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

立冬藥膳食療

立冬藥膳食療#食譜

立冬是冬季節氣的始端,俗諺:「立冬補冬,補嘴空」, 意指進入冬季以後,氣候漸冷,「過冬擋畏寒」,立冬前後為最佳進補時節, 而冬季為了禦寒增加體溫,所以常會加強營養物質的攝取,此時也是進補以禦寒和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最佳時機。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粳米、小麥、黃豆、豌豆等榖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蔔、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仍必須考慮個人體質如素體燥熱者,不宜溫補;及所患疾病特性如高血脂症者,則不宜過度食入動物內臟及海鮮;急性感染症者也不宜進補。以下幾種常見滋補養生方法可以參考,但建議由醫師依個人體質條件而選用。■  當歸羊肉爐材  料: 羊肉塊600g(帶皮,或者羊腱切塊),生薑適量,當歸二錢、枸杞三錢、紅棗10粒(去仔)。調味料:鹽少許,醬油 1大茶匙,糖 1大茶匙,酒 1杯。 作  法: 1. 羊肉塊用沸水燙一滾,去血水換清水,放入小燉鍋內。2. 高麗菜及茼蒿洗淨,生薑拍打備用。3.  將生薑、當歸、枸杞、紅棗及調味料一起放入燉鍋內,用小火慢燉 1.5~2小時,肉愈爛愈好吃。4. 然後放入高麗菜,再煮  20 分鍾即可,茼蒿吃時再燙。■  十全大補雞 材  料: 烏骨雞或小母雞1隻,生薑3片,黨參三錢,白朮三錢,白茯苓三錢,炙甘草二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熟地三錢,白芍二錢,黃耆三錢,肉桂一錢。 調味料:米酒一大茶匙,塩少許,生薑一小塊切片。 作  法: 1. 將全部藥材放入紗布袋中2. 將已燙除血水之雞,薑及藥袋全部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及米酒1湯匙,先以大火煮滾,撈除浮沫後改為小火,燉煮約50分鐘,取出藥袋,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簡單食療,輕鬆暖身過冬季

簡單食療,輕鬆暖身過冬季#食譜

天氣漸冷,年長者常受天候及行動力之影響,有飲食製備不易而造成營養不均衡及肢體活動不足手腳冰冷之問題。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陳柏方營養師及梁秋月 師傅特別研發了兩道簡易的!,期望幫助民眾達到「暖身」及「營養」的雙重功效!第一道為喝了可以讓身體暖呼呼的「高鈣、高蛋白薑汁燉奶」,以蛋白、牛奶、老薑做為食材,蛋白提供優質蛋白質來源,幫助身體建造修補組織及維持生理代謝;牛奶除提供蛋白質外,亦含豐富鈣質預防骨質疏鬆;老薑則可祛風、暖身,將三種食材利用「蒸」的方式,做出滑嫩、易入口的薑汁燉奶,非常適合秋冬年長者點心補充,亦可預防秋冬血液循環不佳、鈣質不足造成的抽筋現象!第二道為「營養滿分黃帝粥」,考量年長者易有咀嚼不佳、排便不順、蛋白質攝取不足、心血管疾病之問題,利用高纖-糙米及優質植物性蛋白-黃豆作為粥品的基底,再搭配核桃、杏仁、芝麻、花生粉末等堅果類食物,除提供香氣外,此類優值脂肪取代平日部分油脂可達到降血壓、預防氧化自由基對心血管之危害。民眾可自己動手做做看,或幫助家中長者先行製備,以利方便食用並達到「食療」之功效!食譜示範如下:■ 示範食譜一:高鈣、高蛋白薑汁燉奶材料: (1盅)鮮奶3/4杯、老薑100克、蛋白2個、細砂糖2大匙(糖尿病患或熱量控制者可用代糖取代) 作法:老薑壓汁。 鮮奶取2大匙,放入細砂糖以小火加熱至溶化。 將做法2加入蛋白、鮮奶打勻,用濾網過濾放入碗中。 水滾後放入蒸籠,先以大火蒸3分鐘,再改以中火蒸5分鐘即可。 ■ 示範食譜二:營養滿分黃帝粥材料: (8人份)糙米2杯、黃豆1杯、蛋白2個、杏仁果100克、核桃100克、黑芝麻100克、花生粉50克作法:黃豆泡水6小時。 將杏仁果、核桃、黑芝麻炒熟,並攪碎成粉狀。 糙米洗淨後,與黃豆一起煮熟(或放入電鍋以2杯水煮熟亦可)。 煮熟之黃豆糙米粥,加入蛋白烹煮即可。可依個人喜好加入杏仁果、核桃、芝麻、花生增加香味及油脂。或改為鹹味灑上芹菜末、紅蘿蔔亦可。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7772

