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抽筋怎麼辦?為什麼會抽筋?預防抽筋吃鹽巴有用嗎?事實上,抽筋是因為肌肉疲勞、電解質失衡所引起,當體內的水分不足,會影響肌肉的代謝功能,增加抽筋風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答抽筋相關的小知識,並教民眾1招自製運動電解質水,可有效預防抽筋。
由於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增加手術難度。幸運的是,近年來免疫合併化療的發展,使晚期患者的存活率提高。醫師表示,一名68歲婆婆確診胃癌末期,幾乎吃不下飯,體弱到需坐輪椅,腫瘤已轉移至頸部並造成腫脹,還有肝轉移。經過3至4次免疫合併化療後,頸部腫瘤消退,食慾恢復,病情和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消化系中心主任吳宜珍醫師表示,雖然近年來國人對胃病的敏感度...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Trump)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全球藥價最惠國政策」,藥商依照政府指示,調降美國銷售的藥價,降幅預估達30至80%。對此,醫界人士擔憂台灣恐面臨「3大風險」,包含藥價被動調整壓力、新藥不進口台灣及健保談判壓力更嚴峻,呼籲健保制度須強化緩衝能力。
隨著iPhone普及衍生不少「後遺症」,不僅過去少見的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或媽媽手等名詞出現在新聞報導中,網路還流傳一名才年僅1歲8個月的小宅男!近來更發現「椎間盤退化症」有年輕化的趨勢,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牛自健就提醒,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或長時間上網的青少年,提早爆發椎間盤退化症機率變高,症狀包括頑固性下背痛,甚至無法正常生活。牛自健指出,維持同一不良坐姿長達2小時,腿部循環欠佳,容易造成腿...
李小姐是一名國小老師,座右銘是做事追求盡善盡美,這樣的態度為自己帶來不少的壓力。李小姐工作時盡責地做好老師的角色、承擔學生成績好不好的責任、承擔學生念不念書的責任;回到家中,還需要承擔照顧好老公、小孩、家事的責任。工作及生活上的負擔以及個性上追求細節完美的壓力,讓李小姐長期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在一次開車到學校上班的路途中,李小姐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呼吸不到空氣、手腳發麻的極度不舒服感。她感到非...
彰化縣花壇村八德堂堂主賴士田先生,有感於近年來南投醫院患者日益增多,輪椅不敷民眾需求,乃集結花壇村八德堂信眾及同修之善款,捐贈行政院衛生署南投醫院30台愛心輪椅,而南投醫院為此特於19日上午,在南投醫院南投院區一樓大廳,舉行「花壇村八德堂愛心輪椅捐贈儀式」並頒發感謝狀以茲感謝。南投醫院林克成院長表示,花壇村八德堂主持賴士田先生,12年來集結信眾及同修所捐善款,捐贈醫療器材默默行善,捐贈輪椅已...
曬太陽有許多好處,譬如可以舒緩心情,增加體內維他命D合成等。然而,皮膚科醫師說,陽光當中的紫外線卻是皮膚無形殺手,立即性的表皮曬傷、皮膚變黑,慢性膠原纖維變性、日光性角化症生成等。還有皮膚癌當中的鱗狀細胞癌,也與紫外線曝曬有相當程度關係。而當曬傷時,冰敷、補充水分都是必須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謝佳憲指出,紫外線依照波長又細分成A光(UVA)、B光(UVB)、C光(UVC)...
生物科技是21世紀的明星產業,也是我國納入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而一年一度生技人聚焦的科技盛會「Bio Taiwan 2011臺灣生技月」也即將於今日(7/21)起在台北世貿中心展覽館一館連續展出四天,屆時將有國內外生技相關產官學研各界熱情參與。臺北市政府亦匯集北市生技相關學研單位、創新育成中心暨生技廠商能量,共同籌組位於D區24個攤位之「臺北生技館」共襄盛舉,表達積極推動生技產業理念與決心,...
我國為病毒性肝炎高感染地區,平均每6人就有1人受到感染,高於全球平均值,為擴大國內肝炎防治衛教宣導,嘉義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董水義醫師提醒民眾,目前針對慢性B、C型肝炎已有相當優異的治療成效,但仍舊有許多民眾卻因不了解自身的疾病狀況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為提高國內BC肝根治率,呼籲民眾應定期追蹤檢查,及早接受治療,以免未來衍生肝硬化或肝癌風險。根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國內約有300萬名B型肝炎...
英國《每日郵報》一篇報導出現令人震驚的標題,這篇報導是引述《社會心理及人格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研究內容發現"妻子比丈夫瘦越多,婚姻滿意度越高",也就是說,妻子身材越是纖瘦嬌小,婚姻越是美滿幸福。
「憂傷會讓心靈枯竭」,但一名正值青壯年的年輕人突然得知自己罹患惡性腫瘤,他還能敞開胸襟、不讓憂傷啃食心靈嗎?過年前家家戶戶忙著準備開心過年,卻發現自己連著兩天都解血便,於是趕緊至醫院求診並接受大腸鏡檢查,醫師卻送給他一個新年大禮-─乙狀結腸惡性腫瘤。過新年、吃大餐,正該大享美食之際,他卻只能三餐泡五穀粉;突如其來的一切改變讓他的人生只能用「混亂、毀滅」來形容。40出頭的藍先生擁有一個幸福美滿...
B型肝炎在台灣大約有15%的人身上帶有B型肝炎病毒,由B型肝炎引發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更是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最近出現一件案例,56歲慢性B型肝炎男性病患,因消化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出現倦怠、腹脹等症狀,經醫師診療後,驚覺是因B肝引起的肝硬化,之後因病情逐漸惡化,經過肝臟移植手術後才重獲健康。
疾管局日前發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合併死亡個案,一名1歲10個月女童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致死,疾管局預估今年9月開學後,可能會是腸病毒流行的高風險期。衛生署台東醫院小兒科20日表示,家長必須注意小孩的日常衛生,當孩童出現手腳掌心起小水泡、持續嘔吐、嗜睡等症狀,就要特別當心,要送醫觀察。衛生署指出,該名女童於5日發病就醫,經醫生診斷為疱疹性咽峽炎,出現發燒且食慾下降,8日住院時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