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機會?過來人教「放棄完美」年薪就能提高
適合的工作不止一種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某個地方一定有適合我的工作。以前看身邊的人找工作,大都是根據「行業領域」或「職務類別」來選擇,所以毫無疑問的,我也認為自己應該先從這2方面來決定工作。然而,當我嘗試思考適合自己的行業領域和職務類別時,才發現很多工作都是自己沒做過的,很難鎖定選擇範圍。
當我陷入困境時,突然想起爸爸有一位身兼二職的朋友。這位朋友在一家公司擔任技術職員工,同時也經營一家米農場。乍看下,這2份工作毫無共通之處,但他是這麼說的:「這2份工作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製作東西』。雖然做出的成品不同,但是因為我特別喜歡製作東西,所以覺得這2份工作都很有趣。」
聽到他這一席話,我頓時豁然開朗。原本深信「完美匹配自己的工作只有一個」,但或許未必如此。再加上隨著時代演進,有些工作正持續消失,讓我開始有了不必拚命的去尋找,那僅有一個的理想職業,這樣的想法。
換句話說,適合的工作不止一種。所以這次轉職,我決定不要把工作的條件限定的太狹隘。而且我還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我要盡可能的「在成長中的行業領域裡工作」。我的願望之一是「成為有去處的人才」,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在成長中的行業裡累積經驗,會是一條更有效率的捷徑。就這樣,我總算正式展開轉職活動。
延伸閱讀:
上班族必學的精力管理!專家教你「雙峰工作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放棄完美,我的年薪竟提高了
就這樣,轉職活動正式開始了。當我為了尋找徵才廣告而瀏覽求職網站,才意識到自己忘了一些重要的事。這些重要的事包括年薪和加班時間等僱用條件。例如:
- 年薪至少在400萬日圓以上。
- 每個月加班時間在20小時以內。
- 福利待遇相對完善⋯⋯諸如此類。
既然都鼓起勇氣進行轉職了,至少這些條件都要達到吧?我把欠缺值得誇耀的經驗、沒有技能的自己搬上檯面,悠哉悠哉的提出了這樣的理想條件。可是,當我用這些條件透過轉職網站、轉職仲介尋找徵才資訊時,才發現合適的職位少之又少。就算勉強應徵了網站推薦的職位,我卻連面試的機會也沒有。
經驗太少、沒有傲人的成果。非但如此,我也沒有積極學習新事物。像我這樣「戰鬥力低下」的人,要找到滿足所有條件的工作,根本是天方夜譚。原來這就是現實嗎?
常聽人家說轉職時「不要妥協」。但對我來說,不妥協幾乎就等同於「不轉職」。轉職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精神上也很疲憊。因此,我才希望「這一次的轉職能夠滿足所有需求」。但是,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我哪也去不了。雖然很嚴苛,但我只能接受現實,這是唯一前進的道路。最終,我選擇了「相當程度的妥協」。
延伸閱讀:
當過12年全職媽媽後,我下定決心回去工作!重回職場「必知3件事」
為了獲得想要的事物,我選擇放棄
年薪、技能、成就感、工作舒適度,這些不是都很重要嗎?我根本選不出來!坦白說,這是我的真心話。那些擁有優秀技能和豐富經歷的人,當然就另當別論了。一定也有人可以一次就獲得期望的條件吧?然而,我是一個既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能,更不擅長努力的人。所以,我放棄「一次轉職就獲得一切」的念頭。
為了脫離滿是抱怨的現狀、繼續往前邁進,我只能接受這個糟糕的自己。當我思考「那麼,應該放棄哪些條件?」時,我放棄了「年薪提升」和「加班較少」這2個條件。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僅僅排除這2個條件,我能應徵的工作數量就大幅增加了。話雖如此,我也無法接受比現在公司更差的條件,如年薪降到200萬日圓、每月加班100小時……這樣的工作我無法長期持續。我是在自己能夠持續工作的範圍內,相當程度的擴大了妥協範圍。
我試著將年薪設定為350萬日圓以上,每個月加班時間大約40小時。儘管如此,我也不是不顧一切的放棄這些條件,而是希望之後自己可以將那些捨棄的條件給「撿回來」。我認為「成為有處可去的人才 = 將來能轉職到條件更好的公司」,這道方程式一定是可以成立的。
只要我具備了企業想要的技能和經驗,那麼在下次轉職時,我能應徵的企業數量就一定會大幅增加。換言之,我可以實現比現在更好的「有選擇性的轉職」。所謂有選擇性,意思是一定能夠選擇年薪提升、加班較少等條件更好的公司。所以,我決定在第一次轉職時「增加能做的事」。
第一次轉職的重點
【放棄的事物】年薪或加班的條件。
【獲得的事物】增加能做的事。
這麼做之後,我清楚的看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於是需要放棄的事物也就自然的顯現了。
(本文摘自/我只是放棄完美工作,年薪就提高了:沒有專業技能、沒自信、又不想那麼努力, 如何找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大是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