三道冬令進補膳食 讓你營養好過冬

三道冬令進補膳食 讓你營養好過冬#食譜

冬令時節,又到了吃補的季節!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林琬翎醫師提到,根據中醫理論,冬三月草木凋零、凍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歛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上要力求其靜,保持心神的安寧,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在起居調養方面,冬天應該順應日光早起,等到日出後才起床,才能收歛陽氣,固護陰氣,太早起床,很容易因為本身陽氣不足,加上氣溫過低,無法對抗寒氣而著涼。但是適量的運動仍然有助於血液循環,程度以微汗為限,才不會因為大汗淋漓,毛孔大張,導致寒氣入侵。飲食調養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時生冷,但也不宜燥熱,食用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冬氣通於腎,常吃天然氣味重或顏色深的食材,如羊肉、香菇和木耳等,食物的能量會往人體下焦部位,也就是腎的位置走,因而能產生能量、增益陽氣。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多喝豆漿,多吃蘿蔔、青菜、豆腐等。進補時,也要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署立基隆醫院林琬翎醫師提醒大家,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選擇清埔、溫補,萬萬不可盲目進補,以免不適體質反而出現口破、失眠或身體不適的情形。林琬翎醫師也提到,現在正值新型流感肆虐的季節,民眾都希望能有好的抵抗力來免於受感染,平時除了養成良好的衛生營養習慣,中醫防病於未然的觀念也可以從補肺氣調脾胃上著手,使人體呼吸道及消化系統維持在健康運作的狀態。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許秋萍營養師也提到:現代人每天大魚大肉,營養已經足夠,如何『補的健康、補的合宜』更是國人進補時更應注意的,以免補出問題,而除了一般民眾之進補外,慢性病患者之進補更應特別注意,糖尿病患者可用「代糖」取代「糖」;高脂血症患者應避免高油及高膽固醇食物、減少「精緻糖類」的攝取量;高血壓患者則應注意含鹽份高之食物、調味品;高尿酸血症應減少高普林之食物,並注意湯品之食用量;腎臟病患者應注意高磷食物如花生、芝麻、內臟類、蛋白質攝取量之攝取量的控制。在此,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及營養室亦提供了『芽白如意雞』、『和漢田野』及『補肺健脾排骨湯』三道冬令進補之膳食,提供民眾參考。示範食譜一:芽白如意雞材料:(10人份)雞1隻、芽白菜1斤、牛蒡1支、薑片少許、黑棗7顆作法:將芽白菜撥開洗淨、牛蒡切片 。 將所有食材放入陶鍋中燉煮至軟後加鹽調味即可 。 ※ 慢性患者可去雞皮燉煮。示範食譜二:和漢田野材料:(10人份)小排12兩、當歸1片、枸杞1T、川芎4片、紅棗12粒、紫山藥16兩、蒟蒻小捲1包、薑(片)2兩、川七8兩、銀杏 4兩作法:以麻油、薑爆香後放入川七大火快炒。 小排、當歸、枸杞、川芎、紅棗燉煮1小時後(不必調味)濾出高湯。 將高湯加熱汆燙蒟蒻小捲2-3分鐘撈出後,高湯中加入冰糖及鹽少許調味。 分別放入山藥汆燙2-3分鐘撈出(山藥口感脆風味特殊)、熟銀杏2-3分鐘後撈出。 高湯稍加熱,可再依個人喜好加入米酒。 將炒好之川七及所有燙好之食材擺盤後,再倒入燒熱之高湯即可。 ※ 素食可將小排以香菇蒂代替 。示範食譜三:補肺健脾排骨湯材料:(4人份)黃耆4錢、黨參3錢、白术4錢、山藥4錢、甘草2錢、紅棗3錢、玉竹4錢、芡實2錢、蓮子2錢,及排骨適量作法:將排骨洗淨後放入水中川燙。 將排骨及藥材一起放入燉煮。 小伙段主40分鐘至1小時即可。 ※ 有感冒症狀者不宜食用。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7678

