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育兒傳說,你知道多少?從當爸媽開始,就會聽到不少育兒迷思,例如「媽媽喝牛奶,小孩會變白」,或是「寶寶穿二手衣,會比較好帶」、「捏鼻子會變挺,搓頭會變圓」等等,有些根本就是都市傳說,其中是毫無根據的傳聞,又有一些似乎有些道理可循。你知道多少?《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一起來看看吧!
失智者可能會出現妄想、幻覺、錯認等精神行為症狀,讓照顧者覺得難以招架,此時若強硬的說服他們,可能會得到反效果。《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建議面對失智者時「順著毛摸」,保持冷靜的心態、用適當的方式應對,並提供可能出現的對話情境作為練習,多多照顧自己的內心,才能持續照顧下去。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令人震驚,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發各界關注。近年來,失智症治療因新藥的問世,為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帶來更多希望。台灣6月核准兩款失智症新藥樂意保(Leqembi) 和 欣智樂(Donanemab),兩者皆可減少澱粉蛋白沉積,延緩失智症病程惡化,為患者爭取更長的黃金穩定期。
為創造一個讓母乳哺育成為常規的醫療照護環境及激勵本市接生醫療院所參與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於4月20日表揚16家通過行政院衛生署97年度認證之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同時鼓勵準爸媽們,多多選擇母嬰親善醫療院所進行產檢及生產,同時也呼籲尚未參與認證之接生醫療院所一起加入,以促使醫療院所營造親善的哺乳環境。「母嬰親善醫院」是199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發起的全球運動,...
近十年來,由於速食行業及精緻食品的擴展快速,促使多數民眾養成高熱量、高油脂、低纖維的飲食習慣,導致脂肪肝的盛行率也隨之日益增加,目前台灣地區約有百分之廿一至廿五的民眾患有此疾。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 - 柯萬盛 醫師表示,想要治療脂肪肝,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是釐清脂肪肝的成因,而予以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民眾對於預防醫學愈來愈重視,不少人都會定期到醫院或檢驗所接受某些特定的檢查,其中超音波掃描檢查...
談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具代表性人物就是已故作家劉俠女士,此種疾症好發於三十至五十歲女性,屬慢性、發炎性較強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發生原因是關節滑膜囊發炎變厚,以致關節腫脹、僵硬疼痛。發病初期的半年是黃金治療期,錯過期限,關節很可能變形,病情嚴重者甚至全身疲倦、不適,手肘、臀部皮膚起腫塊,或引發眼睛、肺部發炎。易患此症之族群有:1.三十至五十歲中年女性。2.組織抗原中含有HLA-DR4人類白血...
廣義“月子”是指產後一至三個月,因為胎盤娩出到子宮復舊完成約需6-8週,產婦在這段期間須有適當的休息與調養,以期恢復懷孕前的身心狀態,這段時間便稱為“坐月子”。這段時間是體質調理很重要的時機,在這段時間內調養身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青春期跟更年期並稱體質調養三大黃金時期。隨著時代變遷,生活型態與舊有農業時代大不相同,傳統的飲食及養生保健觀念也有些許的修正,就產後保健方面,臺北醫學大學附...
小庭(化名)為國小二年級學生,一年級時數學常考100分,國語也可以考到70~80分。到二年級上學期,數學成績退步,國語則退步明顯,抄寫習字尚勉強可以應付,但是填充或造句則錯誤百出,特別是聽寫部分更是困難重重,常容易寫同音異字,或寫錯字形、增減筆畫,對較簡單、筆劃少的字常寫錯,寫較複雜困難、筆劃多的字,反而較不容易出錯。閱讀出現困難,常無法區辨外型及發音上容易混淆的字詞…等問題,且注意力不易集...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市民健康把關,特別委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辦理98年大腸直腸癌篩檢服務,提供50-69歲市民每2年1次 “免費”糞便潛血免疫檢查,活動於自即日起至98年11月30日止,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民國28年至48年出生且97年未接受篩檢的民眾,可以至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忠孝、和平、中興、陽明、婦幼院區報名參加領取篩檢試管。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自民國71年起...
「你,戒菸了嗎?」相信這句話是菸害防治新法上路後最常見的一句招呼語。也因為菸害防治新法對於禁菸範圍的擴大及罰則加重,於新法上路前,身為健康促進醫院網絡成員,早已在組織內充分提供支持性環境,包括張貼禁菸標示在各明顯出入口、診間區及室內空間、廁所;置放禁菸立牌、衛教海報;跑馬燈宣導;每日定時廣播等等,藉由全院的無菸環境推動、同仁員工對於戒菸政策的執行,進而擴展至病患與社區民眾教育。澄清醫院社會服...
50歲陳先生(化名)抱怨近兩個星期頭痛的很厲害,有時痛一邊,有時兩邊都痛,以前類似的頭痛休息一下就改善,這次卻連續好幾天都如此。陳先生很擔心,是不是二十年前頭撞過後舊傷復發,或是腦袋長什麼東西?還是中風的前兆?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周秉箴醫師表示,患者經過檢查後發現,除了兩邊後枕部有壓痛點外,四肢運動及感覺神經都正常。而頭痛的位置大多是兩側太陽穴及後枕部,有時痛的厲害連眼框周圍都感覺疼痛...
現代人生活方式不同於以往,傳統的勞動方式被長時間電腦操作取而代之,常需久坐及反覆重複某些動作或姿勢,以致出現「上肢過度使用症候群」、「姿勢不良症候群」等文明病。大里仁愛醫院復健科 - 陳巧萍醫師表示,「上肢過度使用症候群」,常因上肢關節及肌肉用力不當、重覆次數過多、或使用時間過長等,所造成的肌腱炎等相關症候群,包括媽媽手、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等。一、媽媽手(De Quervain’s syn...
動脈硬化一直是現代中老年人的致命殺手。隨其發作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異的疾病症狀、如中風、心絞痛等等。如果動脈硬化發生在下肢血管,就會造成皮膚變薄,腿毛脫落、趾甲萎縮、間歇性跛行、夜間下肢抽痛,甚至發紺、壞疽以至於須截肢等等的嚴重症狀,這種下肢血管動脈硬化的疾病,就叫做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 曹乃文醫師指出,本病好發於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居多,據統計在老年男性中以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