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

重訓習慣閉氣用力 小心造成大動脈受傷

重訓習慣閉氣用力 小心造成大動脈受傷#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有新聞報導,一名23歲的男模深夜運動時,突然心臟不適暈倒,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判定為主動脈剝離導致血管阻塞。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主動脈剝離多數發生在5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除非本身有先天性疾病,否則很少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但仍有一種情形可能例外,就是「閉氣用力」。有人解便時太用力 在廁所休克身為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大中華區培訓講師,長年有健身習慣的楊智鈞指出,不少民眾喜歡到健身房運動及鍛鍊身體,他曾在健身房看到民眾「練太用力暈倒」的情形,健身界稱為「努責」,醫學上來說就是「持續閉氣用力」的意思。生活中「持續閉氣用力」常見的例子就是搬很重的東西,一般人吸飽氣、出力的瞬間會習慣閉氣。同樣的,在做重量訓練時也會閉氣出力,此時會導致胸腔內部壓力瞬間增高,輕者會頭暈目眩,嚴重時可能暫時影響血液回流而短暫休克,有時甚至造成大動脈受傷。除了搬重物、重量訓練,如廁解便時也會閉氣用力,有些人上廁所到一半突然休克在廁所裡,就是這種情形。深夜血壓容易變動 上下午運動較適合運動時如何避免因憋氣引發憾事,楊智鈞提醒民眾注意以下3點:1.重量訓練時選取適當的重量,出力時記得全程吐氣,避免憋氣。2.深夜血壓容易變動,上午8~11點、下午2~5點是較適合運動的時間。3.提重物、解便太用力也容易憋氣用力,提重物要量力而為,預防解便過於用力,記得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便秘。

孕婦主動脈剝離瀕死 16小時救回母子

孕婦主動脈剝離瀕死 16小時救回母子#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6歲劉小姐懷孕9個月,日前無預警劇烈胸痛、瀕臨休克,緊急送醫,經診斷患有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因主動脈瘤內膜裂開導致主動脈剝離。醫療團隊先取出胎兒,再進行脈瘤置換手術,歷時16小時救回母子倆,劉小姐現定期回診追蹤,順利回歸家庭生活。孕婦在第三產程 併發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是同齡無懷孕女性4倍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蔡貴棟指出,主動脈剝離好發於動脈硬化、三高、肥胖、先天性結締組織病變患者;孕婦在第三產程時,受胎兒成形影響會增加20%的母體心臟輸出量,併發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是同齡無懷孕女性的四倍。主動脈剝離典型症狀為劇烈性胸痛,可依病灶分為A型、B型兩種。A型主動脈剝離因侵犯到主動脈弓、升主動脈,死亡率以病發當下每小時1-2%累計,且一旦主動脈根部破裂,將造成休克、心包膜填塞死亡,需立即手術;而B型主動脈剝離侵犯到降主動脈,可先以藥物控制。孕婦併發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案例極少見,若伴隨先天性主動脈血管壁異常,風險將大大提升。而如劉小姐情形,幼兒時期因主動脈瓣逆流做過主動脈辦膜修補手術,且於日後罹患7公分大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更加劇主動脈剝離的危險性。團隊評估,其先前做過心臟手術,所形成的沾黏或可延緩心包膜填塞產生時間,即與婦產科合作先進行剖腹產手術,確保無產後出血等症狀後再計畫執行主動脈剝離手術。術後需維持血壓控制 注意殘存的剝離血管有無持續擴大產後的修復期間,劉小姐病情急遽惡化,二度瀕臨死亡,醫療團隊緊急為其裝置葉克膜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與人工心肺機,而後針對劉小姐的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兩種病症,進行逾16小時的升主動脈及主動脈根部動脈瘤同時置換手術。術後,劉小姐短暫出現抽蓄癲癇等症狀,蔡貴棟照會神經內科團隊積極治療,確定無嚴重顱內出血及腦部受損情況,待其生命現象穩定後轉至普通病房,經過一周復健,劉小姐順利出院。蔡貴棟提醒,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雖高,但只要能及時接受治療,多數情況下仍可獲得救治,亦提醒患者術後仍需維持血壓控制、注意殘存的剝離血管有無持續擴大之情形,定期回診追蹤;呼籲民眾養成運動習慣、調整規律作息、避免抽菸喝酒,如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應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小鬼猝逝恐與多囊腎有關 忌劇烈運動

