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就讀小學4年級的10歲男童,每天喝1杯手搖飲料、喜歡吃炸物,且缺少運動又晚睡,日前因感冒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處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經個人化健康管理,3個月後逐漸改善。
當新世代進入職場,老一輩的主管們面臨許多衝擊,與其哀抱怨不如設法自我調整。百大企業首席講師李河泉於《帶心不帶累的跨世代主管學》一書中,以實際案例帶出跨世代主管最常碰到的管理難題,包括怎麼帶領新世代?如何拆解新人離職心態?幫助主管驅動新舊世代融合,創造工作氛圍有互信、協作的高效團隊。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會依賴你的另一半嗎?過度依賴可能會對關係造成傷害。臨床心理師張家齊於《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一書中,綜合多年來幫助個案走過親密關係傷痛的經驗,分析常見失衡的親密關係模式,源於怎樣的心理失控感,以及企圖從親密關係獲得補償的各種樣貌,幫助讀者認清愛與傷害的界線,在關係變成傷之前及時修復。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80歲的楊先生於96年無意間摸到腹部有突起物,到醫院檢查後赫然發現肝臟長了一顆13公分巨瘤,且瘤長在肝臟的第一葉,位置於膽管及胰臟旁,跨在下腔靜脈,同時肝臟內外的動、靜脈的分支也包圍布腫瘤旁邊,腫瘤極為深處,病人年紀又大,使得手術的風險與死亡率提升,但若不趕緊開刀摘除腫瘤,命在旦夕。跑了多家醫院都因手術風險太高而沒有積極建議他做手術,直到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
2019-09-2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也喜歡喝冰涼的汽水消暑嗎,小心若喝太多,恐增加死亡風險,有研究指出,不論是含糖汽水或是零卡汽水,若每日喝超過兩杯碳酸飲料,恐增加死亡風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毛柔壹表示,此研究是來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花了16年的時間追蹤歐洲超過45萬人,結果發現每天喝兩杯以上的民眾,...
2019-09-25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紫外線是白內障的危險因子!淡水有一名熱愛海釣的釣客,眼睛常因長期暴露海水反射的陽光,罹患白內障。考量患者年紀較輕,戶外活動量又大,眼科醫師沈詩詠評估建議手術置換全視線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其白天戶外呈黃色可防護紫外線,室內或晚上光線轉暗,又變回透明,即使夜間開車,視線仍然清楚。白內障術後,醫師提醒...
2019-09-25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拜醫藥科技進步之賜,許多癌症已有如慢性病般,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有機會長期存活!臨床上,就有一名乳癌肺轉移病人,在手術切除後進行針劑化療,接續以口服化療藥治療數年,患者目前疾病控制良好。 乳癌轉移 可有長期存活機會 這位乳癌肺轉移病人,是手術切除之後,用口服化療藥治療很成功的案例;台北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時序入秋,天氣開始有輕微的秋意,有些病患一起床就開始有打噴嚏、眼睛癢、鼻子癢、流鼻水及鼻塞等症狀,這些症狀若持續發生的話,就要注意其實並非感冒而是「過敏性鼻炎」發作找上門了。據統計,台灣每3人就有 1 人有鼻子過敏。造成鼻過敏的原因是過敏原,也就是塵蟎、蟑螂、黴菌、家中灰塵、動物皮毛、PM2.5、香菸、花粉、沙塵暴、花生、蛋、牛奶、螃蟹、小麥、寒涼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近幾年飽受心悸所苦的江小姐(化名),每當心律不整發作總得跑急診,正值育齡的她過往擔心暴露輻射後影響生育,無法下定決心接受電燒手術治療,日前接受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律不整團隊林廷澤與廖敏村醫師利用「3D立體定位系統」重建心臟結構,精準定位心律不整迴圈在於房室結,電燒手術後成功地解決了江小姐長年的困擾,不用再擔心心律不整總是無來由的發作,出國旅遊也不用害怕要臨時掛急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肋骨在胸部組成一個環狀,保護著重要器官包含心臟、主動脈、上下腔靜脈、肺和橫隔膜下右側的肝及左側的脾臟。身體靠著橫隔膜和呼吸肌收縮牽動肋骨,才能呼吸做有效的氣體交換。但車禍及意外事故頻繁,導致胸腹部創傷患者人數居高不下,其中肋骨骨折患者數量自然不少。傳統療法以保守治療肋骨骨折,也就是症狀控制,對於骨折處如果沒有造成嚴重肺部穿刺傷、開放性胸部骨折或造成呼吸衰竭無法移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本身有高血壓病史且有酗酒的習慣的72歲何先生,平時身體上也無任何的狀況。今年4月被發現倒在防火巷中,熱心的路人趕緊打119叫救護車送急診,臨床上評估中風症狀嚴重度超過血栓溶解劑可以施打的範圍,故進行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發現左側中大腦動脈有急性血栓造成阻塞。經奇美醫學中心進行「動脈取栓」,術後功能恢復極快,於5月出院時只剩下非常輕微的症狀,生活及工作功能都大致良好。平...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今年46歲的陳先生,去年11月開始發覺胸口悶、只要一走路就會呼吸困難、全身無力,他坐著喘、躺著也喘,尤其是睡覺時老是覺得枕頭睡了很不舒服,讓他全身痠痛又胸悶,把枕頭墊高之後才有比較好一點。今年2月,陳先生實在是喘得受不了才掛急診,檢查後才發現是自體免疫血管炎併發「急性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當時劉維新醫師判定陳先生為末期心衰竭,情況相當危急,甚至一度考慮接受換心治...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9歲的陳先生去年5月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隨病情惡化,如何面對生命的終點,成為他與家人的人生課題。醫師建議到安寧病房控制症狀,但陳先生還想拚下去,不想到「等死的地方」。不過入住之後,親身體驗安寧病房的照護過程,陳先生夫妻因此完全翻轉對安寧病房的印象,從抗拒到安定情緒,進而思考生命方向。陳太太說,家庭醫學科蔡恩霖醫師仔細說明疾病狀態與照顧方式,「不讓輸血及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