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許多人逛超市時看到特價出清的蔬果,會認為「特價蔬菜就是不新鮮的商品」,事實上這樣的印象並不完全正確。《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料理家ぱるとよ在部落格指出,以她曾任職超市蔬果部門的經驗來說,特價區反而經常能看到「鮮度極佳的蔬菜」,庫存周轉率高,讓消費者更有機會買到鮮度良好的商品。
50多歲的陳女士因疫情期間都窩在家中,使得體重增加不少,解封後積極参加朋友邀約的爬山活動,幾天下來走了好幾公里的山路,結果腿痠腳麻;有天早上睡醒,腳底板下床踏地的瞬間刺痛不堪,跛行一段時間才緩解,到醫院門診才知道,原來是患上足底筋膜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物理治療師教居家伸展運動來增強肌力。
在營養醫學的世界裡,「十字花科蔬菜」幾乎可以說是天然界的抗癌大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不只高麗菜、青花菜、芥藍菜、甚至是小白菜,而在這一整排抗癌選手當中,綠花椰菜無疑是抗癌力最強的代表之一,因為它含有一種研究最多、效果最明確的明星成分蘿蔔硫素(sulforaphane)。
在職場上經常會遇到讓人討厭的同事,明明能力不差,卻因某些同事的存在,使整個工作環境變得壓迫又疲累。《優活健康網》特別摘錄外商高階主管彼得(Peter Tu)分享「面對討厭同事的應對方法」,可以透過掌握自己的情緒、時間與注意力來應對。當我們學會這些方法後,就會發現,需要每個人都喜歡或認同自己,也能活得很好,甚至更加自由。
當氣溫升高,不只臉部肌膚燥熱難耐,相對敏感脆弱的私密處也頻頻亮紅燈!現代女性對於自身私密處的健康越來越敏銳,當出現搔癢、異常分泌物,甚至尷尬氣味時,除了會尋求醫生諮詢,更會於日常搭配專用「私密處清潔、保養產品」,但對於私密處如何正確呵護?日常習慣又容易忽略哪些?德國美容專家為女性解答6大正確觀念。
白血病又稱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發病年齡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且多已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此病早期僅有化療可選,但近年已有新型標靶藥物問世,透過「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長期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私密處異味並不罕見,大多數女性在生活中都曾遇過這樣的情況,只是當氣味變得明顯,甚至影響到生活日常,難免讓人感到困擾,究竟私密處異味是什麼原因?別人聞得到嗎?又該如何改善呢?《優活健康網》整理私密處異味的相關QA,只要釐清原因就能對症下藥,還讓私密處保持清新。
名醫講座來囉!當我們開始忘記自己及身旁的人,該怎麼辦呢?《優活健康網》11月22日將舉辦失智症講座,邀請失智症權威醫師親自解析,從失智症早期篩檢、診斷方式、家屬照護、新藥評估⋯帶您一起暸解失智症。講座限額27名,座位有限,截止倒數中!快快點擊報名連結,一起來聽講座吧!
今年8歲的偉偉,3歲時突然昏倒送醫,診斷為急性酮酸中毒,確診為第1型糖尿病,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治療。媽媽回憶起當孩子準備升小學時,曾有學校以照顧不易為由而婉拒入學,讓她相當難過,所幸目前的校護有相關照護經驗,學校師生也溫暖接納。醫師提醒,第1型糖尿病和大家所熟知的第2型糖尿病是完全不同的狀況,6成患者為兒童及青少年。
兒科人力流失問題日益嚴重,醫學中心不僅住院醫師招不滿,完訓後的年輕醫師也難以留住。衛福部2026年預計投入新台幣249億元兒童醫療保障照護品質,除幼兒專責醫師適用年齡擴大,也將提升4大兒童重症醫療健保給付包括住院診察費,為醫院兒科留才,最快12月公布。
台灣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50萬人,糖尿病控制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議題。醫師指出,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在於「自我監測」。透過正確量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善用現代血糖監測工具,病人能即時掌握血糖變化、降低併發症風險,讓糖尿病照護更精準、更安心。
為什麼有些人從不投履歷也能被挖角?該怎麼做才能成為炙手可熱的專業人士呢?本文揭開熱門人才職涯經營的5大關鍵,想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花3分鐘一次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