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抽筋怎麼辦?為什麼會抽筋?預防抽筋吃鹽巴有用嗎?事實上,抽筋是因為肌肉疲勞、電解質失衡所引起,當體內的水分不足,會影響肌肉的代謝功能,增加抽筋風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答抽筋相關的小知識,並教民眾1招自製運動電解質水,可有效預防抽筋。
春意漸濃,氣溫回暖也讓人想換一個清爽的新造型。想要換髮型卻毫無頭緒嗎?又或者期望髮型能修飾臉型與身段比例,卻總是無法跨出長度的舒適圈?針對短髮入門者,剛好切齊於耳下至脖子之間長度的「耳下短髮」是絕佳造型選項。2025春夏「耳下短髮」有哪些焦點款式值得關注?以下5大趨勢推薦給妳。
黴漿菌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患者在感染初期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狀況。6歲的小樂因發燒到39度前來就診,媽媽表示從發燒當天開始有明顯的咳嗽、輕微鼻涕及喉嚨痛的症狀,理學檢查發現喉嚨輕微發炎,胸部聽診有明顯的喘鳴聲和痰音,臨床上懷疑是黴漿菌感染,給予第1線抗生素治療並安排3天後回診。
一名50幾歲身體硬朗的男性主管,曾做過心臟繞道手術,並且身體恢復良好,感染流感以為是小感冒不以為意,後來竟轉變為發燒、呼吸急促,就醫治療並未好轉,最後因肺炎造成呼吸窘迫症,使用呼吸器維持三周後,仍然因敗血性休克不幸過世。 政府從11月開始實施50歲以上第二階段施打公費流感疫苗,目的就是減輕流感的危險性。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任勗龍醫師表示,今年因為新冠疫情升溫,常規性的流感疫苗施打反而容易被忽...
范先生一家4口今年年初時,承租一間30年以上的老舊公寓,但在居住後常感到頭暈、頭痛等不適感,卻不覺有異且未進一步就醫。前日晚間,范太太於就寢前突然倒地且意識不清,經救護車送至醫院,急診醫師安排抽血檢查後,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長年久居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依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每年糖尿病發生率約16萬人,超越新生兒人數,盛行率2045年也預估將成長至近17%1,由於糖尿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多數人常等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時,才發現已經罹病;也因沒有及時發現、控制血糖,導致多種器官,如心、腎合併症的發生,糖尿病照護已是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國民...
梨泰院踩踏事件是南韓新冠疫情解封後最嚴重的意外,壓抑許久的10萬人潮蜂蛹上街,卻不幸發生155人死亡的人群踐踏悲劇。但很多人疑惑,人潮在開放空間,不是密閉空間,氧氣源源不絕,踩踏事件如何會造成集體窒息?醫師解釋,主要原因就是壓迫性窒息。
你是螞蟻人嗎?甜食是許多人的療癒聖品,雖然都知道吃太多糖很容易橫向發展或熱量過高,但有時就是想吃點甜的!營養師提醒,除了變胖之外,糖其實還是有許多危害,過量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不可不慎。
一名牙科醫師平時用眼需求高,不僅工作上得專注視物,沒看診時也需要閱讀大量醫學文獻,結果不到40歲就出現老花問題,當時雖然有接受雷射手術,但隨著視力退化,老花又再度找上門,身上總得攜帶老花眼鏡以因應不同場合,經常需要切換兩副不同度數的眼鏡,讓她感到非常地不方便也不雅觀。
一名30歲OL透過節食方式瘦身,由於常無法忌口導致身材忽胖忽瘦,復胖後又再勉強節食,造成小腹及腰際皮膚鬆弛垂墜。後來透過醫美門診進行「水刀抽脂」,將小腹與兩側腰線的脂肪抽出、搭配塑身衣穿著,終於達到要的成果。
腸癌是現代人因飲食與生活習慣不良常見癌變之一,每當新聞報導腸癌逝世的名人消息,也讓民眾感到恐慌,擔心自己有血便會不會也有腸癌。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提醒,血便的問題相當複雜,除了定期健檢,透過觀察糞便特徵也是一種日常自我檢查。
「身體每個部位都要好好照顧,否則可能引發連鎖效應!」三軍總醫院牙周病科主任黃仁勇說,多數人都以為牙周病只是單純口腔的疾病,即使有牙齦流血、牙齦紅腫,甚至是蛀牙等等現象,往往因為怕看牙而忍住不治療,卻反而造成全身性的問題。
除了月經要來之前有點胸部脹痛感之外,妲妲沒想過乳房會有什麼問題,但看到新聞幾位年輕的女藝人罹患了乳癌,甚至因此喪命。妲妲雖然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仍是聽從了好姊妹們的建議,到醫院做了乳房超音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