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明明很想培養興趣,當成下班後舒緩壓力的調劑,卻總是跨不出第一步?找不到喜好、提不起動力該怎麼辦?本篇將分享上班族面對興趣培養的挑戰,提供簡單易行的探索及養成方法,幫你重新點燃熱情,打破枯燥的生活模式!
很多時候,我們的反應其實是過去經驗留下的模式。沒察覺的話,就可能一直在重演舊故事,影響現在的選擇和關係。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榮格心理學家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於《穿越中年迷霧》一書中,著重與自己進行深層對話,修復創傷、覺察自己的靈魂,並揭示與內在對話的具體工具,幫助讀者洞察來自靈魂深處的訊息,唯有展開與自己的深層對話,才可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罹患者逐年增長,每年多了上萬人,位於癌症排名首位,很多人患者發現時候多是晚期,癌細胞已蔓延至肝或肺。不過若是能及早發現,治癒的機率還是不低。為了幫治大腸直腸癌病友,柳營奇美醫院特地舉辦「大腸直腸癌病友學習營」,由外科主任蔡宗治醫師主講「認識大腸直腸癌」,林建良醫師主講「大腸直腸癌治療新趨勢及治療副作用照護」,林紋麗疾管師主持「病友交流」,陳怡家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癌(白血病)常發生在青少年兒童幼兒身上,病友為了治療。通常會尋找骨髓細胞、造血幹細胞相配對者,進行殲滅療法與移植輸入等方法治療,但病友身體也會元氣大傷,而且配對者找到機率也很低,除非病友從小就有臍帶血存留,可以方便進行移植。有鑑於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與社服課,聯合舉辦,「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講座,課程內容為,鄭吉元藥師主講「抗排斥用藥小叮嚀」,曹雅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缺乏,導致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細胞內,讓血液有不少無法代謝的糖分,導致血糖升高。糖尿病常見的症狀有三多,就是吃多、喝多、尿多,因而也被稱為「三多症」。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為服務糖尿病患,舉辦兩場「認識糖尿病及其日常照護」,由陳芝嫻護理師(18日)與劉霓霙護理師(17日)主講,教導病友更潤認識糖尿病,以及如何日常照護,調整健康身心,歡迎當地社區病友,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體適能是身體適應生活與運動及環境的能力。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為了要推廣體適能,將邀請大衛老師,帶領與指導健康體適能活動,以增進民眾的健康與抵抗力,推廣促進社區體適能,歡迎當地社區與有興趣的民眾共襄盛舉。名稱:健康體適能時間:2012年10月17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屈尺里活動中心(新北市新店區屈尺路125號)2F洽詢:02-66289779...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糖尿病人口約有一百萬人,且持續上升,並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的第四位,可見糖尿病的潛在威脅及後續成長不容小覷。更可怕的是其容易引發其他相關併發症,帶給患者更多身心的折磨及負擔。因此,高雄衛生局與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聯合辦理「2012健康樂活營」,營隊中有安排「面對慢性病時,我如何處理與面對這些情形?」、「代換&秤飯量」、「營養ABC-計算自己所需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經濟不景氣、競爭更激烈,現代人必須面對更煩雜的壓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10月公布資料,全球大約有5%的人口患有憂鬱症,有超過3億5000萬人受憂鬱症折磨。專家並預測至西元2030年時憂鬱症將打敗心血管疾病及愛滋病,躍升成為慢性疾病的首位。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的調查指出,台灣有18.7%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若以教育部100學年度全國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平日中,垂手可得的食物,也暗藏著另人驚訝的保健效果。營養師朱凱民表示,黃豆類裏頭有多種富有營養價值的成分,因此如是三高患者、更年期婦女和老年人,可藉由黃豆的攝取,來改善症狀。 朱凱民解釋,黃豆裡有非常多種養分有助人體,例如,鉀可以促進鈉的代謝,有效調節血壓。黃豆蛋白、黃豆胜肽擁有抑制血管緊縮轉換酵素的活性,可以鬆弛血管,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黃豆中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時再怎麼先進的科技都無法奏效的時候,不妨可以試試看老祖先留下的智慧,說不定什麼樣難醫的病痛,都可能迎刃而解。中醫師朱曉平說,日前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因為罹患嚴重冠心病,必須做冠狀動脈支架手術,但術後一年之後又開始心痛復發,可能必須再開一次刀,因此他建議老太太能夠循古法改善情況。朱曉平指出,這位86歲的老奶奶,在20年前被診斷罹患冠心病,且已嚴重到要做冠狀動脈...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編譯)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壞消息及恐怖故事,似乎能改變女人在受到壓迫情況下的反應方式。這份研究共測試了六十個人,並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 上。在測試中,當女人在閱讀負面的新聞故事時,身體會製造較多的壓力荷爾蒙,而在男人身上並沒有相同的反應。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在編譯報紙以負面故事作剪輯,除了意外事故、謀殺事件,也包括中立的故事如新上映的電影資訊。...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以第一次腦中風患者來說,如果不注意,往後復發的機率不小。根據美國在1989年做過調查,首次中風的病人,有1/3在2年內復發。10年後,2年內復發的數字降低了,但5年內的復發率仍約1/3。該如何降低復發率呢?研究顯示,讓腦血栓中風患者服用阿斯匹靈可以明顯降低中風,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復發的機率,而這也是目前醫學界的共用法。在以前,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可能引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