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植牙QA

植牙要注意什麼?哪些人不適合植牙?手術前評估「3件事」避風險

植牙要注意什麼?哪些人不適合植牙?手術前評估「3件事」避風險

植牙是目前普遍的重建缺牙方式,但常有民眾因為植牙後續衍生的問題而尋求幫助,例如:植牙周圍骨頭喪失、牙齦發炎合併流血的狀況、牙齦萎縮造成植牙金屬裸露等問題,導致部分民眾對於植牙產生懷疑的態度。然而,植牙前做好手術前評估,就可以減少後續問題,建議先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才能確保植牙之後有健康良好的口腔環境,未來植牙健康才能事半功倍。

特別企劃:腸胃不適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胃鏡檢查卻沒問題?胃腸科醫揭恐是「1原因」造成

胃食道逆流治不好,胃鏡檢查卻沒問題?胃腸科醫揭恐是「1原因」造成

59歲陳先生多年來深受胃食道逆流所苦,雖多次接受胃鏡檢查結果皆顯正常,但近1年卻開始吞嚥困難,甚至體重驟減。他輾轉至各地醫學中心就診,症狀依然未改善,直到台東馬偕紀念醫院進行「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才發現問題出在食道蠕動功能異常,診斷為「食道弛緩不能症」。後續,透過內視鏡手術治療後,終於緩解困擾多年的症狀,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縮毛矯正VS離子燙」差在哪裡?專家揭「燙髮5大迷思」燙出柔順直髮

「縮毛矯正VS離子燙」差在哪裡?專家揭「燙髮5大迷思」燙出柔順直髮

許多人喜愛自然線條、俐落輪廓與細膩剪裁的直髮造型,想要呈現滑順又具光澤感的髮質狀態,甚至改善自然捲的毛躁與雜亂問題,該選「縮毛矯正」還是「離子燙」?兩者有何不同?燙髮前後的修護與保養又有哪些重點需要留意?《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請教資深專業髮型師暨S.DESIGN Hair Studio主理人Tania為大家解答。

素食都是水煮菜?素食備料太麻煩?吃素學「料理3招」煮出一桌好菜

素食都是水煮菜?素食備料太麻煩?吃素學「料理3招」煮出一桌好菜

近年來,蔬食風潮席捲全球,從環保、動物友善到健康意識提升,愈來愈多人將蔬食的理念帶入生活。然而,大眾對蔬食仍有許多疑問,例如:蛋白質吃得夠嗎?比較容易餓?蔬食的變化少?其實,只要搭配得宜,蔬食也能豐盛又均衡。《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常見的蔬食迷思,讓我們從日常開始,健康實踐蔬食生活。

不一定要劇烈運動!最新研究指出「這些小動作」就能降失智風險41%

不一定要劇烈運動!最新研究指出「這些小動作」就能降失智風險41%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運動與認知功能的相關研究。

房間很小也要放沙發!老後居家生活3大原則:優先順從自己的意志

房間很小也要放沙發!老後居家生活3大原則:優先順從自己的意志

隨著年齡增長,體力、生活方式與物品需求都會改變。日本整理收納顧問50多歲的須藤昌子在照顧父母及姑媽的過程中,重新檢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公開須藤昌子總結出來的居家整理3個原則,幫助自己在未來的生活中減輕負擔、保持舒適,並活得更豐富。

孩子發燒怎麼辦?該去看醫生嗎?小心「低度發燒」有1情況應就醫

孩子發燒怎麼辦?該去看醫生嗎?小心「低度發燒」有1情況應就醫

兒童只有發燒沒有其他症狀,這時候該去看醫師嗎?若兒童僅有發燒、無其他症狀,不一定需立即就醫,但仍須留意觀察;若為3個月以下新生兒,或發燒首日體溫超過40度,必須馬上就醫;若退燒後又再度高燒超過39度並持續2~3天,或服藥後仍反覆高燒超過39度、持續2天以上,且伴隨活動力下降,也應立即回診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台灣乳癌發生率20年翻倍!醫揭「致病警訊」:逾3成女性終身未篩檢