保健食譜 輕鬆預防更年期症狀

保健食譜 輕鬆預防更年期症狀#食譜

婦女停經後,因體內不再分泌雌激素,常導致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及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盜汗、腰酸背痛、皮膚搔癢、陰道乾燥、頻尿、情緒焦慮、失眠等生理及心理上許多不適症狀。署立基隆醫院張皇瑜營養師及吳秋琴師傅共同研發了「山藥芝麻圓」及「蔓越莓手工餅乾」兩道簡易的更年期婦女保健小品,提供給民眾參考。署立基隆醫院張皇瑜營養師表示:實證醫學上指出,食物中的『植物性雌激素』可有效預防或緩解上述更年期之症狀或疾病,並且尚有預防乳癌罹患之功效,如黃豆、山藥,都是在臨床試驗上常見的選用食材。「山藥芝麻圓」除了利用山藥如上述有益更年期婦女的保健功效之外,山藥高纖易飽,若以其部份替換主食,對因更年期之後基礎代謝率下降,造成的體重失控,亦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蔓越莓手工餅乾」,採用臨床上證明可有效避免泌尿道感染的蔓越莓乾,不只保健,更增添許多香甜風味。另外,為了防治易發的心血管疾病,師傅嘗試以大豆沙拉油取代一般高反式脂肪的烘焙用油,健康加分卻風味、口感一樣不減! 食品示範如下:■ 示範食譜一:山藥芝麻圓材料:(5人份)山藥1斤、黑芝麻粉70克、地瓜粉200克、太白粉100克、黑糖250克作法:1. 山藥蒸熟後搗泥,拌入地瓜粉、太白粉與適量炒香的黑芝麻粉。 2. 揉成長條再切成適當大小,即可入滾水煮,浮起即可撈起,放黑糖水中食用。 3. 若不立即入鍋煮,擺盤放冷凍存放。 ■ 示範食譜二:蔓越莓手工餅乾材料:(5人份)低筋麵粉250克、蔓越莓乾75克、大豆沙拉油60克、砂糖150克(或代糖的量)、蛋1顆、泡打粉1茶匙、鹽1/2茶匙作法:1. 沙拉油、糖、蛋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過篩麵粉 2. 接著加入泡打粉、鹽、蔓越莓乾和勻,揉成小團再壓扁 3. 放入烤箱烤20分鐘即可。 ※ 需熱量控制者,建議以耐烘焙代糖製作。(熱量:425.6大卡/份);(代糖餅干:305.6大卡/份)

