助維持肌肉與神經的正常功能,以及維持正常代謝,若缺乏易有代謝力下降、身體疲倦等問題。 3)抽菸、喝酒易缺維生素B群/影響身體運作、細胞代謝變差,可能引起貧血、口角炎等問題。 女性易缺鐵質、鈣質、維生素C 1)生理期易流失鐵質/女性比男性更需要鐵質吸收,尤其生理期時更需要補充鐵,長期缺乏容易有貧血、疲倦、暈眩的問題。 2)喝咖啡、愛吃甜食易缺鈣質/咖啡因會加速鈣質流失,若長期缺乏恐容易有情緒不穩、泌尿道結石,甚至有提高骨鬆的機率。 3)食量小、蔬果攝取量不足 易缺乏維生素C/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效,可消除自由基,若缺乏會有肌膚老化、牙齦出血、傷口不易癒合等問題,甚至有引發癌變的可能。 宋明樺營養師也提醒,小孩挑食的情況以及老年人的牙口功能退化,與吸收能力變差,也會導致營養不均衡,這類都是隱性飢餓的高危險群。 攝取足量六大類食物 少外食少油炸多蔬果 「想逃離隱性飢餓的泥沼,最根本應從飲食足量、多元做起。」宋明樺營養師表示,可參考衛福部所建議的六大類飲食指南標準,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全穀根莖、豆魚肉蛋、乳品、堅果油脂等6大類食物,以補足各類營養素。同時建議應改掉過於精緻的飲食習慣,減少外食的次數,少吃油炸物並避免油膩的烹調方式。 (攝取足量六大類食物 少外食少油炸多蔬果。) 3原則 吃對綜合維他命! 事實上,因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鐵、鋅、鎂等,必須從食物獲得,但現代人常因忙碌或外食習慣而無法完整攝取,建議可藉由綜合維他命,補充飲食中所缺的營養素,但應掌握以下3原則: 1)應選擇大品牌、有認證的產品,不要相信或吃來路不明的營養保健品。 2)按照指示劑量服用,千萬不要認為多吃效果會比較好。 3)綜合維他命不能完全取代食物,每天仍需均衡飲食並多補充蔬果。

消除疲勞、降血脂 蘆筍營養素爆表

消除疲勞、降血脂 蘆筍營養素爆表#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炎熱的夏天,來盤涼拌蘆筍消消暑氣!蘆筍的營養豐富,曾有報導指出其有降肝火的功效,堪稱天然滅火器,營養師指出,蘆筍不只是低脂、高纖的蔬菜,更含有能夠調節免疫力、降低高血壓、水腫及消除疲勞等功效的營養價值。可降血壓、消水腫 痛風患者忌吃雙和醫院黃俊傑營養師表示,蘆筍具有低糖、低脂肪、高纖維和高維生素的特性,是減肥的好幫手,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β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膳食纖維,以及微量元素鉀、硒、磷、鋅等,可說是營養相當豐富的食材。此外,蘆筍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其中天門冬醯胺酸(Asparagine),為重要胺基酸之一,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對人體有特殊的生理作用,能調節身體的免疫力,並可幫助身體排除多餘水分,對於高血壓、水腫患者也有調節效用。蘆筍中還含有多種胺基酸,其中精胺酸與離胺酸的比例為1.06,根據研究指出,此胺基酸比例具有降血脂的功能。然而蘆筍是普林含量較高的蔬菜,因此不建議有痛風疾患、尿酸代謝異常的人食用,否則容易造成尿酸堆積。汆燙後冷藏 可保存更久雖然蘆筍營養價值豐富,但需用正確的烹調方式,才不會導致營養流失,黃俊傑營養師說,蘆筍不宜生吃,亦不能烹煮過度,建議可以稍微汆燙後再食用;值得注意的是,蘆筍久放會出現纖維化,經汆燙後再冷藏,也有助延長保存期限。汆燙的蘆筍味道較淡,營養師說,炎炎夏日,將汆燙過的蘆筍冰鎮後,製成涼拌蘆筍,再淋上芝麻醬或是檸檬醬,就成了美味又清爽的菜餚,是炎熱夏天裡的好選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