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避孕成為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課題,了解月經週期有助於掌握自然避孕時機。常見避孕方法包括事前與事後口服避孕藥,以及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陰道環等多元選擇,應依個人需求與專業建議選擇適合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產品,正確避孕是自我保護與負責任生活的展現。
當走向痛苦的生命末期時,安樂死是可能的選擇嗎?當全世界有超過15個國家通過安樂死合法,台灣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嗎?至今6年過去,安樂死立法仍遙遙無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訪推動安樂死合法化的婦產科醫師江盛,他從2018年開始致力推動「死亡權利法案立法公投案」(簡稱「安樂死公投」案),在街頭巷尾找人連署,爭取安樂死合法的可能。
立冬是冬天的開端,氣溫開始明顯轉冷,萬物進入休養蓄藏的階段。中醫認為,這段時間應重視「養腎護陽、儲存元氣」,若忽視保暖與調養,可能造成腎氣不足,出現手腳冰冷、腰痠背痛等不適,立冬養生建議用一壺暖身茶、兩個穴道,再加上三九貼,啟動身體自我修護。
不論是年紀增長出現白髮,還是工作壓力大導致少年白,白髮的顯現不僅讓視覺年齡倍增,更容易使整體氣色顯露疲態!然而,要有效遮蓋白髮,染髮是一項絕佳對策。不過,你真的有染對造型、選對溫和不刺激的染膏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巴黎萊雅PRO染髮品牌大使暨Round2沙龍主理人——Seven,專業解答「蓋白髮染髮」的5大正確觀念。
不管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很多人以為血壓不正常就代表身體出問題,但其實未必如此。心臟科醫師指出,如果血壓偏低但身體沒不舒服,反而可能是長壽的象徵。像是兒童或體質偏瘦者,天生血壓低卻非常健康,甚至有研究發現,很多百歲人瑞的血壓都在100/60毫米汞柱左右,這是血管彈性佳、循環系統年輕的象徵,反而比常人還耐用。
近年癌友生育權益受到關注,現今的生育保存技術可幫助癌友在治療前凍存精子或卵子,以確保未來生育的可能性。人工生殖機構醫師吳成玄表示,凍卵療程對年輕癌症患者是龐大支出,盼中央接棒補助,對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回應,醫療性凍精凍卵補助力拚2025年順利上路。
「醫師,我的心臟有時候突然砰砰跳,還跳很快!」小心,可能就是心房顫動的徵兆。根據統計,80歲以上的高齡族群,心房顫動的發生率高達10%,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倍,不可輕忽心房顫動帶來的威脅。對此,醫師分享心房顫動的相關衛教,並且分享測心律、穩心律和防血栓的秘訣,幫助民眾守護心臟健康。
滑手機滑一整天,已是現在大眾的日常,不過網路世界深深影響著兒童及青少年,可能成為他們自傷的關鍵。專家指出,兒少心理疾病在近幾年明顯攀升,尤其是憂鬱症,成長率成為了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的第1名。憂鬱、自傷和注意力問題,是中小學生到兒童身心科就醫的主要症狀,而網路霸凌、性訊息傳播及遊戲成癮是關鍵原因。
當人生慢慢走向下半場,該如何思考人生,才能讓心態變得更輕鬆?長者即使在健康充滿活力的時候,也該適時思考人生想要怎樣的終點。《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70多歲的日本醫學博士兼營養師本多京子如今獨自生活,她以自身的經驗,分享了如何過上無怨無悔的人生。
外耳炎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疾病,其中「惡性外耳炎」是嚴重的耳道感染,只要轉動頭部,耳朵就會感到疼痛,感染範圍包括外耳道,延伸至顱底、顳骨、甚至腦組織和腦神經。《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惡性外耳炎的原因、症狀、危險因子以及治療方法,若有相關症狀務必就醫。
眼周的肌膚是全臉最薄的區域,很容易受到歲月痕跡的侵蝕,而出現像是魚尾紋、眼袋、淚溝等困擾。該如何做好眼周保養、延緩皮膚老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學美容專科醫師指出,肌膚保養核心在於防曬與保濕,醫美雖然可以輔助延緩老化,但無法改善整體膚質,建議從30歲開始,就要開始進行日常肌膚護理。
兒童便秘是常見的健康問題,爸媽若發現孩子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或大便偏硬,就應多加注意。小兒科醫師指出,便秘的典型症狀包括每週排便少於3次、排出硬便粒、排便過程中用力或疼痛,曾經因為糞便太粗造成馬桶阻塞、糞便或擦屁股的衛生紙上有血等,都可能是便秘的表現。
專家預測,夏天天氣轉熱,新冠疫情可能再現高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表示,新冠病毒仍持續變異,去年夏天在全球各地掀起一波流行,顯示其威脅已不再侷限秋冬季,提醒民眾接種最新JN.1新冠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與死亡的風險。但他指出,今年疫苗打氣不如以往,透露今年疫苗採購量「將會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