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春節大魚大肉吃下肚後,你是否發現身體產生了一些變化?有時突然感到胸悶胸痛,或是更容易感到疲勞乏力,小心這些都可能是高血脂的前兆!以下整理出網友熱議最常見的「5大高血脂前兆」和判斷方式,快檢查自己有沒有出現!
77歲陳爺爺由於不明因素,導致背痛難耐,以為是背部拉傷的原因,但於診所吃藥復健都無法改善,遂至醫院就診。後續,神經外科醫師透過影像及理學檢查,發現陳爺爺腰椎第1節出現壓迫性骨折,與家屬討論治療方案後,決定執行「微創骨水泥手術」,術後隔日陳爺爺已能下床自行活動,恢復正常生活。
節氣養生首重立春!「立春」是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這也代表冬季結束銜接春季開始的時期。中醫師表示,人體也要順應節氣做好養生,掌握4個大原則,就能輕鬆做到生活即養生的「懶人極簡健康法」,一年四季都適用。
春節連假10天一放完,不少上班族都直呼:「收心好痛苦」尤其開工週的星期六要補班,是否讓你作息大亂、調不回來?根據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是造成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之一,而高血壓會誘發許多慢性疾病;提醒民眾,若要回歸正常生活步調,一定要改掉「假日晚睡早起」的問題,建議可在睡前拉筋調整作息。
面對長照議題,多數人會覺得自己還年輕,長照跟自己無關,或是等遇到之後再說;但生命總是來得快也去得快,突發的意外總會讓人措手不及,因此需隨時做好陪病相伴的準備。知名媒體人楊月娥於《不逃跑的陪伴》一書中,分享長達10年的長照經驗,無論是照顧者或準照顧者,甚至是遇上人生難關的人,都能藉由本書獲得支持與力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性愛的地圖也千百種,當了解自己的地圖,才能表達自我;看見對方的地圖,才能更靠近目的地,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性愛心理師、性暴力諮商講師朴昭鈴,於《性愛心理師的大人親密必修課》一書中,分享諮商個案的故事、性知識,幫助讀者理解性愛的正確觀念。以下為原書摘文:
新年過後想要有新造型新氣象,不少民眾喜歡染髮改變造型,同時掩蓋顯老的白髮。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表示,民眾常疑惑「染髮會致癌或促進掉髮嗎」、「染髮前後要留意什麼」、「如何保養才不容易長白髮」等問題,以下提供染髮、護髮相關詳細解答。
面斷雜亂的房間,是否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整理?這時候,不妨試著「停下來」,重新調整心理狀態。全球知名整理諮詢顧問、「收納教主」近藤麻理惠於《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一書中,分享由外到內的人生整理術,更透過直面內心的提問,來梳理個人的心理狀態。以下為原書摘文:
元宵節快到了,你愛吃紅白小湯圓還是芝麻、花生、肉餡口味的元宵呢?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每吃4顆湯圓,等同吃下1碗飯,多吃當心熱量、糖分都超標!營養師也提供健康、減糖的2種「元宵食譜」,能讓民眾在享受吃元宵時少一點負擔。
跟親朋好友聚餐,你也是愛喝啤酒吃海鮮嗎?當心痛風會一直重複發作,還恐使腎功能急速惡化!為何吃海鮮配啤酒,會讓痛風機會會大增?腎臟科醫師就警告,聚餐時必須避免的高普林食物「3件事」,並提供1招替代飲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