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邁向超高齡化,「孤獨感」已成為許多老年人面臨的重大挑戰,長期缺乏社交互動、和他人情感疏離,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能會有負面影響。為了應對孤獨感的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以下是幾種可以嘗試的方式,幫助家中長輩獲得陪伴,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碳水化合物是運動時主要的能量來源,但要怎麼補充才剛好呢?國際訓練員兼運動營養教練文碩氣、運動營養教練趙恩緋於《真正可以降低體脂肪的吃法》一書中,用最精簡的方式將複雜的數據全面表格化,教導讀者怎麼吃、何時吃、如何搭配,讓體脂肪有感下降,運動成效大提升。以下為原書摘文:
父母有管教孩子的職責,有些人會嚴格地責備、甚至體罰孩子,還認為自己在管教,其實仗著大這不是管教,只是在「生氣」罷了。擁有30年教學經驗、青少年諮商師嚴註河於《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書中,集結多年來的觀察與驗證,分享「一個孩子剛剛好」的教養關鍵,翻轉父母對獨生子女的刻板印象。以下為原書摘文: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成長,醫療科技發達使臺北市民平均餘命延長,臺北市96年底平均餘命已達82歲,男性:79.69歲,女性:84.42歲(97年臺北市衛生統計年報),但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改變,吃多、動少,加上生活緊張等因素,致罹患心血管疾病者,有日益增加與年輕化的趨勢。根據臺北市97年衛生統計,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性疾病,分別為北市第2、3、10位的死亡原因,其死亡百分比各佔13.3、...
打擊淋巴癌,樂活癒後人生淋巴癌末期病友現身說法,積極治療,享受樂活人生淋巴癌,是身體淋巴系統產生免疫失調的一種癌症。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發佈的94年癌症登記資料,該年有1,802位新增的淋巴癌病人,較十年前約成長了21%之多。顯見淋巴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癌症。但淋巴癌為少數能治癒的癌症之一,一般來說,只要接受正規治療,五年的存活率可以達到七成以上;但淋巴癌的擴張速度非常快,且其徵兆與感...
顯微手術在整型外科的發展源起於1960年代,早期的手術較著重於外傷性的組織血管縫合,而後由於器械的進步以及顯微手術實驗室相繼成立,顯微手術開始突飛猛進,經過多年的發展改良,澄清醫院整形外科 魏經岳主任表示,過去在肉眼底下,原本不可能吻合的小血管(直徑1豪米以下)現在不但成為可能,而且還可保持血流通暢的流過吻合的部位。因此被截斷的手指可以藉顯微手術來吻合動、靜脈,以重建其血液循環,而使截斷後的...
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法寶為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服藥,對於血糖控制不良、妊娠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最適合給予胰島素用藥,但有些患者對服藥及注射胰島素使用方式、劑量有誤解或不清楚,自行隨意停藥、加藥,常常造成血糖高居不下或低血糖現象,造成急慢性併發症產生。因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爲了加強糖尿病患者對用藥認知,特於98年9月19日上午9時在陽明院區九樓大禮堂辦理專...
衛生署公布97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中,惡性腫瘤連續二十七年蟬聯首位。因癌症死亡人數為38,913人,占所有死亡人數27.3%,其中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分居前五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內科醫師陳建宏說,癌症患者的數量在近年不斷增加,在診斷確認之後,必須接受一連串治療: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或)標靶治療。而在這一段漫長治療期間,身心靈上所受痛苦及折磨是...
失智症初期常被認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大多數人經常等到中後期嚴重時才就醫,事實上,失智症可經由篩檢及早發現,依據臺北市98年1月至6月共計36,202位長者接受失智症初步篩檢,疑似失智症個案共948位,發現疑似異常比例高達2.6%,當發現身邊長者開始出現早期十大警訊時,即應警覺,儘速就醫接受診療,以延緩病情惡化。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97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了關懷婦幼的健康,勿錯過寶貝每一個成長階段,特別於今年8、9月份舉辦一系列「靚媽、酷爸、Q寶,打造幸福之堡」趣味競賽活動共5場,邀請約1,000個家庭參賽。前四場活動皆已圓滿結束,民眾反應非常熱烈,每個參賽的家庭都大手拉小手,全家溫馨總動員,活動進行中歡笑聲此起彼落,熱鬧非凡。第5場壓軸競賽活動將於9月20日(星期日)上午9:00在臺北市政府市政大樓沈葆楨廳熱鬧登場。來參加...
江小姐43歲,從事會計工作,平日工作量大,常需使用電腦,就診兩天前發現左手腕疼痛無法屈曲,使用電腦時疼痛痠軟感尤其明顯,左手提包包時痠軟無力感特別嚴重,問診時告知醫師疼痛發作前幾天開始就覺得手腕痠痠的,好像擺在哪個位置都怪。醫師觸診發現病患前臂肌肉緊繃、腕骨小關節面錯位,尺骨鷹嘴突周圍具壓痛點,彈撥肱三頭肌肌鍵時局部痛感增加,肩胛骨周圍靠近腋下處肌肉緊繃,自己並不覺得有何不適,但兩側肌肉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