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炎炎夏日海邊戲水,許多人不懂先觀察海岸地形、風浪、天氣,恐釀溺水或災害意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由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解析基礎觀念,到底潮汐與潮差、水位變化怎麼看?「離岸流」該如何辨識?游泳時遇到離岸流或被海流帶走,又該怎麼自救?多一分認識與謹慎,就能離危險遠一些。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年約50歲女性,進入更年期後持續出現心悸、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晚上常熱醒,有時一晚熱醒4、5次,白天精神很差,不只眼睛佈滿血絲,還掛著深深黑眼圈,因為有子宮內膜病變,也曾罹患乳腺癌,她不敢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擔心刺激子宮內膜或引起乳腺癌復發,一直默默忍耐,生活過得非常辛苦。 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變化 引發更年期不適 台安...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癌細胞能被餓死嗎?坊間瘋傳斷食法可以餓死癌細胞的說法,許多癌症病友群起仿效,但醫師提醒,若盲目減少飲食攝取量,小心餓不死癌細胞,反而讓自己先餓死! 抗癌謠言滿天飛 誤信恐加速癌症惡化 台灣癌症人口逐年增加,根據癌症登記報告,105年癌症新增人數已達10萬5832人,平均每4分鐘58秒就有1人確定罹癌。許多人獲知罹癌後,心生恐...
(優活健康網記者白筱婕/綜合報導)由行政院主計處公布數據,台灣已在107年3月底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長照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議題。國健署亦公布了在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有12.8%、逾40萬的老年人口有吞嚥困難的狀況。而民眾對於吞嚥困難的認知度低,不僅容易造成長者營養不良,甚至恐因反覆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影響患者與照護者的生活品質。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副理事長王亭貴醫師表示,長輩在進餐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子宮肌瘤切除手術不是大手術,但是40歲健康的林小姐(化名)卻在術後恢復期因急性肺栓塞而入住加護病房。使用抗凝血劑治療後病情穩定,免於四肢及器官缺血缺氧後遺症,出院回家休養。林小姐因長期經血過多與嚴重經痛,檢查發現直徑約10公分的子宮肌瘤,順利進行肌瘤切除手術。術後當晚,林小姐自覺越來越喘,心跳速率升至每分鐘130下,血氧飽和度下降。胸部X光檢查顯示右心擴大,血液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5歲的王先生元旦跨年連假特地到高雄參與各項活動。連續幾天假期中,平日有心臟疾病的王先生都未定時服藥,導致假期過後回到家裡,出現胸悶、胸痛、心律不整等症狀,緊急送到醫院,醫師判斷為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才成功挽回王先生寶貴的生命。三高、肥胖、老人、有家族史等族群 較易發作心肌梗塞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江佳鴻表示,一般會發生心肌梗塞是因為供應心肌血液的冠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陳先生原有在控制三高,但是近一個月常常覺得心悸、頭暈,經心電圖檢查診斷為陣發性心房震顫,吃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效果卻不盡理想,近來甚至走一小段路就開始變喘。經詳細檢查發現,陳先生一整天下來,陣發型心房震顫發作次數高達5千多次,超音波也顯示左心房擴大,左心室射出分率功能下降,約只有40%。選擇心房震顫冷凍氣球燒灼治療,術後回復狀況良好。經半年以上追蹤,24小時心電圖沒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年近80歲的陳阿嬤,總覺得下體卡著一顆肉色圓型物體,顏色跟形狀近似土雞蛋。因不好意思就醫,想自己塞回去但一用力又掉了出來。近日被晚輩發現她總是坐立難安,走路姿勢怪怪的,帶至醫院檢查發現骨盆腔脫垂,膀胱都掉出陰道口外。由於阿嬤年邁,晚輩不忍其動刀,在溝通討論後,使用陰道子宮托把膀胱維持在適當位置,改善脫垂狀況。骨盆腔脫垂 初期有漏尿、頻尿、久站下腹悶痛症狀南投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即將邁入月底,家家戶戶準備迎接農曆新年,除了與親戚團聚,也不忘與他人互相聯繫恭賀新年。科技世代衍生出多元的通訊方式,年長者也願意學習新科技。國內學者發現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超過5成使用LINE,國發會於2018年《縣市高齡發展力指標》報告指出,有51.5%年長者每天上網1至4小時。根據一份2018年10月發表於《美國老人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使用視訊通話系統(如S...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會多準備一些年菜,和親友在飯桌上聚聚。若有吃不完的菜擔心丟掉浪費,則會放到隔餐復熱繼續吃。但年節期間有些人因腸胃炎掛急診就醫,營養師表示,多數是因年夜菜保存溫度、及復熱未達75°C以上所導致。隔夜菜復熱時溫度應達75°C以上 降低腸胃炎發生豐原醫院營養師許啟松表示,很多人擔心年夜菜會有硝酸鹽殘留造成致癌物質出現,不過隔夜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哈~啾!我喉嚨又癢又痛,一直打噴嚏,鼻水流不停,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啊?」感冒初期症狀和過敏類似,但原因卻大不同,除了自我觀察提高警覺之外,一有感冒症狀,可以用含碘或能殺菌的口腔噴液及早壓制,降低感染加劇的機會,避免造成嚴重併發症。 感冒初期像過敏 後續越來越嚴重 感冒經驗大家都有,而過敏人口越來越多,幾乎每三人就有一位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