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就讀小學4年級的10歲男童,每天喝1杯手搖飲料、喜歡吃炸物,且缺少運動又晚睡,日前因感冒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處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經個人化健康管理,3個月後逐漸改善。
洗髮精不只主宰日常清潔程序,更是維繫頭皮健康、秀髮年輕感的關鍵。不過,常將洗髮視為例行流程的我們,是否真的有挑對洗髮精呢?應對不同頭皮屬性:油性、乾性、敏感、燙染後髮質,洗髮精的成分篩選又有什麼守則?甚至市面上標榜安全、天然的品項眾多,消費者又該如何明智地辨別真偽?
「曾經遇過一位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中醫師張若偉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近日來發燒、嘔吐、腹瀉及腹痛之兒童病例有不斷地增加,檢查後為證實多為輪狀病毒感染,顯示輪狀病毒感染症正流行中。輪狀病毒胃腸炎常發生於四歲前幼童身上,小於二歲之的幼兒時期是最好發的年齡。而冬天正是輪狀病毒高峰期,此病毒常是造成幼兒腹瀉及死亡主因。此病毒共分為五群由A到E群,其中以A群常造成人類感染,此病毒在全世界皆可發生。臨床症狀:此病的潛伏期約二天,主要出現症狀為嘔吐,發燒合併腹痛,接著腹瀉。通...
整形風氣越來越盛,微整形有如化妝般的過程,已是時下女性趨之若鶩的選擇,但許多愛美女性在做鼻整形時,過多的錯誤資訊或討論區以訛傳訛,把隆鼻污名化,認為「隆鼻鼻頭會變大或是發炎等等」,整形醫師蔡豐州表示,不當、不正確的手術技巧才會讓鼻頭變大,正確的手術方法反而是鼻頭更細緻有型。根據蔡豐州醫師超過7,000例的隆鼻經驗與其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上的論文(PRS)指出:隆鼻,尤其是[骨膜下隆鼻]是非常快...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莊惠茹醫師表示,日前一位5歲小女孩因蛀牙引發蜂窩組織炎而由牙科診所轉介至該院小兒科診治,經過多日住院注射抗生素治療,才得以有效控制及改善症狀。據母親表示,小女孩平常愛吃甜食及喝飲料,所以2、3歲就有蛀牙;而母親也認為「乳牙反正會掉,會再長出恆齒,所以不必治療也沒關係。」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莊惠茹醫師表示,常有家長面對小孩乳牙蛀牙的問題,總有「乳牙反正會掉,所以不必...
為加強服務苗栗鄉親,擅長微創型人工膝關節手術、各種關節炎治療的署苗醫院長施國正,上個月16日到任後,即提供每週二次門診服務,1名家住竹北市的65歲彭姓婦女,因膝關節疼痛影響生活起居,慕名遠道來苗栗醫院就診,並於上週五(1/8)進行人工全膝關節微創手術;術後第三天,彭女士已能不利用助行器下床走動,神采奕奕地開心表示:「傷口小很多、也不那麼疼痛,恢復也很快」、「大老遠來苗栗手術,還是很值得!」。...
每到冬天為了抵擋嚴寒,保暖用的手套成了民眾隨身攜帶的必備小物。但台中縣一名年輕的男子多年前卻因為罹患白斑症,造成雙手手背、手掌發白猶如天生戴著一副白手套,想脫也脫不下來,雖到處求醫治療但成效不彰。經光田綜合醫院 - 整形外科暨整形美容中心吳文宏主任施以「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將男子大腿的黑色素細胞移植到手背皮膚後,男子雙手的顏色幾乎都恢復正常與一般人無異,讓當事人非常開心。而這也是目...
根據研究發現,長期失眠也是一種慢性疾病,超過三分之二的失眠症患者,其睡眠問題長達兩年以上。從中醫觀點來看,失眠又稱為不得臥、不得眠、不寐、目不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葉家豪指出,中醫對失眠可區分為外感和內傷兩方面;由外感病引起者,主要見於各種熱病過程中。由內傷引起者,則多由於肝氣鬱結、心脾兩虛、心腎不交、陰虛火旺、痰熱內擾、胃氣不和所引起。一般來說,外感所引起的失眠,以實證較多...
水果具有繽紛的色彩,與植物化學素(phytochemicals)有關。所謂植物化學素是指植物的二級代謝物,雖非植物生長需要的必要成分,卻是保護植物生命的重要防衛系統,目前廣為熟悉的植物化學因子有類胡蘿蔔素、葉黃素、類黃酮素、多酚類、茄紅素、兒茶素、蘿蔔硫素、花青素等物質。植物化學素是近二十年才不斷被發現的化合物,這是植物的特殊物質,植物在遇到危險時,無法像一般動物自由移動隨時閃躲,因此分泌各...
定期量腰圍、血壓、血糖及血脂,並且從小養成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如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避免肥胖等)是遠離代謝症候群的不二法門。根據97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民眾死於代謝症候群所衍生之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炎、腎病症候群、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百分比達31.71%,已超過名列十大死因首位癌症的29.55%,「代謝症候群」是這些可怕的慢性疾病的前驅警訊,一旦輕忽,後果將不...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放射腫瘤科張富迪醫師表示,日前一位50歲男性在洗澡時突然觸摸到頸部有一顆小腫瘤,令他很緊張,以為自己得到了癌症而趕緊就醫。事實上,在門診經常碰到病患因摸到頸部有腫瘤,害怕是得到惡性腫瘤而來求診。經過病理染色切片後,證實腫瘤是良性,虛驚一場。張富迪醫師表示,腫瘤是良性或惡性必須在手術後以病理染色切片才能確定。其實大部分頸部腫瘤都是淋巴腺腫大,淋巴腺的腫大又可分為發炎性與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