小鬼猝逝恐與多囊腎有關 忌劇烈運動#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人小鬼黃鴻升年僅36歲猝逝,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醫師表示,小鬼患有先天性多囊腎,導致猝死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多囊腎患者易有嚴重高血壓 也是主動脈剝離危險因子台大急診醫學副教授李建璋指出,主動脈剝離好發於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黃鴻升雖然去年檢驗有三高,但不至於一年內就惡化為主動脈剝離。年輕人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先天性遺傳疾病,尤其是馬凡症候群,馬凡症候群是纖維蛋白先天異常造成,通常馬凡症候群的患者手長腳長,關節異常柔軟,要肉眼主觀的判斷是否是馬凡症候群,就是看臂展是否大於身高,小鬼顯然不是這樣的身材。李建璋回想16年前當台大急診總醫師的一個夜晚,一名40歲左右的患者在和朋友吵架中喊了一聲胸痛突然倒下,失去意識,送來急診已經心跳停止,「我們立刻進行CPR,我在儀器旁超聲波中發現他有心包積液造成心包填塞,毫不遲疑,立刻進行心包膜穿刺緩解填塞,病人也成功恢復心跳,由於心包膜穿刺的液體是鮮紅色動脈血,我心想可能是主動脈剝離出血到心包膜造成,於是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果然證明這名患者有主動脈剝離,但同時也發現,他的腎臟具有大大小小的水泡,是多囊腎患者,隨後緊急安排手術,經過6小時搶救還是無法挽回他的生命。」「這個案例一直盤旋在我心頭,究竟先天性多囊腎和主動脈剝離有關嗎?當時文獻查閱只有一例病例報告,沒有一致的結論,雖然動物實驗發現先天性多囊腎也會有纖維蛋白的異常,但多囊腎患者也容易會有嚴重高血壓的情形,也是導致主動脈剝離的重要危險因子,所以學界當時沒有結論。因為我們的病患有經歷手術,所以取得寶貴的主動脈標本,我找出標本和病理醫師反覆討論,證實先天性多囊腎患者的主動脈病理變化和先天性纖維蛋白異常類似,而不是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的病理變化。我把這些發現整理發表在Resuscitation雜誌。」多囊腎病患應定期體檢、控制三高及避免搬重物李建璋認為從這些經驗來看,黃鴻升猝死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最後李建璋建議,國人有不少先天性多囊腎病患,除了會導致主動脈剝離、也有可能用腦血管瘤破裂腦出血,這些患者應定期檢查心血管疾病,控制三高、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搬重物,才不會讓憾事再度發生。

登山急性心肌梗塞 他如何九死一生?

