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

他「前胸痛到後背」險送命!醫搖頭揭真相:竟是吃藥「1習慣」導致

他「前胸痛到後背」險送命!醫搖頭揭真相:竟是吃藥「1習慣」導致#主動脈剝離

一名48歲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病史,一日吃完晚餐後,突然發生劇烈胸痛,並從一開始的前胸痛延伸到後背痛,家人將他送至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認為「急性主動脈剝離」,經詢問其病史才發現,原來劉先生任意改變血壓藥的服用方式,才會釀此大禍。所幸,在接受手術治療後,該名患者順利恢復健康。

「心因性猝死」猛又急怎麼防?監測「心律不整」醫生比死神快一步

「心因性猝死」猛又急怎麼防?監測「心律不整」醫生比死神快一步#主動脈剝離

近年在演藝圈就有不少由於心因性猝死的案例,例如藝人高以翔、黃鴻升等人,發生速度之快令親友震驚又難以接受。為避免這類悲劇發生在至親身上,衝擊日常生活,我們能事先做些什麼?《訂製你的無病生活》一書中說明,各種心因性猝死,在事前其實都能透過監測工具,觀察心律變化,提前治療並預防。以下為原書摘文:

劇烈胸痛冒冷汗⋯主動脈剝離「拖逾●小時」致死率5成

劇烈胸痛冒冷汗⋯主動脈剝離「拖逾●小時」致死率5成#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依據媒體報導,近年「世界先進」晶圓代工廠行政副總劉啟光、藝人「小鬼」黃鴻升以及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皆是因為主動脈剝離而逝世。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的死因統計,心臟相關疾病位居第2,有許多主動脈剝離的患者在還沒撐到醫院就已經死亡,致死率相當高。主動脈剝離患者症狀:9成突發性劇烈胸痛衛福部南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祺耀表示,大約9成主動脈剝離的患者會出現胸痛症狀,此胸痛常是突發性出現、劇烈疼痛且甚至會痛到冒冷汗的情況,而疼痛的位置會視血管剝離位置不同,可能轉移到後背、下腹部、肩頸等的位置。此外,約有6成的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的症狀,其他常見症狀如: 心跳增加 注意力不集中 活動力減少 呼吸困難若患者情況不佳,主動脈剝離還會造成血管流動受阻,使器官出現梗塞性缺血,產生更嚴重的併發症如: 休克、昏迷 周邊缺血 中風 心肌缺氧腸壞死急性主動脈剝離不處理,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成黃祺耀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治療,會依據主動脈剝離的區域而選擇內科藥物和外科手術治療。若剝離的區域包含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稱為Stanford A型)時,此型的主動脈剝離容易破裂出血及心包填塞死亡,建議以手術治療為優先。若是剝離區域僅為降主動脈(稱為Stanford B),且暫時無其他併發症時,則以內科方式治療就能有良好效果,不需要於急性期進行手術,建議持續用藥物和密切追蹤治療為主。黃祺耀表示,對於急性主動脈剝離,緊急且積極的治療是搶救生命的唯一方式!依據統計,急性主動脈剝離若延誤處理,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其死亡率以每小時約1%的速率增加,因此診斷及治療就如同和時間賽跑一般。想要預防主動脈剝離,黃祺耀提醒民眾平時應注意生活作息和身體的保養,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之患者需定期回診且規律服用藥物,保持血管的彈性、穩定血壓。一旦有身體不適千萬不要逞強,應盡速就醫。

