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手媽媽生產完,會有上半身勇壯的體態感,為了恢復產後體態除了常見的飲食調整還有保持運動習慣,萬年不敗的定律讓很多新手媽媽們既焦慮又辛苦。其實從孕期開始,長期姿勢不良,加上懷孕、抱小孩等行為,容易導致「上交叉綜合症」,形成所謂虎背熊腰的視覺胖,先了解原因與解決方法,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一位盲從減重。
美國好萊塢《穿著Prada的惡魔2》電影正式開拍。時隔20年,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的氣色與身材體態幾乎沒有改變。《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安海瑟薇的御用營養師兼私人教練哈利(Harley Pasternak)傳授「PATH飲食法」,掌握4大飲食管理重點,輕鬆瘦出理想身材。
小腿是距離心臟相當遠的一個部位,如果腿部肌肉不夠的話,可能會造成血液循環不順暢,使小腿產生浮腫、水分代謝機能差等等的情況。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小腿有肌肉,其實只需墊起腳尖,就可以知道你究竟有沒有足夠的小腿肌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腿部肌肉量不足的影響。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33歲董先生,從事電信工程工作,婚後無避孕但結婚2年老婆一直無懷孕跡象,到婦產科檢查才發現精索靜脈曲張且精蟲異常,數量只有600萬/ml、型態正常只有2%、活動力50%、液化時間<30分鐘,婦產科醫師建議精索靜脈曲張須手術治療,且因精蟲品質不佳須做試管方能解決,但醫師表示精索靜脈曲張手術後,也未必能改善精蟲品質,患者因總總因素考慮決定暫不手術和進行試管,轉而尋求中...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學上發現,男性50歲左右會開始出現攝護腺肥大的情況,發生比例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多,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50~60歲男性,約有5成患有攝護腺肥大,80歲以上男性,更是高達8成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攝護腺肥大成為男性「長壽的煩惱」。廚師、老師憋尿 引發排尿困難不少研究指出,攝護腺肥大與年齡增加、荷爾蒙變化、攝取過多脂肪有關,臺大醫院泌尿醫師暨臺大醫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6歲的老黃(化名)外型健壯,退休後喜歡跟老朋友打牌、閒聊,無意間透露對自己性生活的表現不滿意,被朋友笑稱是「3秒交」先生,最近3個月症狀變本加厲,不但床上性趣全無,白天身體虛弱,出現心悸、呼吸不順,晚上失眠,還惡夢連連,求助精神科診斷才知道是睪固酮不足惹禍。失眠、情緒困擾及性功能障礙開業醫師魏福全表示,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最怕遇到失眠、情緒困擾,及性功能障礙3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冬天極冷,夏天又極熱!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從去年持續至今年的聖嬰現象,強度是歷年來最強之一,給各大洲帶來極端天氣,也使得全球高溫創紀錄;台灣也受到聖嬰現象影響,氣候越來越反常,顯然今年夏天會是一個艷陽高照,高溫炎熱的季節,而在面對這樣炎熱的季節,大家都會待在冷氣房中消暑;然而,卻有可能在冷氣房內中暑,甚至還會出現熱感冒!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不少男人在睡覺時、清晨會有生理性勃起現象。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總泌尿部男性生殖科主任黃志賢表示,男性陰莖勃起功能是不進則退,必須透過勃起這動作,才能維持氧氣充足狀態,陰莖才不會纖維化,功能也才會正常運作。當男性在睡覺、清晨時,陰莖會自動勃起,這是身體在保養、操兵演練,需要正式上場時,便能有所表現。 陰莖缺氧 形成惡性循環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會和孩子談性嗎?很多家長對於要教導孩子性知識都會很尷尬,甚至連學校老師都有可能不知從何教起,以致很多孩子對性都是一知半解;專家建議,家長或是老師教導孩子性知識,可以從小學一、二年級就開始,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可用繪本做性教育臨床心理師張閔翔表示,小朋友在幼稚園時,大多已能確定自己是男生或是女生,對於男女性別都能確認之後,就會發展同性之間的友誼;所以,在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1歲的小婷是一名大學生,近日常出現悶悶不樂、情緒低落,不喜歡出門,不愛與人接觸,情緒起伏很大,容易發脾氣,時常不吃東西,常有頭痛、胸悶症狀出現,並常有想要自殺、自殘的情形,同學發現異狀後,帶她就醫詢問,醫師判斷小婷是精神異常引起的憂鬱症。憂鬱症為第2危險殺手 壓力是主因根據世界衛生報告指出,憂鬱症已成為人類的第2危險殺手,加班熬夜後的空虛感、單身族群的孤獨感、在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常寫黑板的老師、搬運工人、打電腦的上班族,因為長期維持相同姿勢,手臂上舉、頭頸長時間固定不動,造成常有肩頸痠痛的症狀出現,五十肩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又稱粘黏性肩關節囊炎,肩關節因為發炎而導致沾黏,而有肩不能舉、手不能抬的症狀。無法自由活動 造成肩關節沾黏目前造成五十肩的原因仍不明確,較好發於糖尿病患者,然而有些病患是因為上肢骨折治療固定,無法自在地活動肩關節而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新增確診10名本土茲卡個案,且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建議孕婦及孕齡婦女避免前往茲卡病毒傳播區,基於當地具感染風險,疾病管制署自即日起提升佛州布勞沃德郡(Broward)及邁阿密郡(Miami-Dade)旅遊疫情建議至第2級:警示(Alert)。第3孕期風險高 暫緩前往行區孕婦感染茲卡病毒、胎兒小頭症、其他胎兒腦部嚴重缺陷之因果關係,已具強烈科學共識,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