登山急性心肌梗塞 他如何九死一生?#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能夠接受「心臟移植」畢竟只是少數,其實還有更多的患者,在等不到移植而在虛弱崩壞中哀號死去,不僅在「心臟」這器官有這種情形,其他諸如肝、肺、腎等器官的等待者也是如此,只是他們或許有一些替代療法,可以多撐一些時日。北市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在著作《謝謝你在我們心裡》(時報出版),分享接受心臟移植者的故事,希望民眾多注意身體的警訊,更留意自身的健康狀況。 「守法」辦理入山證 救了自己一命2003年6月底,45歲的姜運䄊和警界同事帶著眷屬到雪霸公園旅遊, 除了登山健行,並計劃當晚下榻山屋,享受山林裡的芬多精。原本可以直接利用警察的身分,在管制哨打聲招呼,不用辦理入山證進入雪霸公園,但是先到集合地點,個性又一絲不苟的姜運䄊覺得,雖然是警務人員更應該知法守法,於是還是繳了錢,辦了入山證。 雪霸國家公園是由新竹縣橫山分局所管轄,當姜運䄊領到登山證的時候,看到上面分局長戮章顯示的名字姓林,這才想起竟是自己在警察大學的同學,心中發出會心的一笑,好多年沒見,現在竟調派在這裡。姜運䄊渾然不知,他這個「守法」完成入山證的動作,卻救了他一命,否則他當晚大概已經命喪雪霸公園裡的山裡。 當天登山的行程沒有特別緊湊,姜運䄊一行人享受山間鬱鬱蔥蔥的景色,以及清新怡人的空氣,逛了有名的神木群,彷彿置人間仙境,享受難得的輕鬆。在山莊晚餐後,大夥續在餐廳品茶閒聊,姜運䄊突然覺得背部有些小疼痛,原來不以為意,但因持續不斷,以為自己身體累了,於是先回小木屋休息,但背部疼痛的程度,卻變得愈來愈劇烈,甚至往前胸蔓延,他此時已大汗淋漓,好像淋了一場大雨, 而且因為痛得無法忍受,竟倒在地上打滾。 在餐廳聊天的朋友們根本沒有發覺異樣,直到姜運䄊試著爬出房門,卻不支倒在樓梯間,才被人發現前來察看,驚覺事態嚴重,呼叫其他人來幫忙,看到姜運䄊的模樣,有人趕忙撥出手機想找救護車。 山屋遊客攜硝化甘油 意外成續命丹由於夜色已暗,姜運䄊處在雪霸國家公園的山屋等待救援,但一般的救護車根本不願意,也不想冒險入山救護病患,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是會讓自己出事的工作。正當眾人急如熱鍋上的螞蟻,七嘴八舌討論著要如何將狀況緊急的姜運䄊送下山時,痛得幾乎講不出話的姜運䄊想到自己的同學,於是有人直接打電話連繫橫山林分局長,說他的同學姜運䄊在雪霸公園的山屋裡,需要緊急救援。 由於情況急迫,最後以警車為前導,領著救護車上山救人。姜運䄊依稀記得,開車上山時耗去的時間不知道多少,但救護車下山大概只花了90分鐘,就被送到山下最近的竹東榮民醫院。 蘇上豪說,大家大概猜到姜運䄊應該是突發性「急性心肌梗塞」,但他為什麼還能撐到下山呢?原來姜運䄊的好運氣不是只有橫山分局的林分局長,當晚雪霸公園的山屋遊客中,裡面有一位護理師,竟隨身帶著治療心絞痛的「硝化甘油」,即舌下含片,暫時穩住了他病情,才能有後續的動作。可惜被送到竹東榮民醫院的姜運䄊好像被老天爺開了個玩笑,該院急診醫師及設備,都無法處理像他那樣棘手的病例,於是他被轉至規模較大的竹北東元醫院。 由於姜運䄊一開始的症狀是劇烈背痛,為了怕有「主動脈剝離」 的可能性,所以他被安排了緊急電腦斷層,卻發現沒有什麼問題,此時抽血的報告回來也證實,他是「急性心肌梗塞」沒有錯。 所謂「主動脈剝離」,一種複雜而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 它是起因於主動脈血管壁的中層因各種原因(如高血壓或結締組織缺陷)受損後,加上血管壁內膜破裂,血流經由內膜的裂孔,進入血管壁中,將血管內膜和中層撕開,而血流可以在此撕裂開的空間中流動,形成所謂的「假腔」。由於「假腔」的形成,主動脈的管腔一分為二,而假腔往往會壓迫所謂的「真腔」,可能會造成身體各處的血液供應不足,形成肢體或腦部的缺血現像,又由於假腔的外圍不是完整的血管壁結構,因此較為脆弱,容易破裂造成大出血或心包填塞死亡。因此緊急及積極的治療是避免死亡的唯一方式。 醫院給10分鐘 暗示交代重要遺言依據統計,急性主動脈剝離若不處理,至少50%的病人在發生後48小時內會死亡,也就是以1小時約百分之一的速率增加,因此診斷及治療是與時間賽跑一般,約71%的人會在2個月內死亡,89%的人在3個月內死亡,而91%會在6個月內死亡。 折騰了一夜,只有氧氣、嗎啡小劑量的給予之外,東元醫院也限於人力、設備不足,只能在清晨將虛弱的姜運䄊轉往北部某間醫學中心處置。轉到醫學中心的姜運䄊依他自己的回憶告訴我,當時的意識還是非常清楚,一般的檢查做完之後,急診室的值班醫師覺得他的病況危急,立即安排了緊急的會診,然後告訴他的另一半,大抵是死亡率很高,給了她10分鐘,似乎暗示姜運䄊會九死一生,趕快得交代重要遺言,才好做下一步處置。 遭逢此劇變的姜運䄊一點都無法接受現況,但一切又像戲劇般的真實呈現,一時之間在急診室重症觀察區,也不知道該對太太說些什麼,只想起自己還存了多少私房錢, 藏在哪裡。有人讀到這或許會笑,但想必當時的姜運䄊內心一定百感交集,很多話不知如何啟齒,只想到如何給妻小那一點辛苦藏的私房錢。尷尬的談話說完沒有多久,姜運䄊隨即失去了意識,然後開始了一段有如煉獄的日子。 (本文摘自/謝謝你在我們心裡:器官受贈者的暖心奮鬥,與器官勸募的強力呼喚/時報出版)

