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壯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家庭照顧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證實,三明治族群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心理健康可能惡化。對此,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現代很多家庭都是外食族,外食雖然很方便,但挑選上記得要不隨便,如此,才能確保外食吃得健康均衡。營養師張書綾特別提醒,尤其是外賣的冰涼飲品,在容易造成食物腐敗的夏日,要記得多注意店家的衛生與環境狀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推薦民眾可在家自製2道夏日甜品食譜。
史萊姆是許多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不僅色彩繽紛、觸感療癒,還號稱能紓壓放鬆,甚至被當作教材使用。然而近期媒體揭露市售「史萊姆」含有超標硼砂,誤食恐致命,連觸摸都可能引發過敏與中毒,家長不可不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解析硼砂所含的毒性和害處,以及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每個媳婦都希望能遇到天使婆婆,但大部分的婆婆卻不是這樣,多的是管得很多、很黏兒子的婆婆。若婆婆過度關注兒子,包括他的衣著、飲食、生活習慣等都要管,並對他的決策提出質疑或批評,那可能會和「心理學理論」有關,不過實際情況可能更複雜,而且還會因個體而異。
醫療器材零零總總,但隨著健保醫材制度的調整,有越來越多低價成本醫療器材進入台灣,從口罩、快篩,到植入身體內的血管支架和人工關節,甚至是監測血糖、體溫的計量儀器,或是輔助行走的輪椅⋯等。當你就診時,你知道這些醫材的詳細內容及差異是什麼嗎?又,該怎麼挑選才對自己最有保障呢?《優活健康網》一一解析給你聽。
40多歲高先生被診斷有勃起功能障礙,雖有吃藥治療,但面臨長輩想要抱孫的壓力,平時工作又繁忙,遇到老婆排卵期還得「按表操課」卻發生不舉窘境,長期下來不僅讓行房成為壓力,更影響到家人感情。所幸經醫師建議,將用藥替換為每日服用的低劑量藥物,不再受到「吃藥才能做」束縛,不舉情況明顯改善,夫妻也重拾性事激情。
一位80歲阿公不慎跌倒,送至急診就醫,由於皮膚本身較薄且易有碎屑,這次跌倒更造成左上肢大片撕脫傷。家人表示每次換藥時,常遇到皮膚又再度撕裂的困擾,且病人也易感到疼痛和不適,在傷口照護上相當困難。經醫師評估後,使用現代敷料進行傷口換藥,只需每週換藥1次,同時定期至整形外科門診追蹤,經過2週,阿公的傷口狀況恢復良好。
「澱粉類」是每人每天必需攝取的營養素,適當的澱粉除了給身體帶來熱量外,還可以幫助體內脂肪燃燒、避免消耗體內蛋白質。不過要注意的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馬鈴薯、番薯等,經過130度高溫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在動物實驗被證實具有致癌性。營養師呼籲,民眾平常要留意食物的烹調方法,才能減少潛在的健康風險。
仲夏大暑對全台37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猶如酷刑,天氣悶熱汗流不止,導致皮膚慢性發炎、紅斑搔癢、丘疹、皮膚乾燥無光澤,但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可能破皮滲液,造成細菌感染,必須長期用藥。 異膚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大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十歲以上異膚患者約有三成八屬於中重度,他們正值青春年華,卻因病況外顯,如皮膚脫屑、出現紅疹,以致晚上睡不好,情緒焦慮,白天精神欠佳,無法好好聽課,也常受到周圍他...
哺乳媽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她們的付出和愛意義深遠,對於嬰兒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母乳餵養不僅可以幫助嬰兒抵抗疾病和感染,還能增進母子情感連結。在臨床上最常聽到哺乳媽咪最常抱怨的問題,讓哺乳過程帶來了不便,尤其是對於產婦而言,因為哺乳限制了她們的人生自由,且可能因不留意被他人觸及到哺乳期的敏感地帶,讓她們感到不舒適,YESMA月嫂媒合平台執行長王思涵表示關於哺乳媽媽的7大雷區,其他人可千萬別觸碰...
王先生是多年糖尿病的患者,長期都在醫院拿藥控制。但近1年來,他時常感覺到疲倦、呼吸費力、頭昏,尤其在活動時特別容易出現,休息則會減緩,醫師也沒查到什麼問題。2個月前,王先生突然昏倒了,被送到醫院時發現是心臟衰竭,還好有搶救回來。醫師指出,他的心臟衰竭應該是和糖尿病有關。
台灣夏季水果百百種,常有傳言說水果太甜不能吃,卻又常常聽到各種水果減肥法,不少民眾常被搞得霧煞煞,營養師指出,只要先了解不同的水果含糖量和熱量,就能知道哪些水果適合一般健康正常人吃、若身患慢性病又該吃多少,控制好水果的食用份量,不僅能攝取到多重營養素,吃多也不怕變胖,才能一舉多得!
你今天有好好睡覺嗎?現代人生活忙碌,經常造成熬夜、睡眠時間不規律等問題,然而睡前使用3C、激烈運動等不良作息,都會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睡眠品質。根據研究指出,睡眠品質的好壞不只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影響人體大腦的運作,進而影響情緒的穩定度、人際互動的和諧度,因此「好好睡一覺」成為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