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就讀小學4年級的10歲男童,每天喝1杯手搖飲料、喜歡吃炸物,且缺少運動又晚睡,日前因感冒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處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經個人化健康管理,3個月後逐漸改善。
台灣地震頻繁,加上即將邁入颱風季,在家中備齊防災避難包相當重要。《優活健康網》特摘全民防衛組織黑熊學院所撰此文,分享「緊急避難包」的基本款與內容物,面對地震、颱風、戰爭所需的準備也有所不同,建議民眾根據自身需求調整避難背包與裝備,才能在災難來臨時做好準備。
不少人轉職,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機會,但適合的工作不止一種。走過無業和在家兼職等非傳統職涯之路,作者小向田路於《我只是放棄完美工作,年薪就提高了》一書中,分享成功轉職的技巧,若你也沒有專業技能、沒自信、又不想那麼努力,如何找到比現在待遇更好的工作?以下為原書摘文:
臺南市100年入夏後第1例的本土登革熱病例於永康區現蹤,臺南市政府環保局長張皇珍3日前往巡視清除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之執行後,呼籲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主動做好清除戶內外孳生源及居家環境整頓工作,澈底清除登革熱孳生源與成蚊生活之環境髒亂點,以避免疫情擴大。
高雄市出100年首例登革出血熱死亡個案,死亡個案為60歲男性,居住於高雄市苓雅區福壽里,具高血壓性心臟病及糖尿病病史,同住家人亦為登革熱確診個案。個案8月27日 起陸續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8月29日 至診所就醫。8月31日 病例因牙齦出血、休克送往醫院急診就醫,同日上午因急性心肌梗塞、敗血性休克,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並由醫師通報疑似登革出血熱,9月2日檢驗結果證實其感染登革出血熱。&...
近日天氣炎熱,雖然秋天已悄悄來了,仍未感覺到一絲涼爽,相信很多人最近都會覺得眼睛乾澀、口腔乾燥,所以需多補充些水分,或是含電解質飲料,即可獲得緩解。但如果一直覺得口乾眼乾,喝水或點眼藥水都無法改善不適,且症狀超過三個月,就要小心罹患乾燥症的可能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劉佳祐表示,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又稱為修葛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儀蒂表示,最近天氣高溫炎熱,提醒民眾千萬別忘記要補充水分;近來門診常見有痛風病史病患因痛風發作痛苦萬分,甚至有民眾痛到無法正常行走,必須坐輪椅至診間就診。林儀蒂醫師說,這些民眾大部分因為天氣熱,常愛喝冰涼啤酒,覺得有消暑感覺,除此之外,忘了要補充水分,因酒精會抑制尿酸排出,水分又不充足,更讓尿酸在血中堆積,結果關節一腫痛起來,完全無法安心睡眠,甚至...
王先生和朋友出國旅遊,在風化場所發生性行為後的三天出現小便疼痛、尿道流膿症狀,他不敢大意,找醫師診療,打針並吃藥一週,尿道分泌物雖然減少,但小便還是覺得熱熱的、不太舒服。另一位李先生也是因類似症狀,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泌尿科就診。據他描述,一週前和剛認識的女友發生性行為,之後兩、三天開始感覺小便疼痛,而且尿道口有黃色、濃稠分泌物流出。因為以前有類似經驗,就自己買藥吃,然而吃了一週的藥後,症狀並...
1994年9月21日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在WHO支持下,發起國際失智症日(WAD ,World Alzheimer’s Day,為了方便社會大眾認識,Alzheimer譯為失智症),在這一天國際間共同響應,呼籲各國政府及社會大眾重視失智症之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在9月份的國際失智症月活動中,將分別於9月2日上午八時...
一名30多歲男性上班族近日來因全身乏力、頭痛、頭暈而就醫,檢查後發現血壓竟然高到230/130毫米汞柱,併有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貧血、腎臟功能異常等,被緊急安排進加護病房住院治療;初期服用單一劑量的降血壓藥效果不佳,最後甚至服用了包含鈣離子阻斷劑、血管擴張劑、利尿劑等5種不同作用機轉的降血壓藥後,血壓才得以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左右。健仁醫院腎臟科主任蔡文仁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男子左腎上方有...
一名中年男性騎機車外出時,突然天外飛來一蟲,正中右眼,當時出於反射動作,猛力搓揉,頓時眼淚四溢,流出類似蚊蟲的軀體。之後持續出現紅、腫、痛,合併異物感,而且症狀逐漸加劇,因此求診。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士傑表示,檢查發現,右眼結膜紅腫,呈急性發炎反應,在結膜下,赫發現昆蟲殘肢,而且殘肢已整個包覆在結膜下,因此安排手術取出,在手術顯微鏡下,將發炎的結膜剪開,取出昆蟲殘肢。術後以藥物治療,症狀迅速改...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9月2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登革出血熱病例,該病例為60歲男性,居住於高雄市苓雅區,8月31日上午因出血症狀送醫院急診室急救,隨後被通報感染登革熱,於當日中午死亡,醫師於下午改通報為登革出血熱個案,並經疾管局9月2日檢驗確定。
免疫療法是個相當新穎的技術,自1995年首次發表以活化的免疫細胞治療巨細胞病毒感染至今,不過幾十年的歷史,近日來卻如國際巨星般成為眾人的焦點。藥理學教授潘懷宗博士表示,這個新興的治療技術會受到醫界與學界的廣泛注意,是由於愈來愈多的文獻證實,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免疫療法對各種癌末患者皆有不同程度的效用。經過多年的臨床案例檢視,去年10月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首度核准了Provenge這種利用自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