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除了能保障自己的醫療權利,也能避免未來在醫療緊急情況,醫療人員與家屬不知何處置的情況,但可不只簡單填表單而已。益群法律事務所合夥人謝青樺、上市公司法遵李秋藝、科技顧問公司合夥人林翰飛於《不擔憂的後半生》一書中,分享規劃財務的方法,包括如何正確投資、如何創造現金流以支應老後生活所需、如何妥善安排財產繼承⋯⋯等,幫助讀者聰明規畫自己的後半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該保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在乎他人的同時也要更加在乎自己,但該如何實現呢?日本職涯顧問池田千恵於《Me Time》一書中,分享超實用時間創造術,引領讀者在忙碌的日常中創造「ME TIME」(專屬於自己的時間),製作專屬於你的人生時間表。以下為原書摘文:
2022-01-07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醫院裡科別種類琳瑯滿目,其中「放射科」和「核子醫學科」,不免令人聯想到放射線、核能、輻射等共同議題,究竟放射科和核子醫學科差異何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黃玉儀表示,「放射科是利用儀器,例如X光、電腦斷層(CT)等,產生放射性穿透人體,就會照出影像片子,基本上他們所有的檢查都是透過儀器去發射電子。」...
文/林杏青 盡量減少乳房不適和尷尬 運動期間過度的乳房晃動通常與乳房不適有關,並且會讓一些女性在運動時感到尷尬。在跑步和跳躍等活動中,因為乳房本身的結構支撐不足,未穿胸罩的乳房上下移動可多達12厘米。過重的乳房可能將軀幹向前拉,造成姿勢上容易駝背。可能對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頭痛和頸部、背部和手臂疼痛。為了避免這兩個因素變成活動上的障礙,增加乳房的外在支撐很重要。...
2022-01-07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 銀行櫃員看似工作輕鬆,但對許多行員來說,卻有因上班久坐帶來的「職業病」,下半身肥胖是最多人碰到的一個問題。一位30歲的輕熟女,畢業後就在銀行就職,工作幾年下來得心應手,下半身線條更是順勢成長;尤其她喜愛運動緊身褲,那擁擠的大腿夾縫更讓她每每在鏡子前不敢直視,十分困擾,最後只能用長裙或是A字裙來掩蓋她的缺點。...
文/林杏青 盡量減少乳房不適和尷尬運動期間過度的乳房晃動通常與乳房不適有關,並且會讓一些女性在運動時感到尷尬。在跑步和跳躍等活動中,因為乳房本身的結構支撐不足,未穿胸罩的乳房上下移動可多達12厘米。過重的乳房可能將軀幹向前拉,造成姿勢上容易駝背。可能對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頭痛和頸部、背部和手臂疼痛。為了避免這兩個因素變成活動上的障礙,增加乳房的外在支撐很重要。我們應該將胸罩視為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明明天氣冷,感覺一上床就會很好睡,但實際上到了晚上,卻總是失眠?其實這是因為相較於夏季,冬天日照較短,跟夏天比起來足足少了3個小時,會影響大腦中「血清素」的分泌。血清素同時也是褪黑激素的原料,如果原料不足,沒有辦法轉換足夠的褪黑激素,來幫助入睡和維持睡眠品質。所以曬不夠太陽,就會造成容易憂鬱、失眠。 延伸閱讀: 失眠睡不好?就吃水果吧!營養師教你吃「3大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0多歲的王先生常感頻尿、尿急,但實際解尿尿量卻不多,且總是滴滴答答尿不乾淨,一直覺得膀胱有餘尿。晚上睡覺時,常為了解尿醒來3、4次,造成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佳,尤其外出遊玩時常常因為內急找廁所,長途旅遊更是一大折磨。後來求診中醫以中藥調理治療半年,狀況才獲明顯改善。中年男性易攝護腺肥大,留意頻尿、尿急症狀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曾千芸表示,許多男性在步入中年後,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感染C型肝炎若不治療,不但可能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還有肝外病變風險,心血管疾病、三高、糖尿病或腎臟病風險提高,感染新冠肺炎後重症率也更高。政府為了幫助民眾擺脫「肝」苦人生,提供免費篩檢,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其治癒率高達98%以上,副作用輕微、安全性高,療程最快只需要2個月。 去(110)年10月下旬,政府放寬C肝治療的科別限制,非肝膽腸胃專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老人也會得憂鬱症?該怎麼預防與發現?事實上,我們身邊最親近的長輩家人,就可能罹患憂鬱症。若家中長輩突然性格迥變,原本開朗愛聊天卻突然關在房間封閉自我,或一直抱怨身體痠痛、疼痛卻找不出確切原因,要留意恐是身心原因造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若加上復發率,更高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大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不過流感病毒可沒有沉寂,流感會不會出現大反撲,是目前全世界都很關心的議題。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流感疫情與邊境管制措施有關,隨著政策的調整,流感再流行的機會相當大。因為已經2年沒有流行,加上監視結果顯示,流感病毒株已經改變,所以當流感疫情升溫,可能出現大流行。大家常聽到的「免疫負債」意思就是說,大家為了預防新冠肺...
2022-01-06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種類當中最為棘手的癌種之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表示,在台灣,小細胞肺癌佔所有肺癌的比例約 5-10%,大約是1千多人,其中逾7成以上已是「擴散型」,代表已轉移其他器官,平均整體存活期不超過一年,而目前PD-L1免疫療法合併化療,適用於擴散型小細胞肺癌治療,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