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每個人都想突破當下的階層,但該如何做到呢?中國心理顧問王心傲於《你的忍讓,只是廉價的示好》一書中,收錄大量案例,帶領讀者理解人性運作,包括人性邏輯、認知覺醒以及野蠻生長等,只要接納人性的本質,理解自私的真正意涵,就能處理好複雜的人情世故,實現最大程度的自我成長。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曾踩過溝通地雷嗎?明明只是想關心對方一句,結果對方臉色一沉,氣氛就馬上降到冰點;想開個玩笑炒熱氣氛,卻被貼上沒同理心的標籤,怎麼一開口就踩雷?《優活健康網》整理現代人常見的「溝通地雷」,一探究竟為什麼有些話這麼難聊?社交場合如何建立關係?幫助讀者避免踩雷,在社交場合中自然建立好關係。
一名45歲婦人近期覺得看東西變得很吃力,原以為眼鏡度數不足,去眼鏡行驗光配鏡片之後,怎樣配都還是看不清楚,後來轉到眼科門診就醫,發現不是近視加深,而是白內障造成。
除了健康,許多家長常擔心的還有「我家孩子怎麼比同年齡的同學矮小?」尤其進入青春期後,看著原本一樣身高的同學忽然抽高不免焦慮,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醫師說明,小朋友的身高有8成遺傳自父母,想要「1眠大1吋」,睡對時間很重要。
居家隔離免了!11月7日起最新鬆綁4大防疫政策,包括新冠確診者居家照護從「7+7」調整為快篩陰可「7+0」、同住接觸者居家隔離全面改採「0+7自主防疫」、健身房與八大行業取消打滿3劑疫苗限制、公共場所不用強制量體溫。此外,即日起也恢復國際郵輪來台靠港。
進入秋冬後,呼吸道感染疾病大增,近來門診擠爆咳嗽、呼吸困難、吞嚥困難的病童,且年紀越小的孩子,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危險性越高。到底跟流感、新冠肺炎哪裡不同?有哪些症狀?有疫苗可打嗎?《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RSV病毒7大QA」,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親自解答。
一位81歲歐姓老翁因呼吸喘併有發燒症狀,送至輔大醫院就診,經採檢確認為COVID-19確診個案,且在急診時就因喘不過氣而插管治療,後續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照護。經過反覆的肺炎重症治療過程,途中甚至數度病危、執行氣切,好不容易病情穩定要轉至一般病房時,卻被診斷出直腸腫瘤,出院之路相當坎坷。前後住院162天後,歐先生才終於出院返家,陪伴思念已久的妻子和家人。 歐先生於去年6/8時至輔大醫院就醫,經...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訂定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今年的主題為「Step up for Bone Health為骨骼健康採取行動」,鼓勵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骨質疏鬆症(後稱骨鬆)疾病知識,並及早進行骨密度檢測,為骨骼健康實際採取行動。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骨鬆患者也逐年增加,根據調查顯示,骨鬆為65...
天氣漸漸轉涼,吃火鍋又開始變得熱門,不少民眾喜歡在沾醬時打上一顆雞蛋來搭配食材,不過要提醒,雞蛋雖然營養,但蛋殼上佈有氣孔,沙門氏菌等微生物容易入侵,如果清潔不當容易引腹痛、寒顫、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甚至有致命危機。
談到萬聖節的裝扮造型,父母往往一個頭兩個大,其實裝扮DIY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善用家中現有的資源,並掌握幾點小技巧,也能輕鬆打造出派對服裝。
12歲的小祥平時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控制良好,然而一到了冬天便惡化,搔癢難耐,中醫師診察後發現,病患的皮膚偏乾、脫屑,且有不少抓痕,喜歡泡熱水澡與吃當歸鴨,因此開立了養陰清熱、止癢的科學中藥與外用紫雲膏,並囑咐小祥於洗完澡後,將凡士林與不含香精的乳液混和來保濕,以輕拍方式代替指甲抓癢,經過2週治療後,其皮膚症狀才穩定下來。
佳佳長期在A牙科診所定期檢查,也因這層信賴關係,她決定在該診所矯正牙齒。但矯正完成後,佳佳並不滿意矯正的成效。因希望諮詢第二專業意見,她向診所申請病歷。但櫃臺人員回覆她,申請病歷需經過醫師同意;後來,診所告知佳佳病歷只能提供健保的部分,自費的部分不屬於病歷的一部分。佳佳心想,現在法律的規定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