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壯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家庭照顧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證實,三明治族群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心理健康可能惡化。對此,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現代很多家庭都是外食族,外食雖然很方便,但挑選上記得要不隨便,如此,才能確保外食吃得健康均衡。營養師張書綾特別提醒,尤其是外賣的冰涼飲品,在容易造成食物腐敗的夏日,要記得多注意店家的衛生與環境狀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推薦民眾可在家自製2道夏日甜品食譜。
史萊姆是許多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不僅色彩繽紛、觸感療癒,還號稱能紓壓放鬆,甚至被當作教材使用。然而近期媒體揭露市售「史萊姆」含有超標硼砂,誤食恐致命,連觸摸都可能引發過敏與中毒,家長不可不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解析硼砂所含的毒性和害處,以及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你是「頭暈」還是「眩暈」?該如何判斷?看遍耳鼻喉科、神經內科、復健科卻找不出原因嗎?其實眩暈屬於頭暈症狀中的一類,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發作時,前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的現象;而對於令人捉摸不定的頭暈,背後的疾病原因則大不同。以下解答頭暈症狀的看診重點、常見頭暈原因及治療。
B、C型肝炎是台灣肝癌發生的高危險因子,其中B型肝炎是台灣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其次為C型肝炎,兩者都是造成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施打疫苗及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是預防「肝病3部曲」最佳方式,然而仍有不少民眾,對於肝炎及護肝保健方式尚不瞭解,以下也揭曉「B肝治療迷思」10大QA。
60歲的林小姐,從年輕時期就很注重保養,臉上一有黑斑馬上就會進場維修,這1年來,她注意到臉上有一個黑色的斑點,想用雷射打掉,然而黑色的斑點仍然很頑強地又長回來,於是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專業意見,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診為皮膚癌。
每天陪孩子睡覺的時候,你是叫孩子:不要說話了!趕快睡!還是和孩子親密聊天呢?許多爸媽都怕孩子睡不夠、明天起不來,怕跟孩子天南地北地聊,打亂了他們的睡眠時鐘。但是溫柔教養專家路老師卻說:「你知道怎麼讓孩子喜歡跟你聊天嗎?就是跟孩子睡前多聊一些『廢話』。」睡前這段短短的時間,其實正是「質量陪伴」的黃金時光。
夏天天氣悶熱,不少人都會將吃不完的食物直接放著,或者放冰箱再加熱食用,這樣等同於把壞菌吃到肚子內。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表示,「隔餐飲食」對於腸躁症、腸胃功能不佳的患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平常盡量少吃隔夜餐,多食用新鮮食物,倘若真的要吃,建議一定要完全加熱至70度以上,並且不要放太久。
當面臨家庭與工作的權衡,女性選擇當全職媽媽或是上班族,是人生中非常困難的選擇之一。過去家庭主婦高工時、沒薪水的職場型態,一堆人認為理所當然;現代職業婦女則在照顧兒女、分擔家計之間奔波,不論哪種型態的女性都相當辛苦。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全職媽媽有領月薪,那薪水應該會是多少呢?
夏天氣候悶熱,此時也是泌尿道感染的高峰期,其中女性的比例更高於男性,因為生理結構的關係,經常反覆感染。這次《優活建康網》特別整理了泌尿道感染的相關QA,包括泌尿道感染症狀、泌尿道感染看什麼科、尿道感染吃什麼藥等等,讓你不再為了泌尿道不舒服而感到困擾。
新冠疫情3年來,許多高齡者因感染肺炎重症死亡比例增加,每年約奪走1萬人性命,而社區型肺炎感染中,主要致病菌「肺炎鏈球菌」就佔了23%;台灣本土調查發現,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型別以「血清型3」為最多、症狀更嚴重。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也透露,最快今年秋冬將調整公費疫苗政策,針對高齡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群,提供新型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選擇。
35歲陳小姐近來覺得右手肘外側疼痛,原本不以為意自行塗抹舒緩藥膏,卻未見改善。沒想到近2週她感覺手肘越來越痛,甚至連洗臉後擰毛巾都會痛得哇哇叫,至復健科求診,經理學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常見的「網球肘」,細問之下,得知陳小姐熱衷羽球運動,因長期做重複的動作,導致肌腱發炎疼痛。
異物誤入消化道,在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日前,一名23歲成年男性因吞入「11顆電池」,半夜被緊急送至醫院急診,經腹部X光確認所有的電池皆在胃中,透過胃鏡檢查發現,胃中還混合著不少食物,因此醫師耗費約1小時,小心取出,才順利結束這場電池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