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遇過職場雷隊友嗎?小心還有更可怕的「鬼隊友」!人際關係在職場上至關重要,與雷隊友共事也是職場學習的一環,與其天天抱怨或害怕,不如用積極的方式面對,試著與同事敞開心胸溝通,或許能讓職場生活更快樂,也讓自己的職場生存技能增加。《優活健康網》特別整理「職場生存術」,教你和不合拍的同事相處,逃離人際陷阱。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在這個連早餐都要打卡的時代,讚數成了社交貨幣。當你精心發文,卻發現某些朋友總是默默觀看、從不互動,還熱情按讚其他人時,難免感到失落。究竟是演算法作怪,還是人心難測?以下6個「朋友不按讚」的背後真相,或許能幫你釋懷,也提醒我們,學會更健康地與社群媒體共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疾管局指出肝癌死亡率近10年來一直位居台灣癌症死因之第1、2位。根據死因統計,每年約有8千人死於肝癌,而造成國人肝癌的最大禍首就是B型肝炎與C型肝炎,而大多數患有C型肝炎病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得到了C型肝炎,且感染C型肝炎病毒後,至少有60%以上會變成慢性肝炎,其中20%左右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每年有3~5%會發生肝癌,故C型肝炎防治相當重要。 目前慢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衛生署公布的100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統計分析,大腸直腸癌位居國內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3位,且形成原因與直腸腺瘤性瘜肉關係密切。目前被大家公認即使不是全部但至少大部分的腸癌係由腺瘤變化而來。大腸直腸癌及腺瘤均較好發於高度進化、工業化、城市化的社會,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常伴隨有腺瘤存在,大腸直腸癌最好發於直腸及乙狀結腸,盲腸及升節腸次之。家族瘜肉症是一種顯性的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每天暑假都是出國的旺季,但疾病管制局提醒,若是暑假計劃前往日本旅遊的民眾,可要特別注意囉!目前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嚴重,建議最好出發前2~4週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接種需求,返國若出現不適,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接觸史。 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數於今(101)年第22週(5月28日)起快速增加,以20~39歲族群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人人聞癌色變,其中,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是去年新北市民癌症死因的第3、4、7及第10位。國際獅子會有感於新北市幅員及部分地區城鄉醫療資源差距大,特捐贈1輛子宮頸抹片巡迴車,加入全市29區巡迴篩檢行列。新北市衛生局也在17日頒獎表揚績優篩檢單位,以達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防癌概念。衛生局表示,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使得國人癌症發...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在3C產品多樣化,不只電腦、電視、遊戲機,手機也常常成為兒童的玩伴,長期盯著螢幕,容易讓兒童提早近視,而孩童視力不良的幾大原因,多半與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問題有關。保護眼睛必須從小做起,尤其幼兒階段的孩子,還不能真正體會、明瞭眼睛的重要,也不懂如何保護眼睛。所以,父母們應該在平日即教導孩子正確的護眼知識,以免孩子眼睛受到傷害。依國民健康局99年調查「台灣...
(公視晚間新聞)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款活性乳酸飲料,裡面含有可以放鬆腦神經的人體「胺基丁酸」(GABA),研究團隊經過動物實驗證明,它可以改善老鼠的憂鬱行為,效果就跟常用的抗憂鬱藥物「百憂解」差不多。就是這瓶茶褐色的乳酸菌發酵飲料,經過國內學者研發證實,它不僅可以改善人體的腸胃道,還有抗憂鬱、預防老年癡呆症,以及安定神經、幫助睡眠等功能。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蔡國珍:你要安眠,你一天只...
(公視晚間新聞)英國的醫學期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大約500萬人死於所謂的「沙發馬鈴薯」症狀,也就是不運動的生活型態。這一份調查發現,不運動不只會帶來心血管疾病,也會引發乳癌跟大腸癌。研究人員建議,如果每天增加10%的活動量,那麼每年全球至少有50萬人可以免於死亡。19歲的徐同學,每周固定到健身房運動三次,年紀輕輕的他,已經很明顯感受運動對身體帶來的好處。徐同學說,自己保持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炎炎夏日、太陽高掛,雨傘、防曬乳、薄外套這幾樣防曬小物絕對不能少!不過醫師提醒,身體做足了防曬準備,其實眼睛也需要!醫師指出,紫外線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引起光害角膜炎、角膜水腫、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嚴重者甚至會產生永久性的視力衰退。還有,夏天最愛玩水,但如果貪圖方便沒把隱形眼鏡拿下來,當心紅眼症找上門!大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林意純表示,長時間在大太陽下活動,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自西元1918年日本醫師Takagi開創關節鏡手術至今,除了膝、肩等大關節關節鏡已蓬勃發展外,連一般較小的關節如腕及腕骨關節的關節鏡技術也逐漸成熟。成功大學醫院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柏廷指出,傳統外科手術治療關節的損傷,通常是需要破壞關節周圍的軟組織,這對關節無疑是進一步受創。而傳統大傷口術後傷口疼痛、腫脹、住院日數過長,加上術後疤痕收縮及關節內的黏連而造...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最近氣溫不斷地創新高,據媒體報導,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近日有6位老人因疑似熱衰竭並有心臟血管疾病,又逢氣溫居高不下,以至於身體不適至秀傳醫院就醫,其中,有2位患者因心肺衰竭死亡,另外4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彰化縣衛生局協請縣內三家區域級以上醫院,加開「預防高溫暨中暑、熱衰竭」門診外,亦提供相關緊急醫療處置。衛教宣導民眾預防高溫資訊。高溫會引起中暑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