教你如何「冬令進補」不油膩

教你如何「冬令進補」不油膩#食譜

時序慢慢進入冬季,暑氣漸消,又到了吃補季節,陽曆十一月初開始進入「立冬」,習慣上大家把這個節氣認為是冬季的開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洪若樸指出,冬令進補是國人傳統養生保健的一環,易經云「冬至一陽生」,此時寒冷陰氣盛極而衰,人體內的陽氣開始滋生,陰極陽生也最能吸收外來營養而發揮其滋補作用。洪若樸說,節氣變化萬物蟄伏,人體活動量減少,新陳代謝變得緩慢,食慾也較旺盛,正是進補養生好時機。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此階段的養精蓄銳,正是為來年「春生、夏長」而準備。然而現今富裕生活環境,平日飲食不虞匱乏,國人營養攝取過盛,其實不必急於在冬令時期給自己藉口大吃大喝,而是要考量個別需求差異,在冬令進補上稍做調整。洪若樸建議,民眾可搭配飲食金字塔概念,食材多元化、蔬果常相隨、五穀雜糧核果不可少。製作時除把握油、鹽、糖適量的原則外,也應用中藥材與蔬食的原始甘甜美風味,並利用含豐富多醣體、維生素、礦物質的菇蕈類來增加蔬菜類的變化、以免落入「營養健康不可口」。她強調,除了蔬果、菇蕈、核果種子類外,也不妨試試使用一些國人熟悉的當歸、黃耆、枸杞子、百合、紅棗入菜,不僅可以增加食材多變化、色彩誘人食慾,更可以減少調味料使用量,例如:歸耆羊肉湯、淮山百合排骨湯、核桃鮮菇雞片、麻油藥膳皇宮菜等。洪若樸提醒,傳統的冬令進補不外乎是以大量肉類食材搭配中藥材進行墩熬,例如:八珍排骨、十全大補等,無形中攝取過多蛋白質、飽和性脂肪、膽固醇及普林,不僅增加惡化了慢性疾病罹患,例如心血管性疾病、高血壓、中風或高血脂患者等,不能不慎選藥燉食補,否則在節氣變化多端的嚴冬更容易發生意外(肉類食品燉熬時間久,湯品內含普林量高,對痛風病患不宜;糖尿病、肥胖者,則需節制熱量及份量)。最後洪若樸提醒民眾,在冬令進補想要國人完全漠視幾千年飲食文化傳統,實有違人性,為顧及健康、營養、美味,不妨將【飲食金字塔】概念帶入日常生活中,讓國人重視自然養生與健康,除了減油、減熱量、多纖維外,在進補的同時也兼顧均衡,讓大家『贏』在冬令進補。 ※『冬令進補』食譜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7704

「銀」向健康 咀嚼料理沒煩惱

「銀」向健康 咀嚼料理沒煩惱#食譜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早在1993年已跨越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7%門檻,成為高齡化社會,至2006年7月底止,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10.09%(內政部統計資料),預估至2010年,臺灣老年人口將高達12%,高齡族群確實逐年增加,雖然長期照護安養機構也逐漸興起,但若能有家庭成員照顧,仍是多數長者期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科主任游春梅表示,大家都希望在老年時仍有健康身體,但老化是難免的事實,如何幫助老年人達到均衡營養,是我們做子女的責任。因為有均衡營養才有健康身體,論及營養,就是要能吃得下「食物」。游春梅說明,多數老年人(銀髮族)幾乎都有咀嚼問題(缺牙、假牙),甚至吞嚥有困難等,能幫長者做好口腔牙齒健康最好。游春梅說,若仍無法正常咀嚼,則可多利用目前多功能調理機或調理刀具,依長者營養需求及咀嚼能力,在家就能輕鬆料理符合長者營養餐,讓長者攝取足夠食物,才有健康身體,也因此提升長者生活品質。游春梅介紹以下幾項如何以全家人普通餐再利用調理機具,在家輕鬆又快速為長者準備餐點:首先依長者咀嚼能力,把食物分成五種不同質地製備方式。ㄧ、普通餐符合一般成人營養需求的均衡飲食,適用於全家人及咀嚼功能正常的長者。 內容應包含六大類食物(一人份/熱量685大卡):‧五穀飯-材料:五穀米、白飯‧魚片豆腐-材料:鲂魚、豆腐、香油‧松子玉米肉末-材料:松子、絞肉、玉米粒‧素妙三菇-材料:柳松菇、鮑魚菇、香菇絲、油‧時令蔬菜-材料:清江菜、油‧山藥枸杞雞湯-材料:棒腿肉、山藥丁、枸杞‧水果-材料:柳橙一顆二、細碎餐適用於牙齒功能較差,咀嚼有些困難的長者 內容同普通餐,可利用調理剪刀,將較大體積固體食物剪成較細碎質地,或用研磨機瞬間鍵快速擊碎食物,使食物成為比較好咀嚼且較易吞嚥。備註:營養成分同普通餐三、泥狀餐適用於沒有牙齒,咀嚼有困難的長者。 內容同普通餐,可利用多功能調理機研磨功能,將較大體積固體食物不需加水研磨成泥狀質地,可不需咀嚼且較易吞嚥。 備註:營養成分同普通餐四、半流質餐適用於沒有牙齒,咀嚼有困難且須親人餵食的長者。 內容同泥狀餐,把食物經研磨機擊碎後,加入稀飯、麵條,成不需或稍加咀嚼即可吞嚥的飲食。 備註:1、食用流質的長者,最好少量多餐;2、可用細碎餐或泥狀餐,製作成兩份,一份當正餐,一份當點心來進食。3、每份熱量約250~300大卡五、全流質餐適用於無法咀嚼、吞嚥困難且須親人餵食的長者。 內容同半流質餐,將食物利用調理機調製成液態食物、若吞嚥有困難、易嗆到的長者,可加一些增稠劑,改為小口慢慢地吞。 游春梅強調,論及老年人營養,是指可以吃進肚子且能消化吸收的食物,然而老年人常伴有慢性疾病,必須配合適當修正飲食,若有任何飲食問題,可隨時諮詢營養師。當然家人「真心」付出、每餐「用心」調配、時時「關心」,有如此「孝順之心」,那家人就事事順心。備註:同半流質餐 以上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蔡素琴營養師及趙炯宇廚師提供

