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護心血管

特別企劃:保健食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減肥保健食品怎麼吃?苦瓜胜肽、白腎豆⋯愛吃澱粉補充「這類保健品」

端午連假將屆,和親人好友聚餐時,美食當前往往很難克制。目前市面上為了因應聚餐大吃大喝,有許多阻斷系列的產品可供選擇,成分五花八門,最常見的包括白腎豆、山苦瓜、洋車前子、非洲芒果籽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業藥師建議吃這些產品之前,應該先弄清楚成分功效、正確食用,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吃錯了可是一點用也沒有。

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吃錯食物!研究揭「5大植物性飲食」成護腦關鍵

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吃錯食物!研究揭「5大植物性飲食」成護腦關鍵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症狀!醫:出現尿蛋白恐「腎功能已流失7成」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症狀!醫:出現尿蛋白恐「腎功能已流失7成」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吃口香糖降低蛀牙發生率?牙醫教「4招」預防口腔問題

吃口香糖降低蛀牙發生率?牙醫教「4招」預防口腔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口罩戴太久,懶得刷牙嗎?近期因各國封城與戴口罩令,導致民眾對口腔衛生的重視程度下降許多。醫師提醒,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尤其是牙周疾病與糖尿病、心肌梗塞、口腔癌、大腸直腸癌、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率存在著雙向關係,建議民眾3至6個月應定期檢查,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改變保健習慣,許多口腔問題是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的。 3成年輕人無定期檢查口腔,6成5有牙痛 根...

最新檢疫規定》「這天後」入境者快篩日期大改!一次看

最新檢疫規定》「這天後」入境者快篩日期大改!一次看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宣布,因應Omicron變異株潛伏期變短,自本月7日零時入境者(依航班表定抵台時間)及研判為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即日起調整自主健康管理快篩日期。入境檢疫快篩,最新日期調整自今年3月7日零時之入境者,原規定:1. 應於隔離/檢疫措施期滿後接續執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2. 在第3天、第6~7天進行公費家用快篩試劑檢測3月17日最新規定,即日起調...

換季快用「免疫3關鍵」擺脫過敏!醫:少1個都不行

換季快用「免疫3關鍵」擺脫過敏!醫:少1個都不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春天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大,正是過敏好發季節,許多爸媽比照往年全副武裝,備妥空氣清淨機、防蟎寢具組和除濕機,孩子的噴嚏聲卻仍未間斷。兒科專科醫師歐淑娟表示,氣候不穩定,加上室內、外溫差的刺激下,容易造成免疫細胞的過度活躍,產生打噴嚏、流鼻水等呼吸道過敏問題。歐淑娟指出,過敏與免疫細胞調節有關,體內TH1、TH2免疫細胞維持著翹翹板般的平衡,過敏兒體內TH...

診全聯串聯基層診所C肝篩檢、治療一把罩

診全聯串聯基層診所C肝篩檢、治療一把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達成2025年根除C型肝炎目標,政府陸續推出政策利多,去(2021)年10月放寬治療科別限制,非肝膽腸胃專科別也能處方;今(2022)年3月全面開放成人預防保健B、C肝篩檢科別,不再侷限內科與家醫科。台灣C肝根除的最後一哩路,是積極找出散落在社區與偏鄉、尚未篩檢與治療的C肝患者。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簡稱診全聯)陳宏麟理事長表示,全台上萬家基層診所 在第一線守...

陰莖增大別注射凡士林!醫:其實有「更安全填充物」

陰莖增大別注射凡士林!醫:其實有「更安全填充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25歲移工阿賓,5年前在菲律賓時聽信友人分享,可在包皮下注射凡士林讓陰莖增大,雖剛開始的確有尺寸明顯增大效果並增其自信,但近來副作用也開始出現,除注射部位開始逐漸變硬增厚之外,亦時不時發生嚴重疼痛,最後不得不前往醫院急診求助。陰莖增大竟注射凡士林害腫脹潰瘍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董聖雍表示,此個案的陰莖前端由於注射物阻塞,使包皮嚴重腫大,同時還有發紅及硬塊情況。病患表示...

攝護腺癌患者避免漏尿、勃起障礙全靠「美軍機器人」

攝護腺癌患者避免漏尿、勃起障礙全靠「美軍機器人」

2022-03-17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達文西機器人手臂輔助的內視鏡手術,在泌尿科領域中有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傷口小、出血量低,以及術後恢復期短是一大特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表示,一名近7旬的老翁罹患攝護腺癌,原只想電療,但家屬希望老翁將整個攝護腺摘除,讓癌細胞完全消失,在堅定勸說與幫忙負擔治療費用之下,老翁接受達文西手臂手術治療,手...

牙齒生病恐引發全身疾病 全民落實口腔健康4字訣

牙齒生病恐引發全身疾病 全民落實口腔健康4字訣

2022-03-17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根據國外2021年一份調查,疫情期間各國因封城與戴口罩限令,導致民眾對口腔衛生重視程度大幅下降,大約兩成五的兒童沒有做到一天刷牙兩次。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World Oral Health Day)」,由知名無糖口香糖品牌打造的照護網,與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副理事長黃耀慧醫師呼籲民眾重拾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妥善...

台灣首份第3劑疫苗研究!「這款」抗體、副作用皆最強

台灣首份第3劑疫苗研究!「這款」抗體、副作用皆最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台灣COVID-19疫苗第3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發表台灣第1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而施打後的副作用,則以莫德納比例最高,高端比例最低。延伸閱讀:接種後胸悶、...

新生兒篩檢該做都做了⋯母嘆:疏忽「這項」竟發生憾事

新生兒篩檢該做都做了⋯母嘆:疏忽「這項」竟發生憾事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在台灣,盛行率低於萬分之1的疾病被定義為罕見疾病,雖每種罕病之於社會只是少數族群,但根據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約有7,000種罕見疾病,總人數更突破3億人;而台灣截至2020年1月,已通報的罕見疾病患數已達1萬6千多人,因此罕病並非少數族群,多家台灣罕病協會也呼籲社會大眾,希望給予罕見疾病更多關注。龐貝寶寶延誤治療,緊急氣切挽回性命偉偉(化名)在父母的期待下順利誕生...

日走一萬步就夠了嗎?想要健康還要「這樣做」!

日走一萬步就夠了嗎?想要健康還要「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調查顯示,每天步行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會降低15%。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白明奇理事長說明,人類是先學會了走路才開始發展智慧,走路能刺激血管增加流動量,維持大腦的認知功能、減少失智症的發生,顯示走路對於大腦、血管有著極大的幫助!有鑑於此,白明奇理事長喊出「三筋好 舒適老」的口號。為鼓勵民眾與失智症患者多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