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婆媳相處

媳婦剛生完「馬上又懷第2胎」?超狂婆婆「霸氣叮嚀」讓人臉紅心跳

媳婦剛生完「馬上又懷第2胎」?超狂婆婆「霸氣叮嚀」讓人臉紅心跳

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特別企劃:正確刷牙

漱口水用在刷牙前還刷牙後?醫揭「3大錯誤迷思」教你正確清潔順序

漱口水用在刷牙前還刷牙後?醫揭「3大錯誤迷思」教你正確清潔順序

為了讓口腔清潔、口氣清新,許多人會使用漱口水來清潔口腔,但也有不少人在使用漱口水後依然口腔衛生不良,為什麼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牙醫師提醒,錯誤使用漱口水「3大迷思」需要釐清,不僅用完漱口水不能再用清水漱口,甚至太常使用漱口水也會傷害口腔健康。

不能用沐浴乳洗私密處?除毛前後要如何保養?私密處正確呵護QA

不能用沐浴乳洗私密處?除毛前後要如何保養?私密處正確呵護QA

當氣溫升高,不只臉部肌膚燥熱難耐,相對敏感脆弱的私密處也頻頻亮紅燈!現代女性對於自身私密處的健康越來越敏銳,當出現搔癢、異常分泌物,甚至尷尬氣味時,除了會尋求醫生諮詢,更會於日常搭配專用「私密處清潔、保養產品」,但對於私密處如何正確呵護?日常習慣又容易忽略哪些?德國美容專家為女性解答6大正確觀念。

「這種血癌」好發銀髮族,9成有慢性共病!台大醫揭「1療法」可望停藥

「這種血癌」好發銀髮族,9成有慢性共病!台大醫揭「1療法」可望停藥

白血病又稱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發病年齡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且多已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此病早期僅有化療可選,但近年已有新型標靶藥物問世,透過「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長期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難道這就是心痛的感覺?醫曝「心碎症候群」結合「1體質」嚴重致死

難道這就是心痛的感覺?醫曝「心碎症候群」結合「1體質」嚴重致死

日前,一名32歲女性,被家人發現倒臥在地且無意識,到達急診室被評估為OHCA(到院前死亡),心電圖顯示病人出現心室顫動,再給予電擊後恢復自主循環。後續緊急轉回總院,心臟外科進行葉克膜置放術後,心臟內科執行緊急心導管,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血流暢通沒有阻塞,但左心室呈現章魚弧形狀,疑似「章魚壺心肌症」或稱「心碎症侯群」⋯⋯

打噴嚏、流鼻水⋯鼻過敏「穴位敷貼法」比吃藥更安全!醫揭5類人不宜

打噴嚏、流鼻水⋯鼻過敏「穴位敷貼法」比吃藥更安全!醫揭5類人不宜

立夏剛過,台灣氣候逐漸轉趨炎熱,溫暖潮濕的環境,也造就許多過敏疾病的發生,而三伏貼療法是目前最常見,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法之一。有中醫師就表示,已有研究證實三伏貼治療過敏性鼻炎,利用穴位敷貼法,持續6週,可以明顯改善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效果等同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那麼2023年的三伏貼,該在何時使用呢?以下解答。

白內障只會發生在老年人?醫揭「這些族群」很危險:年輕人躲不掉

白內障只會發生在老年人?醫揭「這些族群」很危險:年輕人躲不掉

白內障的成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因為年紀所造成的退化,其他如外傷、發炎、代謝疾病、藥物等原因也會造成白內障。王伯伯就是案例之一,該患者來院求診時需家屬攙扶陪同,表示雙眼已經看不到了,視力僅剩光覺,十分沮喪。經檢查確認為白內障過熟引起的視力惡化,囊外白內障摘除手術順利完成後,重見光明。

超怕孩子養成甜食依賴?爸媽必知3招不用戒糖「小放縱食物」這樣挑

超怕孩子養成甜食依賴?爸媽必知3招不用戒糖「小放縱食物」這樣挑

孩子愛吃糖,該嚴格禁止嗎?當面對孩子哭鬧、吵著要吃甜食飲料時,許多爸媽常會於心不忍,陷入天人交戰的兩難。營養師程涵宇提醒,重要的不是禁止小孩吃糖,而是建議家長聰明選擇,善用「正確挑選、控制份量、假日限定」3招,就能把糖分攝取控制得剛剛好,在滿足孩子口慾的同時,兼顧營養健康需求。

新冠第4波疫情燒到6月底!陳秀熙籲2大族群「防再感染」必做這件事

新冠第4波疫情燒到6月底!陳秀熙籲2大族群「防再感染」必做這件事

新冠疫情大反撲!第4波疫情高峰預計落在6月下旬,這次主要感染對象許多「天選之人」都中標,國內中重症個案數增加。對此,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正在經歷新冠變異株XBB疫情大流行,建議65歲以上年長者、兒童等脆弱族群,接種雙價疫苗及血清抗體監測,提升應對流行病毒株的身體保護力。

82歲老翁走路易喘竟是白血病 口服標靶藥減少副作用、提升存活

82歲老翁走路易喘竟是白血病 口服標靶藥減少副作用、提升存活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初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發病若未及時就醫,短短數月即恐危急生命。1名82歲長者長期罹患高血壓,持續用藥控制,體力良好可外出活動。某日覺得容易頭暈,走路容易喘,原本以為幾天就會好,沒想到症狀持續數個月,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初期症狀易忽視 未即時治療很快就面臨死亡威脅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許雅婷表示,...

如何應付惱人的慢性疼痛?骨科醫:UC-II搭配這些營養素效果更加乘

如何應付惱人的慢性疼痛?骨科醫:UC-II搭配這些營養素效果更加乘

如果有關節炎或全身性的慢性疼痛該怎麼辦?醫師表示,除了開刀、用藥和復健,正確教導病人保養自己,更為重要。 退化性關節炎,談的不該只是膝蓋,人老了全身性的關節都有退化的可能,包含可怕的脊椎退化或是椎間盤突出。如果您是長期需要運用大量勞力工作,時常要負重、爬樓梯,或者是曾經遭受過外傷或骨折,對於關節韌帶的健康,更需額外注重提前保養。 隨著治療方式的多元,慢性疼痛治療方式不該是只靠吃止痛藥和...

50歲以上,將近半數女性得痔瘡!帶你看4大原因:「這1點」很關鍵

50歲以上,將近半數女性得痔瘡!帶你看4大原因:「這1點」很關鍵

「痔瘡」是不少人都曾經碰過的毛病,像是如廁出血、疼痛都是常見的症狀。而然,隨著年紀增長,罹患痔瘡的機率不減反增,尤其50歲以上的女性更容易長痔瘡。對此,醫師建議,女性長輩們是否有痔瘡、腸道消化的困擾,可以從生活去觀察,此外,民眾若定期陪診確認,或者進一步陪同治療都是好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