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壯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家庭照顧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證實,三明治族群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心理健康可能惡化。對此,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現代很多家庭都是外食族,外食雖然很方便,但挑選上記得要不隨便,如此,才能確保外食吃得健康均衡。營養師張書綾特別提醒,尤其是外賣的冰涼飲品,在容易造成食物腐敗的夏日,要記得多注意店家的衛生與環境狀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推薦民眾可在家自製2道夏日甜品食譜。
史萊姆是許多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不僅色彩繽紛、觸感療癒,還號稱能紓壓放鬆,甚至被當作教材使用。然而近期媒體揭露市售「史萊姆」含有超標硼砂,誤食恐致命,連觸摸都可能引發過敏與中毒,家長不可不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解析硼砂所含的毒性和害處,以及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夏天到了,門診中各種拉傷、抽筋和反覆疼痛的病人也來到新的一波高峰。許多人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小拉傷,卻意外發現患處疼痛綿延不絕,而且按壓疼痛強烈,而且往往伴隨工作用電腦、躺沙發追劇等更加惡化,止痛藥反覆使用卻也不見起色,最終只好來中醫門診求診。 兩大慢性疾病 肌肉緊繃成主因 首先,這種常見局部卻慢性卻痛起來要人命的症狀,稱之為肌筋膜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快樂,是一個生活的習慣,更是一種選擇。」 有時候,我們會忘記關心自己,讓自己快樂;記得要去照顧別人,卻遺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甚至,不敢讓自己開心,會有點罪惡感。現在開始,你只需要在內心告訴自己——從今天開始,我選擇讓自己快樂。
36歲的江太太來看診,令人驚訝的是年輕的她,竟然是末期腎臟病患者。她自述平常很少生病,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舒服,但去年底無意間抽血發現,腎臟肌酸酐Cr值是5.3,腎絲球過濾率GFR值是9.7,腎臟科醫師說是第5期的腎病變了。
根據調查全台約1300萬人都戴眼鏡,多數人認為「戴眼鏡讓眼睛變小」事實上卻不是如此。整形外科醫師表示,戴眼鏡讓眼睛看起來變小,主要是因為近視眼鏡使用凹透鏡鏡片,將物體虛像拉近、縮小,但並無改變眼睛本身大小。此外,眼睛無神的原因包括眼型、眉眼距離、黑眼珠露出比例等都有影響。
「排尿」是非常重要的代謝機制,排尿狀態與尿液型態也會反應身體警訊,若尿尿伴隨著泡泡,大部分的人都會擔心是否腎臟出問題。事實上,尿中有泡泡不等於是蛋白尿,反而更有可能是假警報,先別過度緊張,若還伴有一些腎臟失能的警訊,可能就要就醫來尋求進一步的治療。
一名40歲的科技新貴,因公司安排員工健檢,發現有中度脂肪肝,且纖維化程度為重度。醫師進一步詢問後才發現,這位病患多年前便知道自己有脂肪肝、慢性B型肝炎的問題,但因為身體無異狀,因此並未定期追蹤,由於肝臟長期發炎,導致肝纖維化也跟著上身。醫師提醒,肝纖維化是肝炎進展到肝硬化的過渡期,但只要了解原因,還有挽救的機會!
你有發覺自己的左腳時常比右腳腫脹嗎?除了小腿腫脹外,靠近腳踝處是否開始皮膚變硬、棕色素沉澱的徵兆?靠近腳踝的小腿處,是否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潰瘍傷口?若出現這些情形,醫師提醒,小心是罹患了「髂靜脈壓迫症候群」。
許多懷孕媽媽媽一聽到自己懷孕後期還胎位不正,大多都會有做好「剖腹產」的準備。但對想要自然產的懷孕媽媽而言,難道就真的沒機會了嗎?《媽媽寶寶》此篇幫懷孕媽媽整理了關於胎位的小知識,與自然產、剖腹產息息相關,但最終也別忘了,媽媽們可以尊重寶寶自己選擇出生的方式。
45歲郭先生,過去有腸躁症及甲狀腺結節的病史,1年來不定時會有心悸,而且伴隨血壓飆高,偶爾解小便不順的症狀。去年新冠確診後就一直反覆喉嚨痛和咳嗽,而且感冒會出現急性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因此前來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門診就診。
夏季是尿路結石高峰期,入夏後,因尿路結石來求診患者顯著增加,跟冬天比,患者人數約增3~4倍,提醒如出現單側腰痛,或左下、右下腹痛,有些人會痛到生殖器位置,或有小便刺痛、阻塞感甚至血尿,很可能為尿路結石,宜就醫,可多飲水、少鹽分並少吃肉,降低發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