台灣乳癌發生率20年翻倍!醫揭「致病警訊」:逾3成女性終身未篩檢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衛福部2023年癌症死因統計,平均每天有8位女性因乳癌失去生命,死亡率高居女性10大癌症第2位。醫師指出,國人乳癌發生率過去20年間增加2倍,但整體乳癌死亡率卻未如歐美等先進國家般下降,呼籲政府推動3大行動,目標是在2040年前,逐年降低乳癌死亡率2.5%。

優活編輯精選》職場都是E人天下?錯了!揭密內向者「10大高薪職業」

優活編輯精選》職場都是E人天下?錯了!揭密內向者「10大高薪職業」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內向者可能會常常擔心自己無法與外向者競爭,但事實上,高功能內向者擁有獨特的職場優勢,不但有機會在職場中發揮強大的影響力,也有機會用這份特質打造無可取代的的職場價值。《優活健康網》整理此篇分享「職場上的安靜力量」,內向者也有屬於自己職場之路。

四成以上止痛藥患者受困便秘,世界疼痛日揭示隱形危機

四成以上止痛藥患者受困便秘,世界疼痛日揭示隱形危機

疼痛治療的另一面:止痛藥副作用讓病人陷入「痛」與「便秘」兩難 在台灣,止痛藥帶來的「便秘副作用」其實遠比想像普遍。臨床觀察顯示,超過四成非癌症病人,以及一半以上癌症病人,在使用鴉片類止痛藥後會出現所謂「類鴉片藥物誘發性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OIC)。這不只是單純的腸胃困擾,而是讓許多患者在「止痛」與「忍受便秘」之間陷入兩難的重大健康議題。 在...

當心跳失控、喘不過氣—中醫帶你理解恐慌症 找回內心的平靜

當心跳失控、喘不過氣—中醫帶你理解恐慌症 找回內心的平靜

先講自救技巧,當恐慌發作,哈佛醫學院推薦「54321接地法」: #說出5樣看見的物品(例:檯燈/筆記本) #觸摸4種材質(牆壁/毛衣/水杯/頭髮) #聆聽3種聲音(冷氣聲/鍵盤聲/呼吸聲) #找出2種氣味 (衣物的香味/香水) #品嘗1種食物(水果/甜點/飲品/點心) (原理:強制感官接收新訊號,能阻斷杏仁核過載,90%受試者在2分鐘內心率下降15bpm。) 案例分享: ...

郭子乾岳母「黃斑部病變」右眼失明!眼科醫警吿:千萬別以為只是老花

郭子乾岳母「黃斑部病變」右眼失明!眼科醫警吿:千萬別以為只是老花

看東西視線扭曲、變形,視野中央出現模糊黑影,別以為只是眼花!眼科醫師提醒,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每10人就有1人罹病,更是50歲以上族群的失明主因。擔任衛教大使的藝人郭子乾以照護者身份分享自身經驗,岳母因黃斑部病變而導致右眼失明,左眼僅剩模糊視力,日常行動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呼籲民眾善用1招自測視力是否健康。

打疫苗、篩檢可折抵現金!衛福部擬推出「健康幣」最快明年1月上路

打疫苗、篩檢可折抵現金!衛福部擬推出「健康幣」最快明年1月上路

衛福部將推出「健康幣」!為提高民眾對健康的重視,衛福部長石崇良宣布將推出健康幣,未來包括打疫苗、篩檢、健檢等,無論公費或自費都能獲得點數,有了這些點數就能做兌換,可以跟民間如運動業者、連鎖藥局等合作,折抵入場費、健康食品等,最快2026年第1季上路。

運動完才狂喝水錯了?盤點「運動前必做的8件事」有效提升運動表現

運動完才狂喝水錯了?盤點「運動前必做的8件事」有效提升運動表現

規律運動能幫助我們消耗身體過多的熱量並維持適當體重、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低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機會,還能增強身體抵抗力⋯等等,運動的好處多到數不完,但是,在運動前你有準備好這些步驟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運動前必做的8件事」,做好正確的準備能有效提升在運動的表現,並達到理想的目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