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慢性發炎可能間接促使身體癌細胞的生長。要讓身體遠離慢性發炎,生活習慣、飲食和運動都很最重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建議改變5生活習慣,可以抗發炎,特別推薦洗冷水澡的好處,可以促進抗老化棕色脂肪活力發揮,因此若身體情況允許,夏天偶爾洗冷水澡也不錯。
是什麼讓你擁有健康與幸福?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以千禧年世代為對象的調查中,超過8成的人說,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富有」,有5成表示主要目標是「享有名聲」。《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哈佛大學研究」,究竟幸福人生最重要的因素為何?你又怎麼看待幸福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居家防疫已經超過一個月,你是否感到疲倦或焦慮,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陳亮宇,提出四大防疫養生法,建議可透過養生茶飲,保持心情平靜,運動和做有趣的事情,度過疫情。陳亮宇表示,如果白天很容易覺得疲倦,早上起床就感到無力,體力就像電池一樣,一下子就耗光了,屬於氣虛體質,可以使用「補氣茶飲」以黃耆、黨參、枸杞、麥門冬來提振精神。愛吃甜食身體沉重、黏膩 去濕茶飲來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準備懷孕的年輕女性來看診,她因為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腺肌症問題,造成月經疼痛及不孕症,在婦產科治療多年,最近幾年用荷爾蒙調經藥來減輕月經痛,但最近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她正在吃荷爾蒙藥,怕會血栓不敢打疫苗,但一停藥就痛得要死,想嘗試中醫調理,先停荷爾蒙藥物。25~50%不孕症和子宮內膜異位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痛經症,但是除此之外,它在女性不孕症中也是名列...
2021-06-23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社區廣篩4大策略」,鼓勵廠商引進居家快篩試劑,讓民眾在家篩檢就能檢測是否感染病毒。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目前已通過5家業者專案進口居家快篩試劑的緊急授權(EUA),產品建議價格每劑約300元到3000元不等,民眾最快6月底前可在藥局買到居家快篩試劑。 台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04例COVID-19本土病例,另確診個案新增24例死亡,對於確診數重回三位數,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整體的趨勢有往比較好的地方在走」。至於民眾關心的微解封,他也宣布,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延至7月12日。今增104例本土病例、24例死亡今新增104例本土病例,為45例男性、5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0日至22...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八十二歲的奶奶每日需要口服4顆降血糖藥並搭配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本身還合併其他慢性疾病,林林總總加起來要吞12顆藥,不僅生活品質不佳,也造成龐大的心理壓力。所幸,在醫師建議下改用複方胰島素治療後,減少了每日服用的藥量,成功讓糖化血色素(HbA1c)從7.6%降到6.8%,也讓她在血糖控制上更有動力!罹病越久血糖越容易出問題 複方控糖增加治療便利性過去治療糖尿病的做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國內疫情逐漸趨緩,但防疫刻不容緩!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這波疫情確診者以中高齡族群占比高,且幾乎都有慢性潛伏疾病;除了減少外出、戴口罩及勤洗手,若要提升內在防護,營養師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對是關鍵,抗疫三寶「CDP」,有助於提升抵抗力,避免受到病毒侵襲,「C」是維生素C,「D」是維生素D,「P」則是植化素(phytochemicals),三種營養素都...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北榮總推出自行研發、符合國際標準的「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APP」,將個人疫苗接種資訊以QR CODE呈現於手機介面,掃碼即可認證,方便又快速。出示手機即可證明個人健康狀況北榮資訊室郭振宗主任表示,大部分COVID-19疫苗需施打二劑,第一、二劑接種時間需間隔八至十二周,紙本疫苗接種紀錄卡不易保存且易遺失,將接種資訊數位化,出示手機即可證明個人健康狀況,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停課不停學防疫期間,幼童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本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顧名思義是炎熱夏天來臨,漫長夏天裡在家中照顧幼童時,應注意幼童因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處在悶熱環境容易引發熱傷害,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供以下保幼3招避免幼童發生熱傷害。室內保持涼爽通風 注意幼童身體狀況避免讓幼童待在室內陽光直射或空氣不流通地方,並適度開空調降溫,隨時注意幼童身體狀況,如曾暴露悶熱環...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又快又急,加上「快樂缺氧」的特殊徵兆,許多患者會在尚無不適的狀況下,被醫護人員告知需要插管,因此產生畏懼、抗拒的心理,恐致延誤治療。台北慈濟醫院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之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截至6月14日,已成功為44名插管患者拔管,順利控制病情,其中最年輕者32歲,最年長者90歲。胸腔內科藍冑進主任指出,及早插管不只是為了搶救生命,更有爭取時間讓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79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78例為本土,另有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至於6月28日是否可微解封?指揮官陳時中回應,目前雙北列為高風險,基隆、桃園、苗栗、彰化列中高風險,之前有考慮要分區,但詢問過各縣市意見,大家還是認為要全國一致,明天中午會統一宣布。6/22新增78例本土 連兩日2位數今日新增78例本土病例,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