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45歲後女性可能出現熱潮紅、盜汗、情緒波動、記憶力變差等更年期症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所致。《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馬光中醫中醫師劉宗昇提醒,更年期是自然歷程,卻常被忙碌生活忽略,導致壓力累積、症狀加劇。透過日常飲食調養與穴位按摩,有助緩解不適、穩定身心。
我們常將重要的事記在行事曆,但你真的有記對嗎?臨床心理師、應用行為分析學專家竹內康二於《用科學告別拖延腦,不靠意志力!》一書中,運用行為分析學的研究成果,將其充分落實在「行動力」,只要了解、接受並善加利用行為原理原則,就能改善生活上的拖延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彰化縣於11月10日上午在彰化醫院大講堂舉辦的C型肝炎個案追蹤治療,畫下完美句點,此次活動彰化縣民眾踴躍參與,病友到場人數共225人,活動除提供免費肝指數、C肝病毒量檢查外,還邀請2位完成C型肝炎治療病友談治療過程及有獎徵答活動,受到民眾熱烈迴響。 肝癌是全民發生率第二高,男性第一高的癌症,而C型肝炎者發生肝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數十倍。C肝帶原者常因未及時注...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肝癌是台灣人民發生率第2高、男性中第1高的癌症,據國民健康局統計,臺灣每年有約一萬三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但肝病真的是因為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所造成的嗎?高達九成的民眾對於肝炎病毒的感染途徑也一知半解,到底肝炎和肝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肝炎會傳染嗎?又該怎麼預防肝癌呢?肝癌疾病的形成與B、C肝病毒感染息息相關,而民眾常以為的:有感染B肝就要用公筷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照顧身心障礙者並不輕鬆,除了龐大的醫療費用外也耗費大量的心力及時間,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制度在今年7月11日正式施行,提供更貼近家庭的服務。設籍基隆市的民眾如有下列的情況:經診斷為植物人者、全癱無法自行下床、需二十四小時使用呼吸器或維生設備、長期重度昏迷,需要接受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者,家屬可持身心障礙鑑定申請人由醫療機構開具之3個月內醫療診斷書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近日氣溫逐漸下降,腸病毒個案也陸續出現,截至今年11月12日止,基隆市信義區累計腸病毒手足口症共2案,目前雖未出現腸病毒71型感染,仍提醒家長要多注意並且常洗手。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3大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三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World COPD Day)。主要目標在結合健康照護專業人士與病患團體的力量,拓展全世界對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瞭解,並主張以更好的方式照護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但多數人未警覺到自己已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誤以為僅是身體老化導致...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白天生活忙碌壓力大,晚上回家卻發現家裡空蕩蕩,沒有一個人能陪伴,因此,你曾因為如此而感到寂寞嗎?台中市衛生局表示,國人因為生活壓力大,有些人常藉由尋求刺激及助興藥物來紓壓,例如參加轟趴、性派對,甚至上網尋找網友一夜情,這樣的不安全性行為,使得愛滋病趁虛而入,為生命帶來威脅。根據疾管局最新統計資料,截至101年8月底,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者台中市累計通報人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由於大眾對精神疾病觀念的缺乏,往往有許多人患病卻不知該如何尋求幫忙,甚至是怕被人知道而諱疾忌醫,更有些人對精神病患趨之若鶩,害怕自己被攻擊或傳染。然而精神病不僅不會傳染,更可經由治療獲得完善的控制。今年50幾歲的阿美,在20歲時因感情創傷,開始足不出戶,無法自我照顧和基本社交,除了如廁時間外,三餐連睡覺都只敢在客廳的單人椅上;阿美和雙盲的妹妹都是由年事已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有690萬名孩子活不過5歲生日,亦即每4.5秒就有一名孩子來不及長大,他們大多都死於可預防及可治癒的疾病。挽救5歲以下兒童健康其實並不困難,在台灣,一杯飲料要花費新台幣20~50元不等,然而,治療兒童嚴重腹瀉的電解質葡萄糖口服液,卻只需新台幣10元就可購得,一杯飲料就能夠挽救多少條幼小的性命免受死亡的威脅!有鑑於此,台灣世界展望會呼籲全台民眾一同於今天響...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明明還是一個活潑亂跳的國小孩童,怎麼會突然沒辦法行走,排尿變得困難,且需要動脊髓手術呢?日前,一名斗六國小男童,兩年來無法行走排尿困難,到成大斗六分院診療,經小兒科陳俐文醫師診斷並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薦椎有脂肪瘤,並延伸至脊髓腔內拉扯到脊髓神經,才造成病人無法行走與排尿。陳俐文表示,其實兒童脂肪瘤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患者於出生時未做脊柱超音波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每個人都希望有整齊的牙齒,但有些人卻因齒列影響口腔健康與日常生活,造成齒列不整的原因很多,矯正治療前的評估與鑑別診斷,一直是達到完善治療的不二法門。牙科醫師說,牙齒矯正治療有五次的黃金時機可以好好把握。但是可以使用拔牙、微植體當做暫時性的支抗裝置(TAD),配合顎間橡皮筋使用改變咬合平面等手段,使用掩飾性矯正來矯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醫師賴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