小鬼主動脈剝離驟逝 掌握護心7要訣

小鬼主動脈剝離驟逝 掌握護心7要訣#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藝人「小鬼」黃鴻升年僅36歲猝逝,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心臟外科醫師表示,急性主動脈剝離如同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若未能迅速就醫,一半以上患者會在48小時內死亡,此致命性病症,每年奪走許多人性命,且有年輕化趨勢。高熱量飲食及壓力 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施俊哲指出,在台灣主動脈剝離發生率遠高於西方國家,以50至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兩倍。除了三高患者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近年來因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工作壓力,青壯族群罹患主動脈剝離的人數也逐年增加。主動脈剝離除因血管破裂直接致死外,極有可能因假腔血流壓迫真腔血流導致各個器官缺血,引發腸缺血壞死、腦中風、急性腎衰竭、急性心衰竭等症狀。大部分的急性主動脈剝離起因於高血壓, 典型症狀為像撕裂傷般劇烈胸痛。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高血壓控制不好是最常誘發的因素,另外,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心臟手術後遺症、馬凡氏症候群及胸部外傷等。施俊哲強調,高血壓忽高忽低控制不佳,是導致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因素。戒菸戒酒少油少鹽 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預防勝於治療,國民健康署提出七個保健原則,讓民眾遠離高血壓及其合併症的威脅。1.飲食3少2多:掌握少油、少糖、少鹽飲食及多蔬多果原則。2.規律運動:每周至少累積運動150分鐘,善用零碎時間進行身體活動。3.戒菸:戒菸3個月後罹患心臟病風險開始下降、肺功能改善;1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減少一半,戒菸5年後中風機率可降低至與不吸菸者一樣。4.體重控制:適當減重可有效降低血壓。5.節制飲酒:酒精易使血壓不穩,有高血壓的民眾應控制飲酒。6.規律服藥:已有高血壓的患者,務必按時就醫、規律服藥。7.定期量血壓:定期量血壓是及早發現及控制高血壓的方法,如果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應該諮詢醫師。

大叔不知主動脈剝離 胸痛竟硬撐2周

大叔不知主動脈剝離 胸痛竟硬撐2周#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5歲的蔡先生為40年老菸槍,上月底感到胸悶、胸痛,以為吃止痛藥可緩解,卻遲不見效,直到父親節前夕劇痛難耐,前往當地醫院急診,竟確診為主動脈剝離,建議立即轉院治療,患者原本還打算撐過節後接受手術,但83歲父親擔心兒子延誤病情,堅持陪同赴醫,術後蔡父慶幸:「謝謝醫師還我一個兒子!」8旬父堅持送醫 父子情得以延續蔡先生青少年時期開始抽菸,已經有40多年菸齡,多年前發現罹患高血壓,但認為沒有症狀,便無服藥控制,直到7月底突然感到一陣胸悶劇痛,本以為是在烈日下工作所致,不以為意,僅自行購買止痛藥緩解,隨後又連續胸痛,嚇得他趕緊赴醫,原本想延至慶祝父親節後再接受治療,所幸在父親的堅持下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才能延續父子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患者發生胸痛當下,先前往衛福部南投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主動脈剝離,此症為致命性的心臟殺手,根據統計,患者發病後每小時即增加百分之一的死亡率,至少半數患者在病發後48小時內會死亡,因此當時兩院便聯繫緊急安排手術,不過因患者個人考量,拖了兩天後才動刀,所幸術後順利恢復且無併發症,「確實十分強運」。 遇撕裂性胸痛和上背痛 應提高警覺劉殷佐指出,主動脈剝離是指主動脈內膜破裂後,血液從真腔(血液原本流動之處)進入假腔(因結構受傷而產生的裂縫處夾層),使得主動脈送到各器官的血流受到影響,就會產生缺血性症狀,往往導致腸缺血壞死、腦中風、急性腎衰竭、急性心衰竭,甚至死亡。 劉殷佐強調,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未良好控制高血壓、抽菸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遺傳性疾病、主動脈瓣膜缺陷、高強度重量訓練或使用古柯鹼等,一旦民眾突然感到撕裂性的胸痛和上背痛,痛感延伸至脖子或下背,就有可能為主動脈剝離,此外,視主動脈剝離發生處不同,受影響的器官不同,若有喘不過氣、腹痛、腰痛、意識不清等症狀,也應懷疑為主動脈剝離所致。 劉殷佐提醒,若患有高血壓的民眾,平時應控制血壓,有抽菸習慣也必須戒除,並維持適當體重,才能預防主動脈剝離悲劇發生。