更年期婦女保健小品健康輕鬆煮

更年期婦女保健小品健康輕鬆煮#食譜

婦女停經後,因體內不再分泌雌激素,常導致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及更年期症狀如:熱潮紅、盜汗、腰酸背痛、皮膚搔癢、陰道乾燥、頻尿、情緒焦慮、失眠等生理及心理上許多不適症狀。署立基隆醫院張皇瑜營養師及吳秋琴師傅共同研發了「山藥芝麻圓」及「蔓越莓手工餅乾」兩道簡易的更年期婦女保健小品,提供給民眾參考。署立基隆醫院張皇瑜營養師表示:實證醫學上指出,食物中的『植物性雌激素』可有效預防或緩解上述更年期之症狀或疾病,並且尚有預防乳癌罹患之功效,如黃豆、山藥,都是在臨床試驗上常見的選用食材。「山藥芝麻圓」除了利用山藥如上述有益更年期婦女的保健功效之外,山藥高纖易飽,若以其部份替換主食,對因更年期之後基礎代謝率下降,造成的體重失控,亦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蔓越莓手工餅乾」,採用臨床上證明可有效避免泌尿道感染的蔓越莓乾,不只保健,更增添許多香甜風味。另外,為了防治易發的心血管疾病,師傅嘗試以大豆沙拉油取代一般高反式脂肪的烘焙用油,健康加分卻風味、口感一樣不減! 食品示範如下:■ 示範食譜一:山藥芝麻圓材料:(5人份)山藥1斤、黑芝麻粉70克、地瓜粉200克、太白粉100克、黑糖250克作法:1. 山藥蒸熟後搗泥,拌入地瓜粉、太白粉與適量炒香的黑芝麻粉。 2. 揉成長條再切成適當大小,即可入滾水煮,浮起即可撈起,放黑糖水中食用。 3. 若不立即入鍋煮,擺盤放冷凍存放。 ■ 示範食譜二:蔓越莓手工餅乾材料:(5人份)低筋麵粉250克、蔓越莓乾75克、大豆沙拉油60克、砂糖150克(或代糖的量)、蛋1顆、泡打粉1茶匙、鹽1/2茶匙作法:1. 沙拉油、糖、蛋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過篩麵粉 2. 接著加入泡打粉、鹽、蔓越莓乾和勻,揉成小團再壓扁 3. 放入烤箱烤20分鐘即可。 ※ 需熱量控制者,建議以耐烘焙代糖製作。(熱量:425.6大卡/份);(代糖餅干:305.6大卡/份)

