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面試最後,面試官或人資都會問「有沒有問題想問?」求職新鮮人更想知道,有什麼地雷題不能問?人資坦白說,只要把握一原則,其實面試沒有問題不能問!針對不知道怎麼提問的求職新鮮人,則建議從職位、部門、公司等3層次來擬定問題。
運動傷害包含急性損傷、慢性勞損、創傷意外等導致的軟組織損傷或骨、關節疾患,如急性扭傷或挫傷所造成的酸痛,初鳴堂中醫診所徐瑋憶中醫師說明容易有運動傷害的人與內科雜病所述的勞傷、風寒濕熱痺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就是說這些病症大部分並非絕對由外來的「意外性傷害」所形成,反而是大多數屬於自發性軟組織的急慢性炎症,自己本身的筋骨耐操性不強,受傷只是在運動時誘發出來而已,當運動傷害發生時,患處產生出血與發炎...
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植物油,有些標榜冷壓、初榨,有些則能高溫煎炒,究竟哪種比較好?食藥署指出,選用植物油需了解其成分和加工方式,包含後續的保存和使用方式都會影響食用安全及健康問題,事先了解植物油脂小知識,選擇適合的植物油,讓飲食更安全。《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析植物油的挑選方法。
60歲的吳女士因停經後仍不定期出血,在門診追蹤檢查中,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其子宮內膜厚度異常增生,進行手術採樣時發現子宮中有一塊肉瘤,若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病變為子宮內膜癌。因此,雙方討論後,決定以摘除子宮的方式以根除病灶。術後吳女士不再受異常出血困擾,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現代職場的人才流動很頻繁,工作者面對離職或跳槽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請務必記得,不論是什麼原因,若在辭職不幹的同時做了「這5件事」,你絕對是錯的!《104職場力》蒐集了國內外人力專家的看法,整理出在離職時「絕對不能做」的事情,請務必小心。
即使「洗腎王國」一直是全民關注的議題,台灣每8人中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超過8成的患者竟然沒有接受治療1!55歲張先生平時工作忙碌,去年他開始莫名感到疲倦,腿部出現水腫,原以為只是工作太累,經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僅剩40 ml/min/1.73m²,確診為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五年前的健康檢查其實就發現尿液中有微量蛋白,但因為當時沒有任何不適,沒有進一步檢查或治療,現在必須努力...
不少人換工作,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機會,究竟什麼是離職的最佳時間點?韓國知名職涯教練朴勝晤、洪昇完於《獨立工作者,現在開始為自己工作》一書中,分享獨立工作者必備的3大能力——「思考力、等待力、齋戒力」,透過簡單方法幫助讀者打造個人市場價值。以下為原書摘文:
男性和女性的想法差很多,其實是因為大腦構造不同,所以思考方式才會不一樣。韓國大腦認知科學專家、香氣博士文濟一於《香氣腦科學》一書中,以腦科學與嗅覺相關研究為基礎,揭開情緒、學習、人際關係與病痛,讓你窺探大腦與嗅覺的連動關係,擺脫生活焦慮。
你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做什麼?有人一醒來就立刻拿起手機開始滑,但專家指出這個習慣可能毀了你的一天,影響接下來整天的活動效率,《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建議,把握黃金時間的早晨,可以做些幫助大腦更清晰的活動。
35歲林先生,為電腦工程師,多年有反覆的頸部痠痛情形,曾接受傳統脊椎按摩調整,但未見改善,直到近期數日內突然惡化為劇烈疼痛,伴隨左手無法握力拿東西、左腳走路會腿軟,且右腳對溫痛沒有感覺,天冷洗熱水澡無感,經就醫診斷為罹患罕見的急性脊髓病變。醫師提醒,若拖延未治療,可能會變成永久性神經損傷,造成肌肉癱瘓。
65歲的修車廠老闆蔡先生2年前因食慾不振、身體疲憊、痛風反覆發作等原因,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住院觀察後發現其腎功能僅剩正常人的5%,尿毒素增加10~20倍,連器官都被毒素影響,他最後選擇居家腹膜透析治療,持續2年下來不只提升體力和精神,就連親朋好友都看不出他是洗腎病友。
百萬YouTuber「眾量級CROWD」去年10月分手後各自單飛,Andy昨天上傳影片,對家寧與其家人提出指控,包含10年來只領固定薪資、無法查公司帳目等,引發網友熱議。《優活健康網》特摘知名律師呂秋遠所撰此篇,分享伴侶一起創業要注意的10件事情,請不要嚮往「無怨無悔」這種情緒。
懷孕期間孕媽咪的營養狀態,直接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國人育齡婦女每10人就有近1人葉酸缺乏,缺乏葉酸可能造成孕婦貧血、疲倦、虛弱、情緒不穩定,也可能造成胎兒神經管缺損,或增加流產風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有懷孕計畫的婦女需多注意葉酸攝取,以守護母嬰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