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職場女性往往需要面對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進而出現疲勞、睡眠、肥胖、便秘、脹氣、消化不良、膚質變差、腰酸背痛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張若偉分享「職場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及藥材調理,做好健康管理就能對整體有所幫助。
長期照顧的旅程很漫長,若能看清楚照顧的全貌、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減少迷惘的感受,且不僅是在學習如何照顧別人,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整理長照路上的挑戰4階段,無論是尋求親友幫助或利用長照服務,都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幫助自己長久的走下去。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2021.11更新) 想不想愛愛,竟與季節有關係!中醫師余雅雯表示,季節也是影響性慾的關鍵因素,春夏性慾容易高漲,冬天較冷,身體準備好「冬藏」,因此性慾會漸減,但即使如此,透過性福晚餐、按摩芳療,也能促進性慾,讓感情世界增溫。 余雅雯說,想改善性機能,提升性生活滿意度,一般人都會聯想到養「腎」、補精氣,但如果壓力過大、睡眠不足,也會是影響性...
文.整理/胡崢 一名50歲的男子,長年放著帶有魚腥味的臭屁,氣味難聞到妻子跟他分房睡,他也因此變得不敢跟朋友來往。 節目《醫師好辣》中,復健科醫師李薇分享,曾遇過一名50歲男子,陪同妻子看診,一進診間,她就聞到超重的魚腥味,還伴隨著噗噗噗的聲音。魚腥味重到醫師戴著口罩打針,都快要受不了。她便開口詢問,兩人是不是在市場工作,還是賣魚的商家?妻子很不好意思的說是老公...
2021-11-25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傳統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眼睛視力的好壞是和肝有直接關係;另外,「肝受血而能視」,也指出視力和肝血的調節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肝的主要功能是「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肝臟如果健康,人的精神就飽滿,便會愉快,肝臟如果損傷,則藏血功能不足,就會有眩暈、容易疲勞、無精打采、目花目糊、眼多眵等現象;所以,孕媽咪想要...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最近氣候乍暖還寒,早晚溫差較大,許多氣喘小朋友病發,嚴重時還必須送急診,許多家長一聽到要使用類固醇,就直搖頭,擔心出現副作用,醫師指出,很多氣喘患者對於吸入型類固醇存有偏見,如果中斷用藥,容易導致氣喘反覆發作,甚至引發慢性肺疾。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指出,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的過敏疾病,對塵螨、灰塵、香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若常感到胃緊緊、胸悶、吃飯吃到一半就反胃,要小心恐是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的前兆!50歲的吳先生3年多來常感口腔泛酸,空腹或飯後更伴隨明顯胸口灼熱與疼痛感,造成他早餐幾乎吃不下、空腹時想嘔吐、緊張時又容易腹痛等生活困擾。雖經西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慢性消化性潰瘍、腸躁症合併自律神經失調,但吳先生服用西藥後仍反覆發作;直到透過中醫調理身體1個多月,胸口...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坐下時下背疼痛、屁股有灼燒針刺感,卻找不到原因?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長期壓迫到坐骨神經所致。許多病患常會害怕脊椎手術傷口大又恢復慢,導致拖延看診與治療時機。 29歲李小姐近2個月來出現右側下背痛問題,雖然有持續接受復健治療,但疼痛卻未能有效緩解。直到至大醫院求診,才發現是腰椎第5節及薦椎第1節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右側坐骨神經根而產生不適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年蔬食風潮興起,許多知名餐飲集團都紛紛鎖定蔬食市場,旗下品牌餐廳更是主打蔬食吃到飽;國內外明星如劉德華、大S、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等也都相繼響應。讓吃蔬食不再是為遵循宗教戒律,更賦予關愛健康、友善環境的意涵;且改變飲食習慣,亦能協助一般民眾遠離心血管疾病、大腸癌風險。 營養師「蔬食4撇步」教你算出每天所需蛋白質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一名40歲婦人8年前有2次流產,做過多次婦產科檢查,懷疑是免疫系統出問題,1年後於醫院免疫科檢查,確診罹患乾燥症,後續多年以奎寧控制病情,並在婦產科建議下做了人工受孕和試管嬰兒,配合使用阿斯匹靈、肝素,卻一直沒有成功懷孕。乾燥症全球1%盛行 女性發病機率為男性9倍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乾燥症是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之一,正式學名是休葛蘭氏症候群(Sj&ou...
2021-11-2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58歲的阿南(化名)是一名大貨車司機,平常工作忙碌且生活飲食不規則,導致沒有正常排便習慣。某日上完廁所後發現自己的大便有血,驚覺不對前往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大腸癌,且腫瘤已經轉移肺部及肝臟,醫師當場判定為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阿南與妻子起初都不敢置信,後來透過良好醫病溝通,阿南也積極面對自己疾病,經由...
2021-11-24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許多人習慣把蕁麻疹與飲食過敏畫上等號,但蕁麻疹中有一種類型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若未正確治療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一名40多歲女性罹患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長達10年以上,即使小心翼翼的管理飲食,疾病仍反覆發作,每次癢起來就像被上百隻蚊子叮咬,加上皮膚明顯的紅腫膨疹與類固醇治療帶來的滿月臉及肥胖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