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處暑,是24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約在每年國曆的8月23日前後。「處」有終止之意,象徵炎熱至此逐漸退去,此時盛夏的酷暑開始消散,氣溫日漸下降,早晚已能感受清涼,標誌著季節從盛夏邁向初秋,日夜溫差拉大,需注意養生調養與氣候變化,中醫師建議穴道保健及養生茶飲。
聲音沙啞粗糙、講話一直清喉嚨,小心說話方式不當導致聲帶受傷,讓嗓音異常。該如何治療及改善症狀,恢復正常嗓音?《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撰文指出,嗓音異常也可能和疾病有關,例如肩頸緊繃、胃食道逆流、氣喘等,應就醫並透過腹式呼吸訓練,有助調整呼吸及聲音品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春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喜慶佳節,為了迎接春節到來,每個家庭總是準備豐盛的年菜,慰勞今年的辛勞,也期待新的一年能大豐收。國人傳統年菜,總以滿桌豐盛的大魚大肉為富貴的象徵。為能響應節能減碳,及引導民眾正確的食品衛生安全、均衡健康飲食觀念,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與臺北市開平餐飲學校,共同舉辦「2013台灣健康年菜示範記者會」。鼓勵民眾使用台灣季節性的新鮮食材,並以「吃...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花蓮縣衛生局去年起,致力整合社區與職場力量,共同推動「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減重計畫。花蓮縣聯合減重輔導團隊受邀分享經驗,將花蓮縣健康減重的成功經驗行銷全國。獲全國減重績優職場的花蓮陸軍防衛指揮部,指揮官陳寶餘相當重視官兵弟兄生活,除了積極推動各項健康促進措施,並以身作則參與馬拉松、鐵人三項等十項以上體能活動,不僅獲得佳績,更成功減重近30公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別以為只有吃到成份為類固醇的藥品才可能出現所謂的月亮臉、水牛肩。日前,台中一名48歲婦人,明明沒有服用類固醇藥物,但是卻突然出現體重迅速增加的情況,且臉也越變越圓、背頸部粗厚、全身皮膚偏紅,診所察覺有異狀,立即轉介至童綜合醫院,進行詳細診療。而婦人經新陳代謝科蔡政麟主任看診後,並進行一系列檢查,發現是體內腎上腺賀爾蒙異常偏高,強烈懷疑是少見的「內源性庫欣氏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馬祖要怎麼發展,才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呢?行政院長陳冲昨(25)日視察馬祖北竿機場時表示,馬祖過去是靠軍人發展經濟,將來發展還是要靠軍人,即觀光大軍。他說,馬祖的獨特性就是馬祖的特色,楊綏生縣長也提到馬祖的在地文化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包括閩東文化、宗教文化、生態文化及戰地文化,這些只要在行銷宣導上做得好的話,會有無窮的觀光潛力。陳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在英國超過一半以上的初級保健信託基金,支付患者參加商業減重機構,但長期以來一直都缺乏成效的資訊。NHS研究發現,男性女性參加慧儷輕體課程比去減肥俱樂部流失掉了更多的體重。所謂的慧儷輕體就是利用體重看守的方式。公共健康雜誌也報導,慧儷輕體是最物超所值的一種減肥方式。研究人員就分析了800名超重和肥胖的男女,分別被分配到三個流行的減重集團, 慧儷輕體、減肥世界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不良與體重減輕是腫瘤病患常見的營養問題,而根據國內外醫學界調查發現近八成病患的營養問題往往被醫師以及家屬所忽略。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將無法接受有力的醫學治療(包括開刀、放射治療及化療),且可能會增加治療的合併症及感染率及減低放療、化療的治療效果。所以若能採取積極性營養介入,將可明顯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提升治癒率及存活率。因此,國泰醫院將舉辦「癌症飲食」講座,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哭鬧,但孩子遇到什麼事會哭鬧?對此,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克勞德在書中分享,如被限制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不肯睡、賴床 、不好好穿衣服、不好好吃飯、不肯分享、非要去某地或偏不想去某地、不能和保姆相處、坐車子時要坐在前面、不肯做家事、不做作業等原因。此外,哭鬧為什麼變得這麼普遍?心理學家奧德麗‧瑞克博士對此說明,過去人們信奉用體罰、訓斥、羞辱的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行政院將《醫糾處理與補償法》草案,送進立院審議,強制規定醫療糾紛須先到各地衛生局調解。對此,台灣醫改會則出面指出,此草案的修訂,對於醫療糾紛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據調查九成的衛生局也都不看好,並呼籲,更進一步的修改草案內容。根據醫改會調查顯示,民眾面對醫療糾紛,最希望能了解真相與要求道歉,其次才是賠償。而台大醫院吳建昌醫師11月完成的全國民調也顯示,相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