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翁「主動脈弓部瘤」險猝死! 北榮「客製化支架」免開胸、繞道拆彈

80歲翁「主動脈弓部瘤」險猝死! 北榮「客製化支架」免開胸、繞道拆彈

2025/10/23(2025/10/23 15:41更新)
心血管疾病發作往往在轉瞬間,兇猛又急。常見的「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雖然不是癌症,但死亡率卻相當高,因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常被稱之為「不定時的體內炸彈」。其中,又以「主動脈弓部瘤」最為複雜,不僅有破裂危險,還會增加中風風險。醫師建議,可以客製化支架徹底根治,並依據每位患者量身訂做,適合高齡、曾接受相關手術和風險較高者。

主動脈是身體最大的動脈,「主動脈瘤」是一種發生在主動脈血管壁上的異常擴張,可能會增加主動脈剝離危險;而「主動脈剝離」則是血管結締組織發生異常,血流在血管壁內撕開一層造成致命危險。

這兩者造成的「主動脈破裂」是心血管猝死中排名第4的疾病,在所有主動脈疾病中,又以「主動脈弓部瘤」最為複雜,因為主動脈弓部上方有通往腦部的3個重要分支,一旦出現弓部瘤,不僅有破裂危險,亦增加中風風險。

主動脈弓部瘤好發老年男性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陳沂名解釋,主動脈弓部瘤為退化性疾病,好發於70歲以上男性、有抽菸習慣及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病史的患者。除了控制危險因子外,手術是唯一根治方式。

陳沂名表示,目前以微創主動脈支架置入手術為主流,但通常需先進行頸部繞道手術,來確保腦部血流暢通;如果患者條件不適合,則需採開放式手術切除腫瘤並重建。

延伸閱讀:
腰酸背痛、腹部有東西要小心!醫揭不定時炸彈「主動脈瘤」超危險

客製化支架免開胸拆彈

陳沂名指出,「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是按照每位患者的主動脈形狀、走向等客製化設計。不需先進行頸部繞道重建手術,由鼠蹊部進入,在X光導引下置入適當位置,支架釋放後再將3條較小的覆膜支架分別置入頸部3條分支動脈,即可有效隔離動脈瘤預防破裂,並保持頸部血流暢通,降低中風風險。

陳沂名表示,若與傳統手術需20公分開胸傷口相比,此方式僅有針孔般的小傷口,手術風險更低、術恢復更快,住院期短,為治療主動脈弓部瘤添新利器,也更適合高齡與高風險患者施作。

延伸閱讀:
胸悶、喘不過氣⋯心臟病發作怎麼辦?醫教「急救4步驟」先停止活動

胸痛、背痛警訊勿輕忽

陳沂名分享,過去曾有2位患者為國內首度以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術的患者。首先是80歲的曾先生,門診追蹤發現主動脈弓部瘤約6.2公分,醫療團隊評估不適合一般的胸主動脈支架及頸部動脈繞道手術,也不宜進行危險性較高的傳統開胸手術。經評估討論,團隊使用客製化開窗支架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另一名則是63歲謝先生,曾因主動脈剝離接受傳統開胸手術,後續追蹤發現弓部動脈瘤逐漸增加至8公分。醫療團隊認為由於是二次開胸,手術風險高,評估進行客製化開窗支架治療,術後同樣恢復良好。

陳沂名呼籲,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如「不定時炸彈」,若出現胸痛、背痛症狀時,千萬別輕忽,建議日常應戒菸、控制三高並且定期追蹤,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治療造成致命風險。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