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就讀小學4年級的10歲男童,每天喝1杯手搖飲料、喜歡吃炸物,且缺少運動又晚睡,日前因感冒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處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經個人化健康管理,3個月後逐漸改善。
近日報導有水果攤夫妻因為生性節儉,長年將發霉水果切掉壞掉部分後,食用好的部分,結果雙雙罹患肝癌。究竟水果發霉好的部位還能吃嗎?還是得整顆丟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營養師示警,水果富含水份,肉眼無法看見的黴菌和毒素生長快速,吃壞掉的水果可能會將毒物吃下肚。
現代人眼睛過勞的問題日益明顯,尤其不少30、40歲族群開始提早出現視力模糊、看近困難的狀況,你以為只是「老花」提早報到,其實背後可能隱含的是眼睛老化的深層病變─白內障。林宏洲眼科診所院長林宏洲醫師表示,由於人體水晶體的「使用年限」大約為40年,因此多數人進入40歲之後,會明顯感受到視力的變化,也意味著老花與白內障病變可能同步啟動。 老花眼的成因在於水晶體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失去彈性,加上睫狀肌調...
中秋節將至,象徵「團圓」的各式月餅紛紛出爐。金黃誘人的月餅,從皮到餡,所含的高油、高糖及高熱量,常令一些慢性病友怯步。國民健康局特別邀請北市聯醫與營養師全國聯合會,一同對於市售月餅進行營養成分彙整,將各式月餅熱量、糖份與油脂的熱量比估算,讓慢性病人選購月餅時多一些瞭解。傳統月餅分成廣(港)式、蘇式和台式,油脂及糖的含量均很高,養生健康月餅則略有調整,特色如下:蘇式月餅的特色是一層油皮、一層水...
有關7日有平面媒體刊載醫師投稿「隱私權保護與醫護安全」一文,其中提及:「…疾管局列管愛滋病患是為了服務感染者,提供免費藥物治療,藥物自費者也無需登錄。…」的內容,疾病管制局做出澄清。疾管局指出,管理愛滋感染者,並非為了提供免費藥物治療,其目的是希望透過地方衛生機關及愛滋病指定醫院的個案管理師對感染者進行追蹤輔導,提供其疾病諮詢、衛教、協助就醫及連結社會資源等服務,同時進行接觸者追蹤,以能早期...
雖然塑化劑風暴已經日漸趨緩,但衛生署昨(7)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未來全台21家屬立醫院週一至週五每日仍持續開設「塑化劑健康諮詢門診」,並特別請小兒科加強服務,為民眾的健康來把關。此外,衛生署也已在署立台中醫院設置單一窗口,歡迎民眾於上班時間(早上8點至晚上8點)洽詢相關問題!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Mail Online)報導,最近一項科學研究證實,孕婦服用如「布洛芬」(Ibuprofen)的止痛藥,流產的風險比正常人還要高出2.4倍。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大多數的孕婦都知道服用這種藥物的風險,但仍有高達17%的準媽媽仍持續服用這種藥物,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止痛藥都會造成流產的風險,像是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就是相對安全的止痛藥物。
一名男性,本身並無特殊疾病,最近幾個月常覺得疲倦與胃口不佳,所以體重下降10幾公斤左右;但最困擾他的是近幾個星期以來常覺得咳嗽與喘,特別是走路時幾乎喘到走不下去。更糟的是,他幾天前開始發燒,所以來到本院急診求診,胸部X光檢查發現有雙側肺炎,便轉入感染科病房繼續治療。由於此患者肺炎之表現與常見社區型肺炎不同,為了確定治療的方向與儘早找到病原菌,於是安排了胸部電腦斷層檢查與痰液的檢查。經痰液的D...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約有135萬名50歲以上停經婦女有骨質疏鬆症問題,若未妥善預防,骨鬆引起的髖骨骨折致死率高達20%,與晚期乳癌死亡率相當,是婦女健康殺手!雖然市面上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不論是口服藥或針劑都有多種選擇,但是骨鬆治療目前的難題在於患者的順從性、現有藥物在副作用或是耐受性的疑慮,使得患者容易中斷治療,讓骨鬆治療陷入瓶頸。衛生署八月正式核准一款注射液藥物,用於有骨折高風險性之停經...
經濟不景氣,很多人謀職不易而壓力過大,即使有工作者亦因勞務負荷過度,以致兩側顳齶關節處疼痛、嘴巴打開時關節有聲響、口內牙齒有磨損、咀嚼時有兩頰疼痛感、頸部肌肉及肩膀酸痛、顏面及顳額部痠痛、頭痛、耳內疼痛、晚上睡覺時有磨牙現象等,甚為惱人,而前往醫院就醫。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張幸初主任表示,這是典型的齶顎關節症候群。少數病例可能需要進行開刀手術,但絕大多數可以用溫和保守的療法緩解症狀。顳齶關節...
第71屆世界藥學會(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Federation,FIP)年會,今年選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行,包括台灣代表在內,共有全球八十多國近兩千名會員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相當重視此次會議,在會中並與世界藥學會共同簽署並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全球藥師扮演抗結核關鍵角色,以達成2050消滅結核病的目標。FIP是世界衛生組織重要成員,也是全球最重要的...
嘴巴也會吐出膽結石?一位六十多歲的婦女因肚子絞痛送急診,竟嘔吐出四顆各約一點五公分大的膽結石,雖然大家感到難以置信,但這一吐卻成救命的關鍵診斷線索。在外科醫師緊急手術取出卡在小腸中約4乘3公分的大結石後,讓阿嬤免於因膽結石腸阻塞引發敗血而可能致死的悲劇。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文耀指出,當天接到通知趕到急診室會診時,在病人吐出的膽汁、食物殘渣中,赫然可見四顆結石,在行醫的印象中還未曾碰過這...
52歲經商的鄭先生至新光醫院做健康檢查,健檢時藉由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及正子攝影,發現肺部有傳統X光難以診斷出的微小可疑病灶,經過新光醫院肺癌診治團隊的建議,住院接受手術切除,還好是早期肺癌,開完刀快4年了,目前沒有任何復發的跡象。鄭先生說,「剛診斷為肺癌時,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我沒有抽菸,為什麼我會得肺癌?」根據衛生署統計,每年約有8,219人死於肺癌,估計有10,000例以上之新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