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炎炎夏日海邊戲水,許多人不懂先觀察海岸地形、風浪、天氣,恐釀溺水或災害意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由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解析基礎觀念,到底潮汐與潮差、水位變化怎麼看?「離岸流」該如何辨識?游泳時遇到離岸流或被海流帶走,又該怎麼自救?多一分認識與謹慎,就能離危險遠一些。
日前一名中年婦女因蚊蟲叮咬,搔癢難耐,除了持續搔抓以外,還將大蒜搗成泥塗抹在叮咬處,進而引起極度疼痛與不適。就醫時患部已呈現紅腫發炎的狀態,且有局部性細菌感染潰瘍,險些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經傷口護理、藥物治療後才逐步好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蚊蟲叮咬的舒緩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春節將至,多數人走親訪友會共飲好酒增添節慶氣氛。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周偉強特別提醒,飲酒絕對要適量,「酗酒」習慣不只傷身,還會對胰臟造成永久破壞。曾對胰臟炎病人實施「膽胰管檢查治療術」(ERCP)暫時解除病苦,但長期酗酒,對胰臟的破壞不可逆,還可能復發。長期濫飲反覆胰臟炎 造成永久傷害一名41歲謝姓建築工人,國中畢業投入建築業後,高粱酒平均一天一瓶,20歲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減敏飲食是目前大家最為熟知的飲食方法,可以針對過敏、免疫問題,或是腸漏症等問題,提供一定程度的症狀改善。首先,我們會先詢問病人是否知道哪些食物會觸發症狀,也許病患原本已經知道自己對牛奶不耐、喝酒會發疹等,再根據檢測結果,確切了解會引起病人免疫反應的食物來源。一些常見會引起急性過敏的食物,比如:蝦、蟹、草莓;或是牛奶、雞蛋和小麥這些誘發 IgG 引起的延遲性敏感反應,依...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什麼肝癌這麼危險?難道是它的癌細胞特別頑強?倒不盡然。事實上,早期肝癌治癒機會很大,手術切除後和電燒的成功率很高。只是大部分的肝癌被診斷出來時,已經是晚期。睌期肝癌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右上腹疼痛、發燒、黃疸、呼吸困難、食慾不振、腹水引起的腹部腫脹,以及因門靜脈壓力過高引起的腸胃道出血。但因為肝臟沒有神經,且只要1/4就能維持正常機能,這些症狀在早期幾乎都很難被患者察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癌症免疫治療在2013年被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評選為當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是繼手術、放療、化療後,能有效對抗癌症的第四種武器。發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學者更在今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免疫治療為什麼這麼有效?其抗癌的機制又是什麼?談到癌症治療,近幾年最熱門的關鍵字莫過於「免疫治療」。從重量級的國際研討會至病友之間的話題;從國人最普遍的肺癌、肝癌到較罕見的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情緒失調,不應該單純只談腸胃道問題,還包含著其他許多面向,從腸道功能失衡,進而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以及荷爾蒙失調產生的情緒問題……還有一項原因,也是影響情緒疾病的主因,當身體的營養失衡,罹患憂鬱症或情緒困擾也將變多……情緒問題:70%的血清胺透過腸道分泌最近有一種時興的研究理論,叫做「腦腸循環」(BrainGu...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工時長、壓力大、久坐不起 都是 SIBO 高危險族群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的高危險群,通常都是工作時間較長、壓力龐大的族群,台灣罹患 SIBO的比例很高,尤其好發於 30 到 40 歲的中階主管,上有老闆、上司寄予厚望;下有部屬的帶人壓力,不僅平常工作壓力大,也較容易形成不規律的飲食習慣。久坐的上班族,亦是 SIBO的高危險群。一般人倘若多加行走、運動,就能增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可以跑馬拉松嗎?」即將出院的某一天,我問我的主治醫生。「你可以試試啊。」主治醫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令我意外的是,我原本以為自己剛接受完繞道手術,根本不可能跑馬拉松。所以,千萬不要認定自己「應該」不行,「一定」做不到。主治醫生用實際行動告訴我,試著認為「也許可以做到」的想法很重要。「但是」是否成為你的口頭禪?很多人即使沒有生病,是否因為覺得自己老了,所以放棄了很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運用得宜與否,既可以成為良藥,也會變成毒藥。「欲望」就是其中之一。金錢、朋友、地位和頭銜。想要大量擁有的欲望,會帶來名為「不安」的副作用。因為一旦擁有,不僅想要擁有更多,更會擔心失去已經擁有的東西。即使因為擁有某些東西而得到了幸福,這種幸福也無法長久持續。不要「向上」,而是以「向前」為目標相反地,有些人「上了年紀之後,就沒有任何欲望」。這種無欲有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100萬長者嚴重聽損 失智風險最高增5倍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潛在嚴重聽損人口約有100萬人,只有4.5%採取助聽器矯正。如不矯正,溝通問題首當其衝,也可能產生其他共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指出,遭受輕微、中度、重度聽力障礙的民眾,與聽力正常的民眾相較,未來罹患失智的風險恐分別增加2、3、5倍。 台大醫院耳鼻...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沒時間做子宮頸癌抹片篩檢,婦產科醫師籲HPV自我採檢!同為女性的婦產科醫師張建玫表示,台灣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然而20-30歲族群沒有受到保護,且有些女性害羞、工作太忙,或候診時間長,沒法每年做抹片檢查,很適合「HPV DNA自我檢測」,在家中簡單操作,配合抹片檢出率逾9成,檢查報告還可直接線上查看,即早發現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