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壯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家庭照顧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證實,三明治族群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心理健康可能惡化。對此,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運動會刺激食慾,讓人特別渴望高油脂和重口味的食物,但若飲食不加以控制,燃脂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營養師提醒,不論運動強度為何,運動後大多數人都會感受到明顯的飢餓感,此時若吃錯食物,不僅體重可能反而上升,還會拖累整體代謝效率,建議掌握3大飲食原則,穩定身體能量,讓營養補給不中斷。
為減輕不孕夫妻在求子過程中面臨的龐大壓力,國健署持續推動試管嬰兒補助政策,近期正研擬進一步擴大補助方案,擬調高年輕夫妻補助、鼓勵成功者繼續生,金額比照第1胎,若以現行第1胎最高新台幣10萬元計算,生3胎有望獲30萬元補助,至於有關補助方案的修正內容,待核定後將會對外公布。
日前,北部某大學因熱炒店「沒補白飯」,狂刷負評而引發爭議,雙分各持有各自的論點,這波「白飯之亂」也讓許多網友議論紛紛。那白飯要怎麼煮才會好吃呢?營養專家表示,想要煮出好吃的白飯,從米種挑選、加水比例、煮飯模式都要注意,他也分享保存、加熱飯食的方法,處理得好才不會損害健康。
夏季來臨,氣溫越來越高,許多人為了能展現身材,希望能夠快速達到理想的身材,不少人會選擇減肥藥物或其他快速減重的方式,卻忽略了不適當的減肥方式,反而恐造成身體系統性功能失調,導致免疫力下降。醫師呼籲,一週最好不要減超過1公斤,才是對健康常人來說安全的減肥方式。
邱先生因長年工作應酬多,三高問題雖然都有在服藥控制,但狀況時好時壞。近幾年來,他時常感到胸悶、呼吸費力,心臟科檢查後發現是冠狀動脈微阻塞,前後做了3次心導管並置放支架。不過,去年底又因心肌梗塞突然感到胸痛、胸悶、昏倒送醫,沒想到卻因此留下後遺症⋯
腰背痛的原因百百種,其中「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原因,常見症狀有肩頸痠痛、手麻、刺痛,肩頸、手臂和手指也可能會出現發麻和無力的情況。中醫師表示,若腰部長期痠痛,可能要注意是否是椎間盤突出導致,民眾平常也可以透過簡單的小動作來檢測。要注意的是,若腰部長期不適,最好還是就醫治療。
夏天是穿短袖、無袖衣服的季節,為了腋下的美觀,許多人都會選擇腋下除毛或美白。然而,「腋下變黑」可能跟年齡、體重、種族都有關,有些只是造成個人觀感不佳,但有些狀況下,腋下變黑不僅是美觀問題,而是暗示著身體出了狀況,甚至有可能是癌症的前兆。
衛福部疾管署11日宣布,新冠第4波疫情已脫離高峰,目前單日確診人數約為190人,預估病例數會持續下降,但就怕秋冬疫情再起,群體免疫力恐隨時間逐漸消退;目前官方正在研擬,冬天將以4大新冠高風險族群為優先,加打1劑新一代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此感染科專家也透露相關疫苗接種的規劃進度。
新生兒一出生為了健康防護,除施打公費嬰幼兒疫苗外,還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也不容忽視!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警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旦發病,短短24小時就恐釀腦膜炎、敗血症,若未治療致死率高達4~5成,即2人就1人因此喪命,更有2成倖存者出現嚴重的永久性後遺症。
20歲林小姐,近幾個禮拜發現右腹股溝有凸出物,偶爾會隱隱作痛,但躺下來時就會消失,站太久或用力的時候又很明顯。由於問題反覆,造成生活上的不適,更擔心是否長了腫瘤,因此到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門診就醫。經醫院初步理學檢查發現,右腹股溝疑似有一顆小雞蛋從體內往外凸,躺下去即消失的情形,經過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腹股溝疝氣」。
「腦中風」不僅是造成台灣成年人失能的常見疾病之一,更名列國人10大死因。神經內科醫師提及,腦中風後常見單側肢體癱瘓、語言障礙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失去工作能力、生活無法自理,也對患者本人形成諸多不便。不過醫師提醒,其實可利用常見於醫美的肉毒桿菌,來加強腦中風後的復健效果。
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會喝手搖飲消暑,但市面上的飲料多是「含糖飲料」,喝多了只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那要怎麼喝飲料才會健康呢?對此,營養師特別推薦「4款」健康飲品,包含花草茶、綠拿鐵、綠茶、果醋等,民眾可依照喜好、自身身體狀況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