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就讀小學4年級的10歲男童,每天喝1杯手搖飲料、喜歡吃炸物,且缺少運動又晚睡,日前因感冒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處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經個人化健康管理,3個月後逐漸改善。
當新世代進入職場,老一輩的主管們面臨許多衝擊,與其哀抱怨不如設法自我調整。百大企業首席講師李河泉於《帶心不帶累的跨世代主管學》一書中,以實際案例帶出跨世代主管最常碰到的管理難題,包括怎麼帶領新世代?如何拆解新人離職心態?幫助主管驅動新舊世代融合,創造工作氛圍有互信、協作的高效團隊。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會依賴你的另一半嗎?過度依賴可能會對關係造成傷害。臨床心理師張家齊於《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一書中,綜合多年來幫助個案走過親密關係傷痛的經驗,分析常見失衡的親密關係模式,源於怎樣的心理失控感,以及企圖從親密關係獲得補償的各種樣貌,幫助讀者認清愛與傷害的界線,在關係變成傷之前及時修復。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臺灣65歲人口於2018年突破14%,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然而,在長期照護乃是針對身心功能障礙或高齡者提供連續性的長期居家醫療、保健、護理、個人與社會支持的照護。臨床上,常發現氣切病人留置,會有管路移位而立即影響呼吸功能等危急情況,更加深了照護上的困難。在居家護理中,有一群氣切留置的病人,於是「氣切移除醫療團隊」助病人能夠在居家中得到優質的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耳鳴是一種自覺症狀,通常病患聽見持續高頻,例如像是蟬叫聲或是機器轉動聲。但若是像個案的耳鳴是聽到血管搏動聲音,頻率和心跳一樣,規律的呼呼聲或咻咻聲,稱為脈動性耳鳴,那就要小心了。若是有規律性的耳鳴,尤其是咻咻叫這種特別聲音,及合併眼瞼、結膜、及眼眶充血、水腫,就要立即就醫,以免是血管病變,嚴重恐失明。每6人中有一個會有耳鳴狀況新營醫院耳鼻喉科謝貞洲主任表示,依據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據媒體報導,有中國大陸不肖業者在廁所製造假肺腺癌藥,運到孟加拉洗產地後再賣給癌友謀利,假藥甚至在台灣流竄,對此,食藥署指出,並「未核准」孟加拉製造肺腺癌用藥進口。據《周刊王》報導則指出,台灣的肺腺癌病患雖然不是最多的,但通常都是晚期才發現,因此死亡率最高,且癌藥支出也最高,能有效治療肺腺癌移轉至腦部、被封為「肺癌神藥」的泰格莎,雖獲台灣藥證卻沒被納入健保給付,一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因胃癌進行胃全切除手術的85歲伯伯,半年內體重下降10公斤,且有不斷下降的趨勢。醫師轉介至營養諮詢門診,家屬表示都會準備很營養的「魚湯、精力湯、雞湯」給伯伯吃,營養師評估後發現家屬所準備的三餐都是大家認為營養的補充聖品,但卻不知其所含的熱量很低,食用期間如果再加上術後病人的食慾不佳,喝完這些飲品後沒再多吃其他食物,所攝取的熱量將會偏低,體重也將跟著大量且快速的流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喉癌位居台灣男性癌症中第17位,可分為聲門癌、聲門上癌及聲門下癌,並以聲門癌最多,也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別;喉癌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且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男性,當出現喉嚨卡卡合併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疼痛等症狀,就得當心可能與喉頭病變有關。愛唱歌的78歲徐伯伯,因長年抽菸,近月來感到喉嚨卡卡,連說話也很有磁性,就醫檢查以為只是胃酸逆流導致慢性咽喉炎,但後...
2019-09-1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怎樣瘦身才能健康又安全?講求快速便利的外食族,一不小心就會將熱量爆表的速食大口吃下肚,加上朝九晚五、久坐辦公室的情況下,鮪魚肚、小腹婆、蝴蝶袖以及腰間「備胎」更是不客氣的跑出來見客。固定上健身房甩油減脂與低卡挨餓減肥法都是女性常見的減重法,但往往不是餓到暈頭轉向、就是減到不該減的部位。該如何免挨餓...
2019-09-19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2016年衛福部統計報告指出,每11位男性就有1位確診罹患攝護腺癌,而攝護腺癌也是台灣男性發生率第五名的癌症。許多攝護腺癌患者荷爾蒙治療一年後面臨抗藥性,所幸衛福部日前核准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適應症,造福癌友。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暨泌尿腫瘤委員會主委馮思中表示,雖然攝護腺癌造成男性威脅,但隨著...
2019-09-19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吃降膽固醇藥傷身,我可以靠飲食、運動就好嗎?」這是許多高血脂患者的疑問。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指出,高血脂症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而極高風險族群,根據2019歐洲心臟學會最新治療指引,壞膽固醇數值越低越好。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莊文博指出,民眾常只想改善生活習慣而不吃藥的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手購買的瓶裝水,以及隨處可見的塑膠垃圾、飄散在大海中的瓶罐,除了令大自然難堪也同時傷害自己健康而不自知。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2019 年釋出的統計數據,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億3,000萬公噸的塑膠。幾乎75%的塑膠最終成為塑膠垃圾,全球至少有1億公噸的塑膠垃圾會造成環境污染。從食物到雨水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從201...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身心障礙者,容易因行動不便無力打理居家環境,家屬負責長期照護也相當辛苦,往往需犧牲工作,無暇顧及家庭環境,而髒亂破損的環境設備,不僅使用不便,更充滿危險性,對身心健康無疑是雪上加霜。於2010年在台中成立「衡山基金會」推展心靈健康預防保健、精神障礙去汙名化,協助大眾認識精神疾病及建立正確的心靈健康觀念,並結合身心靈輔助療法,陸續協助多位精神障礙個案恢復生活功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