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當氣溫升高,不只臉部肌膚燥熱難耐,相對敏感脆弱的私密處也頻頻亮紅燈!現代女性對於自身私密處的健康越來越敏銳,當出現搔癢、異常分泌物,甚至尷尬氣味時,除了會尋求醫生諮詢,更會於日常搭配專用「私密處清潔、保養產品」,但對於私密處如何正確呵護?日常習慣又容易忽略哪些?德國美容專家為女性解答6大正確觀念。
白血病又稱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發病年齡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且多已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此病早期僅有化療可選,但近年已有新型標靶藥物問世,透過「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長期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眼睛忽然發紅,需要就醫嗎?眼科醫師說,眼睛紅的原因很多,若紅眼出現「影響視力、持續產生黏稠分泌物、有疼痛感」任一情形,都是急症警訊,應儘速就醫。若非急症,可自行買眼藥點,但應避免長期使用含類固醇或防腐劑的藥水,熱敷眼睛則應溫控在42°C以下,敷10到15分鐘即可。
日前,3歲的庭庭因有咳嗽、流鼻水且持續高燒2天的症狀,被家長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經診斷懷疑為扁桃腺炎,因此急診醫師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後便讓其返家觀察。但6天後庭庭仍舊高燒不退,咳嗽也越發嚴重,甚至出現嘔吐、腹痛等情況⋯
有研究指出,超過80%的自然流產發生在懷孕12週以前,因為在12週內,胎兒還不太穩定,自然流產的風險因此較高。造成流產的常見原因包括哪些呢?另外,不幸流產後,應該如何調理和照顧自己的身體呢?接下來,透過這篇文章,將帶領大家瞭解流產原因、照顧自己的方式,以及常見問答。
髮量越來越少,小心罹患「雄性禿」男女都可能發生!無論是髮量一直掉、越來越稀疏,還是每天洗頭一拽,總是掉了一大把頭髮,或是髮際線不斷向後退,頂上禿出一塊,常會造成許多民眾難以啟齒的外型困擾。不過皮膚科醫師指出,雄性禿其實男女大不相同,更奉送養護頭髮4大心法,也呼籲有嚴重落髮問題民眾,及時就醫才能減緩掉髮速度。
大便顏色竟然像葡萄酒色?60多歲許小姐,有高血壓及糖尿病,也因慢性腎病定期洗腎多年。近1個月來發現有間歇性的血便,大便顏色呈深紅色,門診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在結腸處有「血管異常增生」情形,造成約0.3公分的傷口出血點,時間一長失血不少,抽血檢驗血紅素只剩下正常值的一半、嚴重貧血。
學童餵藥風波持續延燒!日前,宜蘭某補習班疑似未經醫師處方,就擅自提供管制藥品「利他能」(聰明藥)給學童,聲稱能改善學童注意力、提高學習成效等,消息曝光後震驚各界。藥師表示,目前還沒有安全且有效的「聰明藥」或「學習藥」,要提高學習效率和專注力,最好的方式還是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
一位30歲的女性騎機車不慎摔倒,足踝整個腫起來,疼痛到連行走與站起都有困難,來到門診經檢查後,原來是足部骨折,所幸經評估後並不需要手術,治療復健後完全復原,順利重返職場。復健科醫師揭骨折治療及復健運動,大致分為3階段。
6歲李小弟有異位性皮膚炎、鼻子過敏的症狀,因此到醫院中醫部門診治療,治療後原已相當穩定,數月未再發作。近日回診時,媽媽表示李小弟最近皮膚又開始搔癢,醫師詢問後發現是因為天氣炎熱,回家又狂吹冷氣,在外寒內熱的刺激下,導致皮膚問題再次復發,後續診斷為俗稱的「冷氣病」。
小孩子太瘦也會出問題!一位11歲的男孩,在3個月內就瘦了4公斤,食不下嚥、胃脹難忍,父母還以為小孩得了厭食症,緊張得四處求醫,卻一再被誤診以胃炎醫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兒科醫師廖子涵表示,該男孩是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十二指腸被壓扁,食物無法通過,最佳的「處方」是增胖,經過一段時間養胖後,胃口問題果然不藥而癒。
60歲黃先生曾經能言善道、幽默風趣,但中風之後一切都改變了。由於左側中大腦動脈出血,造成左腦主管語言功能的皮質區域受損,引發「非流暢型失語症」。雖然能理解簡短的口語指令,但無法理解連續的對話內容,口語表達僅能發出一兩個單音,無法仿說詞彙或短句,閱讀及書寫能力也不如以往,家人及朋友都相當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