胸背撕痛速就醫!恐是致命主動脈剝離

胸背撕痛速就醫!恐是致命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主動脈剝離是指血管內壁因為壓力而撕裂、剝開,導致血流順著破洞流進血管管壁中,形成假的管腔,並逐漸擴大壓迫到原本的主動脈血管,使得主動脈血管狹窄,影響正常送血功能,造成全身血液供應不足的問題,容易引起多種器官衰竭的情形發生,如心臟衰竭、腎臟衰竭、下肢缺血壞死等。無三高疾病、平日生活正常的70歲林先生,日前在家吃過早餐後,突然感到胸背部劇烈疼痛、坐立難安,緊急送醫,經胸部X光、心電圖及電腦斷層一連串檢查,確認病人是高度危險的心血管急症「主動脈剝離」,立即安排緊急手術,經切開胸部、切除胸主動脈剝離病灶,置換人工血管並在加護病房觀察一週後逐漸康復。主動脈剝離是會快速致命的危險疾病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指出,這位病人很幸運能夠在病發最短時間內就醫,挽回寶貴生命。他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就如同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若未能迅速就醫,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在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嚴重時甚至會猝死。因此,這個急症目前仍是心血管最大挑戰的疾病之一,每年奪走許多人性命,其中包括很多青壯年人。施俊哲表示,在台灣主動脈剝離發生率遠高於西方國家,以50-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兩倍。近年來因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工作環境壓力,主動脈剝離的年輕化也逐年增加。主動脈剝離除因血管破裂直接致死外,極有可能因假腔血流壓迫真腔血流導致各個器官缺血;因此,病人的臨床症狀會隨著剝離的位置、範圍而千變萬化。大部分的急性主動脈剝離起因於高血壓 典型症狀為像撕裂傷般的劇烈胸痛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高血壓控制不好是最常誘發的因素,另外,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心臟手術後遺症、馬凡氏症候群及胸部外傷等。施俊哲強調,高血壓忽高忽低控制不佳,是導致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因素。主動脈剝離 致命只需幾分鐘針對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依病情不同而有不同治療,如果是A型的心臟主動脈根部撕裂引發急性主動脈剝離,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另外,B型的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破口在弓部遠端,此時可以用藥物治療,但是如果有併發症發生,動脈主要分支阻塞而造成器官缺血,持續嚴重高血壓或疼痛、肢體缺血、內臟器官缺血壞死、玻璃範圍擴大,形成動脈瘤或破裂時,則須改採手術。對於動脈剝離痊癒的患者,施俊哲醫師建議,一定要控制良好血壓,避免三高、同時戒菸並禁止劇烈運動、避免高鹽高膽固醇食物、不暴飲暴食、維持規律生活,才能避免主動脈剝離的威脅。

胸背撕裂劇痛速就醫!主動脈剝離致命

胸背撕裂劇痛速就醫!主動脈剝離致命#主動脈剝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8歲的杜姓男子整年忙於做生意,不斷電的工作導致長期睡眠不足。先前晚上洗澡到一半,突然感覺到脖子後方莫名的疼痛,像被人使力抓住脖子用力向上舉,洗完澡後沒多久疼痛加劇,像是被刀子切割胸口和背部,痛得冷汗直冒。杜姓男子經急診會診心臟外科醫師,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立即確診為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約1週後順利出院,恢復生活。主動脈剝離快速致命 緊急手術重建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吳清文表示,主動脈剝離是會快速致命的危險疾病,必須盡速治療才能提高病人存活率,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因素是血管內膜層破裂,血液流入內膜破裂處形成假腔。假腔僅靠結構疏鬆的血管外層支撐,所以血管破裂導致大量出血的風險很高。這次個案出現的主動脈剝離處在升主動脈,升主動脈處因為需承受較大的血流衝擊力,隨時會有血管破裂的危險,所以才緊急安排進行主動脈剝離重建手術。撕裂傷般劇烈胸痛、背痛 小心急性主動脈剝離吳清文主任提醒,大部分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都起因於高血壓,病人的典型症狀為像撕裂傷般的劇烈的胸痛或背痛,民眾平時應保持清淡的飲食,戒除菸酒和保持生活作息正常,並定時安排健康檢查,保養身體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致命風險。

Menu