主動脈病患使用FQ抗生素 長庚研究:死亡風險增加

主動脈病患使用FQ抗生素 長庚研究:死亡風險增加#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主動脈疾病患者疫情在家也應注意血壓控制及用藥安全,若感到不適,千萬不可自行購買抗生素使用,以免危及性命。林口長庚醫院日前接獲一名58歲病患,8年前曾發生B型主動脈剝離,經血壓控制藥物治療後順利出院,持續門診追蹤,但他抽菸習慣未改,又不肯規律服藥,致血壓控制不佳,去年疫情爆發後就不願回門診追蹤。某日發燒不舒服懷疑感染,自行去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胸痛才緊急送醫,竟是慢性B型主動脈剝離進展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立即進行升主動脈置換修補手術後,現已平安出院。美國FDA也提出警語 高危族群須謹慎使用林口長庚心臟外科教授陳紹緯醫師表示,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是高致死率外科急症,常需及時的緊急手術治療以挽救患者生命。然而在慢性主動脈疾病患者的用藥安全仍未有完整研究及治療指引,為改善主動脈疾病的治療結果,林口長庚研究團隊針對台灣健保資料庫中31,570名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患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使用口服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會增加死亡或主動脈手術風險1.5-2倍。這份最新報告已發表在2021年4月的美國心臟學會重量級期刊「美國心臟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陳紹緯醫師指出,氟喹諾酮(FQ)為臨床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近年已有多份研究報告指FQ可能增加主動脈瘤或剝離的發病風險,美國FDA也在2018年提出警語,建議高危險族群必須謹慎使用此類抗生素,以避免發生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然而之前並未有針對已得病的主動脈疾病患者使用氟喹諾酮抗生素是否會增加危險的研究。就研究結果來看,氟喹諾酮(FQ)抗生素確實有可能增加主動脈疾病患者的風險,然而增加的風險並不高,病患不需要恐慌。建議在輕微感染時,除非是已無替代性抗生素的狀況下,FQ不應在主動脈疾病患者優先使用,但若在嚴重感染情況下,FQ仍是治療選擇之一。主動脈剝離A型需開胸置換人工血管 B型大部分可藥物控制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含內、中、外三層,當內層有破裂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發病時常會造成劇烈胸痛,若不幸血液從假腔破出,主動脈便破裂大量出血,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國內主動脈剝離的發生率約每年十萬分之五到十,每年有近2000人發病。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80-90%的患者會死亡,特別是在病發初期,每小時約1%的死亡率。B型則大部分可以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用新技術主動脈支架來治療。陳紹緯提醒,有主動脈疾病的病患,不論是否已經接受過手術治療,或是未經手術的慢性主動脈疾病患者,長期都有可能進展惡化。患者仍應規律至心臟外科門診追蹤檢查,並按時服藥與嚴格控制血壓。此外應特別注意自身用藥安全,非必要不建議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

車禍後胸悶頭暈 竟是主動脈剝離險喪命

車禍後胸悶頭暈 竟是主動脈剝離險喪命#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中82歲林先生不菸不酒,20年前曾因勞累發生心肌梗塞,經執行心導管手術後順利恢復,不料日前外出時被汽車撞倒在地,當下雖無大礙,過了幾天卻感到胸悶、頭暈等身體不適症狀,赴醫檢查竟發現為B型主動脈剝離所致,經緊急施予主動脈內套膜支架治療,終脫離險境,讓他驚呼:「撿回一命!」B型主動脈剝離死亡率較A型低 仍可能併發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患者本身有心臟病病史,由於患者的主動脈已經破裂造成血胸,無法透過藥物穩定病情,必須立即接受手術治療,所幸術後十分順利,再搭配心肺復健,終於穩定住病況,日前已順利返家與家人團聚。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B型是指升主動脈以外的主動脈發生剝離,好發於高血壓、男性、馬凡氏症候群及一些主動脈先天疾病的族群,會出現前胸延伸至後背的撕裂痛、暈厥、低血壓合併休克、下肢無力或腹痛等症狀;雖然B型主動脈剝離死亡率較A型低,發病30天死亡率約10%,但若無及時處理,也可能造成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等併發症。維持合理血壓及體重 戒除抽菸、熬夜、高油高糖等不良生活習慣劉殷佐指出,雖然藉由血壓控制和止痛,可以使多數B型主動脈剝離的患者病情獲得控制,但若主動脈破裂出血造成血胸、往前侵犯升主動脈造成A型主動脈剝離,以及「假腔」影響到重要的器官血流時,就需要立即開刀治療,透過置放主動脈內套膜支架,手術時間約3~4小時,風險也比開心手術低。劉殷佐提醒,預防得到主動脈剝離的不二法門為維持合理血壓及體重,戒除抽菸、熬夜、高油高糖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並搭配適當運動,若有親人得到主動脈剝離,也應定期於心臟科進行超音波等篩檢,追蹤主動脈是否有異常變化。