中秋烤肉不喊卡 新式烤法零負擔

中秋烤肉不喊卡 新式烤法零負擔#食譜

提到中秋節,許多民眾第一個映入腦海的活動就是烤肉,使中秋節儼然成為「全民烤肉節」。不過,研究證實燃燒木炭所產生的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PAHs)是致癌物質,連續烤肉兩小時,釋放出來的廢氣量,相當於22支香菸的釋出量,不但對人體有害,其產生的二氧化碳量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環境。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莊譓馨營養師表示,只要換個烤肉方式,在食材的準備及調味上,增加蔬菜攝取,並控制烤肉醬的用量,想與親朋好友團聚享受烤肉樂趣,同時顧及健康並響應「減碳」運動,是可以兩全其美的!1. 烤肉器具莊譓馨指出,在烤肉器具的選擇上,建議大家改以鐵盤取代傳統燒木碳的烤肉方式。不過,鐵盤烤肉雖然可避免肉類油脂滴入炭火產生的致癌物,但仍會產生油煙,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2. 食材選擇及調味莊譓馨提醒,烤肉食材的準備及調味,應注意「低糖、低鹽、低油、高纖」四大原則,少吃肉,增加蔬菜、纖維攝取,一樣能有飽足感。肉類:雞肉、花枝、蝦子、蛤蜊、鯛魚片等海鮮,低油脂肉類較好;牛豬肉片、香腸、內臟、柳葉魚,膽固醇、油脂較高,少量品嚐。蔬菜類:新鮮蔬菜,如絲瓜、甜椒、香菇、杏鮑菇、筊白筍、金針菇、四季豆、花椰菜、蘆筍等蔬菜可多攝取。其他:豆干、地瓜、豬血糕、甜不辣調味料:稀釋的烤肉醬、檸檬汁、蒜頭、百香果汁及調味香料,如迷迭、義大利香料、黑胡椒、蘿勒葉等,讓烤肉風味更多變3. 烤肉新吃法市售烤肉醬鈉含量較高,加上香腸等食材本身已含鹽分,不知不覺中容易攝取過多的鈉,最好酌量加水稀釋。不過即使不用烤肉醬,運用不同的調味方式,亦可變化出更多元又健康的烤肉新吃法。莊譓馨營養師特別規劃一套健康與美味兼具的烤肉套餐。■ 前菜:蘆筍百香果沙拉作法:水煮蘆筍切段,淋上百香果涼拌調味■ 主菜1. 檸檬香煎鯛魚作法:在鯛魚片撒上少許鹽及黑胡椒,放上鐵盤煎烤,最後淋上檸檬汁,增添風味又有助防癌。2. 迷迭香雞腿作法:以蒜末、低鹽醬油淹漬約半小時,煎烤時灑上迷迭香及義大利香料調味即可。迷迭香是抗氧化蔬菜的第二名,有提味、抗氧化雙重功用。■  蔬菜1. 香蒜四季豆作法:水煮四季豆,加入拍碎大蒜、少許鹽及黑胡椒拌勻調味即可。2. 蛤蜊絲瓜作法:將絲瓜及蛤蜊,加入少許鹽及薑,包入鋁箔紙在鐵盤上煎烤。3. 綜合烤菇總匯作法:香菇、杏鮑菇、金針菇等菇類,加入鹽、少許香油、黑胡椒佐味,包入鋁箔紙煎烤。■  甜點-月餅月餅熱量高,一個蛋黃酥約250大卡,等於一碗飯的熱量,可應景品嚐一個。■  水果-柚子柚子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可以使香腸中的亞硝酸鹽不會變成有害的致癌物質,不過柚子的熱量高,2-3片等於一份水果量,淺嚐就好。■  飲品-無糖綠茶綠茶中所含綠茶多酚,可抵抗自由基,具抗氧化效果,但建議選擇無糖茶品,減少糖類攝取。莊譓馨指出,中秋團圓聚餐容易飲食過量,因此採買時,建議計算每人食用份量,最好是八分的飽足感為佳,不要暴飲暴食,以免造成腸胃的負擔。她也強調,慢性疾病患者在食物入口前,應多加留意,如高血壓及血脂肪高的患者減量使用烤肉醬,肉類去掉肥肉、雞肉去皮再食用;痛風患者減少帶殼海鮮類及菇類的食物,且不要飲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月餅及柚子的攝取量,以免中秋過後舊疾復發。只要均衡的攝取各類食物,再稍微改變烹調方式,就可以滿足味蕾的需求,健康過佳節。 延伸閱讀:http://www.lianan.com.tw/09_knowledg_01_detail.asp?sn=47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