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臉部清潔

長痘痘是臉不乾淨,平常要多洗臉?中醫揭「1關鍵」千萬別過度清潔

長痘痘是臉不乾淨,平常要多洗臉?中醫揭「1關鍵」千萬別過度清潔

一名15歲女國中生,下巴及雙頰布滿大小不一的紅色丘疹,且於熬夜或月經前症狀加劇,經醫師診斷為因熬夜與壓力造成的相火妄動型青春痘。後續,經過1個月以「滋陰清熱解毒」為主的中藥治療後,痘痘明顯減少,顏色也逐漸淡化,有效改善長期以來的困擾,也讓患者逐漸恢復自信心。

特別企劃:傷身習慣

快速減重不只傷身,小心引發「膽結石」上腹痛!醫:反覆發炎恐成癌

快速減重不只傷身,小心引發「膽結石」上腹痛!醫:反覆發炎恐成癌

55歲王女士在某日午餐後,突然感到右上腹劇烈疼痛,甚至延伸到背部,讓她難以忍受,雖然沒有發燒、嘔吐或腹瀉等常見症狀,但就醫後醫師診斷為膽結石引發的膽絞痛,需立即進行手術緩解疼痛。花蓮門諾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楊晉瑞表示,建立少油、少糖的健康飲食習慣、適度運動和定期健檢,可有效減少膽結石的發生率。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隨著乳癌篩檢及自我檢查意識提升,越來越多女性在檢查或觸摸到乳房腫塊時,難免擔心是否為惡性腫瘤。維馨乳房外科醫院顧問醫師歐陽賦指出,雖然臨床上年輕女性的乳房腫塊多屬良性,但無論良性或惡性,都應透過取樣並送交病理檢查,才能獲得最準確的診斷。由於醫師對腫瘤良惡性的初步判斷,主要依據影像與外觀特徵,然而這些仍屬臨床經驗法則,唯有病理檢查才能確定是否含有癌細胞。只是,許多女性在面對「是否需要取樣」的決定時,...

懷孕初期出血怎麼辦?先看你是哪一型!中醫教你「安胎2招」先別緊張

懷孕初期出血怎麼辦?先看你是哪一型!中醫教你「安胎2招」先別緊張

一旦孕期發現在孕期中有出血的情形,該怎麼辦?《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初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媽媽們先別緊張,大約有2~4成的孕婦,都可能發生過孕期出血情況,造成出血的原因眾多,一般著床不穩定出血,這時不妨尋求醫師的協助為佳,可依照不同情況調理。

用酒精擦馬桶其實更髒?家政婦揭衛浴清潔「3大NG習慣」當心二次汙染

用酒精擦馬桶其實更髒?家政婦揭衛浴清潔「3大NG習慣」當心二次汙染

廁所是家裡容易髒亂的場所,有些自認為能打掃乾淨的做法不但達不到清潔效果,反而還會造成污漬或設備問題,例如別用用吸塵器清掃廁所地板、用酒精擦拭馬桶座等。《優活健康網》特選篇,日本擁有25年主婦經驗、曾任職家政婦的部落客麻美(マミ)點出3個打掃衛浴常見的NG習慣。

「三高」沒顧好,小心成「末期腎病變」!醫示警:出現症狀恐已中晚期

「三高」沒顧好,小心成「末期腎病變」!醫示警:出現症狀恐已中晚期

慢性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被稱為「沉默殺手」。依據衛福部2024年死因統計,腎臟相關疾病已成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九位,每十萬人口約有24.3人因此喪命。另,台灣醫療研究團隊發表於《Frontiers in Medicine》(2021)研究顯示,高血壓者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2倍,高血糖者約為2.9倍,顯示三高控制不良與腎損害有密切相關。

胸部有小腫塊是乳癌嗎?初期有什麼症狀?醫示警「1關鍵」千萬不可輕忽

胸部有小腫塊是乳癌嗎?初期有什麼症狀?醫示警「1關鍵」千萬不可輕忽

根據國健署資料,「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每年有上萬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超過2千人失去性命。醫師建議平時應保持規律運動、減少高脂飲食、飲酒及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40至74歲女性可善用政府提供2年1次公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守護自身健康。

兒科人力拉警報?北榮曝4名總醫師「全數留不住」:大多選擇開業

兒科人力拉警報?北榮曝4名總醫師「全數留不住」:大多選擇開業

台灣醫療人力吃緊,許多醫師不願待在醫院,然而兒科留才壓力不小。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表示,住院醫師當然是招得越多越好,北榮目前穩定招收,但總醫師訓練結束後,許多人選擇到基層診所開業,今年兒科總醫師看來都留不住,將持續調整薪資與制度,吸引更多人才投入醫學中心,培養穩定的兒科與重症醫療量能。

「肌少型肥胖」危害健康更大!教你2招自我檢測:量小腿圍就能判斷

「肌少型肥胖」危害健康更大!教你2招自我檢測:量小腿圍就能判斷

隨著年紀增長,長者的肌肉質量與功能會逐漸下降,容易出現肌少症。如果同時伴隨脂肪過多,就會形成「肌少型肥胖」,其健康風險比單純肥胖或單純肌少症更高。對銀髮族而言,目前尚無特效藥可治療,因此預防與改善必須依靠飲食與運動並行,才能有效提升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

河豚毒性到底有多強?醫揭河豚毒「少量即可致命」只喝魚湯也出事

河豚毒性到底有多強?醫揭河豚毒「少量即可致命」只喝魚湯也出事

許多人喜歡海鮮,但食用河豚而中毒案件層出不窮,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講座教授黃登福表示,台灣附近海域常見有30多種河豚,大多數含有劇毒,最顯著表徵為4顆牙齒,呼籲民眾勿購買或捕捉此種魚類。《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河豚毒性以及中毒症狀,唯有提升警覺,才能避免河豚毒帶來的致命風險。

不只年長者!防範軟骨缺損惡化成「關節退化」 4大症狀應儘早就醫

不只年長者!防範軟骨缺損惡化成「關節退化」 4大症狀應儘早就醫

「膝蓋痛」不只是長輩們的問題!許多年輕人因為運動傷害、工作負荷或外傷,也可能造成關節軟骨受損,甚至連日常生活的動作都變成折磨。過去一旦軟骨受損,可能最終需要換人工關節。如今,隨著再生醫學的進步,近年出現「一次性微創軟骨修復手術」,幫助患者修復受損軟骨、恢復正常行動力。

從學習煮菜、買衣服開始!日本開設「男性照顧教室」建立互助社群網

從學習煮菜、買衣服開始!日本開設「男性照顧教室」建立互助社群網

台灣男性家庭照顧者的比率已超過45%,相較女性,男性更容易面臨缺乏家務經驗、社交網絡及心理孤立感的困境。《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特別為男性開設「照顧教室」,讓他們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開始學起、建立互助社群,更為社會整體創造一個更加包容與關懷的環境。

流感不是痊癒就沒事!「肺炎恐一直復發」醫點名3族群:小心風險激增

流感不是痊癒就沒事!「肺炎恐一直復發」醫點名3族群:小心風險激增

依據疾管署分析,目前流感疫情屬於「波動或緩降期」,預期12月初或中旬後將再升溫,農曆年前後可能再有一波高峰,呼籲符合公費資格者盡快接種疫苗,遠離重症威脅。醫師提醒,接種流感疫苗不只是防範流感、有效預防發生併發症機率,也可避免急診雍塞和醫療崩潰,讓資源留給其他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