年輕人也不能大意 劇痛且要命的主動脈剝離

年輕人也不能大意 劇痛且要命的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的背好痛,好像被撕開一樣……」躺在推床上的年輕男子一身冷汗,痛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因為上班時突然出現劇烈疼痛,被送到急診室。在一切正常的狀況下,卻突然發生劇烈的胸痛、背痛,有可能是主動脈剝離,所以隨即安排檢查。「當確定診斷為主動脈剝離時,他其實非常的錯愕。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急的狀況,死亡率相當高,幸好在緊急手術後,患者已順利出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醫師回憶,「回診時,他說感覺好像又活了一次,得好好重新思考人生的規劃。」聽到心血管疾病,很多人會認為是老年人的專利,劉殷佐醫師提醒,然而近年來主動脈剝離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也不能大意!短時間內恐休克死亡 倖存也可能有腎臟竭、下肢癱瘓等後遺症劉殷佐醫師解釋,我們主動脈壁的構造有三層,包括內膜、肌肉層、外層,這三層構造本來是黏在一起,但是當主動脈內膜破損、產生縫隙時,高壓血流便可能灌入,並撐開主動脈壁。因為會造成主動脈構造整層分離,所以稱為「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的發生,往往沒有任何預兆。大部分患者會突然間感到劇烈的疼痛,像刀割、被撕裂的胸、背痛,而且疼痛感幾乎無法緩解。主動脈剝離發生的位置不同,產生的症狀也會不太一樣。劉殷佐醫師分析,如果是從升主動脈開始剝離,患者會以前胸疼痛為主;如果只有降主動脈發生剝離,患者就會感到背痛。除了劇烈疼痛之外,主動脈剝離也會造成嚴重的急性併發症。當主動脈剝離造成主動脈破裂時,將導致大量內出血,患者會在短時間內休克、死亡。主動脈剝離後,蓄積在主動脈壁內的血液會形成「假腔」,逐漸鼓脹的「假腔」可能對「真腔」造成壓迫,進而影響血流,劉殷佐醫師解釋,「簡單來說,就是一條管路被撐開成兩條不一樣的路,若真腔被假腔壓迫就會造成正常的血流灌入不足的現象,導致器官缺血、缺氧。」依照主動脈剝離的位置,可能影響到不同的器官,而出現腎臟缺血、腸缺血、肢體缺血等狀況,如果影響到脊椎動脈,患者可能癱瘓,當腦部、心臟缺血壞死,患者可能當場昏迷、死亡,讓大家措手不及。幸運存活的患者,部分器官可能因為缺血受損而留下後遺症,例如腎臟衰竭、下肢癱瘓等,主動脈剝離的部位亦可能漸漸形成主動脈瘤,隨著時間,主動脈瘤將變大,破裂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必須盡快介入處理。劉殷佐醫師強調,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險的急症,發作之前,患者感覺一切正常,發作之後,狀況會急轉直下,各種急性併發症陸續出現,進展很快,死亡率相當高。「大家平時要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好,這些慢性疾病都會影響血管的健康。抽菸也對血管有害,最好能盡快戒菸。」劉殷佐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大多發生在老年人,但是近幾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千萬不能大意。」裝支架後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減少日後血管病變機會臨床上根據主動脈剝離的位置,區分成「甲型主動脈剝離(Type A)」與「乙型主動脈剝離(Type B)」,剝離位置包含升主動脈的稱為「甲型主動脈剝離」,剝離位置局限於降主動脈的稱為「乙型主動脈剝離」。劉殷佐醫師說明,甲型主動脈剝離容易影響腦部、心臟,死亡率很高,必須盡快手術治療;乙型主動脈剝離可能影響腎臟、腸道、脊髓、下肢等,往往需要住入加護病房,密切觀察。甲型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以開放式手術為主,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會打開胸腔、切除發生剝離的主動脈,然後以人工血管重建主動脈。乙型主動脈剝離可能使用藥物或主動脈支架手術來處理,劉殷佐醫師解釋,主動脈支架手術是微創手術,醫師會從腹股溝處將導管放入股動脈,在X光的導引下,把一個特殊設計的覆膜支架送到主動脈裡,確認位置後再展開主動脈支架,讓主動脈的血液在主動脈支架裡流動,不會再繼續灌入內膜裂孔。「傳統開放式手術是開胸後把剝離的主動脈截掉,換上一段人工血管取代主動脈。」劉殷佐醫師說,「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現在可以利用主動脈支架從血管內層把內膜裂孔隔絕開來,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術後疼痛較輕、住院天數也較短。」主動脈支架一開始是設計給年紀較大、手術風險較高的族群使用,一般患者若解剖構造符合主動脈支架置放的條件,亦可以考慮使用。接受主動脈支架手術後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減少日後血管病變的機會。(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